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

隨着大唐王朝的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李軒在大唐王朝內部的威望也是越來越高,而且已經是高到了神化的地步。

縱然李軒並不是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那是先帝李爾必,但是稍微對大唐王朝的歷史有所瞭解的人,哪怕看到的歷史是經過大唐王朝的官員們所美化的版本,但是依舊不可否認的是,是李軒把大唐王朝從當年的一個窩在山溝了的小規模土匪,一路帶到了如今佔領華夏半壁江山的程度。

大唐王朝能夠走到今天,不客氣的說,李軒的作用是佔據了絕大部分。

沒有李軒,大唐王朝絕對不可能有今天!

把大唐王朝帶到今天的李軒,其威望之高,那已經是超出了尋常人的想象。

哪怕是名聲在外,堪稱大唐第一將領的郝柏年,在李軒面前,也是乖乖的一句大話都不敢說,更加別說那些中後期才爬起來的新生代的中高級將領了。

而且裡頭有一點很重要的還是,如今大唐王朝裡,中高級將領絕大部分都是御學堂出身,早年土匪出身的老將們,已經是屈指可數了,不外乎就是王單旭、陳屠夫、蔡二虎這三人,而剩下的還有部分是前明降將,比如說曾子文,他就是明軍降將,騎兵將領曹明達也是。

但是這幾人,在如今的大唐王朝裡,已經不是主流了。

如今,郝柏年、李春景、方希同、王朝宏、陳科橋、雷萬等人,纔是大唐陸軍的核心將領,而他們都有同樣的特點,那就是清一色的御學堂出身,妥妥的天子門生。

而少將、准將級別的那就更多了,校官那就更多了。

大量的御學堂學生佔據高位,這也是李軒掌控軍隊的主要支撐,如果沒有這些御學堂的學生們,李軒想要掌控龐大的大唐陸軍和海軍,難度還是要加大不少的。

李軒握住手的這個年輕上校,毫無疑問,也是御學堂的學生,而且還是比較後期的學生,這些後期的御學堂的學生,和李軒的關係更加複雜一些。

一方面是君臣關係,而另外一方面又是師生關係,當看到此人少了一隻手,卻是依舊一身戎裝出現在前線奮戰,李軒自然是不會沒有任何的表示,親自握住了他的手,說了一句愛卿辛苦了。

簡單的一句話,裡面也是包含了李軒的一絲愧疚了!

身爲上位者,李軒這麼多年來早已經是學會了看淡生死,前線將士們的死傷,在他看來只不過是紙面上的數字而已,去年的江北一戰,第三軍前後死傷將近八千人,陣亡就是超過了五千。

安慶戰役裡,第二軍也是先後死傷了不下三千。

而同一時間裡,其他戰線也是偶爾會爆發中小規模的戰事,累計死傷也有幾千人的。

如果全部算起來的話,去年冬天,大唐陸軍裡傷亡總數已經是到達了一萬多人!

但是這一萬多人,在李軒看來,不過是紙面上的數字而已,傷亡了那麼就補充新兵上去。

但是現在,親眼看到自己教導出來的御學堂學生在戰場上負傷,而且還是被迫截肢,只剩下了一隻手,這一瞬間,李軒也是有些愧疚的。

但是這一絲的愧疚,也只是持續了短暫的一秒鐘而已!

要帶領大唐王朝統一華夏,帶領華夏崛起,這個過程裡不可避免會有大量犧牲,李軒對此也是早有心理準備的。

城外的簡單接見,很快就是結束了,然後李軒在衆多臣子的擁護下進城,併入住臨時行宮內。

說是行宮呢,但實際上這之前只是一個富商的宅院而已,條件自然是無法和金陵城的皇家別院相提並論的,但是李軒是來打仗的,又不是來享受的,所以對此也是沒有什麼不滿。

入城當天,李軒按照慣例,宴請了羣臣,不過戰爭期間,自然是不會喝的大罪,不管是李軒還是羣臣們,都是淺嘗即止。

次日,李軒召開御前戰略會議,參加會議的不僅僅有陸軍將領,海軍方面的將領,乃是內閣方面的文官們都是參與了。

會議上也沒有說什戰略方向之類的事情,主要還是開一個動員會議,統一思想,鼓舞鼓舞士氣。

隨後,李軒就是一身戎裝的親自視察第三軍各部,視察的過程中,讓李軒比較欣慰的是,第三軍雖然北上作戰大半個月裡,但是將士們的精神士氣還是比較飽滿的,大半個月的持續作戰,並沒有給第三軍帶來什麼麻煩。

當然了,這也和明軍主動收縮,第三軍並沒有在這大半個月裡打過大規模戰役有關。

之前的北上,說是作戰,更不如說是武裝行軍。

然而接下來的北上,卻是不一樣了,根據偵騎彙報的消息,再結合軍情司傳遞回來的各種情報顯示,正德皇帝已經是親自坐鎮安平鎮,並且山東明軍乃至部分原先在河南的明軍已經是盡數彙集於此地,總兵力不會少於十萬人。

另外,韃靼人的騎兵主力已經是盡數抵達,出現在了安平鎮西南方向的範縣一帶。

八萬明軍和五萬韃靼騎兵,已經是在這一帶擺開了架勢,大唐陸軍繼續北上的話,就會和他們相遇,到時候,一場大規模的決戰必然會爆發!

