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風雪夜李愬入蔡

數日後,李愬派人來見裴度。李愬自到達唐州後,連戰皆捷,每得降將降卒,都善待他們,親自詢問,因此掌握了吳元濟軍中虛實以及山川險易。李愬又頗具識人之鑑,能從其面部神情以及話語態度中判別是否可信。當他與降將李佑談論後,心中大喜,夜夜密談。李佑提議道“如今蔡藩的精兵強將大部分都聚集到了蔡州北面的洄曲,還有一些在蔡州南部及東部邊境拒守。蔡州守城者多爲老弱之卒,我知道蔡州西面有一條間道可以直達,我們可以乘虛直取吳元濟老巢。”李愬嘆道“妙!”於是李愬與李佑定下計策,派人告訴裴度。裴度極其信任李愬,這次讓李愬來就是他向皇帝提出的,當下對李愬使者說道“兵非出奇不勝,李愬可依計而行。但兵貴神速,要快!”十月十日這天,寒甚。下午,彤雲密佈,北風呼嘯,天空開始飄飄灑灑的下起雪來。李愬走出營帳,掬雪在手,喜道“天時如此有利,奇襲定能成功!”於是李愬命史旻留下來鎮守文城,降將李佑與李忠義領三千精銳爲前鋒,這三千精銳可是李愬自己親自選拔訓練的,足見他對李佑的信任。李愬另率三千人爲中軍,田進誠領三千人殿後。爲了使行動保密,李愬除以上將領外再沒告訴他人,並告誡他們萬萬不可泄露。因此突然下達軍令,兵士都不知道要去哪裡,只聽將領傳命道“一直向東走”。軍行六十里後,時已入夜,唐軍到達張柴村。張柴村戍卒完全不料會有兵士到來,慌張之中被全部殲滅。在此,李愬令軍士稍微休整了一下,飯後留下五百人鎮守,並使他們截斷通往洄曲以及其他方向的橋樑,以防城破後敵人逃走。緊接着下令全軍立即發動。這時很多將領來問李愬軍隊的去向,李愬心想距離蔡州僅有幾十里路了,手下兵士既入死地,退不得退,只有拼力向前,這時已經不需再保密了,便說道“入蔡州,擒吳元濟。”諸將聽後都大驚失色,很多軍士都開始哭泣抱怨,有的說道“果真中了李佑奸計,這回怕是死無葬身之地了。”在李佑初降時,諸將都提防李愬不可待之過於親近,怕是有詐,李愬一無所聽,因此很多將領都對李愬有意見。但此時此地,也唯有聽命而行了。聽着呼嘯的山風,飄落到身上的雪花讓軍士們寒意更甚。軍旗凍斷了好幾杆,旗幟也凍裂了好幾只。風雪愈來愈甚,寒風凜冽徹骨,體弱之士卒與馬匹開始有禁不住寒冷而倒下的,手腳凍僵者更多。而李愬怕天亮之前抵達不了蔡州又下令加快行軍的速度,抱戈僵仆者隨着行軍越來越多。李愬看在眼裡,內心卻仍能鎮定。他自嘆道“用兵實乃艱辛兇險之事。然視遠者不顧近,慮大者不詳細。此次奇襲若成功,犧牲者豈不是要比大軍對陣拼殺少的多嗎?功業之難,豈足爲尋常人所道哉!”自張柴村以東的道路,從來沒有人走過。夜半,雪愈發的大了,平地深數尺。所過之路,陡峭崎嶇之山路爲多,再就是沼澤陂池,險惡非常,不少軍士滑落山崖,陷進池澤。官軍人人以爲即便到達蔡州也是必死,但他們都畏懼李愬軍威,不敢違令,繼續前進。軍行七十里,終於抵達蔡州,天仍晦暗,風雪不止。這時唐兵於路已耗損十之二三。