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烏倫夜戰

夏季的烏倫河因爲幾場暴雨,河水大漲,淹沒近岸的蔓草,離岸數十丈內都是一片泥濘。

蒙亦皺着眉頭望着空濛蒙的夜色,玄色的短戈閃着詭異的微芒,大小數十艘戰艦暗伏在蒼茫的夜色中像羣狩獵的猛獸。四千敵寇在前方六裡歇腳,顯然他們沒有意識到此處的危險。

青焰軍與襄樊會的裂痕大到誰都看得見,十二寇盟認定青焰軍會樂得隔岸觀火。雖然青焰軍水營戰力獨步清江,但是步卒建制只有兩千餘人,即使有心干涉也無力迴天。馮遠程領兵出戰之前就將青焰軍出兵干涉的可能性排除,進入北岸一日時間,燒殺擄掠一路,未見南岸青焰軍有什麼動作,心中更加認定青焰軍打着漁翁得利的心思。入夜,馮遠程將斥候主要集中在宣城以及宣城東北一帶,畢竟襄樊會一千精騎是他們最大的威脅,而在烏倫河的前方只安排了一隊斥候,監視可能存在的青焰軍水營的戰艦。

薛明銳扶着繩梯,從舢板上爬上高達丈餘的座艦。雖然半年來薛明銳的輕身術有了極大的提高,完全可以憑藉靈活的身手躍上座艦,但是此時在座艦甲板上的衆將都是少有的高手,薛明銳可不願將自己尚不能上臺面的輕身術露在衆人眼前。

樑寶從女牆後面探出頭來,伸手將薛明銳拉上甲板,說道:“德貴,蒙教習等着你回話呢。”

“徐爺都知道我的大名,偏偏你還‘德貴、德貴’的叫着。”薛明銳小聲埋怨着,翻身上了甲板,感覺蒙亦回頭向這邊看來,不敢擔擱,忙走到船頭,心想:這個時候黑燈瞎火的,偏偏感覺到蒙先生在看我,十二教習的境界可不是我們能夠揣摸的。聽說徐爺年紀輕輕,修習比蒙先生還要高一籌,真讓人難以置信。

微弱的星光下,薛明銳只能看見蒙亦淡淡的壯碩身影,走到他的身邊,只聽到他輕哼一聲,薛明銳是第一批走出台山的民寨將領,自從成立演武堂以來,一直接受蒙亦等人的教習,心中視蒙亦如師,平時執弟子禮,知道蒙亦平素淡漠的性子,他這一聲輕哼算是跟自己打過招呼。

魏禺身子稍稍向一邊挪了一挪,讓出一個空檔給薛明銳;他身上不時透出陣陣陰寒的殺氣。徐汝愚四個弟子中,樑寶性子最好,最受衆人歡迎,修爲雖然不是四個最高的,但是演武堂衆人修習中遇到什麼問題都喜歡問他。他即使當時不知,也會替你去向徐爺或蒙教習相詢。尉潦出露過數面就去了武陵山中,衆人對他沒有什麼印象。明昔待人甚誠,但是身上不由透出幾許威嚴,讓人敬畏。魏禺最是淡漠,脾氣倒與那深居簡出的的十二教習相投。私下傳聞他有着殺人如麻的過去,薛明銳想想他這種性子也是當然。

關於魏禺、明昔、尉潦的過去,私下裡有多種版本的傳聞,這多種傳聞無疑有着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過去定然過着殺人如麻的生活。經歷戰亂的民衆對殺氣有着異常的敏感,蒙亦等人自從吳儲死後一直隱居山野修生養性,殺氣已淡淡若無,但是明昔等人卻無法掩去身上自然流露的殺機,這種嗜血的殺機在戰鬥之時更加顯露無疑。

雖然有種種傳聞,但是不妨礙衆人對他們的信任。薛明銳想起兩個月前跟隨魏禺進山剿匪的情形,魏禺用手臂爲身旁一名普通戰士擋下奪喉一箭。薛明銳心想:他冷漠的性子下,一樣流淌着熱血吧。

