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戮力同心

送走了王縉這位欽使和王忠嗣,當初來自北門禁軍的百名禁卒卻留下了。杜士儀依照之前的打算,下令八月十五這一天,雲州城內大酯一日。中秋這個說法固然從周禮便有,但一直到唐朝才成爲相對固定的節日,但別說和上元節相比,就是和端午重陽這樣的節日都無法相提並論。

因而,杜士儀藉着中秋,卻也把這年頭還完全沒有問世的月餅給一併推出了。滿城上下男女老少每人一個,餡料從棗泥豆沙芝麻綠豆蓮子各色不等,自是在酒肉之外讓小孩子們格外高興了一回。

這一日,讓他高興的還有另外一件事,便是嶽五孃的平安回來。當聽說這位藝高人膽大的公孫大娘高足,果然跑到突厥牙帳,去冒充了一回突厥王女阿史那莫兒,還真的說動了毗伽可汗和闕特勤,將三部的貿然來襲歸爲不遵王令咎由自取,他固然驚歎她的膽大,但也同時明白,突厥已經不復往日鋒銳了。

而這對於新生的雲州來說,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大喜事

在這樣的全城喜慶過後,八月十六日,杜士儀便在雲州都督府正式升堂,以雲州長史兼雲州宣撫使的名義,召見了自己的所有下屬。

和之前初到雲州時的簡略相比,如今他放眼左右,卻也是文武濟濟一堂。左手邊王翰這位雲州司馬以下,郭荃爲錄事參軍,七曹參軍已經有王泠然、崔顥、王芳烈三人,餘下四曹雖然是他們各自兼着,但吏缺已經都補齊了,都督府內的屬官吏員和衛士加在一塊,已經超過了上百人。至於右手邊,儘管沒了王忠嗣,但羅盈卸下兵曹參軍爲雲中守捉副將,品級相同,但論資歷都還不及他的侯希逸和南霽雲也是腰桿挺得筆直,身上也多了一分上過戰場的人獨有的銳氣。

“如今,咱們雲州纔算是真正上了正軌。”

杜士儀用這樣一句話作爲開場白,隨即笑眯眯地說道:“突厥那邊已經不用再擔心了,至於奚人,我大唐問罪,處和部必定會成爲衆矢之的,此消彼長,李魯蘇已經不足爲懼趁着這一仗奠定的基礎,我已經請王夏卿替我帶去了奏疏,奏請在雲州和突厥正式互市。同時,大力招攬流民和逃戶屯田。”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頓,復又看着郭荃說道:“從當初宇文戶部主持括田括戶之後,五年的給復已經到了,登籍的逃戶只怕又會進入一個逃亡的高潮。郭參軍,你先不要急,我並無指斥宇文戶部和你的意思,但是,宇文戶部如今雖則復戶部侍郎,但更多的心思還是不得不放在疏通河道以及救災上,除非他立時回戶部主持,否則這亂象是不可避免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如今既然主持雲州,便當先以雲州爲重。”

這是其他人都贊同的。郭荃雖痛心於從前的心血就要毀於一旦,可也知道宇文融自己都沒有動作,他如今是雲州錄事參軍,而不再是宇文融的屬官,再去管登籍的逃戶會不會因爲優惠措施期滿而又再次逃亡,那就是越權了。所以,他深深嘆了一口氣,最終起身肅容拱手道:“長史放心,我當以雲州爲重。

杜士儀欣然點頭,隨即又看向了王芳烈。後者立時站起身道:“和突厥三部以及奚人處和部兵馬這一戰,俘虜將近千人,已經打散了分成十人一隊,在雲州城外從事墾荒、修堤岸、造水渠等等重活。因爲生怕他們彼此串聯,對雲州城不利,所以在城外設置統一安居點,並曉諭他們,只要每日完成一定的量,那麼五年之後便可脫籍爲平民。當然,我知道他們對農田水利大多生疏得很,所以在白登山以西設置了牧場,表現良好者,讓他們負責養馬以及牛羊,供給雲州肉食。”

讓遊牧民族去種田,並不是人人都願意,但讓他們去放牧牛羊馬匹,這就是老本行了。

所以,王芳烈所呈報的這一措置讓杜士儀很滿意。他想了想又補充道:“如今雲州設雲中守捉,兵員可達兩千五百人,可軍多民少,供給就吃力,而且倚靠外部輸入,對於雲州發展不利。這些俘虜固然是奴隸,但也不要一味苛待,須知把人凌虐致死,遠不如讓他們在雲州繁衍生息所能帶來的利益大。但是,逃亡也不能一味姑息,逃亡一次,捕拿之後鞭二十,十人連坐。逃亡兩次,捕拿之後逃亡者即刻處死,其他連坐者降一等,十年不得脫籍。”

考慮到一次逃亡就殺顯得太過於嚴苛,也容易被人彈劾爲草菅人命,因此杜士儀定下了兩次逃亡便處死的嚴令後,王泠然出於士大夫向來的寬仁之心,皺了皺眉後便說道:“也不可有罰無賞。不如和官員考功似的,這些人也每月考評功績,如若傑出,可以恩赦,獎賞從遷入城中居,到獎勵土地牛羊之類的都可以。”

崔顥卻似笑非笑的加了一句:“對,不如這樣,每十人爲一隊,可以在這十人中設一隊正,獎勵告發,重罰逃亡,這樣就成了。”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一整個外族俘虜管理辦法很快新鮮出臺,仍然擔任記室的陳寶兒在一旁奮筆疾書,心裡自然歎爲觀止。而等到從俘虜、秋糧入庫、過冬準備、互市時間、緝私署和雲中守捉軍隊之間彼此分開,一直商量了將近一個時辰。最終,杜士儀方纔說出了先前王縉透露的另一個消息。

