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第252章 天理

第252章 天理

趙玖輕佻無端,宛若喝多了一般闖入人家宰相家裡生事……其實倒也不好說‘宛若’,因爲他今日真是和韓世忠這些人先喝了幾杯‘藍橋風月’,然後才闖過來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倒確係是酒後尋釁滋事了。

當然了,轉回身前,除了幾個確實聽不懂的人以外,所有人也都意識到,今天趙官家看似是年末閒逛,其實是與呂相公有正經事情要談,而且事情似乎干係頗大。

猶豫了一下,呂本中終於還是決定搶在父親開口之前作出提醒:“舊日詩作,讓官家見笑了。”

“有何見笑的?”趙玖拂了下身前案面,輕鬆對道。“彼時國破家亡,眼瞅着長江以北皆無倖存之理,你父親也因爲靖康中的事情心灰意冷,辭了官職,準備南下了此殘生,你奉命自壽州老家出發,往柳州置業,眼瞅着此生再無前途可言,家族歷代公卿卻說不得要毀於一旦,心中蕭索之下,有此詩句也是尋常心態。”

呂好問這才知道,官家所言荒誕之語竟然是有來頭的,而且跟自己兒子乃至於整個呂氏家族,甚至於整個國家最灰暗的一段時光有關係……只不過自己這個兒子平日裡作詩太多,他沒在意過罷了。

但這愈發坐實了這位官家此番是有備而來的。

“彼時不知陛下神武,如何能想到還有今日?”呂本中在下方無奈應聲。“今日得歸東京舊宅,年節宗族友人聚會作詩,想彼時心境,着實可笑……”

“此一時彼一時也。”

趙玖搖了搖頭,卻是從身後尋到了一壺正在火爐上水浴的‘藍橋風月’,還有幾個乾淨杯子,便趁勢直接拎了過來,然後自斟了一杯,且飲且言。“今日娛樂之心不是作假,彼時灰敗心境難道就是假的嗎?不過是其中一二詩句此時看來有些趣味罷了。這就好像你們呂氏祖上第一位宰相,許國公呂蒙正,當年未考上狀元時,不也曾在破窯中讀書嗎?他那時如何能想到呂氏從他開始,竟然五代四宰執?人家都說,梅花韓氏於本朝,恰如汝南袁氏於後漢一般,若是如此,你們呂氏不也如弘農楊氏一般顯赫嗎?”

冬日時節,院中風寒,但呂本中卻一時汗如雨下,而聽到這番誅心之語,便是溫吞持重如呂好問也終於坐不住了,只能起身行禮:

“家門顯赫,全賴世沐國恩……”

“不說這些了。”趙玖看着眼前素齋有些百無聊賴,便只是繼續喝酒。“時也命也,你家莫說是四世三公,便是九世三公,與國同休那也不幹朕的事,而咱們君臣二人能有今日,靠的也不是那些東西……彼時朕墜井傷重,連往日人事一時都不能識,以至於爲康履逆賊所趁,被困於明道宮內。而若非呂相公、張相公,還有正甫,朕幾乎難以脫身……對吧?”

其餘人皆屏息靜氣,呂好問則微微嘆氣,另一個當事人楊沂中卻反而低頭不語。

“而那時,朕記得呂相公已經上表自請南下,應該就是想往嶺南了此殘生了,不過是因爲朕恰好受傷,所以才勉強留下觀望而已。”趙玖多喝了幾杯,低頭望着案上雜物愈發感慨不及。“所以說這人的成就啊,既然要講一個錐處囊中,脫穎而出,也要講一個時也命也的……”

“像去世的宗相公,還有活着的李彥仙那種人,則算是英傑之士應時而起,恰如夜間漆黑一片,竟有星星火火,以待燎原之勢,又如滔滔洪水之中,有中流砥柱,迎難而立,巍然不倒……這種人,算是自己掙出來的功名利祿,便是遇上個昏君,沒有功名利祿,日後也有身後名的。”

“然後便是延安郡王與身體撐不下去的許相公那種人了,他們既有才能,又有應時之舉,也有機緣巧合,所以比李彥仙、宗相公都還強三分,生享富貴,死留青史……也是他們該得的。”

聽到此言,韓世忠微微挺胸,卻看到氣氛不對,只好微微收腹,假裝擡頭去看風景。

“但也有人,如朕,如你呂相公,甚至還有之前本該死者爲大的汪相公……”

言至此處,趙玖一飲而盡,捧着空杯一聲哂笑。“依着朕說,我們這三人,其實既沒有什麼出衆的才能,也沒有什麼過人的勇氣,不過是被時局逼着攆着,到了一個位置上,然後左顧右盼,既沒人能替代,也沒人能倚仗,偏偏又不好棄了基本的良心與道德來做不恥的事情,於是便勉強相互支持着,硬生生撐下來了……呂相公,你懂朕的意思了嗎?”

