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揭發

郭保吉今次入京倉促得很,自然沒有來得及收到長子送回去的信。

不過就算收到了也沒什麼用,裴繼安將書印出來之後,第一時間就給郭府送了過去,只可惜郭保吉不愛詩文,雖是知道杜工部的名字,對這一版書實在沒有多少概念,也不覺得有什麼值得珍惜的。

因他新到宣州,住的乃是衙署配的官邸,地方並不算大,又是攜眷赴任,兩子一女之外,另有不少退伍的親兵同僕從跟著,著實不夠住,想到一百部書無處可放,又因原來把次子同繼子塞進州學,與學官鬧得很僵,索性轉手贈得出去,做了一番面子情。

當時不過順手而爲,他只以爲甩脫了一個包袱,誰料得進京之後,短短半日,卻已經從下人口中得知此事,曉得京中大賣數千部,多少知名儒士欲求一書而不得。

饒是郭保吉沙場征戰多年,自以爲泰山崩於前而面色不改,聽得自己曾有滿滿一庫衆人瘋狂之物,偏生給白白送得出去之後,難免還是生出幾分懊悔之心來。

他雖沒有看到兒子的書信,卻也曉得此時若能有書,實在是牽橋搭線的好引子,立時又想起上回裴繼安上門所說將要進京辦差,算一算時間,應當還在京城,忙令人去官驛探問一番,將其叫了過來。

裴繼安半點沒有推脫,甚至沒有多問原來送過去那一百部書去了哪裡,立時就道:“帶來的大半已經全數發賣出去,只驛站裡還有零星一點,本是我打算自家送人的,若是著急,等回去我就遣人送來。”

郭保吉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道:“放心,我也不要多,不會叫你白做,屆時多給錢。”

裴繼安搖搖頭,道:“繼安多得監司提攜,當日這書能印得這般順利,其中少不得監司幫忙,哪裡能做得出收錢的事情。”

他話說得漂亮,郭保吉雖是心情不太好,此時面上也忍不住帶出笑來,道:“話雖如此,到底是公使庫的買賣,帳還是要做得平了。”

這樣的場面話,裴繼安只應了一聲,做出聽進去的樣子,同郭保吉又應酬了片刻,見得並無甚要緊事了,才從袖子裡掏出一份文書,遞得過去,道:“今次過來,其實還有一樁事情——還請監司先過目此文。”

郭保吉有些疑惑,順手接過,翻開沒讀多久,就難掩驚訝地擡起頭,問道:“這是?”

裴繼安應聲道:“我原是想回宣州再給監司送過去,誰料得今日卻在京城見了面,倒比回去之後來得更爲合宜,索性一齊取了過來——此事原是我家中那一位妹妹路上得見,她立時就發覺其中厲害之處,特來同我說了。”

“我雖是人微言輕,這一向在京城卻也花了不少力氣四處看問,果然這現象並不罕見,左思右想,索性寫了一文,拿來交與監司,至於是用還是不用,後頭怎的運作,就全看監司做主了。”

郭保吉連忙低頭細細去看手中文書。

這哪裡是簡單的“一文”而已。

他雖然並非科舉出身,於文字上並不擅長,卻也看得出來手頭這一份比自己家中養得那幾個謀士、清客幫著擬寫,又遞得上去的奏疏都要清楚太多。

這是一篇關於京城書鋪、書攤、雜鋪等各處地方販賣朝中機要的文章,全篇十多頁,每頁兩百餘字,總計兩千多言,詳詳細細,原原本本,以“郭保吉”自己的口吻作爲表述,說他應召入京,不想竟是發現不知爲何,本當被小心封存的機密之事,竟被印製成冊成文,不用半貫錢,便能買得回去,甚至在書鋪裡見得不少外族人成架購入的事情。

文中寫得甚是清楚,“郭保吉”在何處得窺天子周弘殷親筆批註,何處見得太子手書,何處看到軍機密事,何處得覽重臣成冊的進言,通篇並無多少生澀之詞,也極少用典故,甚至有不少辭句,居然還用到了郭保吉自己的口癖。

有好幾次,掃到其中某幾個段落時,郭保吉甚至有一種錯覺——這一篇文章,難道是自己夜晚做夢寫的?

可再細讀一遍後,他很快就把這詭異的念頭揮出了腦海。

無他,這文章裡雖是偶有他的口癖,可全篇都是書面之語,又兼文字流暢,框架得當,只要在後頭綴了名字,按下自己的大印,再換一個封皮,哪怕直接送去中書呈遞御前,給那等文士御史看了,多半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憑他肚子裡這點墨水,實在是寫不出來的。

郭保吉越看越覺得奇怪。

他並不擅長,更不喜歡文字之事,可每每上疏,都得成文成例,正因如此,回回見得門下清客擬寫的奏疏之時都深覺頭疼,往往需要撰寫者本人時時在一旁等著,解釋這一句是什麼意思,那一句有什麼寓意。

有時遇得被御史上折彈劾,需要上書自辯時,就更要命了——許多彈劾自己的摺子裡的句子乍一看上去,甚至反覆琢磨了,他也瞧不出有什麼問題,面上看著好像是誇自己,可被門客們一解釋,就變成了罵自己,而門客們解釋的奏章,往往更是寫得雲裡霧裡,有時候只有四五百言,已是叫他看得頭暈,有時候半個時辰都讀不完。

可裴繼安遞上來的這一篇文章卻全然不是如此,明明寫了兩千餘字,其中還全無廢話,句句都有內容,然而他不消片刻,就全部看完、看懂了,不僅覺得寫得很好,還有一種隱隱的預感,哪怕給那等文士看了,多半也會覺得寫得不錯。

怪不得人人都說世家底蘊,原來哪怕只是寫篇小小的敘事之文,這世家子弟出來的東西,同自己養的秀才清客出來的東西,差別也會這般大!