蔡州近城處有一大片鵝鴨池,因吳元濟喜食禽類,在此養了很多鴨鵝。李愬令將士擊打這些鴨鵝,在鴨鵝的叫聲中,行軍的聲音被很好的掩蓋了。唐兵先前鋒部隊已來到城牆外,蔡州守城將士竟仍無一人察覺。他們誰都料不到唐兵會在大雪夜走這條路來到,個個酣睡未醒.此時風漸小,雪依然很大。李祐擡眼望着千朵萬朵雪花洋洋灑灑而下,心說道“男兒能於此時立功,方能不負此生。”於是李祐、李忠義在城牆上鑿坎,攀登而上,率先登上城牆。勁卒隨之而上,盡殺守門士卒,只留擊柝者,使擊柝如故,蔡州城內軍民仍然一無所知。李佑隨後令人大開城門,放兵士入城。黎明時分,雪停,李愬也入了城,止於吳元濟外宅。這時纔有兵士告元濟道:"城已陷矣。"元濟尚未醒過神來,毫不驚慌的說道:"不過是天冷了,洄曲子弟回來求寒衣罷了。"不久後聽到李愬軍中傳遞號令,軍士應命者有近萬人,聲震數裡。吳元濟這才驚恐萬分:"果真有神兵到這裡了?"慌忙率左右兵士登上內城抵抗。田進誠率兵環而攻之,飛箭如雨,城上箭矢密如刺蝟毛。吳元濟此時僅有兵士不到千人,與朝廷討伐大軍對抗近四年,城內糧儲亦用盡。城內居民也助唐兵攻城,很快城破,吳元濟被生擒。敗訊傳到洄曲後,董重質亦帶領部衆而降。

淮西蔡州平定,朝廷也抓獲了刺殺武元衡與擊傷裴度之人,審訊後供出是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所派。此時王承宗已知悔懼,上書請罪,書中大致言道“罪臣願以後盡遵朝廷約束,按時向朝廷貢賦。若陛下仍然憤怒,請派人來替我做此節度使,我親自面見聖上,再請聖上治罪。”唐憲宗想討伐王承宗的戰事僵持不下,既然王承宗已知悔改,不妨赦免了他,討伐罪不容誅的李師道纔是要緊之事。唐憲宗派李愬與李光顏、魏博節度使田弘正領大軍討伐李師道。大唐勝兵一路克城斬將,李師道已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每聞風動鳥飛都驚以爲是唐兵之至,憂懼成疾。最終其部下劉悟領兵反戈,殺掉李師道父子,以鄆州城歸唐,其餘未克城池之後也全部歸正。

淮西蔡藩平定後,羣臣請紀聖功,被之金石。於是唐憲宗令學士韓愈作文曰:“……淮蔡不順,自以爲強,提兵叫誰,欲事故常。始命討之,遂連奸鄰,陰遣刺客,來賊相臣。方戰未利,內驚京師;羣公上言,莫若惠來。帝爲不聞,與神爲謀,乃相同德,以訖天誅。

乃敕顏、胤、恕、武、古、通,鹹統於弘,各奏汝功。三方分攻,五萬其師,大軍北乘,厥數倍之。常兵時曲,軍士蠢蠢,既翦陵雲,蔡卒大窘。勝之邵陵,郾城來降,自夏入秋,復屯相望。兵頓不勵,告功不時,帝哀征夫,命相往釐。士飽而歌,馬騰於槽,試之新城,賊遇敗逃。盡抽其有,聚以防我,西師躍入,道無留者。額額察城,其疆千里,既入而有,莫不順俟。……

既定淮蔡,四夷畢來;遂開明堂,坐以治之。”之後在蔡州立碑並將此文刻於碑上。

自淮西,淄青兩藩鎮被平後,其餘藩鎮驚悚知懼,束手聽命。自此飛揚跋扈三十餘州近六十年的藩鎮開始盡遵朝廷約束,按時上貢,官吏變更再不自己做主,聽朝廷之令。大唐號令得以再次行於天下。