“臣不敢苟同,官家神武,海內皆知……”呂好問拱手低頭。

“朕的什麼‘神武’,別人不知道,你不知道嗎?”趙玖握着酒杯,幾乎在座中笑的打跌。“而且朕想說的,既不是你無能,也不是朕孤苦伶仃,而是說,不管如何,你我還有汪相公這些人,其實早已經身前死後共榮辱了,因爲無論如何,說破大天去,做下這個局面的天子便是朕,都省首相便是你,樞密院便是汪相公……兩河都還沒收復,他們就都說國家中興了,便真算是中興,那這個中興之主不是朕又是誰?而這個中興第一功臣,不是你呂好問又是誰?你再推辭,又有何用?”

呂好問剛要說話,而趙官家卻忽然將酒杯按在桌上,壓着對方繼續追問不及:“而話再說回來,若是有朝一日咱們如西楚、前晉、後唐一般輕易再敗了,又或是裹足不前,就此偏安,屆時朕淪爲一個千古笑柄,你呂好問不也得是個千古笑柄嗎?呂相公,你們呂氏與國同休在朕眼裡狗屁不如,但你與朕君臣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卻是鐵打的事實,不是你我怎麼想就可以偏離扭曲的……去年,朕在少室山下問過你一回,年初,宜佑門前朕與你既有託孤之意也有對賭之心,秋日得勝歸來,你勸朕稍緩,朕又緩了數月,如今已經是臘月,難道還要朕緩到明年不成?!”

言至最後,趙玖早無笑意,呂好問情知也做好了與這位官家坦誠以對的準備,卻是緩緩行禮,低頭相對:“陛下,臣請單獨奏對!”

趙玖點了點頭,卻是朝着右側微微一擡手。

隨即,延安郡王韓世忠以下,諸帥臣、將官、隨從各自起身行禮,然後便匆匆離去,另一邊呂氏宗族親友,也都低頭一禮,然後便趨步後撤。

“呂本中留下。”趙玖忽然開口。“今日若你父不能爲,說不得便要你這個當兒子的做事了。”

呂本中心驚肉跳,卻只能回身立到距離官家與親父數十步外的席間空地之上,束手低頭不語。

而眼見着整個後院只剩下區區三人,呂好問無奈相對:“官家,臣這個兒子生得早,又陰差陽錯遇到了那麼多事,四十多歲還沒正經出仕,留他何用?”

“朕要的是在道學中有一席之地的呂氏家學和你呂相公的首相身份,他終究是你呂相公的長子、呂氏家學的繼承人吧?你若不做,朕便讓他以你的名義來做。”趙玖繼續斟酒相對。“呂相公坐下吧……咱們今日慢慢說……該你了。”

“謝過陛下。”呂好問轉身坐在一側案後,嘆了幾口氣方纔言道。“臣懂的官家心意,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前漢獨尊儒術,後漢古文今文,到了本朝,天人感應、五德輪迴幾乎被摒棄,人人皆欲另闢蹊徑,以成大道……學術之事看似空談,卻從來都是國家根本大事,有沒有一個官方尊崇的正經學說,便是下面做事事倍功半與事半功倍的區別所在。”

趙玖斟酒自飲不停。

“官家。”說到這地方,呂好問望着趙玖認真相對。“誠如官家所言,咱們君臣經歷了那麼多,不敢說什麼一而二二而一,但官家有此求,臣便當盡力而爲纔對,何況官家早就有此意,早在去年少室山下臣便心知肚明……”

“那爲什麼還要裝聾作啞呢?”

“臣之所以裝聾有兩件事,是因爲臣這裡終究還是有幾個難處……”

“你也覺得是新黨誤國?”趙玖捧杯冷笑。“新學誤國?非要朕把那話說出來嗎?誤國的是北狩二聖,尤其是太上道君皇帝,早在靖康中,你們爲尊者諱,不敢直接說天下傾覆其實是他乾的,又因爲有新舊兩黨數十年黨爭恩怨,所以趁機指着蔡京把國家傾覆的責任全都扔給新黨、新學,乃至於王安石……有句話,朕如今還是敢說的……太不要臉了!”