“敵寇情形如何?”蒙亦微微皺起眉頭,對薛明銳的走神稍有不滿。

“哦。”薛明銳收回心思,肅然答道,“敵寇散在烏倫河沿線的斥候都被我們悄無聲息的收拾掉了,敵營沒有什麼異常,應當沒有覺察到我們的存在。他們現在六裡外的河岸高地上歇腳,營地設有明崗十八處,已發現的暗哨有二十六處。天魁寨黑武士營的一千精銳駐在高地北坡,那裡的哨崗最嚴密,無法潛入三百步以內。另外高地三面各駐一千賊寇,東面一千賊寇中半數攜有長弓。大帳設在高地正中,護衛約有二百名,長刃爲戟,短刃爲朴刀,攜有單臂機弩。”

蒙亦淡淡應了一聲,轉臉陷入茫茫夜色之中。

薛明銳原本以爲他會因爲發現敵寇擁有大量機弩而驚訝,看來他們早就意識到了。單臂機弩,分單發、三發、五發,每種機弩結構複雜,戰鬥時極易損毀,但是可以連續發射,形成密集的殺傷力,爲勢力強大的世家所喜。以往戰鬥中,清江府境的流寇從無使用昂貴易損的單臂機弩的記錄,現在看來,有其他勢力界入清江府了。

魏禺淡淡的說:“還是讓先生不幸言中,只是不知道這批機弩是普濟、南平哪家出的血?”

“怕是南平郡吧,畢竟是兩百具單臂機弩。唉,機弩加上長弓,這四千賊寇有着不弱的戰力啊,等不得天明瞭,傳令下去,即刻進入作戰狀態。”蒙亦若無其事的說道,在他眼裡,這或許不過是往常由他主持的一次軍演。

後面數十艘小型戰艦緩緩靠近岸邊,無數將士緣着懸下的繩梯,下到齊腰的河水中。百梢戰艦與大翼艦吃水較深,無法靠近河岸,利用小舢板將戰士運上岸去。

涉過泥濘的堤岸,樑寶心想:烏倫每年都要氾濫一次,入冬之後修築石堤,明年兩岸就能得十萬畝沃野。

身後一人被草莖絆倒栽入泥濘,水聲譁然,樑寶忙不迭的將他扶起,感覺到他微微顫抖的手,心想:他怕是第一次作戰吧,各部抽調的四百名精銳組成先鋒軍己經潛到敵人營側了,只等蒙先生與其他七位教習到達就會對敵營發動衝鋒。敵營如果像預期的那般發生混亂,自己身後這兩千名戰士就要毫不猶豫的投入戰鬥。先鋒軍若是遭到頑強的抵抗,這兩千名將士只是接應先鋒軍的撤離。

在這一點上,蒙先生非常固執,是啊,青焰軍承受不了太大的傷亡。蒙亦堅決要求擔任此次作戰的主將,就是要控制青焰軍的傷亡。邵海棠說及平民的傷亡,蒙亦只是淡淡回了一句“我會顧及的”,神情間儼然不當一回事。

清江江匪與十二寇盟在南平郡的摻和下兩相媾和,在溧水河谷的北面聚集了一萬五千餘衆的龐大勢力。北面防線已經不能指望許景澄了,那麼總兵力不過六千的青焰軍就承受不了一次慘勝,即使放棄北岸也在所不惜。午時起,溧水沿岸開始接受北岸的流民,許伯英、蒙亦、叔孫方吾、江幼黎雖不明言,但是心裡怕是也有放棄北岸的念頭。

樑寶領着隊伍潛行在夜色中,離敵營兩裡停了下來,等待前方先鋒軍發動衝鋒後再進入預定作戰位置,魏禺率領的艦隊稍先會進入那處河段。

身旁鼻息微微,有些人因爲緊張,呼吸急促起來,樑寶微微一笑,心想若是這支軍隊,再靠近敵營一些就難保不會被敵軍中的高手發覺,也只有四百名先鋒軍精銳可以悄無聲息潛近敵營五百步以內。

前方的戰鬥在天明前最黑暗的一刻發動,驟然間喧譁佔據了天地,兵刃相擊、人聲鼎沸,其間雜有幾聲尖銳的厲嘯。燃起的幾星火光又迅速熄滅,那時敵軍準備點燃火把被青焰軍的長弓手狙擊,高地上幾處篝火尤顯醒目。

