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口蜜腹劍

興慶宮,南薰殿。

相傳南薰乃是虞舜所作的《南風》歌。其中,那句‘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更一直被人作爲虞舜體恤百姓的典範。所以,興慶宮中的殿閣樓觀,都是李隆基親自所擬,這座位於興慶宮之東,瀛洲門以內的大殿,便起名爲南薰殿,可平日裡更多的是李隆基用來打坐論道參禪,比如司馬承禎便出入過很多次。但今日身處此間的,卻不是那些佛道之人,而是吏部侍郎齊潮。

偌大的地方只有君臣兩人,所以,李隆基那猶如針刺一般的目光全無遮擋,都由自己一個人承受了,說實話齊潮的心裡不是不發怵的。可拉弓沒有回頭箭,他只能硬着頭皮使勁鎮定心神坐在那裡,等待着天子最終的判斷。

“朕自從藩邸開始,王毛仲就隨侍在身邊,他固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在朕面前素來恭順,所以朕一直容忍他到現在。”李隆基字斟句酌地說着,想到剛剛齊潮在自己面前直接撕開了北門禁軍猶如鐵盤一塊的現狀,自是覺得觸目驚心。因見齊潮低頭口稱陛下英明,他便淡淡地說道,“只不過,從前固然也有人說過王毛仲的不是,卻不曾有人如你這般危言聳聽。”

“臣乃是一片公心,絕不敢欺瞞陛下。”

“朕知道你是大公無私。”口中這麼說,李隆基對於齊潮的意圖,自然不會不清楚。要知道,張說之後他提拔的那幾位宰相,李元曾經是戶部侍郎,裴光庭曾經是兵部侍郎,在尚書省六部的排名中,還在吏部之下,齊潮這個吏部侍郎生出這種念想也尚屬正常。如宋憬韓休這樣生性峭直的,也曾經勸諫過他不要太過偏愛王毛仲,可誰也不如齊潮這樣把一個嚴峻的事實直接放在他面

見齊潮再次深深拜下,李隆基便輕聲說道:“此事朕知道了,待細細思量後再作措置。”

“是,但王大將軍爲陛下近臣多年,禁宮之內恐有眼線,君不密則失臣,還請陛下爲臣隱匿風聲。”

“朕明白,你退下吧。”

等到齊潮退出了南薰殿,他長舒一口大氣,這纔看向了親自守在大殿之外的高力士。交換了一個不易爲人察覺的眼神之後,他沒有和高力士交談半句話,徑直下了臺階離開。而高力士看着齊潮遠去的背影,脣角流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

齊潮和他私底下的交情相當不錯,此次沒有從李隆基暫時已經放下的雲州糧價風波入手,而是再次揪着王毛仲在北門禁軍當中交接黨羽爲名,這就足夠讓早已生出疑忌之心的天子多多思量了,這把火只要能夠燒得好,他忍了王毛仲那麼久,總算可以出頭了

蕭嵩和宇文融拜相,這早在幾個月甚至一年前,就已經露出了徵兆,但裴光庭拜相,卻可以說是天子令人出乎意料的一步棋了。就連裴光庭自己,也有被大餡餅砸中的感覺。然而,身爲裴行儉之子的他繼承了其父的喜怒不形於色,別人看不出來他在心裡有多麼狂喜。然而,在這幾年和他頗爲交好的李林甫面前,他就不會遮掩得那樣嚴嚴實實了,尤其是李林甫說出了一連串不重樣的恭維話之後。

“相國如今拜相,可謂是衆望所歸,聞喜公在天有靈,也一定會覺得後繼有人。”用這樣一句話作爲最後總結之後,李林甫覷了覷裴光庭的臉色,見這位往日不苟言笑的同僚雖只是稍稍動了動嘴角,但顯見心情很好,甚至連他隱去裴兄而只稱相國也沒有謙遜,他就知道,果然正如自己所料,裴光庭面上謙遜,但心底裡卻是個極其傲氣的人。於是接下來,他就拋出了自己預備已久的一個包袱。

“聽說,近來吏部侍郎齊潮,常常出入興慶宮伴駕。”

尚書省六部之間,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等級序列。從前的尚書左右僕射,也就是現在的尚書左右丞相,是第一序列;六部尚書,是第二序列;吏部侍郎和尚書左丞,是第三序列,而剩餘的五部侍郎以及尚書右丞,則是第四序列。這四大序列中,由下而上曰遷,由上而下曰轉。而六部之間的細微差別,則是按照工、禮、刑、戶、兵、吏來排列,吏部毫無疑問是六部之首。