第一次見識這種場景的呂本中心中早已經翻江倒海,呂好問倒是愈發溫吞:“其實,什麼新黨舊黨,新學舊學的,往日蹉跎恩怨,臣早就不在意了,最起碼不會爲這種私人事端來與官家分說……”

“朕就知道朕能信得過呂相公。”趙玖欣慰之下趕緊倒酒,然後舉杯感慨。“其實,朕何嘗不知道,那些新法扔下去,一多半的實際效果都是壞的,到了後來,蔡京那些人掌握新黨與朝局,十個新法裡有八個是壞的……但問題在於,無論如何,王安石變法之初心是要肯定的,不行的時候必須要求變!坐困待死堅決不可取!這纔是朕一意維護新學的根本!”

“官家。”呂好問等對方說完,方纔無奈繼續。“臣之所以一直未曾與官家應下此事,不是說不能爲官家在治政上改弦易轍,而是說舒王(王安石)新學之中,天然有不足之處,事關聖人絕學,臣不敢違天理而爲……那般做,與棄國降金又有什麼區別?”

趙玖當即再度自飲一杯,然後一聲嘆氣……他當然聽懂了對方的意思,乃是說在呂好問這種屬於道學其中一脈的人看來,新學終究是有巨大、明顯錯漏的學說,讓他去推行這玩意,就好像後世政府逼迫一個科學家去推行地平說一般荒謬

不過,趙官家嘆氣之後,搖了搖頭,卻又不怒反笑:“此事咱們在少室山下說過,朕好像記得是天理與道德上有些不對?”

“不是不對,是缺失。”呂好問無奈解釋。“好讓官家知道,王舒王(王安石)本人的學問、道德都是無可挑剔的,但即便是他,也不可能究天人之根本……新學中兩個大的缺失,一個是天地宇宙萬物的說辭,也就是所謂天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新學根本沒提!另一個,乃是天理與人之間又是怎麼一個互動關係,人如何取天理,他也沒提!而道家、佛家雖然都不盡完善,但到底道家說了天理是無,佛家說了天理是空……而臣等這些理學道學,之所以稱之爲理學道學,便是在一力在爲儒學尋求一個屬於自己的天理說法!”

趙玖繼續斟酒自飲,宛若在給自己壯膽一般,卻已是帶着三分醉意相對:“換言之,新學如今與佛學、道家相比,其實就只是少了一個根基?與理學或者道學而言,根本只是少了半個根基?”

呂好問終於失態:“官家,少了半個根基,還不足嗎?多少大儒,皓首窮經,數代人數個派系鑽研不停,方纔尋得這半個根基……”

“還只是那種聞之可笑的‘氣’?!”趙玖舉杯再飲,嗤笑難耐。

“官家!”呂好問起身正色相對。“胡安國的‘氣’固然也有明顯疏漏,但他敢走出這一步,也是數十載辛苦,如何便可笑了?!”

“是朕錯了,不該如此輕佻。”趙玖放下酒杯,仰頭躺在座中望天而言。“其實不瞞呂相公,朕這些日子還是狠狠鑽研了一番胡安國的那個‘氣’的……也算頗有心得。”

呂好問微微蹙眉:“官家是想將胡安國的氣與王舒王的新學接在一起?恕臣直言,還不如借鑑一下佛家的空呢。”

“朕寧可用‘氣’,也不用‘空’!”趙玖復又冷笑相對自己的公相。“呂相公以爲,朕讓你多吃肉少吃素是胡扯嗎?”

“官家。”呂好問強忍着某種情緒勸道。“臣知道官家厭惡佛門,但那是佛門的問題,與學說無關,就好像官家眼裡,壞的是蔡京,不是新學一般……這不是一回事!而且,佛家在這裡確實更進一步,便是胡安國的‘氣’何嘗沒有借鑑佛道兩家?”

“朕只是做個比較,其實朕今日過來的本意,不正是要你呂相公出面,替朕把這個天理(宇宙觀)補全了,再縫上新學的功利之說嗎?”趙玖也明顯不耐了。

但此言一出,莫說遠處呂本中聽得嘴中發苦,便是性格好如呂好問終於也氣急敗壞起來:“陛下!臣若是能當面給你補出這個天理(契合儒家的宇宙觀)來,早就成聖人了!”