郭保吉越讀越是心驚,卻也越讀越是高興。

——怨不得近來幾年邊境屢屢不平,四邊敵寇彷彿對朝中舉動頗爲了解似的,連樞密使的的奏疏都被人整理成書,拿去細細鑽研了,能不出事嗎?

這一樁事情,如果給自己揭得出來,遞一封摺子去天子、太子案頭,引發一番後續的話,總不至於回回被人嘲笑自己一介武夫,只會打仗,不會做事了罷?

第136章 防塵第372章 父子第263章 相逢第211章 君子第95章 分辨第97章 父與子請假條第329章 從長計議第140章 自誇第210章 外人的待遇第282章 種瓜吃瓜第65章 披風第27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67章 指點第349章 脫手第228章 隻1張臉好看第327章 捧殺第36章 倒挖牆腳第206章 偶遇第270章 查庫第197章 借調第359章 欺軟怕硬請假條第166章 清醒第281章 死到臨頭第65章 披風第258章 約見第381章 龍石第304章 搗亂第133章 忐忑第308章 意外第287章 回帖第172章 管人第97章 父與子第85章 酥黃獨第382章 可疑第146章 越鳥屁股第336章 雪蓮第361章 爭權第264章 鬆墨第367章 重逢第379章 求見第172章 管人第299章 差遣第208章 湊巧第134章 權衡第252章 接回第67章 湯與手藝第40章 君子非禮勿言第41章 紛至第12章 你會不會做官的第230章 酸甜第158章 驚慌第245章 莫不是傻子罷第168章 晚啦第326章 忍第247章 交心第314章 錦衣夜行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77章 1飛衝天第375章 奇怪第379章 求見第167章 指點第161章 假煎魚第297章 決定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132章 辭行第307章 不識廬山第67章 湯與手藝第39章 怕是個算盤精第225章 眼紅第14章 發問第297章 決定第36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8章 拮據第93章 梅花飲子第324章 安排第258章 約見第261章 教訓第154章 踏春第241章 走1遭第1章 稚女持金第128章 海棠春睡第105章 女大18變第330章 清醒第151章 運籌帷幄鄭嬸娘第293章 拾人牙慧第208章 湊巧第79章 小錢小帳第229章 打下手第189章 揣度第199章 爭執第277章 瑞獸第55章 拒絕第326章 忍第34章 各得所需第190章 關窗第196章 落成第315章 踏青第12章 你會不會做官的
第136章 防塵第372章 父子第263章 相逢第211章 君子第95章 分辨第97章 父與子請假條第329章 從長計議第140章 自誇第210章 外人的待遇第282章 種瓜吃瓜第65章 披風第27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67章 指點第349章 脫手第228章 隻1張臉好看第327章 捧殺第36章 倒挖牆腳第206章 偶遇第270章 查庫第197章 借調第359章 欺軟怕硬請假條第166章 清醒第281章 死到臨頭第65章 披風第258章 約見第381章 龍石第304章 搗亂第133章 忐忑第308章 意外第287章 回帖第172章 管人第97章 父與子第85章 酥黃獨第382章 可疑第146章 越鳥屁股第336章 雪蓮第361章 爭權第264章 鬆墨第367章 重逢第379章 求見第172章 管人第299章 差遣第208章 湊巧第134章 權衡第252章 接回第67章 湯與手藝第40章 君子非禮勿言第41章 紛至第12章 你會不會做官的第230章 酸甜第158章 驚慌第245章 莫不是傻子罷第168章 晚啦第326章 忍第247章 交心第314章 錦衣夜行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77章 1飛衝天第375章 奇怪第379章 求見第167章 指點第161章 假煎魚第297章 決定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132章 辭行第307章 不識廬山第67章 湯與手藝第39章 怕是個算盤精第225章 眼紅第14章 發問第297章 決定第36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8章 拮據第93章 梅花飲子第324章 安排第258章 約見第261章 教訓第154章 踏春第241章 走1遭第1章 稚女持金第128章 海棠春睡第105章 女大18變第330章 清醒第151章 運籌帷幄鄭嬸娘第293章 拾人牙慧第208章 湊巧第79章 小錢小帳第229章 打下手第189章 揣度第199章 爭執第277章 瑞獸第55章 拒絕第326章 忍第34章 各得所需第190章 關窗第196章 落成第315章 踏青第12章 你會不會做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