樑寶看着篝火裡身影凌亂,其它地方則是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樑寶領着二千名步卒片刻之間抵達高地的東南。山腳下,聽見前方一片喧然,隱約看見許多人正從高地上擁下來,微光裡黑影紛錯,樑寶自然知道這是逃竄下來的流寇,爲免意外,還是喝道:“青鳳。”

流寇呼天喊地的四散逃逸,許多未能理清狀況繼續向下衝來,迎接他們只是一蓬蓬箭雨,數十具屍體滾落下來,當中還有不少驚惶跌倒的人。

樑寶來不及去清理戰場,也顧不上追趕逃逸的賊寇,領着衆人向山頂衝去。先鋒軍若是遇到抵抗只能在山頂或是北坡。

上到半山腰時,遇到更多混亂的敵寇,微弱的星光,只有樑寶這樣的高手能夠辨認敵我,其餘人都是借用事先約定的口號避免誤傷。

敵人在這裡駐有五百名刀盾手、五百名長弓手,先鋒軍最先襲擊也就是這裡,只要將長弓手打散,敵人在黑暗中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馬刀刺入敵人的軀體內,樑寶能感覺到對方內心的恐懼。半山腰的敵寇已經完全陷入混亂中,不過樑寶也不能控制部隊,隨他衝上山頂的人手只有五百餘人,其他人都在追殺四處逃竄的流寇。被擊潰的敵寇暫時不會形成威脅,只有山頂與北坡可能遇到抵抗,只要將天魁寨黑武士營與大帳的二百名護衛擊潰,這羣賊寇纔不會形成有效的反擊。如果被敵寇緩過神來,此戰就不是人力能控制的了。

樑寶站在山頂,見山頂空地沒無激烈打鬥的痕跡,知道敵寇大帳的護衛識機移到別處了。北面山坡燃起數堆篝火,藉着火光,看見蒙亦領着衆人正在衝擊敵寇駐在北坡的營地。

樑寶知道蒙亦率衆襲擊東面、南面的敵營之後,使得北坡、西坡的兩處敵營有了戒備。四處流竄的賊寇也意識到北坡的情況,紛紛向北坡逃竄。而駐在臨近河岸的西坡敵營的一千賊寇現在也拔營向北坡黑武士營靠攏,百餘火把在西北方向的半山腰上串成一線。

若讓這兩處的敵寇匯合起,原定的作戰計劃極可能流產。樑寶分出數十人去收攏隊伍,領着其餘五百人向那百餘支火把衝去,渾然不理途中的被擊潰的流寇。若是遇到稍有組織的抵達也多用箭矢將其擊潰,並不纏戰。

西營敵寇燃起火把,是爲了避免黑暗中被青焰軍所乘。戰到此時,敵寇已然明白,青焰軍約定暗中作戰的口令,避免友軍誤擊。但是點燃火把的西營敵寇卻把自己完全暴露在樑寶所率步卒營的眼底。

樑寶領着五百衆從山上衝將下來的時候,完全隱在暗處,西營敵寇聽見凌亂的腳步聲,以爲是東南面的潰軍,呦喝着讓他們迴避,不想迎過來的是一陣沒頭沒腦的箭雨。

雍揚硬角長弓一百二十步內能夠擊穿蒙皮木盾,樑寶率衆接近敵寇五十步才放射箭羽,西營衆寇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慌不迭的支起護體圓盾,才發覺護盾與身上的皮甲根本阻擊不了箭簇的射擊。

片刻之間西營千餘敵寇陷入死亡的絕望之中,第一個人棄刃逃竄,其他人也紛紛逃離。樑寶並不指望着長弓用在鐵甲裹身、皮盾護體的黑武士營敵寇身上,下令衆人不要吝惜手中的箭羽,大不了來日從敵人屍體上回收回來。