“那可說不定。”趙玖趕緊又斟了一杯藍橋風月,然後捧杯對天而言。“要朕說,今日天氣極好,陰陽交匯,正是參悟天理的好時光……說不定咱們君臣就能把這個天理給補出來了,然後你呂相公拿他去縫了新學,真就成了聖人呢!”

“官家喝多了!”呂好問拂袖憤憤。

“太史公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趙玖醉意已有五分,卻是不管不顧,望天而嘆。“莊子雲,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橫渠先生說,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更有屈原天問一百七十二問,朕想了許久,早已經心知肚明,那就是天理之說它到底是要有的!有了它,朕驅儒臣事半功倍,沒有它,朕便是事倍功半!”

呂好問看了一眼自己兒子呂本中,父子二人對視一眼,各自嘆氣……那意思很明白,這位官家喝醉了,這話明明呂好問之前親口說過的。

“要朕來說,胡安國最大的問題在於把什麼都當做‘氣’,殊不知,他這個氣太寬泛了,應該一分爲二,一則是道理,二則是物質。”趙玖望天言語不休,嘴邊白氣不停散去,卻又不停再涌出來。“所以,咱們要這麼改,所謂天理,一是天之理(宇宙運行基本規律),二則是天之原(構成宇宙的物質,可以是原子)……東西和道理,不是一回事,咱們得把物質從天理這個概念上先剝出來……呂相公你說對不對?”

你還別說,呂好問和呂本中怔了一怔,居然覺得這官家的醉話還挺有感覺,甚至跟二程、佛門、理學中的說法是有這麼一點聯通的。

“那敢問官家……”呂好問幾乎是無奈之下,決定敷衍一番,反正窮究下去這位官家肯定跟那些理學道學前輩們一樣走入死衚衕。“既說到屈子《天問》,那臣冒昧,借《天問》問上天子幾問……若是這般的話,‘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地沒有形態之前,宇宙到底怎麼一回事)?’”

“自然是天之理先存(先有宇宙運行基本規律),匯聚爲太極(宇宙原點)。”趙玖面色通紅,從容做答。

呂好問也不在意,反正是初始設定嘛,隨便怎麼說,所以,這位公相只是點頭,然後繼續敷衍追問:“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像,何以識之?(然而那片混沌到底是怎麼弄到被分曉狀態的)?”

“太極猝然生陰陽(宇宙大爆炸),陰陽之中生出天之原(原子在宇宙大爆炸後漸漸形成)。”趙玖望着天空,脫口而出,這是他憋了兩三個月才整飭出來的名詞代換。“天之原既出,遵循天之理,遂生萬物(原子形成各種物質),萬物亦循天之理,自然清晰可辯。”

呂好問稍微思索了一下,大約確定這個邏輯目前還是通的,便繼續敷衍追問:“官家此番言語,已經將《天問》前幾問說到了,那敢問官家,萬物既生,陰陽既曉……接下來明明暗暗,惟時何爲(天黑天亮是怎麼回事)?”

“天之原生萬物,萬物之中有極陽之物去陽收陰,爲球狀,便是太陽;有極陰之物,也是球狀,爲地球,去陰收陽……地球自轉,又受太陽吸引繞太陽公轉,明暗自生。”趙玖脫口而出,卻又有些緊張,儼然是怕自己二把刀水平無法做到邏輯自洽。“其實這些東西,以後可以慢慢驗證……總比佛家大千世界、小千世界強……朕知道呂相公的疑問其實不在這裡。”

呂本中雙目茫茫,儼然是被太陽球狀,大地球狀,自轉公轉給弄暈了。

不過,其父呂好問聞得趙玖言語,倒是嘆了口氣,放棄了對這個兩個球的思索直接進入到了關鍵:“那敢問官家,天之道也好、天之理(宇宙運行基本規律、真理)也罷,如何能映照在人身上?人又如何去獲得天之理呢?”

“人身本物,”趙玖情知來到關鍵,卻是硬着頭皮答了下去。“物載天理。”

“照這般說。”呂好問終於失笑。“萬物皆載天理纔對?”

“正是此意!”趙玖扔下手中空杯,拍案而對。“所以要格物致知,格萬物而窺天理!”