“現如今,羅盈改爲雲中守捉副將。小崔是雲州戶曹參軍,仲清爲雲州功曹參軍,王芳烈爲雲州法曹參軍,剩下的還有兵曹、倉曹、田曹、士曹各一人,錄事兩人,參軍事三人,文學一人,醫學博士一人。朝中已經有定論,既然雲州已經穩住了,這些屬官自然是一個也不能少。而我既然如今尚兼雲州宣撫使,各位之中多學富五車之輩,應當知道,這宣撫使自貞觀年間開始,大多便是高官兼任,只管雲州一地的宣撫使,實在是太過蹊蹺,而像我這樣的資歷兼宣撫使,從前也是沒有的。只怕朝中很有些人沒想到雲州能夠輕易便達到如今的規模,朝議之後,會給我添一個副使也未必可知。”

見衆人無不露出了驚詫和凜然的表情,杜士儀便站起身道:“雲州不到半年便能有如今的收穫,靠的是上上下下戮力同心。我只希望,無論來人是誰,大家只要如同從前一般即可。天底下,沒有越不過去的坎我們既然能夠屢敗強敵,還用得着懼怕其他?接下來我已經決定了,除卻屯田和互市之外,全力疏通御河,保御河水季能開航運。一旦御河疏通,每年水季便可由桑於河直達幽州,再由運河到江南”

此話一出,衆人登時齊齊露出了振奮的表情。要知道,雲州從前作爲下都督府卻始終只是邊陲貧瘠之地,就是因爲孤零零地頂在河東道的最北面,倘若能夠如同杜士儀設想這般,南可至北都太原府,東可至幽州,然後可到江南,可以說,雲州的地位將立時水漲船高

彼此關係親厚歸關係親厚,但在杜士儀表態之後,所有人全都齊齊站起身來,深深彎腰行禮道:“我等必與長史同心協力”

等到人各自散去,杜士儀方纔疲憊地舒了一口氣,卻是招手讓陳寶兒過來,接了他手中的記錄。和從前完全靠記性相比,如今的陳寶兒在速記和歸納方面已經大有長進,他一目十行看了記錄之後,便欣然點了點頭,又若有所思的看着陳寶兒:“寶兒,雲州上下兩次論功行賞,人人各安其職,你卻因爲只是我的記室,以至於文不成武不就。如今我再問你一句,若打算下科場,我當於明年雲州州試時,取你拔解,上京應試。”

陳寶兒沒想到恩師驟然又提到了此節,一時愣住了。低頭沉默了好一會兒,他才擡起頭來,堅定地搖了搖腦袋道:“弟子能有今天,全都是杜師提攜栽培,否則此生不過是一個鄉野小子而已。科場雖好,但我一無出身,二無名聲,而才藝也是平平,和人同場較技,不過是自取其辱。弟子不在乎功名利祿,只要能爲杜師分憂就行了。哪怕此生都爲杜師記室,我也心甘情願。”

這話說得擲地有聲,哪怕杜士儀從前就深深明白自己這弟子是什麼性情的人,這會兒也唯有嗟嘆。然而,他不得不承認,哪怕是他的弟子,陳寶兒應明經科興許還有七八成把握,進士科卻一成都沒有,除非陳寶兒肯花十年功夫遊學兩京揚名。至於題名之後的吏部選官,只要看看如王泠然崔顥這些素來有才名的,仕途都走得磕磕絆絆,就知道這官途有多難。

可是,他固然習慣了有這樣一個可以信賴的人在身邊拾遺補缺,卻也不願意真的這麼一直耽誤首徒的前程,這些天更考慮了不少,便示意小傢伙坐下來說話。

“既如此,就索性不耽誤你了。你可以如同王芳烈那樣,由處士直接出仕。我如今既爲雲州宣撫使,雖然將來到底會不會派個副使來還是個未知數,但闢署一個判官卻並無問題。這不同於你之前的記室之職,也算是入仕的第一步。但從處士闢署爲官,而且提拔你的又是我這個當師長的,你將來的仕途恐會有些坎坷。”

聽到這裡,陳寶兒不假思索地說:“一切單憑恩師做主”

面對這樣一個首徒,杜士儀不禁笑了起來:“既如此,那你就當是我這個雲州宣撫使闢署的第一個判官吧”

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305章 卓犖奇才,濟世之器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39章 訪少林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1195章 殺機現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287章 狼狽而退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332章 風光提親事第171章 戶部集閱第767章 傳訊火箭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1095章 羅鉗吉網第445章 全勝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22章 舌戰第940章 波譎雲詭第949章 天寶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第46章 全肉宴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1148章 誅楊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1222章 深夜殺機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880章 闖宮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435章 謀後繼,接風宴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16章 一盤好菜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263章 君已將死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
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305章 卓犖奇才,濟世之器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1042章 懷柔,副帥第39章 訪少林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1195章 殺機現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287章 狼狽而退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332章 風光提親事第171章 戶部集閱第767章 傳訊火箭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第1095章 羅鉗吉網第445章 全勝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第22章 舌戰第940章 波譎雲詭第949章 天寶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第46章 全肉宴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第119章 無價之寶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379章 阿姊歸朝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1148章 誅楊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1222章 深夜殺機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880章 闖宮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435章 謀後繼,接風宴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16章 一盤好菜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520章 終成正果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263章 君已將死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