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

陳立夫在家中休息了三天後,就是出發前往德州,準備開啓新一輪的巡察生涯。

而於此同時,大唐王朝宣平五年的會試也是召開了,這一次比往年推遲了足足兩月的會試卻是沒有引起士子們的反對,反而是博得了大量士子們的好感。

因爲時間比較寬鬆,所以讓很多偏僻地方的士子們也是能夠趕到並參加科舉,而此外大唐朝報上也是透出了風聲,這一次錄取士子的規模將會超過往年。

雖然具體多多少還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是要比往年多卻是已經成爲了定局。

增加錄取人數,這是李軒的決定,實際上這幾年來大唐王朝的會試錄取人數,一直都是在增加,從以往的一百多人再到兩百多,然後到五百多。

而今年的錄取人數,李軒可是準備直接增加到一千人以上,進士科和博士科各取五百人!

別擔心這麼多官員無法安排,現在大唐王朝新佔領了江南、浙江等大片地區,而且各種直屬機構正在逐步完善,對官員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也不用擔心沒有足夠多的士子來參加科舉,去年大唐王朝都還沒有佔據江南呢,參加科舉的士子就有兩三千人了,而這一次,禮部科舉司預估參加科舉的士子,將由可能達到五千人以上。

其中多出來的一小部分是湖南、江西地區的士子,去年這兩個地區雖然也有士子來參加科舉了,不過來參加的還是不多,今年的話,不出意外將會有大批的士子前來參加會試。

不過還有一大半部分新增加的士子,則是江南地區的士子了,江南地區本來就是文風濃郁之地,讀書人衆多,哪怕是來參加科舉的人只有少數一部分,但是總額還是非常多的。

廣開科舉,這一直都是大唐王朝用來安撫、招攬士紳階層的利器。

四月二十日,會試正式開始,而事先報名的舉子加起來足足有五千三百餘人,而有意思的是,其中報考博士科的士子就有三千多人。

報考博士科的學子首次超過了進士科的學子。

這是因爲進士科和博士科的新科官員中試後,雖然在品級上一樣,但是博士科在選官的時候更有優勢,能夠進入稅部、工部等實權部門,擔任實權職務,而且在後續升遷上,大唐王朝還更加喜歡升遷博士科的學子。

大唐王朝成立也有這麼多年了,官場上也只逐漸出現了這樣的潛規則,並且爲外人所熟知。

在明王朝裡最吃香的進士科,在大唐王朝這邊,卻已經是逐步淪爲了二流。

士子們陸續進入考場後,就是開始了連續三天的考試,考試的題目比以往更加多,而且是更加的全面,雖然八股文章還是有,並且依舊佔據主要地位,但是策論,理科卻也是佔據了重要地位。

目前大唐王朝的科舉錄取規則,大體上是八股文章只是敲門磚,寫不好肯定是中不了的,但是八股文章這東西,基本上對於這些舉人而言不存在任何的難度,而考官們對八股文章的選用標準也是比較低的。

以進士科爲例子,兩千報考進士科的士子,不敢說百分百,但是百分之八十都能通過最基礎的八股文章這一關,但是後續怎麼選呢,其重點自然是落在了策論和理科上面來了。

然後在理科階段和策論的初選階段,直接刷掉一半,進士科的理科題目都是比較基礎的題目,哪怕不是去專門研究,但是隻要死記硬背大唐皇家出版社出版的那些理科書籍,基本上都能夠考得過去,但凡是理科考得不好的考生,那基本都是不關注,或者說對大唐王朝的科舉政策有所排斥的學子,這樣的人要來何用!

策論也是,策論寫的好不好,那可不僅僅是考驗考生文章功底,更加考較考生的所見所聞以及處理事務的能力,題目都是貼緊現實,如果只會背死書的考生,是絕對無法寫出一片讓人眼前一亮的策論的。

而剩下的大約七八百人怎麼選出來最後的五百名進士呢,答案很簡單,自然是以綜合評分爲主,每一考生的三份試卷,八股文章卷、理科卷、策論卷,考官都會進行單獨打分,然後三者相加,以總分論高低。

不過,進士科的策論分數比例比較大,佔據總分的一半,理科佔據百分之三十,文科佔據百分之二十。

博士科的的錄取流程大體也是相當,不過他們的核心科目就是理科,八股文章雖然也考,但是題目是非常簡單的,只要不是實在無法入目的八股文章,那麼基本都能入選。

而錄取總分階段,其理科的分數直接就是佔據了總分的一半,策論又佔據了三成,文科只佔據兩成而已。

等到了殿試階段,不管是進士科還是博士科,都只考策論一科。

畢竟這些人都是要當官的,理科和文科只是他們基礎知識的體現而已,考覈他們能不能當官,其實還是以策論爲主。

這樣篩選之後,大唐王朝在宣平五年的科舉裡,直接錄取了總是一千名考生,進士科和博士科各五百人。

錄取之後,除了一甲,以及二甲前三名,一共十二人將會被直接授予正七品官身,然後進入翰林院。

而其他人的話,二甲第四名以後以及三甲,則是授予從七品官身,而這些人還需要在內閣各部以及其他機構經過爲期三個月的實習,然後參加選官,最後纔會被授予正式官職。

而往往選官階段,纔是決定絕大部分二甲、三甲士子們前途的時候,選官由吏部文選司主持,綜合考慮這些新官員們實習時的表現,同時也會根據考生們的自主意願,然後進行分配,極少數最優秀的會被分配到翰林院,優秀者則是會留在京師各部門工作,而一般般的,則是打發到省、府、州三級下屬各機構任職。