然而唐憲宗之世,討伐藩鎮廣調天下之兵,國儲幾乎用盡,國力大衰,百姓也苦於稅收轉運之苦。在唐憲宗死後,各藩鎮又漸漸的跋扈起來,歷代天子無力討伐,繼續採取縱容政策,直至黃巢起義天下大亂。

60 燕子樓時溥自焚 得劉氏全忠狂喜15 父子兄弟齊赴戰陣 火將負傷獨眼斬將76 邢州孤窘朱溫拒援 五牛分身存孝肢裂47 朱全忠恩將仇報 上源驛風雨雷電26 鷂兒嶺克用初敗 沙陀將“叛族”降唐46 收尾功時溥躺賺 狼虎谷黃巢殞命22 敗義軍宋威誇戰功 因招撫首領鬧分裂10 朝廷失信戍卒譁變 龐勳起兵勢不可擋71回 施智勇存孝破敵 力不敵茂貞逃遁25 洪谷設計戰官軍 唐軍損將又折兵18 懷忠義舊將重歸唐 張玄稔倒戈復徐州50 校武場二虎相鬥 李克用神箭射柳43 收義子勇冠三軍 李存孝打虎揚名52 劉仁恭地道奪城 李可舉城破自焚55回 立新帝朱玫遭反戈 舉義兵王建攻西川72回 李存孝嚇退官軍 李克用北攻雲州10 朝廷失信戍卒譁變 龐勳起兵勢不可擋39 探敵情李克用喪弟 戰沙苑鐵鴉軍露鋒10 朝廷失信戍卒譁變 龐勳起兵勢不可擋37 識破夜襲智取忻州 天子賜詔重得藩鎮62 志復仇朱瑾奔淮南 敗汴軍楊行密稱霸1 受讒嫉義歸大唐68 存孝設伏敗官軍 猛虎下山擒孫揆58 圍蔡州秦宗權敗滅 爭嫌忿朱全忠失將23 遇沙陀義軍受挫 敗黃梅仙芝被斬45 暴雨夜急追黃巢 起惻隱饒恕幼子34 龍尾陂唐軍大勝 長安城得而復失72回 李存孝嚇退官軍 李克用北攻雲州21 金眼蛤蟆爭努眼 翻卻曹州天下反63回 李存孝單騎退雄兵 爭河陽二鎮初交鬥47 朱全忠恩將仇報 上源驛風雨雷電27 亡歸漠北忠心不改 神箭服衆威震韃靼18 懷忠義舊將重歸唐 張玄稔倒戈復徐州50 校武場二虎相鬥 李克用神箭射柳8 火將軍威震吐蕃 上72回 李存孝嚇退官軍 李克用北攻雲州16 出徐州大敗魏博軍 遭圍殲龐勳易衣逃76 邢州孤窘朱溫拒援 五牛分身存孝肢裂9 火將軍威震吐蕃 下65 李存孝力擒二驍將 李克用置酒三垂岡73 覘敵情克用陷囹圄 抗聯軍二虎生嫌隙11 識破計謀揭竿而起18 懷忠義舊將重歸唐 張玄稔倒戈復徐州54 田令孜劫帝再西走 護皇帝王建顯忠心34 龍尾陂唐軍大勝 長安城得而復失23 遇沙陀義軍受挫 敗黃梅仙芝被斬28 遇刺客克用巧脫險 宴使者忠心欲南向2 戰藩鎮屢立功勳3 吳元濟跋扈爲亂3 吳元濟跋扈爲亂53 唐僖宗迴歸長安城 田令孜貪慾奪鹽池51 李克用喜得愛妾 王處存兩面受敵19 沙陀追逼敵入絕境 背水一戰龐勳滅亡19 沙陀追逼敵入絕境 背水一戰龐勳滅亡52 劉仁恭地道奪城 李可舉城破自焚59 攻鄆大敗全忠狼狽 聽信讒間父子相疑50 校武場二虎相鬥 李克用神箭射柳55回 立新帝朱玫遭反戈 舉義兵王建攻西川67 朝廷大舉討河東 朱溫遣兵入潞州44 救陳援汴勢如破竹 尚讓投降喪命賠妻44 救陳援汴勢如破竹 尚讓投降喪命賠妻30 節度使玩寇自重 受詐降張璘慘死29 萬衆推戴黃巢稱王 