呂好問張口欲言,卻一時有些恍惚,因爲聽起來好像真把人跟物還有天理連上了?而且之所以能連上,還就是一開始趙官家把胡安國那個籠統的‘氣’,給分成天理和萬物,將萬物從原本混沌的天理概念中剝去了的緣故。

呂好問瞠目結舌,半日方纔言語,卻多了幾分小心和認真:“官家……若是如此,這個人也是物,也載天理,那人的道德又是怎麼回事?爲什麼有的人會不遵循道德呢?”

“道德大約是人生下來是有慾望的,慾望自然也是遵循天理的,可是人是萬物靈長,逆天而成,它不穩定,所以有時候就會慾望過度,或者慾望太淺,這就違逆了天理,而這個時候就要格物致知,從根本上弄清楚天理是怎麼一回事,然後引導慾望,這就是所謂往聖絕學了,所以就要順人慾而辨天理……”趙玖硬着頭皮亂扯一氣,但越說自己越畏懼。“其實朕也不知道這個人本身他怎麼整的,但是呂相公,朕說了半天,總比胡安國那個‘氣’要強一點吧?你就說能不能跟新學連起來?朕是覺得大約還是能成的吧?”

趙官家言語中已經有了祈求之意,而呂好問愕然不語,束手立在那裡許久,幾度想開口,卻幾度終究不能開口。

且說,他跟這位官家相處那麼久,如何不曉得這位官家的儒學水平在哪裡?要說對方這幾個月臨時‘鑽研’那肯定是真的……但問題在於,這個‘鑽研’出來的‘天理’,它的邏輯好像是通的?好像真就是硬把人跟天理打通了?而且這個順人慾而辨天理的東西,明明這位官家已經詞窮了,卻似乎也是有點感覺的,而且也跟功利學說勉強搭界?

趙官家捯飭出來的這個天理,裡面肯定有大量的漏洞,這點毋庸置疑。

但問題在於,這個什麼天之理搭載在天之物上面,然後人格物致知去追尋天理這個聯繫,跟胡安國這些新潮的理學家、道學家們相比,好像真的強上那麼許多……而更讓呂好問難以接受的是,他呂好問也是個幾十年的道學家、理學家,而且在天理上的水平還不如胡安國呢,結果這位官家鑽研了兩個月把自己大半輩子都整不出來的東西(雖然未必認可)給整出來了,那算怎麼一回事?

“官家是怎麼想到這些的?”呂好問沉默不語,倒是後面他兒子呂本中實在是忍不住,忽然開口追問。

“朕格物致知格出來的。”趙玖帶着滿嘴酒氣,強行做答,然後急切看向呂好問轉移話題。“呂相公,朕與你們父子今日補出來的就是這麼一個‘天理’,你就說,願不願意替朕縫上去吧?爲這麼一個玩意,朕已經盡力了,而且辛苦的很!”

呂好問怔怔看着滿嘴酒氣的趙官家,還是有些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對方對天理的這種態度。

“你若不願,那便是呂本中了!”趙玖終於徹底發了狠。“若他也不願,便是你二兒子呂有中!若是你全家都不願意,朕就直接將你禁錮在家,然後以你的名義在邸報上發文講這個天理!這個聖人你們父子不做也得做!”

“臣願意。”最後通牒出來,隔了半日,呂好問終於顫巍巍開口。“但若是格物格出來真正的天理,官家還得許臣改過來……”

趙玖如釋重負,便要站起身來與自己老搭檔握個手,卻不料剛一起身便是一陣頭暈目眩……且說,趙官家今日這壯膽酒到底是喝多了。

(本章完)

