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年終於是正常的一年,各地的產糧量雖然沒能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比起受災時是要好得多,迪馬之外的貴族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糧價雖說開始回覆,但是迪馬糧食低廉的價格,使得迪馬糧仍然非常有銷路,這給迪馬的貴族們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從而使得他們堅定的團結在赫爾斯的身邊,畢竟只有赫爾斯才能帶給他們這些。
而在2410年的秋收後,迪馬乾了三件大事,一是重修迪馬學院,以往的迪馬學院只是破破爛爛的小學院,也就是能在迪馬這裡稱第一罷了,不過在經過貴族們的重修修固以後,開始散發出不同的魅力。
不過迪馬學院的重修並非一朝一夕的事,畢竟貴族們預計的規模比起從前是相當宏偉的,這可是要爲他們子嗣準備的學院呢,而第二件大事就更有緊迫性了,那就是除三害。
所謂三害,自然是指貴族們的老熟人,“匪徒暴民野蠻人”,不過迪馬地處內陸,根本就沒有野蠻人,因此實際上只有兩害,匪徒和暴民罷了。
過去貴族們對匪徒和暴民不聞不問,因爲迪馬有着大量的荒地,沒有價值的荒地,所以貴族對他們棄之如履,可是隨着田地的開發,終有一天會涉及到從未涉及的荒地,並且田地的增加和價值的增大,使得匪徒暴民襲擊的頻率和破壞的程度都大大加大。
這樣就讓貴族受不了了,於是今年各家貴族湊錢,組成一支用於除三害的常備軍,用於年年掃平三害,再在婆利古的建議下,掃蕩和詔安同時進行,於是迪馬的三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消失。
當然,掃平三害這件事就算再怎麼迅速,也和修建迪馬學院一樣,要過很多年纔可以完成,而反而是第三件事,也就是修建“赫爾斯恩惠學院”,這件事最先完成。
其實這個學院一開始只叫“恩惠學院”,但是由於是赫爾斯力排衆議修建的,因此被人稱之爲“赫爾斯恩惠學院”。
“赫爾斯恩惠學院”基本上位於城內的各個祭壇旁邊,由祭司主導以及招募導師,主要就是以及其低廉的價格,向所有迪馬平民提供免費的低廉義務教育,只要繳納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計的費用,就可以接受文化教育。
這是赫爾斯很久以前就發現的,大批平民連左右都分不清,只會說“幹什麼事的手”來代替,又因爲不懂文字,經常被商人坑的欲哭無淚。
(當然,其實部分平民雖然不識字,但是很狡詐,看不起平民的女性貴族走進平民區,最後被騙的整個人都沒了的例子也不少見)
“山丘御主大人可真是大善人啊,”迪馬的平民聽到這個措施以後都這麼說,於是二三十年前赫爾斯瞎搞胡搞導致的災難,就這樣被他們所淡忘。
“赫爾斯恩惠學院”很快就修建起了許多座,之所以只在迪馬修建,是因爲如今的財政也只能應付迪馬的義務教務,如果全面鋪開的話,即使是如今迪馬的財政也很難承受,再說了貴族們也會不滿。
不過僅僅做到這一點,赫爾斯就已經被所有迪馬的平民稱讚爲大善人了,畢竟比起以往要繳納高額費用,纔可能進入貴族學院去當幫工的同時抽空旁聽,因此赫爾斯的這個措施可謂是大善政。
而迪馬學院的重修與加固,要一直到2412年才重修完成,赫爾斯就任嶄新的迪馬學院的第一任院長。
站在開幕儀式的高臺上,赫爾斯俯視着下方那些喜悅的面孔,不禁笑着對婆利古說道:“婆利古,你真是我的,真是迪馬的大賢者啊,自從用了你的計劃以後,迪馬的生活確實越來越好了,這樣離美麗新世界,也不遠了吧?”