馮遠程看着西營一千人馬被隱身暗處的五百青焰打得落花流水,心神黯然。狹路相逢時,相對青焰軍的鎮定,羣寇顯得慌亂太多。身邊除了兩百名護衛外,只有一千黑武士營軍沒有被打散。夜襲開始時,馮遠程就率領兩百名護衛進入北坡營地,燃起篝火嚴陣以待。而自已這邊一千二百多人卻幾乎擋不了眼前四百人的攻勢。徐汝愚真的這麼厲害嗎?兩年前青鳳精騎威鎮東海,現在青焰軍又兇惡如虎。

夜襲是從東南側開始的,被擊潰的流寇混亂中依着本能向西北方向。馮遠程用箭矢將紛擁過來、已經陷入混亂中的羣寇驅散,免得被亂軍衝亂陣腳,被青焰軍所乘。

樑寶與蒙亦匯合時,天邊出現青濛濛的微光,視線依舊微弱,只能在貼身肉搏時辨清敵我。除去北坡的一千敵寇外,其他三面的敵寇都被夜襲擊潰,有組織的抵抗都被打散。

馮遠程心中雖然有着強烈的不安,但是看到樑寶領着五百衆與蒙亦匯合時,也只能向西北方向的河岸轉移。他心中以爲青焰軍的戰力個個與蒙亦率領的四百人一樣,何況分散的青焰軍漸漸聚集起來,有組織的追殺四處流竄的羣寇,被擊潰的流寇紛紛臨近河岸的西北坡地逃竄。

青焰軍出兵干涉北岸局勢,清江水道想必也給封鎖了,只有沿着烏倫河向北纔有可能逃出溧水河谷。

樑寶領着聚集起來的一千名步卒綴在黑武士營身後,遇到逃遺的匪軍,只是用箭雨驅趕,並不出兵追殺。

馮遠程領着衆人走下高地,驀然發覺泥濘不堪的河岸上不知何擁擠着無數潰軍。不斷有人跳下河去,準備洇渡烏倫河躲避這裡的屠殺。

馮遠程恍然省得清江水營來,下意識的回頭望去,在青濛濛的晨光中,藏在高地西邊的烏倫河中現出數十艘戰艦模糊的影子。

馮遠程頹然拔出長刀,準備最後的廝殺,隨即又垂頭喪氣的坐在河的泥地上。山頂以及東面的坡地上,數以千計的青焰軍結成盾陣,高盾背後閃着箭簇的寒芒。隱隱的馬嘶傳來,讓人想起來青焰軍確實擁有騎營編制。只是從未有人見過青焰軍的騎營出征。

晨間在河岸上繼續的戰鬥再無任何懸念,近三千餘名賊寇擁擠在山腳下的河岸上,其中只有千人黑武士營的編制尚且完整,其他都是驚弓之鳥。東南的坡地,青焰軍嚴陣以待,只有北面狹長的河岸谷地可供逃竄。

兩千潰軍爭先恐後的從狹窄的谷地衝出,片刻之間將黑武士營嚴整的陣形衝擊得凌亂不堪。青焰軍戰艦徐徐逼來,四艘百梢戰艦、十六艘鬥艦、十六艘大翼艦、數十艘蒙衝艦,清江水營多一半的兵力悄無聲息逼近眼前。馮遠程在潰逃與投降之間猶豫不決。

一年前,六萬名普濟海匪從雍揚城東門潰逃,被宛陵五千精騎追殺殆盡,這其中種種情形被衆人演繹得淋漓盡致,青鳳精騎儼然代替十年前青州鬼騎的地位。事實上那一戰中,青鳳精騎並沒有參與那場追逐戰。

馮遠程不敢妄自猜測青焰軍騎營的實力。魏禺站在高達丈餘的戰艦上喝降,要求羣寇放下兵刃、護盾,脫下甲衣,到指定地點聚集。

WWW☢тт kan☢¢ o

馮遠程心中不由痛悔聽從南平郡說客的唆使,以爲沒有徐汝愚坐鎮的青焰軍必定趨於保守、不會出兵干涉北岸的局勢。脣亡齒寒,青焰軍並非只有徐汝愚知道這個道理,怎會容忍十二寇盟在北岸肆意妄爲?心有不甘,馮遠程還是放下手中的刀。被衝得七零八落的黑武士營將士並沒有各自潰逃,見主將放下武器,也紛紛放下兵器。

