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

大唐朝報一旦刊發,那可是面向整個天下的,大唐內部的官員們不用說了,肯定是會訂閱,以瞭解朝廷上的動向,社會上的精英階層,也就是那些讀書人、地主、商人等人也是會看的,他們需要從這一份公開的朝報裡瞭解到大唐王朝的政策動向。

甚至是普通民衆,哪怕是不識字的人也會通過那些讀報人來了解朝報上的內容,因爲上面的內容同樣和他們息息相關係。

甚至這些朝報都會流傳到僞明控制區裡傳閱。

關係如此重大的朝報,也是由不得禮部不謹慎,他們光光是爲了第一期應當採用什麼內容,文章該由什麼人主筆,裡面應該透露出什麼信息都是經過反覆討論。

而到了最後,不僅僅是禮部,甚至是整個內閣方面都是參與了進來,即便是陸軍和海軍也是想要插一腳,想要藉此擴大軍方在民間的宣傳力度,增加影響力。

到了最後,朝報的主辦,甚至都是成爲了一個朝堂上的政治博弈,各大部門都是有着自己的利益訴求,而誰都想要在這份向全天下刊發,並且極有可能引起極大反響的朝報上獲得一足之地。

爲什麼會爭奪?

因爲這第一份朝報會是什麼樣子的,基本上就可以定型爲以後的朝報也會是什麼樣子的,因此第一期朝報上有什麼內容,那可是至關重要的。

最後經過各方討論後,一致確定,以之前李軒視察肇慶兵工廠的題材作爲頭版,這篇文章,將會由整個大唐王朝內部裡文章功夫最了得,禮部右侍郎沈賀榮主筆。

這個沈賀榮可不簡單,此人乃是江南貧寒之家出身,自幼便是天賦過人,在科舉場上可是連戰連捷,年僅二十六歲便是博得了一甲進士的功名,排名第三,也就是俗稱的探花。

隨即按照慣例進入僞明翰林院,在翰林院裡乾的風生水起,熬了七八年後,眼看着就有機會一步登天,甚至高升爲侍郎、尚書這個級別的高官了,但是前兩年站隊失敗,還得罪了當朝內閣大佬,結果就是被人一腳踢出了翰林院,貶到了廣東擔任右參政。

換句話說,他在翰林院這個養望重地裡,政鬥失敗,從而被貶的!

帶着滿腹怨氣到廣東後,恰逢僞唐崛起,不用多久兩廣陷落,他本來也是準備跟着其他官員士紳們出逃的,奈何沒跑掉,最後被抓了俘虜。

一開始他還是頗有骨氣,但是被軟禁了幾個月後,又是被一羣同爲降官的頻繁勸說,加上大唐王朝出手豐厚,只要他願意反正,一個國子監祭酒就是他的了。

最後他還是沒有忍住投了賊,當了幾個月國子監祭酒後,就是升任禮部右侍郎,成爲大唐王朝裡的數十名高官之一。

雖然說大唐王朝前後共有十三部,還有其他衆多直屬機構,這正三品的侍郎沒有明王朝那邊這麼值錢,但好歹也是侍郎呢,以前沈賀榮在明王朝那邊奮鬥了一輩子,都是沒能跨過這一門檻,但是現在投了賊後,卻是實現了心中夙願。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可是禮部侍郎,不管是在大唐還是在明王朝那邊,都是屬於清貴養望的職務,所以一開始投賊的時候,他心裡還是有根刺的,但是現在,他早已經是把自己當成了大唐臣子。

至於家族什麼的,早在他被俘後,朝廷那邊就已經是派人到江南他的家人全部下獄!

在明王朝那邊,,城池失陷後,官員不管是降賊或者是被俘虜又或者是逃跑,其實都是差不多沒好下場,只不過是處理的嚴重與否,比如說降賊的,絕對是抄家滅族的,被俘虜的,誰知道你是被俘虜還是投降啊,不管怎麼說,氣節肯定是丟了,所以也會革職法辦,位置高的家人也會下獄、流放。

逃跑好一點,頂多就是砍頭外加一個抄家,不過家人的性命還是能保全的。

城池失陷後,明王朝的官員,尤其是高級官員們要想保全家人,其實只有兩條路:自殺,戰死!

沒有第三條路!

朝政失敗、家人被下獄,這也是沈賀榮最後反正,徹底投賊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爲一個探花郎,那文筆功夫自然是相當了得的,很快,他親筆寫的頭版文章就是被禮部以及內閣的其他重臣們傳閱了。

一個個都是讚歎不已!

有多好呢?好到柳八苟這個內閣首輔都看不懂到底好在那!