美麗新世界,這是什麼東西?婆利古不太感興趣,只是斬界之神叫自己這麼做,那自己就這麼做了,於是婆利古也不表態,淡淡的回了一句:“且看着吧,這才僅僅是計劃的第一步呢。”
“計劃的第一步就能有如此效果,不知等到計劃第二步以後,又將會是什麼樣的光景,”望着天邊柔和的光芒,赫爾斯感覺自己幻想的美麗新世界,是如此的觸手可及。
可惜的是,每當赫爾斯想要進行計劃的第二步時,婆利古總會高深的說時機尚未到來,從而拒絕赫爾斯的期待。其實婆利古也很無奈,因爲計劃是在斬界之神那裡,斬界之神沒把計劃的下一步告訴自己,自己也沒法和冷赫爾斯說呀。
那冷弈在幹啥呢?他確實在準備計劃的第二步。
工業革命,冷弈參考的是地球上的模板,不過之所以第一步是進行農業革命,而不是直接造出蒸汽機這類的東西,一是要增加人口進行積累,來爲下一步的計劃做鋪墊,二則是挖坑,挖的什麼坑等鄰國掉進去了再說。
既然第一步是進行農業革命,第二步就可以進行工業革命了嗎?還不行,還需要再做一個鋪墊,也就是價格革命,或者叫商業革命。
地球位面上在這裡的這個商業革命,不是指商業手段或者商業組織上有什麼突破性的飛躍,簡單的來說是指隨着西班牙發現美洲以後,大量美洲的貴金屬流入歐洲,造成歐洲物價的暴跌,以及金銀的增加。
冷弈記得當初聽課的時候老師分析了很多價格革命的作用,可是現在冷弈零零碎碎的記得不多,因爲系統只能幫助冷弈記住到達這裡以後的記憶,被喚醒之前的記憶,系統是無能爲力的。
在那零碎的記憶中,冷弈還記得一個,也是那個老師曾經對歐洲所謂“契約精神”的吐槽。
“歐洲人的契約精神,都是被逼出來的,因爲歐洲缺乏重金屬,商人做生意一但涉及大額交易內容,就只能在賬本上以欠賬的名義來完成,這種情況下,有一個人不遵守契約精神,和他有關的所有商人的生意就都要完蛋。”
於是冷弈也去觀察了一下這個世界商人做生意的方法,然後發現雖然不如歐洲那麼嚴重,但是也差不了多少,許多大額交易是以虧錢的方式記載賬本上的,沒有實際財富,原因很簡單,這個世界沒有這麼多的金銀,或者說挖出來的金銀不夠商人交易。
此外,除了進行價格革命來進行工業革命的鋪墊以外,冷弈這麼做還有一個原因。
這幾年來,由於迪馬糧的大量出售,冷弈已經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隨着迪馬周邊城市金銀一步步被抽乾到迪馬,他們的物價開始緩緩的下降,再這樣下去遲早是要出事情的。
也多虧那幫人不懂經濟學,不知道由於迪馬傾銷糧食人爲創造出供大於求,導致由於貨幣缺乏引起的物價下跌,不然迪馬承受的怨恨恐怕要更多一些。
但是這個問題無疑是很嚴重的,現在快要被抽乾,也還沒被抽乾,等迪馬附近金銀真被抽乾以後,就算他們再不懂經濟學,也會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可是如果要搞價格革命,應該怎麼搞呢?地球位面的西班牙人有來自美洲的金山,阿茲特克和秘魯的金礦與銀礦供他們開採,迪馬有什麼呢?
