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

作爲一個已經先後攻克興泉府城、正泰縣、連和縣三個城池的大唐新軍,已經有着豐富佔領剛攻克城池的經驗了。

進城後,首先是進行全城肅清,這個肅清不僅僅是針對潰散的明軍,同樣還會針對那些趁亂燒殺劫掠的青皮流氓,以恢復城內的治安和基本民生。

同時貼出大唐王朝的安民告示,讓民衆們知道,這裡黎平府城內已經是換主人了,只要你們乖乖的服從統治繳納賦稅,那麼你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同時針對城內散兵遊勇兵以及流氓的肅清,也是爲了警告城內的士紳大戶們,別搗亂,別反抗,要不然的話大唐的刀槍可是不會客氣的。

在入城部隊雷厲風行的清剿之下,只花了兩個時辰不到,整個黎平府就是重新恢復了平靜。

從早上攻城再到下午時分大體恢復平靜,整個過程只持續了四個時辰不到。

由此可見,大唐新軍辦事的高效!

軍方徹底控制了城內後,一方面是持續派遣士兵在街道上巡邏威震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另外一方面也是等待着後續內閣派遣的官員抵達,並配合他們開始建立城內的有效行政統治。

早在這兩個步兵團出發來黎平府的時候,內閣那邊就已經是派遣了相當多數量的官員隨軍前往。

除了兵部和稅部這兩個部門的人馬用以徵收賦稅、招募兵員外,吏部以及其他各部門都是派遣了相關的官員過來,所爲的就是第一時間裡在新佔領區建立有效的統治,併爲前線大軍提供有力的支援。

內閣那邊的官員進城的時間要比郝柏年他們稍微晚一些,直到第二天,大唐王朝所任命的黎平府知府孫亞偉纔是帶着他的屬官抵達黎平府城。

當孫亞偉抵達黎平府城後,看着偌大的黎平府城,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這裡就是他今後大展宏圖的地方啊!

有誰能夠相當,他一個從小考到大,十多次落榜於縣試的人,能夠成爲一府知府,掌控數十萬人口的府尊大老爺。

誰能夠想到?

以往和他一起讀書的那些同窗們,經常嘲笑他不自量力,考了四十多歲還沒有考過縣試,但是卻還是不死心一心要科舉,天天想着當官。

那些同窗們,那些曾經在縣試裡不讓他通過縣試的多任正泰縣令,包括蘇家康他們,會想得到自己有一天當上一府之尊嗎?

想破他們的腦袋估計都想不到吧!

哈哈~

想到這裡,他是不由得想要狂笑!

和諸多早期投靠大唐王朝的讀書人一樣,孫亞偉也是個學渣,從十幾歲下場參加科舉,考到四十多歲都沒能考過縣試。

去年大唐王朝崛起,並在今年上半年佔領了正泰縣廣闊鄉野之後,他就是和一些科舉不成,鬱郁不得志,同時也沒有太多家庭牽掛的讀書人一樣,一咬牙就是投向了大唐王朝。

這一去,就是被授予了六品的官帽子,在戶部任職,然後他賣力做事表現,又是在上個月高升爲戶部五品郎中。

半月前,大唐新軍準備進軍黎平府的時候,他也是和其他內閣官員們一起,進入了上頭那些大佬們的考察視野,準備從中挑選出一人去擔任黎平府的知府。

最後在面聖的時候,陛下李軒問如果他擔任了黎平府知府後,會如何施政的時候,孫亞偉在回答中,沒有和其他人一樣說什麼修生養息,勸農,如何讓民衆生活富足之類的話。

而是說,他主政黎平府後,將會盡可能的挖掘黎平府的所有資源,爲國朝之擴軍征戰提供一切所必須的後勤保障,包括不限於採用強迫的手段徵集糧草、銀子、徵召民夫挖掘鐵礦等各處礦產。

這一番話的宗旨就是,如果讓他主政黎平府,那麼整個黎平府就將會成爲大軍的後方,提供一切所必須的物資。

這個回答讓李軒是相當滿意!

其他幾個候選人的回答一個個說的都太高大上了,說什麼要施展仁政德政之類,讓李軒是相當的反感。

要知道大唐王朝可是在造反,是要和明王朝打仗的,而且的未來的軍事壓力極大,地方官員最重要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責任不是提高教化,讓民衆生活的更好,而是支援軍方作戰,保障軍方的後勤。

所以李軒最後是選擇了孫亞偉擔任黎平府的知府。

孫亞偉晉升爲黎平府知府後,也算是成爲了大唐王朝內的高官之一了,雖然他的品級只有正四品,但是在大唐王朝內,品級上能夠超過他的也沒有多少了。

而且考慮到大唐王朝目前的統治區一共也就兩個府,而且興泉府作爲皇權所在地,內閣爲了加強對興泉府的統治,暫時還沒有設立興泉府知府,而是由內閣暫時直轄。

如此也就是說,現在大唐王朝內的知府,實際上就只有孫亞偉一個人。

如今的孫亞偉,說是大唐王朝裡的第一個封疆大吏也不爲過,雖然權力沒有明王朝的知府大,沒有軍權,也沒有財權,但是民政權力還是有的。

入城後,孫亞偉先是和郝柏年他們進行交接,郝柏年他們的任務繁重,可沒有太多時間浪費在黎平府城的瑣事上,因此交接完畢後,郝柏年、李春景他們就是把城內的諸多瑣事置之不理了。

