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

作爲宗室,從千牛入仕,歷經種種無實權的閒職,歷經二十餘年,最終官拜中書令,李林甫揣摩天子心意,引了牛仙客入朝同列爲相,但牛仙客什麼性子的人?謹小慎微不愛和人相爭,爲人處事的原則全都是穩重爲先。再加上用立仗馬這個比方使百官不敢輕易進言,李林甫這個宰相的威權可謂是連當年姚崇爲相時都有所不如。

畢竟,在如今官拜中書令之前,他已經整整在政事堂中浸淫了兩年,早已通過各種手段建立起了自己的班底和威望。

較之從前那些宰相,李林甫卻根本沒想到以什麼樸素節儉的一面示人,平康坊中那座宅邸歷經幾次重修,華美壯闊,讓人望而驚歎,他卻振振有詞地說,倘若一國宰相還住陋室,豈不是讓來朝謁的萬邦使臣笑話?至於他家中所蓄婢妾,那就更加不計其數了,有與其不睦的甚至在背後指摘,李林甫自己都未必記得有多少個兒子多少個女兒。

背後誹謗非議的人固然多,李林甫卻並不在乎。他威權固然重,但待人卻常常笑容滿面,言語謙和,使人有如沐春風之感。尤其是那些如今位在尚書侍郎,御史大夫御史中丞這樣高位,看上去深得天子信任的重臣,他更是無一不曲意交好,因此低階中階的官員固然不少對其深爲不滿,卻也難以動搖其人。而文人墨客心目中那位賢相的代表人物張九齡已然賦閒,空餘尚書左丞相之職。

這一年知貢舉的不是別人,正是姚崇幼子,禮部侍郎姚奕。姚崇宋璟張說這些早年罷相的宰相,李隆基對其子孫顯得極其慷慨大方,其中如今官階最高的,以姚奕和張均爲最。而姚奕能夠得以知貢舉,卻還是李林甫的舉薦,因此姚奕投桃報李,早些天就親自問過李林甫可有什麼一定要金榜題名的人選。

這一日正是禮部南院放榜的時節,李林甫剛剛從興慶宮中見過天子回到中書省政事堂,就只見一個小吏快步迎上前來,滿臉堆笑地說道:“相國,進士金榜已經出了,宇文審高中第七。”

“嗯。”李林甫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到主位坐了下來,那小吏跟着他時日不短了,見其正在案頭翻檢那些奏疏,他連忙上前幫忙磨墨,這才小心翼翼地問道,“宇文審雖是已故宇文府君長子,可終究是朔方杜君禮的弟子,相國惦記舊情,對他真的是太優厚了。”

李林甫隨眼一瞥,見那小吏立時噤若寒蟬不敢再多言,他方纔收回目光繼續閱覽手中的奏疏。他當初能夠從閒職而一躍進入真正清要的行列,是因爲宇文融的舉薦,御史中丞這一職銜對他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更何況,就連天子不久之前都還提過,記得當年是宇文融舉薦的他,如果他不存半點香火情,不提攜一下宇文融的兒子,李隆基萬一從別的渠道聽說宇文審今年應試,那就麻煩了。

想當初杜士儀對宇文融一家的仗義,雖爲某些士林中人鄙薄,但大多數人都不得不欽服,如今他雖不需要這種名聲,可也得做給天子看!

別人可以說李林甫千萬般不是,卻不能指責他在處理事務的時候敷衍塞責。在如今李隆基對於天下各州事務不那麼上心的現在,宰相可謂是比日理萬機更忙,而李林甫選擇了援引牛仙客爲相,一來是因爲牛仙客根基淺薄,爲人謹慎,二來也是因爲牛仙客的處理事務之才。堆積如山的奏疏,他和牛仙客二人只需幾個小吏輔佐,就能夠處置得井井有條。而他更是把裴光庭當初的循資格法用到了極致。

“因爲,如今天下太平,只需按部就班,根本沒有那種需要超遷拔擢的人才。”

這是李林甫在李隆基面前都說得振振有詞的話。而潛意識中他還有另一句話沒說,如果杜士儀不是一次次超遷,怎會成爲如今對他威脅最大的人?

“咳。”

一聲輕輕的咳嗽在鴉雀無聲的政事堂中顯得格外刺耳。李林甫眉頭一皺擡起頭來,見是門口一個小吏打扮的中年男子,他頓時收起了不悅的表情微微頷首。自從他真正執掌中書省之後,就把隸屬於政事堂中書門下五科的小吏全都換了個遍,然後又把中書省的小吏也給汰換了一批,把跟着自己多年的幾個小吏給安插了進來。相比之前那不會看眼色的小吏,這批纔是他真正的親信。此刻見人快步到了自己身側,他就頭也不擡地問道:“哪裡的消息?”

“相國,是朔方靈州。”

李林甫倏然擡頭,原本不顯山不露水的眼神中倏然透露出了一絲寒光。這時候,他突然意識到,這幾個月來靈州那邊的消息一直都是古井無波,曹相東一直都說在等待一個什麼機會,只要時機合適,就能將杜士儀直接拉下馬來。他雖然不至於輕信這種大話,可也不是沒有寄予半點希望。

“怎麼說?”

