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

李軒親自爲八十多名目前帝國最頂級的科學院頒發院士頭銜,也是再一次體現了帝國對科學技術的重視,讓更多的學子們苦心讀書,然後獲得大部分所夢寐以求的榮華富貴。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這句話在當代的大唐帝國依舊適用,甚至某種程度上比以往的王朝更加適用。

只要你足夠聰明也足夠勤奮,那麼出身貧寒就絕對不會成爲阻礙你出人頭地的障礙,因爲大唐帝國有一系列的獎學金,足以讓你不用一毛錢,甚至都還能領取生活費養家餬口就完成學業。

一旦所有所成,榮華富貴不在話下,再不濟也能夠過上體面的生活。

大專以上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學子就不說了,哪怕是預科生或中專生,他們就算無法繼續報考大學或大專,但是這一份學歷也足以讓他們前途坦蕩,因爲目前大唐帝國的科舉制度裡,對參加科舉的學子的學歷限制已經是放低到了預科或中專。

甚至就算是普通的中學生也是如此,足以讓他們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

讀書,在大唐帝國裡是非常正式的事,不管是貧寒之家的子弟還是權貴子弟,都將讀書視爲改變人生的最好途徑,哪怕是學子年紀還小,自己不知道,但是父母肯定會知道。

因此哪怕是家境非常貧寒的家庭,在孩子七八歲的時候也會咬咬牙把孩子送去小學讀書。

因爲他們都知道,如果自家孩子足夠聰明,在第一年第二年裡就表現優異,那麼後續的讀書費用以及生活費用他們完全不用擔心,官府會全包了。

嗯,前提是孩子足夠聰明!

如果只是中等之姿,那麼頂多也就讀個一年兩年,然後他們就會放棄了,畢竟拿不到獎學金的話,貧寒之家是供不起小孩子上學的。

讀書能改變命運,在大唐裡是非常現實的,甚至也是目前貧寒子弟出人頭地的唯一出路。

其他路子基本都不怎麼靠譜,偶然性太大。

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也就導致了大唐的基層教育其實是非常發達的,根據禮部教育司的統計,目前本土範圍內,適齡男童的入學率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九十。

只是其中的相當多一部分因爲各種限制,無法完成六年的小學教育,會在小學的六年就學階段裡陸續退學。

最後能夠小學畢業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

等到了中學階段,那麼基本上就比較少發生中途輟學的情況,一般都會讀完三年的中學教育,畢業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多。

因爲能夠上中學的,要麼是免費讀書的優秀學子,要麼是中產以上的家庭子弟,那些考不上或者讀不起的人在升學階段就已經是被淘汰了。

等到預科階段就更不用說了,除非是極端情況,不然的話很少有學子中途輟學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預科升大學階段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達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讀大學的人裡頭有大概百分之三十讀的是四年制的本科,百分之七十讀的是三年制的大專院校。

百分之八十的錄取比例,基本上意味着只要你自己別作死,那麼上大學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之所以預科階段有這麼高的升學率,不是因爲帝國的大學很容易報考,純粹是因爲大唐的教育制度裡,在中學和預科階段就已經是學生給篩選出來了。

預科學校,這名字的意思就是‘預備本科’,純粹就是爲了培養大學生而存在的,所以大唐的預科學校招生數量,其實數量很少,基本上都是參考現有的大學招生數量而制定的。

而大唐的大學少,所以預科自然也就少。

因此在目前的大唐帝國裡,對於那些學子們來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道門檻並不是報考大學,而是中學畢業後報考預科。

考上了就是榮華富貴,考不上人生完蛋……

大唐目前的這種教育制度,也是導致了大唐帝國的小學非常的多。

早年的時候只是縣、鎮設立小學,到了現在,基本上一些大型的村子也會設立官辦小學了,然後再加上數量更龐大,更分散,幾乎每個村子都會有,由傳統私塾改革而來的民辦小學。

實際上大唐帝國的小學教育是非常的普及的。

而且其中的民辦學校至少承擔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教學任務。

出現這樣的情況,純粹是因爲華夏的傳統。

那些地主士紳們,甭管是爲了同村同族子弟的前途,還是爲了虛名,又或者是爲了其他什麼東西,自古以來都是比較傾心於教育的。

畢竟這玩意其實也不怎麼花錢,而且還能夠博取一個清流美名。

大唐帝國的士紳階層,雖然已經轉向工商了,但是依舊保持着很多傳統,比如說喜歡住在鄉村裡,同時喜歡在家鄉搞各種善事,修路鋪橋辦學等等。

在外面他們興許是人人厭惡的貪官污吏、奸商甚至罪犯,但是在家鄉一般都是裝出一副彬彬有禮的士紳模樣,捐款捐物以博取名望那都是標準操作。

甭管他們心裡怎麼想,但事實就是,大唐的鄉紳階層對帝國的農村地區的建設,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的。

這也是直接推動了大唐的基礎教育發展,要不然的話,光光是依靠官方想要短短二十幾年內,就把全國範圍內的適齡男童的入學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還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李軒對於目前的這種入讀率高,但是退學率也高的情況還是不太滿意的。

他認爲,哪怕是一個農民,哪怕是一個工人,最少也得具備小學文化的水準,至少讀寫要會,基本的算術要會,然後對世界有一個基本的認知,不能搞的太愚昧。

針對目前小學階段退學率太低的問題,李軒也是準備最近兩年解決掉。

怎麼解決?

其實很簡單,繼續降低學費就行了。

現在普通的農民家庭供應一個孩子上小學,都得咬着牙死撐。

那麼李軒要做的就是把這種情況變成普通農民家庭可以不用太吃力的供養小孩讀完小學。

降低了普通家庭供孩子讀書的負擔,自然也就能夠讓退學率降下來。

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多層次火力支援體系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虧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八百五十七章 地方辦企業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休達也不好混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兩百九十三章 萬里長征第一百一十五章 美女的特殊'待遇'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
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多層次火力支援體系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們還能當大唐人的刀子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虧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八百五十七章 地方辦企業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休達也不好混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兩百九十三章 萬里長征第一百一十五章 美女的特殊'待遇'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