405.第400章 天驚462.同人14:此心安處——雲竹之歌52.第52章 生死(下)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157.第156章 河灘186.第184章 行旅相攀援299.第295章 財政327.第323章 喧囂301.第297章 明月407.第401章 陳述60.第60章 元宵(下)114.第113章 郊遊(上)417.第411章 河流316.第312章 倚河322.第318章 恩賜241.第239章 軍令150.第149章 問答75.第75章 觀戰(下)59.第59章 元宵(中)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234.第232章 無二127.第126章 呵斥430.寫完新章,來給大家道個歉163.第162章 左右兼濟(上)205.第203章 彌合(下)399.第394章 果決如斯361.第356章 有初51.第51章 生死(上)93.第92章 人心(續)1.第1章 明道宮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153.第152章 決策294.第290章 資歷178.第176章 北轅就涇渭24.第24章 三萬之約440.第433章 敕約333.第328章 初雪(2合1)240.第238章 奔援442.第435章 明證(全書完)1.第1章 明道宮346.第341章 正詭188.第186章 陽谷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345.第340章 四月172.第170章 江湖多風波(續)217.第215章 親征234.第232章 無二133.第132章 兩層347.第342章 秋風244.第242章 落雕451.同人4:長齋繡佛——Narkissos64.第64章 廿八(下)224.第222章 囑託(2合1還債)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326.第322章 大局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227.第225章 彙集265.第262章 桑林138.第137章 悖論76.第76章 臨戰(上)194.第192章 其易其難412.第406章 獲鹿6.第6章 閒言90.第89章 龍蛇304.第300章 秋雨(續)376.第371章 私信480.同人32:重生之道士下山——泗水停漲229.第227章 殺人156.第155章 並旗474.同人26:曲端怒斥騎軍——夏侯寧遠142.第141章 人選290.第286章 前後96.第95章 往使279.第276章 秘閣213.第211章 很多小問題236.第234章 方略72.第72章 危機(下)318.第314章 擡槍(2合1還債)230.第228章 潰走134.第133章 戰間187.第185章 川廣不可越231.第229章 擅射121.第120章 通寶220.第218章 耳光93.第92章 人心(續)212.第210章 小問題62.第62章 五日(4k2合一)234.第232章 無二366.第361章 擊劍353.第348章 無事(大家新年快樂)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204.第202章 彌合(上)305.第301章 耶律383.第378章 且行且觀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319.第315章 成事121.第120章 通寶75.第75章 觀戰(下)345.第340章 四月
405.第400章 天驚462.同人14:此心安處——雲竹之歌52.第52章 生死(下)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157.第156章 河灘186.第184章 行旅相攀援299.第295章 財政327.第323章 喧囂301.第297章 明月407.第401章 陳述60.第60章 元宵(下)114.第113章 郊遊(上)417.第411章 河流316.第312章 倚河322.第318章 恩賜241.第239章 軍令150.第149章 問答75.第75章 觀戰(下)59.第59章 元宵(中)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234.第232章 無二127.第126章 呵斥430.寫完新章,來給大家道個歉163.第162章 左右兼濟(上)205.第203章 彌合(下)399.第394章 果決如斯361.第356章 有初51.第51章 生死(上)93.第92章 人心(續)1.第1章 明道宮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153.第152章 決策294.第290章 資歷178.第176章 北轅就涇渭24.第24章 三萬之約440.第433章 敕約333.第328章 初雪(2合1)240.第238章 奔援442.第435章 明證(全書完)1.第1章 明道宮346.第341章 正詭188.第186章 陽谷192.第190章 何去何從345.第340章 四月172.第170章 江湖多風波(續)217.第215章 親征234.第232章 無二133.第132章 兩層347.第342章 秋風244.第242章 落雕451.同人4:長齋繡佛——Narkissos64.第64章 廿八(下)224.第222章 囑託(2合1還債)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326.第322章 大局182.第180章 與宴非短褐227.第225章 彙集265.第262章 桑林138.第137章 悖論76.第76章 臨戰(上)194.第192章 其易其難412.第406章 獲鹿6.第6章 閒言90.第89章 龍蛇304.第300章 秋雨(續)376.第371章 私信480.同人32:重生之道士下山——泗水停漲229.第227章 殺人156.第155章 並旗474.同人26:曲端怒斥騎軍——夏侯寧遠142.第141章 人選290.第286章 前後96.第95章 往使279.第276章 秘閣213.第211章 很多小問題236.第234章 方略72.第72章 危機(下)318.第314章 擡槍(2合1還債)230.第228章 潰走134.第133章 戰間187.第185章 川廣不可越231.第229章 擅射121.第120章 通寶220.第218章 耳光93.第92章 人心(續)212.第210章 小問題62.第62章 五日(4k2合一)234.第232章 無二366.第361章 擊劍353.第348章 無事(大家新年快樂)381.第376章 如雷如電204.第202章 彌合(上)305.第301章 耶律383.第378章 且行且觀17.第17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下)319.第315章 成事121.第120章 通寶75.第75章 觀戰(下)345.第340章 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