這一次,在李林甫的炯炯目光之下,崔融竟是生出了一種後背發寒的感覺。雖然這是絕對稱得上很壞的消息,他還是不得不硬着頭皮說道:“相國,朔方節度杜大帥上書,聲稱經略軍正副將曹相東謝智陳永,因一己之私怨,竟是在宥州胡戶當中編造加稅徵兵等謠言,妄圖激起民變。而又在此前留居六胡州故地的胡戶當中煽風點火,險些造成騷亂。正值突厥使團途徑靈州之際,他在親自安撫宥州各地馳歸之後,當即問罪於這三人,卻不想謝智竟在其面前拔刀,爲曹相東所殺,如今人已全數拘押,因而六百里急奏。”

“奏疏呢?”

見李林甫只是問出了這言簡意賅的三個字,崔融使勁吞了一口唾沫,這才低低說道:“不知怎的,尚書省竟是先送了牛相國那兒,正值高將軍在牛相國那裡分說什麼事情,得知之後大驚失色,立時三刻就帶着奏疏迴轉興慶宮去了。”

哪有這麼巧的事!

李林甫最是耳目靈通,隱隱知道高力士和已故京兆郡公杜思溫極其交好,故而和杜士儀也有不少往來,即便弄不清楚細節,但杜士儀絕非外人所知的那樣僅僅是文采斐然剛直不阿,這一點他卻極其明白。知道牛仙客即便當年和杜士儀有些交情,可也斷然不至於越過自己和高力士設計好這麼一件事,鐵定是高力士早已有所預備,他忍不住捏緊了筆桿,許久方纔吐出了一口氣。

“這還真是聞所未聞……”嘴裡這麼說,他卻知道,杜士儀想用此事來動搖自己卻是想都別想,而且,他素來最擅長的就是把壞事變成好事,此刻已然飛快開動腦筋思量起來。張九齡裴耀卿雖罷相,卻依舊分居尚書左右丞相,官位還在他之上,裴耀卿也就罷了,可張九齡卻着實礙眼!

要不要趁着這個機會,把張九齡徹底掃出局?

李林甫固然轉着這麼一個念頭,但也不會盲目輕易動作。儘管他自信首尾收拾得很乾淨,信也是書童代筆,可小心駛得萬年船,他總得先弄明白杜士儀的奏疏到底寫了些什麼。於是,他耐着性子等待興慶宮中的召見,這一等就是整整一個多時辰,就在他滿心狐疑的時候,興慶宮中派來的使者終於到了。他對於這些中官素來很慷慨,此次照舊又在路上打探,誰知道對方竟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

“相國垂詢,本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可問題在於,我只是得了命令來請相國,根本就沒見過陛下,所以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這話雖說普通,李林甫卻一時只覺得汗毛根都豎了起來。他竭力壓下不安的情緒,等穿過重重亭臺樓閣,來到冬日李隆基常住的那座暖殿中時,就只見李隆基正在閉目養神看歌舞。儘管那舞劍的並非公孫大娘,而是其弟子李十二孃,但騰挪之間英氣勃勃,再加上那特製的軍裝,毫無柔媚婉約,只有劍氣凜然,就連李林甫也不禁分神多瞥了兩眼。

“林甫來了。”李隆基只是用下巴輕輕點了點,等到這一曲終了,他揮手命人退下後,這才吩咐一個內侍將一卷奏疏送了上去給李林甫,旋即似笑非笑地說道,“杜君禮所奏,實在是匪夷所思!竟然有人冒你之名和這軍中三將接洽,雖則言辭隱晦,可挑唆他們與杜君禮相抗,這一重意思卻昭然若揭。而且,其中涉及宥州胡戶的時候,更是罔顧國之大義,生民存亡,簡直是荒謬至極!”

冒名?這麼說杜士儀洞察了他那個小小的陷阱,上奏的時候就揭開此爲冒他之名?

李林甫剛剛生出這麼一個念頭,李隆基便又不緊不慢地說道:“說來也巧,此奏疏剛剛送到朕的面前,就有你家書童意圖私出城門。”

李林甫只覺彷彿一個霹靂當頭炸響,儘管臉上還滿是錯愕,心中卻不由得掀起了驚濤駭浪。不好,怪不得之前興慶宮中那麼久方纔相召,是他大意了!

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1218章 重見天日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275章 真忠臣也!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1197章 誰死誰生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202章 靈犀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398章 下馬威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第1141章 都死了……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109章 要挾,敗露!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1104章 援軍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139章 此去靜候鵬展翼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終章二變天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647章 雁門賦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094章 孺慕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79章 名動天下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548章 覆滅第311章 吳生求墨,不屈之音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68章 翻臉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50章 禮有大倫第439章 兩稅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810章 蛇之七寸
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1218章 重見天日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275章 真忠臣也!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第1197章 誰死誰生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718章 斬盡殺絕第202章 靈犀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398章 下馬威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1012章 君子不黨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第1141章 都死了……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578章 雪封雲州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109章 要挾,敗露!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1104章 援軍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582章 慶功之喜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139章 此去靜候鵬展翼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終章二變天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647章 雁門賦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094章 孺慕第937章 煽風點火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79章 名動天下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997章 厲語攻心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548章 覆滅第311章 吳生求墨,不屈之音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68章 翻臉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1241章 風雲際會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912章 雛鷹放飛第50章 禮有大倫第439章 兩稅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810章 蛇之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