大軍開始休整,然後準備下一步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同時也是派遣小規模的部隊去清剿黎平府其他地方的反抗。

孫亞偉正式到任後,入住的黎平府知府衙門的第一天,就是迫不及待的開始他的封疆大吏生涯,首先是和內閣派遣過來的吏部官員商談了半個時辰,匆匆確定了黎平府下面要設立三個縣的行政機構,同時這三縣下面還要設立各鎮、各村,完善大唐王朝早就已經確定下面的基層要有:縣、鎮、村三級行政機構的制導方陣。

同時還得配合巡警部、稅部的人分別建立治安力量以及徵稅機構。

這三件事,是他目前最緊要的任務,因爲建立了完善的三級行政機構,才能夠真正的把大唐王朝的觸角伸進黎平府的每一個角落,建立了巡警部下屬的各縣巡警局、各鎮治安官、各村捕盜官,才能夠在軍方的大規模部隊撤離之後,有能力維持統治。

而稅收自然是更重要的,有了稅收機構,才能夠合法合理的徵收到更多的稅收維持軍方的作戰,畢竟總不能一直靠稅務稽查隊的人用亂七八糟的方式徵稅不是,總得有一個合法合理的方式啊。

孫亞偉到任後的第二天,知府衙門的門口就是擺起了好幾張大桌子,同時豎起了好幾個招牌,招牌下還有張貼的公文,其中一個公文說:如今大唐王朝是求賢若渴,急需各路英才效力,知府衙門、各縣衙門需要各科科長、科員,只要通過考覈當場授官。

而考覈的要求也是相當相當的低,只要能夠讀書寫字,那麼就能夠來當一個科員甚至科長什麼的,如果能力要更出色一些,縣丞、同知之類的也能夠當場授官。

一句話,只要讀書人敢來,大唐就給你官當!

可惜的是,應募者少的很,一天下來也就五六個人來應募而已,而且還都是學渣加無可奈何的類型。

不過大唐王朝也是照單全收,這麼幹可不是因爲什麼千金買馬骨,而是真的缺人啊,只要是能讀會寫,甭管你是什麼人,大唐都敢用,你稍微表現出來一點對大唐的忠誠,對大萌的反感,那麼就是重用。

至於會不會怕他們背叛之類的,這個大可不必擔心!

他們想要背叛大唐王朝,那也得看明軍答應不答應啊!

如今大唐王朝裡一些外界比較熟知的人,都是已經是在明軍那邊掛上了號,據傳巡撫祝志海手頭上已經是有了一份‘僞唐賊首名錄’了,排在最上頭的自然是李軒這個僞帝,然後是柳八苟、王文華、錢夢久這三個僞大學士,再到楊秀才、馬維等僞唐尚書、侍郎。

軍方之中的方東全、黃學仁、郝柏年等僞唐賊將,通通都是榜上有名,而且是相當靠前,據傳,祝志海手中的這份名單,足足有一百多號人呢,上頭有了名號的人,如果被抓住了最輕都是一個凌遲,如果是大唐亡了,這每個人背後的家族,都少不得要經歷一番抄家滅族,而幾個主要頭腦,比如李軒,柳八苟他們,估計都會被誅九族。

就連曾子文也是在榜單之上,被明王朝的官員稱之爲明朝第一大叛徒,堂堂五品千戶,竟然是投誠了僞唐賊軍,擔任一個不知道是何名目的作戰司郎中,這簡直是大逆不道,無法忍。

如果不是曾家就在興泉府裡,恐怕明王朝早就把曾家上下抄家滅族了。

好在大唐王朝徹底控制了興泉府後,曾家的安全也就得到了初步保障,曾子文這才棄用假名,恢復了本名。

家在興泉府城裡的曾家上下也終於是知道,他們以爲已經死去的曾子文竟然成爲了大反賊,這個反轉讓曾家上下驚嚇不已,據傳曾子文的大伯當場就被嚇了個半死。

然而事已至此,他們驚嚇恐慌也好,心不甘情不願也好,但是都是不得不接受了現實,然後更現實的考慮起未來。

他們曾家已經成爲了反賊家族了,如果大唐王朝完蛋了,他們曾家也就完蛋了。

哪怕是爲了曾家自己,這大唐也不能完蛋,不僅僅不能完蛋,相反最好是能夠一路順風順水發展壯大,這樣他們曾家才能夠保持現在的富貴,乃至更上一層樓。

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都是一羣瘋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詭異的發展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廢除科舉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越的底牌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歡呼吧!大唐海軍成立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
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都是一羣瘋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詭異的發展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廢除科舉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越的底牌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歡呼吧!大唐海軍成立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