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唐王朝從一開始,就沒有把新官員直接扔到某一個地方主政一方的慣例。

而這一點,也是大唐王朝和以往各朝各代的選官制度不一樣的地方,大唐王朝明確規定,新入官員不得主政一方。

這自然是爲了避免這些新官員們,考中進士、博士後,扔下書本就去當一個縣令了,那可是一個縣的父母官,讓一個官場新手去當,這不是坑百姓嘛!

不過如果是能力出色者,這些新官員們很快也是能夠主政一方了,現在他們的品級是從七品,如果幹得好升官了就是正七品,那就是縣令的品級了,能力出色的話,就會被外放到一個縣擔任縣令進行歷練。

不過這樣的人比較少。

畢竟在大唐王朝的官制裡,縣令、知州、知府這三個級別的職務,那都是全力巨大,而且能夠直接影響到治下數萬乃至數十萬百姓生計的,所以能夠擔任一地主官的官員,哪怕是個縣令,那也是正七品官員裡最爲出色的一批。

同時,這些主政地方的官員,升遷速度也是很快的,幹得好了,縣令不用多久就能夠變成知州,然後咻的一聲又變成知府了。

跨級快速升遷,這是地方主官們的巨大優勢,當然了,前提是要幹得好,幹不好分分鐘滾蛋!

正所謂,權力越大,責任也是越大!

浩浩湯湯的四月科舉結束了後,時間也就是進入了五月份!

五月初,金陵城外的碼頭,也是迎來了一支龐大的艦隊!

而這支規模龐大的艦隊,乃是長江艦隊的直屬艦隊,轄有足足十二艘武裝商船,而且都是適合內河航行的沙船,噸位從兩百噸到三百多噸不等,這些船隻之前可不是長江艦隊,而是第一艦隊的。

今年上半年,大唐海軍進行了改革和劃分,正式確定以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爲遠洋艦隊,並且是不在保留戰鬥能力不強,遠海航行能力不足的傳統中式武裝商船,只保留全新的職業戰艦,同時還保留了多艘西式軟帆海船改裝而來的武裝商船,不過這些武裝商船實際上也是被進行了大規模的改裝,火力比傳統的武裝商船要強得多。

這樣一來,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就是進行了大瘦身,撤編多餘的幾個分艦隊,只保留了三個分艦隊,目前第一艦隊只轄有四艘巡洋艦、八艘護衛艦,分別歸屬第一分艦隊、第二分艦隊。

第二艦隊則是隻有一艘巡洋艦、四艘護衛艦,編有第三分艦隊、第四分艦隊。

而衆多的傳統中式商船改裝的武裝商船,一部分福船則是開始移交給海軍後勤部門,一部分廣船、沙船等適合內河、近海航行,同時火力偏弱的武裝商船,則是移交給珠江艦隊和長江艦隊以及最新設立的閩江艦隊,作爲內河以及近海作戰船隻使用。

而長江艦隊,則是一股腦接受了整整二十六艘武裝商船,編成了長江艦隊的直屬艦隊,數量僅次於珠江艦隊。

而前面幾天,長江艦隊直屬艦隊的這一部分戰艦,趁着大雨以及夜色,冒險闖過了揚州,而且途中還和明軍水師大戰了一場,被擊毀了兩艘,這纔是帶着傷痕衝到了金陵城。

儘管損失不小,但是這一舉動,卻是讓大唐王朝在揚州以西、湖口以東的長江流域裡擁有了一支可觀的作戰力量。

而這對於大唐王朝後續的作戰是非常有利的!

至少有了這一支直屬艦隊後,明軍水師在這一段長江就不能肆無忌憚的活動了!

同時在後續如果大唐陸軍要發起渡江作戰的話,這支艦隊也能夠發揮出來巨大的作用!

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場上的小胖龍(求訂閱求月票)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當我們大唐收破爛的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丹麥羣島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八百七十七章 他,正德,不允許!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六百四十五章 自掘墳墓的僞唐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兩百二十五章 夜很黑,風很大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七百三十一章 程洪安的信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四百三十八章 席捲天下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登陸馬六甲
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場上的小胖龍(求訂閱求月票)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當我們大唐收破爛的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丹麥羣島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八百七十七章 他,正德,不允許!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六百四十五章 自掘墳墓的僞唐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兩百二十五章 夜很黑,風很大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七百三十一章 程洪安的信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四百三十八章 席捲天下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登陸馬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