屢敗屢戰逆轉乾坤54 田令孜劫帝再西走 護皇帝王建顯忠心17 辛讜冒死突圍求糧 馬舉來援泗州解圍40 談鴉色變黃巢求和 唐軍齊軍生死決戰7 施妙計重創回紇28 遇刺客克用巧脫險 宴使者忠心欲南向62 志復仇朱瑾奔淮南 敗汴軍楊行密稱霸50 校武場二虎相鬥 李克用神箭射柳57 朱全忠結拜再反目 楊行密攻得淮南地40 談鴉色變黃巢求和 唐軍齊軍生死決戰56 唐僖宗抑鬱病逝 克成都王建滅賊74回 受饞嫉李存孝叛變 報舊恩墨君和救主19 沙陀追逼敵入絕境 背水一戰龐勳滅亡25 洪谷設計戰官軍 唐軍損將又折兵34 龍尾陂唐軍大勝 長安城得而復失51 李克用喜得愛妾 王處存兩面受敵36 河東藩鎮再阻攔 勇士飛奪雁門關51 李克用喜得愛妾 王處存兩面受敵12 智敗官軍攻克徐州34 龍尾陂唐軍大勝 長安城得而復失74回 受饞嫉李存孝叛變 報舊恩墨君和救主22 敗義軍宋威誇戰功 因招撫首領鬧分裂40 談鴉色變黃巢求和 唐軍齊軍生死決戰38 黃巢將朱溫反正 李克用組建鴉軍52 劉仁恭地道奪城 李可舉城破自焚57 朱全忠結拜再反目 楊行密攻得淮南地53 唐僖宗迴歸長安城 田令孜貪慾奪鹽池60 燕子樓時溥自焚 得劉氏全忠狂喜16 出徐州大敗魏博軍 遭圍殲龐勳易衣逃12 智敗官軍攻克徐州21 金眼蛤蟆爭努眼 翻卻曹州天下反76 邢州孤窘朱溫拒援 五牛分身存孝肢裂75回 袁奉韜計陷存孝 鄧季筠單騎逃歸32 滿城盡帶黃金甲 天子狼狽西入蜀23 遇沙陀義軍受挫 敗黃梅仙芝被斬11 識破計謀揭竿而起41 鐵鴉軍大破敵陣 獨眼龍斬將滅帥
60 燕子樓時溥自焚 得劉氏全忠狂喜15 父子兄弟齊赴戰陣 火將負傷獨眼斬將76 邢州孤窘朱溫拒援 五牛分身存孝肢裂47 朱全忠恩將仇報 上源驛風雨雷電26 鷂兒嶺克用初敗 沙陀將“叛族”降唐46 收尾功時溥躺賺 狼虎谷黃巢殞命22 敗義軍宋威誇戰功 因招撫首領鬧分裂10 朝廷失信戍卒譁變 龐勳起兵勢不可擋71回 施智勇存孝破敵 力不敵茂貞逃遁25 洪谷設計戰官軍 唐軍損將又折兵18 懷忠義舊將重歸唐 張玄稔倒戈復徐州50 校武場二虎相鬥 李克用神箭射柳43 收義子勇冠三軍 李存孝打虎揚名52 劉仁恭地道奪城 李可舉城破自焚55回 立新帝朱玫遭反戈 舉義兵王建攻西川72回 李存孝嚇退官軍 李克用北攻雲州10 朝廷失信戍卒譁變 龐勳起兵勢不可擋39 探敵情李克用喪弟 戰沙苑鐵鴉軍露鋒10 朝廷失信戍卒譁變 龐勳起兵勢不可擋37 識破夜襲智取忻州 天子賜詔重得藩鎮62 志復仇朱瑾奔淮南 敗汴軍楊行密稱霸1 受讒嫉義歸大唐68 存孝設伏敗官軍 猛虎下山擒孫揆58 圍蔡州秦宗權敗滅 爭嫌忿朱全忠失將23 遇沙陀義軍受挫 敗黃梅仙芝被斬45 暴雨夜急追黃巢 起惻隱饒恕幼子34 龍尾陂唐軍大勝 長安城得而復失72回 李存孝嚇退官軍 李克用北攻雲州21 金眼蛤蟆爭努眼 翻卻曹州天下反63回 李存孝單騎退雄兵 爭河陽二鎮初交鬥47 朱全忠恩將仇報 上源驛風雨雷電27 亡歸漠北忠心不改 