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

董芸芸之父,之前也是前明進士,大唐崛起前在江南爲官,但是大唐王朝崛起後,而且他的女兒董芸芸還成爲了大唐皇后,這大明的官自然是當不下去了,一度還被明王朝那邊逮了去,準備押送到京師來個凌遲啊什麼的。

最後雖然被軍情司那邊的人進行劫獄給救了回來,不過着實受了一番苦頭,當初被接送回來後就是大病了一場,這一病就是差不多兩年,李軒也知道此人前期是真的病的了,但是後來無非就是‘稱病’而已。

理由?

當時的大唐王朝還不咋地,只不過是剛佔據了貴州東部,剛開始南下廣西而已,在很多人看來,包括李軒在內的大唐君臣們,其實都把自己當土匪看待。

當時李軒最大的野心,就是能夠佔據兩廣等西南一帶,割據地方偏偶一方。

外人就更不代價大唐王朝了,當年哪怕是大唐治下的那些讀書人們,對大唐王朝都是避之不及,躲着走。

要不然大唐王朝的第一次科舉,也不會一直拖到定都肇慶之後,纔開始舉辦了,就是因爲之前世人對大唐王朝沒啥好印象。

而董家也是書香門第,耕讀傳家,這想法和其他的士紳們一樣,都對大唐王朝的未來不看好,而且是打心底裡厭惡大唐王朝。

但是董芸芸的父親當官當的好好的,突然就冒出來了一個山大王,把自己的女兒給搶親了,而且還害得他差點被朝廷凌遲,這要說當初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奈何賊船已上,哪怕董家是被強行拉着上船的,但是既然是上了,那麼也就別指望能夠下來了,這反對是反對不了的,但是你讓他屈服也死不太可能的,所以董芸芸的父親就玩稱病不出了。

不過雖然這個國丈對大唐不待見,但是既然都娶了人家女兒,哪怕是當初搶來的,但是該給的待遇還是不能少的,因爲這是禮法需求。

所以李軒給他封了個子爵,不高不低,其他方面的待遇也不差,嗯,除了給官!

但是最近,他卻是聽聞自己的這個國丈不老實,正在上下活動,試圖重新出仕呢!

對於外戚,李軒自然是防着的,這倒不是怕他們奪權之類的,而是怕他們影響未來的儲君之爭。

所以李軒對於外戚的態度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他也是重用一部分外戚,用來平衡外臣,比如說國舅白雲奇、白太后孃家遠房侄子白林義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白雲奇如今是御書房行走大臣,而白林義則是近衛軍作戰司參謀長,都算得上是位高權重。

但是另外一方面,李軒又是限制着他們,後宮諸多嬪妃們的父兄,李軒基本都是沒有重用的。

說白了,李軒雖然用外戚,但是用的都是白太后的孃家子弟,但是對於董家以及其他嬪妃的孃家,李軒的態度就是能不用就不用。

要不然的話,其中一個嬪妃的父兄權勢大了,以後定然會帶儲君產生負面影響。

但是最近,一直都是保持着‘稱病’的董父,最近卻是上下活動,連摺子都是給他上了幾次,也沒說什麼大事,就是刷一刷存在感。

同時李軒也是聽聞,董母最近是帶着董家女眷經常出入皇宮,名義上是看望董皇后,但是在這種時候,稍微有點政治敏感性的人都是能夠猜得出來,董家這是打算迂迴作戰呢。

董芸芸也是聰明人,聽到李軒突然說起父親,再聯想最近一段時間母親和嫂子經常進出皇宮看自己,這也是猜到了一些。

當即是道:“父親他那是老毛病了,估計一時半會的好不了!”

李軒聽罷,當即道:“嗯,回頭朕賜下一些人蔘藥材,再讓御醫去看看,讓老丈人好好休養!”

董芸芸道:“臣妾代父,謝謝陛下的恩典了!”

“你我夫妻,本是一體,這麼客氣做什麼!”李軒呵呵笑着。

次日,董母又是來進宮覲見,不過董皇后說身子不舒服,就不見了,另外賞賜了部分金銀珍玩和藥材,並傳話讓董父好好休養。

當日,董家宅院裡,幾個董家男人坐在一趟,個個都是皺着眉頭!

大家都是聰明人,自然是知道,那一句好好休養是什麼意思,簡單直白的說,就是好好呆着,別折騰!

而且不用猜也知道,這肯定是陛下的意思。

董芸芸只不過是個傳話的人而已!

“唉,這一時半會的也只能這樣了,最近幾天都別外出了,好好待着吧!”上頭的董老太爺如此道。

旁白的一個年輕男子道:“三妹她怎麼這樣,難道就沒有勸一勸陛下嗎?”

“不許胡說,那是皇后!”

“還有怎麼勸?陛下的爲人,難道你不知道,那可是說一不二的人,陛下的決定,豈是區區婦人所能干涉的?我等之前也只不過寄望陛下看在一絲情面上而已。”

“而且,倘若爲了出仕,就讓娘娘惹惱了陛下,那纔是得不償失,罷了,如今一羣外戚裡,除了白家外,其他的和我們董家也是一樣,不着急,等上幾年再說!”