新大陸就別想了,由於冷弈之前的睿智操作,導致這個世界每個大陸都有文明,即使發現了新大陸,也不會有西班牙和印第安人歷史上那樣的反差,再說了迪馬那個小身板也比不上歷史上的西班牙殖民者。
一開始,冷弈的想法是從廣袤的內陸來獲取金銀,畢竟如今南疆諸國的領土基本都是沿海分佈,廣袤的內陸除了未形成未定國家的蠻族定居以外,就是渺無人煙的荒地,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但是這個計劃很快被廢棄,因爲迪馬是悉伯境內僅次於洛夫的城市,離內陸隔着好多城市,所以就算內陸出現了什麼東西,與迪馬有什麼關係嗎?迪馬纔是承載冷弈推進工業化的對象啊。
所以內陸方案很快就被廢棄,又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冷弈想出了一套新的方案,金銀島方案。
即製造一起火山爆發,然後從迪馬海灣附近扶起一座金銀島,這樣迪馬就可以從金銀島上獲取大量的貴重金屬了。
但是冷弈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這金銀島如果就在迪馬海灣這裡的話,豈不意味着非常容易到達?地球位面上美洲殖民地可謂是天高皇帝遠,纔會給歐洲的流浪漢一條可以提升階級的機會,這裡金銀島這麼近又這麼小,鐵定被政權控制起來了。
被控制還是其次,最關鍵的是,會被誰控制?鐵定是迪馬的鄰國,不是菲氬就是瑞英麥邱。
並且,金銀島上蘊含着足以掀起歐洲價格革命的金銀儲量,不論是被菲氬控制還是被瑞英麥邱控制,無疑會使得兩國的國力極大的增強,極有可能改變南疆大陸的歷史走向,走到一個冷弈親自下場就沒法控制的地步。
那如果施加更多的條件呢?比如設定可以上島的人的身份?這也不行,從火山爆發後形成一座金銀島,這還可以解釋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是你要是再添加一些雜七雜八的條件,傻子都能看出來不自然了啊。
因此經過再三的考慮,冷弈將金銀島方案給捨棄,第二套方案已經被捨棄,那就蛋疼了,得想第三套方案……
已經否定了一開始想出的兩套方案,還要再想出第三套方案就比較困難了,並且冷弈很蛋疼的是冷弈還沒有可以一起傾訴和商量的對象,由於冷弈又不願意按暫停鍵,所以一直想好久,纔想出一個新的方案。
既然是在有靈力的世界,那我們當然要用有靈力的方案來解決了啊,那就是魔法,鍊金術,大家通過鍊金術來煉出黃金白銀。
可是這個魔法怎麼構成呢?冷弈在備忘錄上寫下第一點,普及性;第二點,簡易性。即這個魔法必須容易煉成,不是僅有專門的法師才能煉成魔法,而是其他職業的人也能使用這個魔法,只有這樣,才能將黃金推廣到最大化。
一開始冷弈打算設置一個魔法源,這個魔法源可以使鍊金魔法生效,藉口就是赫爾斯製造出了魔法源。
但是仔細一想還是不行,這種方案的問題和金銀島一樣,容易被搶奪,如今迪馬最需要的是平靜,還沒有到戰爭的時候,所以必須拋棄這個方案,因此新的方案必須不能被搶奪,還要有普及性。
很快,第二個方案就浮上冷弈的腦海,粒子,鍊金粒子。
自古以來,這個世界上都存在一種叫做鍊金粒子的東西,只要使用這個粒子,就可以用水,用木頭,用石頭,甚至用空氣練出黃金或者是白銀!
那麼這麼好的粒子爲什麼以前沒被發現呢?冷弈當然不會說因爲根本沒有,我剛剛纔創造出來啦的這種大實話,應該這麼解釋:
因爲這個粒子通常狀態下無法被用靈力感知到,然而直到這個時代,身爲不朽史詩的赫爾斯,才用他遠超凡人的敏銳感知,勉強抓到了這個粒子的蹤跡,接着又開發了專門收集這個粒子的魔法,使得這個粒子得以被發現。
鍊金粒子在這個世界各地都有分佈,所以不存在被搶奪的可能,只是分佈的地域有多有少,必須匹配赫爾斯新研發的魔法才能被發現,而捕獲鍊金粒子以後,就可以用任意物質,不論是清水還是醋,將他們煉製成黃金白銀。
美哉,就用這個方案!冷弈最終將價格革命的方案給確定下來,“鍊金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