事後馮遠程知道此戰的詳情,只是一笑了之,沒有什麼言語。夜戰中,寇兵只損失了四百餘人,更多的人陷入恐懼與混亂中,只有馮遠程親率的黑武士營從襲營開始時就冷靜應對,但是馮遠程見識過蒙亦親率的四百名青焰軍精銳之後,過高的估計青焰軍的實際戰力,不敢與之在遠離河岸的坡地決戰,被人數與己方相當的青焰軍逼到靠近河岸的泥濘谷地中,在戰艦強弩的威脅下,只得獻降。

馮遠程在黑武士營陣被潰軍衝亂之亂決定投降,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四千寇軍進入溧水河谷北岸,只有當時投降的一千五百人得以保全性命,其餘四處潰逃的賊寇無一不被狙殺在北岸的土地上。

當時生性平和的樑寶率領宿衛營將士陳兵宣城東側,防止許景澄乘機干涉剿匪事宜。蒙亦領着水營主力返回本寨河港,追剿潰匪的工作交由魏禺負責。

魏禺用數以百計的小型戰艦封鎖區域內河網,這一工作在夜戰開始前已經完成,爾後利用三百精騎、五百精銳步兵在區域內收搜、圍殺潰逃的流寇。

三日後,魏禺完成清剿任務返回本寨,許伯英領着人來接受俘虜,魏禺指着拖曳在戰艦後的一艘漁船說道:“都在裡面,你清點吧。”

許伯英在漁船上看見一堆人耳,隔天吃的飯一齊吐了出來。

明昔知曉此事,情急之間罵道:“這廚子!”魏禺“人廚子”的匪號不脛而走。

許伯英詳細審查了這次名爲剿匪實爲屠殺的作戰過程,發現實際參與屠殺的一百多名將士都來自普濟海匪彪鋒營的獻軍,也就最初的清江水營護軍。守留本寨的衆人都不敢妄加評議,畢竟魏禺並未在流寇投降後殺俘。明昔心中知曉,魏禺根本不會給流寇投降的機會。

魏禺暫時被解除一切軍職,此事以特急文書稟報身在撫州的徐汝愚,等待他的批覆。

七月二十八日的興安夜戰表明青焰軍的勢力正式介入溧水河谷全境。

二十九日,宣城水營佔領北陵堡,對外宣稱許景澄奪權之義、脫離襄樊會的領導。宣城水營主要由馬幫子弟組成,爲了緩和許景澄的反應,並未直接宣稱歸附青焰軍。

次日,在北線爲許景澄防守十二寇盟的原民寨系將領雲逸、邵錦堂、濟懷遠等人紛紛對外宣稱許景澄棄民之不義、脫離宣城都邑府的統治。

許景澄在溧水河谷辛苦經營半年,一夜之間都成虛無。各家雖然並未直接說明歸附徐汝愚,許景澄已然知道爲他人做了嫁衣,就是宣城之中三千將士、二萬會衆最後真正死心塌地追隨自己的也不會太多。自己太低估邵海棠在襄樊會的影響力了,權力的形成並不完全憑藉手中的武力啊,許景澄悔之已晚。當夜青焰軍發來照會要求許景澄善待宣稱獨立的將士眷屬。