如今對於董家而言,最重要的自然不是什麼當官,而是皇后董芸芸的地位以及皇子問題。

皇后董芸芸的地位,那自然是不可能出現什麼意外的,她是李軒明媒正娶的皇后,而且還是共患難,一起從黃竹山裡走出來的,除非出現謀逆大事,否則的話,董芸芸的皇后寶座,那是鐵打的,就算李軒厭惡她了,也是不可能輕易廢后的。

而只要董芸芸的地位保住了,未來再剩下一個皇子,那麼這個皇子就是嫡皇子,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大唐王朝的儲君,未來的皇帝。

而這,纔是董家最看重的東西!

董家的情況,也只是目前大唐王朝衆多外戚的一面而已,當官雖然也重要,但是他們更希望自家的女兒在宮中的地位能夠穩住,然後生下皇子,繼而爭奪儲君之位。

如今的大唐王朝雖然還沒有徹底統一華夏,但是大家都是能夠看得出來,統一華夏的可能性極大,一旦統一了,那麼大唐將會是又一個正統中央王朝,政治地位是和明、宋、隋、前唐、漢等漢人正統中央王朝相當的。

所以很多人雖然對大唐王朝的各種政策有所不理解,甚至是反對,但是並不妨礙他們試圖在這個新王朝裡爭權奪利。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那些讀書人了,如今大唐禮部皇家出版社所出版的各類新式書籍,那可是非常的好賣,衆多讀書人開始鑽研這些新式書籍,然後報考大唐科舉。

而大唐王朝也是投桃報李,這科舉是年年都辦,而且每年的錄取人數是越來越多,只要你肯學新式學科,學好了參加科舉當官那是穩穩的。

而在前面多期的科舉逐漸改革之後,李軒還在繼續深入改革,以順應未來的發展。

而科舉和教育,向來都是相輔相成的,李軒對教育的改革也是逐步深入。

今年的會試結束後,也就是五月份,大唐王朝對官辦教育體系裡進行了一系列的正式化改革,明文確定了官辦教育的制度,分爲小學、中學、預科、大學四個階段!

其中小學爲六年制,中學爲三年制、預科爲三年制、大學爲四年制或三年制。

這些體系都是李軒一直想要實行的現代學制,現代的學制雖然說各國有細微的差別,但是基本都是脫離不了這個大框架,而在現代社會裡能夠被各國所接受,自然也是證明了其優越性。

而具體的學科上,效仿幼軍營、以往的少年學院、高等學院等,設立國文、算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各類新式學科。

當然了,在小學階段,教育以國文、算學爲主,其他的則是接觸一些常識,中學階段纔開始學習物理、化學等。

同時依舊可提前參加考試升級。

不過正式取消了學費免費,小學採取低收費,但是中學開始則是採取正常收費。

爲了推行新式教育制度,以往的少年學院、高等學院一律改爲小學、中學、、預科。

同時大力新建小學、中學。

如今各地的官辦學校已經是逐步成型,不敢說每個縣,但是在每個府、州、都至少有多所小學,一個府確保有一箇中學,同時再每個省都是至少籌辦一所預科學校(高中)。

同時鼓勵各種民辦的私塾進行轉型,經過申請後,即可取得相應的小學、中學、預科、大學資質,並且大力鼓勵民間的士紳捐資籌辦私立學校。

李軒給禮部那邊定下的最低目標就是,每一個縣,都必須要有一所官辦的小學,每一個府或省直隸州,都必須要有一所中學。而預科學校則是根據每個省的具體情況不同而開設。

比如地廣人稀的貴州,一所預科學校足以,但是在江南,十所預科學校都是不夠用的。

而最近,李軒又是籌劃着,繼國子監、皇家理工學院後,再開辦一所大學,這將會是一所全新的綜合性的大學,專門招收各省預科學校畢業的學生。

因爲隨着學制的確立,小學、中學、預科學校的數量會急速增加,每年畢業生的數量也是逐漸增加,他們雖然可以考入國子監或者是皇家理工學院,但是錄取的人數有限,大量的預科畢業生總得有一個繼續就讀的渠道。

當李軒給禮部那邊下了要求後,禮部的官員動作迅速,沒幾天功夫就是給李軒拿出來了一份籌辦新大學的計劃方案來,而看到了這個方案後,李軒卻是有些哭笑不得,這些禮部的官員也是真夠懶的,竟然是學了陸軍的擴軍方案,打算把國子監一分爲二,然後各自補齊學科,搖身一變,就是把一所大學變成了兩所。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風流才子陳立夫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商律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韃靼人的囂張氣焰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八十四章 沒人能阻擋大唐的崛起!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機動部隊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殘酷的作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八百零七章 盛大的入城儀式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殺入黑龍江流域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八百零六章 聖駕抵達金陵城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公子很滿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休達也不好混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五百九十七章 攻略瓊州府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風流才子陳立夫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商律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韃靼人的囂張氣焰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八十四章 沒人能阻擋大唐的崛起!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機動部隊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殘酷的作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八百零七章 盛大的入城儀式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殺入黑龍江流域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八百零六章 聖駕抵達金陵城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公子很滿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休達也不好混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五百九十七章 攻略瓊州府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