神箭服衆威震韃靼18 懷忠義舊將重歸唐 張玄稔倒戈復徐州50 校武場二虎相鬥 李克用神箭射柳8 火將軍威震吐蕃 上72回 李存孝嚇退官軍 李克用北攻雲州16 出徐州大敗魏博軍 遭圍殲龐勳易衣逃76 邢州孤窘朱溫拒援 五牛分身存孝肢裂9 火將軍威震吐蕃 下65 李存孝力擒二驍將 李克用置酒三垂岡73 覘敵情克用陷囹圄 抗聯軍二虎生嫌隙11 識破計謀揭竿而起18 懷忠義舊將重歸唐 張玄稔倒戈復徐州54 田令孜劫帝再西走 護皇帝王建顯忠心34 龍尾陂唐軍大勝 長安城得而復失23 遇沙陀義軍受挫 敗黃梅仙芝被斬28 遇刺客克用巧脫險 宴使者忠心欲南向2 戰藩鎮屢立功勳3 吳元濟跋扈爲亂3 吳元濟跋扈爲亂53 唐僖宗迴歸長安城 田令孜貪慾奪鹽池51 李克用喜得愛妾 王處存兩面受敵19 沙陀追逼敵入絕境 背水一戰龐勳滅亡19 沙陀追逼敵入絕境 背水一戰龐勳滅亡52 劉仁恭地道奪城 李可舉城破自焚59 攻鄆大敗全忠狼狽 聽信讒間父子相疑50 校武場二虎相鬥 李克用神箭射柳55回 立新帝朱玫遭反戈 舉義兵王建攻西川67 朝廷大舉討河東 朱溫遣兵入潞州44 救陳援汴勢如破竹 尚讓投降喪命賠妻44 救陳援汴勢如破竹 尚讓投降喪命賠妻30 節度使玩寇自重 受詐降張璘慘死29 萬衆推戴黃巢稱王 屢敗屢戰逆轉乾坤54 田令孜劫帝再西走 護皇帝王建顯忠心17 辛讜冒死突圍求糧 馬舉來援泗州解圍40 談鴉色變黃巢求和 唐軍齊軍生死決戰7 施妙計重創回紇28 遇刺客克用巧脫險 宴使者忠心欲南向62 志復仇朱瑾奔淮南 敗汴軍楊行密稱霸50 校武場二虎相鬥 李克用神箭射柳57 朱全忠結拜再反目 楊行密攻得淮南地40 談鴉色變黃巢求和 唐軍齊軍生死決戰56 唐僖宗抑鬱病逝 克成都王建滅賊74回 受饞嫉李存孝叛變 報舊恩墨君和救主19 沙陀追逼敵入絕境 背水一戰龐勳滅亡25 洪谷設計戰官軍 唐軍損將又折兵34 龍尾陂唐軍大勝 長安城得而復失51 李克用喜得愛妾 王處存兩面受敵36 河東藩鎮再阻攔 勇士飛奪雁門關51 李克用喜得愛妾 王處存兩面受敵12 智敗官軍攻克徐州34 龍尾陂唐軍大勝 長安城得而復失74回 受饞嫉李存孝叛變 報舊恩墨君和救主22 敗義軍宋威誇戰功 因招撫首領鬧分裂40 談鴉色變黃巢求和 唐軍齊軍生死決戰38 黃巢將朱溫反正 李克用組建鴉軍52 劉仁恭地道奪城 李可舉城破自焚57 朱全忠結拜再反目 楊行密攻得淮南地53 唐僖宗迴歸長安城 田令孜貪慾奪鹽池60 燕子樓時溥自焚 得劉氏全忠狂喜16 出徐州大敗魏博軍 遭圍殲龐勳易衣逃12 智敗官軍攻克徐州21 金眼蛤蟆爭努眼 翻卻曹州天下反76 邢州孤窘朱溫拒援 五牛分身存孝肢裂75回 袁奉韜計陷存孝 鄧季筠單騎逃歸32 滿城盡帶黃金甲 天子狼狽西入蜀23 遇沙陀義軍受挫 敗黃梅仙芝被斬11 識破計謀揭竿而起41 鐵鴉軍大破敵陣 獨眼龍斬將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