沒辦法,柳八苟雖然平日裡以讀書人自詡,但是誰都知道,他其實是個道士出身,這文章水平頂多也就和那些老齡童生差不多,讓他去分析一篇探花郎的文章利弊,那可真是爲難他了。

不僅僅是沈賀榮說出來的文章讓一片人叫號,其他準備刊登在第一期朝報上的文章,也都是出自大家,嗯,清一色都是由僞明降官出身的官員們所主筆的。

沒辦法,大唐王朝自身的官員那文化水平還真不咋地,柳八苟、錢夢久、王文華就是三個最典型的例子,一個個撐破天了也就是個老童生的水平,而文化水平比較高的大臣,尤其是重臣,大不多都是僞明降官反正的。

也許有人要說了,這些人寫出來的文章,清一色的之乎者也,這朝報又是要刊發天下的,普通人看得懂嗎?

恩,真說對了,普通人還真看不懂,這倒不是因爲之乎者也的文章有多深奧,而是因爲普通人根本不識字。

這年頭的識字率相當的低,這朝報雖然說是面向天下的,但實際上主要還是給那些認字的人看的,普通人要想了解朝報上的內容,得聽那些讀書人讀報!

等準備刊登於第一期大唐朝報的內容送到李軒這邊審閱的時候,李軒發現禮部辦事還是過於謹慎了,而且這些文章說的內容也是過於官方化、理想化。

李軒把所有文章看了一遍後,總結了四個字:空洞無物!

這倒不是李軒不喜歡這些歌頌功德的文章,相反,他還相當的喜歡,因爲對自己這個皇帝,對大唐王朝歌功頌德,這本來就是大唐朝報存在的核心意義。

難不成李軒腦子燒壞了,辦一份罵自己罵大唐的報紙啊?

他不滿意的是,這些文章只說李軒好大唐好,但是具體哪裡好了,怎麼好了卻是沒有說。

你要說李軒好,你得拿出證據來了,你不能說簡單的說李軒勤務政務,關心天下百姓啊,你得說李軒一天工作至少二十個小時,某天訓斥官員,某天親切看望退役傷殘士兵之類的。

還有,你說大唐王朝現在是國泰民安,民生生活富足,怎麼國泰民安啊?你不能用幾個形容詞就矇混過關啊!

你得舉例子列數據,比如說,在我們大唐,哪怕是沒有土地的佃戶,一年也能夠積攢下多少幾十兩銀子,去年年初纔剛被大唐統治,現在呢,已經是建了新房娶了媳婦,還剛生了個胖乎乎的娃,正在準備購買屬於自己的田地呢。

你看,我們大唐治下的農民生活的多好啊!

比如說那些工人們薪資已經超越全球,每月平均達到了多少兩之類的,每天回家的時候都能帶上幾斤肉,提上一瓶酒,優哉遊哉的吃肉喝酒,家人天天都能吃上白米飯。

你看啊,我們大唐的工人已經成爲了一個體面的城裡人。

總之,要想讓民衆們信服,你就不能光說好,你得拿出詳細的數據以及例子來解釋怎麼好!

如果再把數據稍微的藝術化一番,效果翻倍!

畢竟宣傳工作不分真假,唬住人才是王道啊!

所以到了最後,李軒是幾乎把所有的文章都給打了回去,大唐朝報不需要這些純文學類的文章,他需要的是數據詳細、例子詳實的報道文章,哪怕這些數據和例子是假的!

最後,他又是給禮部那邊再提了一個新的意見,讓大唐朝報加入一個科普板塊,專門用來介紹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理科知識。

算是一個潛移默化給民衆開智的手段吧!

初稿被李軒打回了後,禮部的那些官員們也是沒有沮喪,畢竟朝報這玩意,從古至今都是沒有的,這第一次辦,誰不也敢說辦得好,所以就是繼續修稿。

等第二版的稿件送上來後,李軒看過後纔是露出滿意神色,這纔是報紙文章嘛,甭管真假,至少要能唬住人啊!

所以他是很爽快的批了一個準字!

李軒批准後,禮部上下就是行動了起來,很快大唐王朝的第一份朝報就是正式發行!

大唐朝報的發行,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工作,要第一時間普遍整個大唐三省之地,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最爲重要的運輸渠道就是軍方管理的驛站體系了。

其次,分散在各地的印刷也是相當的重要!

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慘烈無比的攻堅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僱員:大唐女官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齊備刀槍隨時殺敵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柳八苟的價值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城區火車:輕軌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大捷啊!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九百四十二章 金陵寒門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一百零八章 一刀兩刀三刀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五章 有女低泣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兩百一十四章 明軍的反攻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八百零八章 奢華高調有內涵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
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慘烈無比的攻堅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僱員:大唐女官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齊備刀槍隨時殺敵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柳八苟的價值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城區火車:輕軌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大捷啊!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九百四十二章 金陵寒門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一百零八章 一刀兩刀三刀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五章 有女低泣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兩百一十四章 明軍的反攻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八百零八章 奢華高調有內涵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