目前進軍山東的大唐陸軍,有第三軍的大部分主力,大約五萬人,此外李軒也是帶了近衛軍一萬五千人,第四軍兩個師以及炮兵等三萬人,另外如果算上海軍的運河艦隊的數千官兵,那麼總兵力剛好十萬。

單純說大唐和明軍的兵力對比,是一比一,創下了歷次大規模決戰雙方的最小兵力對比。

但是這裡頭卻是有着極大的變數,那就是同樣是十萬兵力,但是人家明軍裡有着上萬騎兵呢!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旁邊還有五萬韃靼騎兵呢!

而韃靼人的騎兵,比明軍騎兵更加精銳,說起騎射,人家韃靼人才是玩騎射的高手,人家自幼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馬術嫺熟那是不用說的,而且箭術也是相當了得。

此外,韃靼人的騎兵還有一個很大的戰術優勢,那就是他們的騎兵清一色的單騎雙馬甚至三馬,機動能力,尤其是長途奔襲的能力,遠遠超過了明軍騎兵,而大唐的騎兵就更不用說了。

大唐騎兵馬匹奇缺,一直都是單騎單馬,不到衝鋒作戰的時候,那是絕對不會騎馬的,甚至行軍的時候,連行囊包袱都是騎兵自己揹着走,爲的就是保存戰馬的體能。

這一次作戰,重點就是如應付明軍和韃靼人的騎兵,畢竟對面的騎兵總數加起來超過六萬騎,這一個搞不好,哪怕是己方槍炮再多,那也是要造成大麻煩的。

爲了對抗對面的騎兵,大唐陸軍的衆多將領和參謀們,也是沒有閒着,苦思冥想是提出了衆多的戰略構想。

但是衆多的戰略構想,最後都是離不開如何應對敵軍的騎兵,尤其是該如何應對敵軍的騎兵衝鋒!

敵人有這麼大的騎兵優勢,肯定是會嚴重依賴騎兵作戰的,而現在,大唐陸軍就是要想辦法如何用步兵對抗騎兵。

正面列陣對抗騎兵,這是肯定的,但是怎麼列陣也是得講究啊,四角方陣是要的,但是四角方陣只是步兵營級別的戰術而已,這放到十萬人規模的陣列裡,該如何排兵佈陣,那可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

此外,人家的騎兵又不傻,是不可能傻乎乎的直接衝擊大唐的防衛嚴密的步兵方陣的,他們會繞後襲擊啊!

畢竟騎兵在機動性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大唐陸軍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而這種情況下,隨同李軒一起北上的作戰部部長雷萬陸軍中將卻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敵軍的騎兵固然威脅甚大,但是他們的步兵就是弱點。

敵軍的騎兵可以來去自主,但是他們的步兵卻是不可以啊,只要迅速北上抵達安平鎮,纏住僞明的十萬步兵。

你說他們的騎兵走還是不走?

走,這十萬步兵大唐陸軍可就一口給吞下了!

敵騎不走,那麼想要改變他們步兵的劣勢,那麼就要主動行動,最後迫使敵軍騎兵和己方的步兵進行大規模決戰!

面對敵軍騎兵大規模衝鋒,死傷肯定是會有,而且絕對不會少,但是哪怕是一比一進行交換,大唐陸軍都是有得賺。

大唐陸軍的步兵雖然耗費衆多,但說實話現在的步兵就是廉價消耗品,貴的是維持部隊作戰的費用,而不是說步兵本身。

死傷五萬步兵,樞密院訓練部立馬就能夠補充一萬訓練好的新兵上來,不用幾個月就能夠送五萬人上來。

內閣的陸軍部募兵司,現在每一天都是在後方招兵,現在大唐佔據了這麼多地方,人口資源衆多,募兵已經不是難題了,難題是能養多少兵力。

因爲部隊的缺口不大,陸軍部現在招募士兵,那已經是開始通過提高要求來限制人數了,已經不是前幾年那樣,應募的青壯只要素質稍微過得去,就能夠順利當兵吃糧分田了。

但是對面的騎兵死傷了五萬?別說幾個月了,給他們幾年都恢復不了!

只要能夠把他們的數萬騎兵給擊潰,就算付出比較慘重的代價,作戰部裡的參謀們認爲都是划算的,當然了,這種話是絕對不能和部隊裡的那些普通軍官和士兵們說的,因爲沒人願意自己成爲炮灰,然後被消耗掉。

但是上頭不這麼說,不代表不這麼做啊!

所以確定了主要的作戰計劃後,李軒是親自率領大軍繼續沿着運河北上,目標直指安平鎮!

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天堂和地獄並存的城市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二千五十四章 機械化騎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萬明軍來襲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這不是機器,而是藝術品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騎兵:死都不用火槍!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農場主何錫華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等什麼,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五十七章 擒拿李逆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都是一羣瘋子
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天堂和地獄並存的城市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二千五十四章 機械化騎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萬明軍來襲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兩百一十三章 進城!進城!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這不是機器,而是藝術品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騎兵:死都不用火槍!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農場主何錫華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等什麼,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五十七章 擒拿李逆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都是一羣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