高泉揮手下切,眼中神色兇惡之極。

許景澄隨手拾起硯石向他砸去,罵道:“你這蠢材,屠殺家屬的心你也敢起?你就不怕激起兵變嗎?”隨即頹然坐在高背太師椅中,半晌不言不語。

第6章 大道澤生第4章 尉潦潛出第9章 仲道來訪第6章 建安堡(上)第3章 意外相逢第3章 十二寇盟第9章 東海窘境第9章 迷霧重重第11章 惡戰將至第13章 罪王伏誅第8章 甘棠爭奪第4章 樓挑明月第4章 臾城嶺道第10章 伏牛山中第13章 如影隨形第3章 無利不戰第7章 隔水望喧第9章 剛烈第7章 芥子須彌第8章 喋血城頭第2章 城下相知第2章 舟行江上第8章 嶺道荊棘第9章 家國天下第12章 施粥梳民第7章 隔水望喧第11章 西出江寧第11章 攻陷渝州第9章 剛烈第5章 請君完璧第8章 靜湖映雪第10章 揮軍直入第10章 序戰第4章 龍巖世家第5章 入主泉州第11章 西出江寧第11章 絕壁行遲第6章 大道澤生第4章 賜名青焰第7章 借刀殺人第4章 尉潦潛出第9章 公良之死第4章 鳳陵酒話第10章 奔行於野第13章 軍制第1章 勤王密詔第6章 開門揖盜第12章 鄉歸何處第4章 尉潦潛出第10章 雪原問政第6章 江寧特使第1章 勤王密詔第19章 養狼驅虎第10章 青焰軍議第6章 三力相角第9章 剛烈第13章 與寇並肩第10章 奔行於野第11章 三關天險第4章 漳州奇襲第1章 出使江寧第4章 臾城嶺道第7章 芥子須彌第11章 撫州會戰第4章 計算佳人第14章 入主漳臺第9章 剛烈第10章 虎吞閩中第4章 江津渡第10章 序戰山河論戰上作者oliver98第10章 桑泊微瀾第5章 夜遁第6章 開門揖盜第11章 千里雄奇第6章 前途渺茫第1章 夜抵宣城第3章 江左形勝第10章 望風而降第11章 前奏第8章 靜湖映雪第8章 東牆之女第5章 夜遁第6章 危言聳聽第5章 北靜郡王第5章 請君完璧第13章 將離清江第7章 淮水湯湯第3章 枋山議和第6章 建安堡(上)第7章 寇襲第6章 荒城崛起第10章 與子同袍第3章 意外相逢第9章 迷霧重重第13章 蘭陵援軍第1章 齊川夜月第2章 湖心小島第4章 鳳陵酒話第3章 二百海匪
第6章 大道澤生第4章 尉潦潛出第9章 仲道來訪第6章 建安堡(上)第3章 意外相逢第3章 十二寇盟第9章 東海窘境第9章 迷霧重重第11章 惡戰將至第13章 罪王伏誅第8章 甘棠爭奪第4章 樓挑明月第4章 臾城嶺道第10章 伏牛山中第13章 如影隨形第3章 無利不戰第7章 隔水望喧第9章 剛烈第7章 芥子須彌第8章 喋血城頭第2章 城下相知第2章 舟行江上第8章 嶺道荊棘第9章 家國天下第12章 施粥梳民第7章 隔水望喧第11章 西出江寧第11章 攻陷渝州第9章 剛烈第5章 請君完璧第8章 靜湖映雪第10章 揮軍直入第10章 序戰第4章 龍巖世家第5章 入主泉州第11章 西出江寧第11章 絕壁行遲第6章 大道澤生第4章 賜名青焰第7章 借刀殺人第4章 尉潦潛出第9章 公良之死第4章 鳳陵酒話第10章 奔行於野第13章 軍制第1章 勤王密詔第6章 開門揖盜第12章 鄉歸何處第4章 尉潦潛出第10章 雪原問政第6章 江寧特使第1章 勤王密詔第19章 養狼驅虎第10章 青焰軍議第6章 三力相角第9章 剛烈第13章 與寇並肩第10章 奔行於野第11章 三關天險第4章 漳州奇襲第1章 出使江寧第4章 臾城嶺道第7章 芥子須彌第11章 撫州會戰第4章 計算佳人第14章 入主漳臺第9章 剛烈第10章 虎吞閩中第4章 江津渡第10章 序戰山河論戰上作者oliver98第10章 桑泊微瀾第5章 夜遁第6章 開門揖盜第11章 千里雄奇第6章 前途渺茫第1章 夜抵宣城第3章 江左形勝第10章 望風而降第11章 前奏第8章 靜湖映雪第8章 東牆之女第5章 夜遁第6章 危言聳聽第5章 北靜郡王第5章 請君完璧第13章 將離清江第7章 淮水湯湯第3章 枋山議和第6章 建安堡(上)第7章 寇襲第6章 荒城崛起第10章 與子同袍第3章 意外相逢第9章 迷霧重重第13章 蘭陵援軍第1章 齊川夜月第2章 湖心小島第4章 鳳陵酒話第3章 二百海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