所以,裴光庭從開元十三年封禪泰山之後出任兵部侍郎,相比開元十四年從尚書右丞任上遷吏部侍郎的齊潮相比,資歷上看似差不多,但往日在六部之中,還要遜色齊潮幾分。然而,吏部侍郎有兩人,吏部另一位侍郎蘇晉也是赫赫有名的才子,如此算來,獨掌兵部武選事的他方纔顯得更加從容一些。一想到蕭嵩乃是軍功拜相,而宇文融則是因救災和財計出衆,他不但看上去最碌碌無爲的,而且還有齊潮這樣虎視眈眈的人窺伺其後,他不禁有些微微色變。

“齊侍郎一直聖眷頗佳,在外風評也很不錯,覬覦相位也在情有可原。”李林甫不動聲色又加了一句,見裴光庭果然更加面露陰霾,他便故作失口地說道,“只不過,聽說他近來常常讓人打聽北門禁軍的事,這倒是有些奇了。他是吏部侍郎,又不是兵部侍郎。”

有了李林甫這番明示暗示,裴光庭在事後自然少不得讓人去盯了盯齊潮的行蹤,結果卻讓他大吃一驚。

看似道貌岸然的齊潮,竟然和中官高力士很有關係當年自己的母親庫狄氏就常常出入宮中,深受武后寵信,他很清楚這樣的劍走偏鋒會有怎樣的奇效。倘若可以,他恨不得立時三刻讓人散佈齊潮和高力士勾結的消息,但理智卻告訴他此法不可行。再聯想到李林甫透露的齊潮在盯着北門禁軍,他本打算給王毛仲透個消息,可這一晚上禁不住妻子武氏媚眼如絲地打探,他最終和盤託

“唉,我才拜相幾天,就有人這般不甘心地盯上了我,實在是可恨”一口氣說完,裴光庭忍不住苦嘆了一聲。

“原來裴郎是爲了這事擔心。”半老徐娘的武氏側臥着勾住了丈夫的脖頸,輕聲說道,“這有什麼好擔心的。你怕透露給王毛仲,回頭若是聖人真的厭棄了他,他再供出你來,反而讓你失卻聖心,可如果你不是做得那麼明顯,不就行了?你要知道,王毛仲在朝囂張跋扈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對他看不順眼的人不是一個兩個,只是礙於聖人的心意,所以除卻宋憬韓休這樣不怕死的,別人不敢惹他。但只要流露出一點口風,說是聖人對王毛仲不滿……”

裴光庭一下子愣住了,隨即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那樣就會有人爲了邀名甚至於升遷,破釜沉舟上奏王毛仲的諸多不法?可如果這樣,和齊潮未必能扯上關係。”

“裴郎怎麼這般粗疏”武氏整個人往前頭擠了擠,又貼近了裴光庭幾分,聲音一時更加低沉了下來,“倘若那個有心邀寵的不是別人,而是齊潮的至交呢?”

“果真妙計”裴光庭一時精神大振。他哈哈大笑了一聲,緊緊將妻子攬在了懷裡,“賢妻真真好妙計”

武氏如同小貓似的蜷縮在裴光庭懷中,心裡卻笑得更歡了。李林甫這一計,還真的是算無遺策。只要把齊潮拿下,哪怕現如今暫時得不到吏部侍郎一職,但李林甫在裴光庭這裡透露消息的情分,裴光庭是一定會記住的,日後總會第一個想到他。

“哥奴啊哥奴,我這次可是幫了你大忙”

而裴光庭則是得意地挑了挑眉。如果能夠把齊潮換下去,那麼到時候,想辦法讓宋憬再上一步,吏部尚書的位子他就可以兼過來。如此一來,在中書省不得不低蕭嵩一頭的他,就可以在別的地方扳回一局。

兩日之後的傍晚,當高力士習慣性地總覽了一下送到御前的奏疏時,他猛然間瞳孔一縮,從中拿出那一份一下子就吸引了自己眼球的之後,他一目十行一掃,一顆心就完全沉了下去。這奏疏辭采華茂引經據典,可所言不是別的,赫然是參奏王毛仲的,列出的罪名之中,多數都是他和齊潮密議,在御前參奏的那幾條。尤其是看到最終的署名時,他忍不住把齊潮罵了個狗血淋頭

麻察……那麻察是個什麼貨色?連大理丞都當不好的傢伙,齊潮竟然敢對這種人透露御前最隱秘的消息,是不是瘋了?

然而,事情已出,瞞是絕對瞞不住了,他只能眼睜睜看着李隆基在之後閱覽奏摺時看到了這樣一份東西,接下來雷霆大怒,繼而更是直接把齊潮召來,劈頭蓋臉痛斥了一頓。而在此之後則是把王毛仲召入了宮中,好一番勸慰安撫

僅僅是次日,因爲在出城爲麻察踐行,多喝了幾杯再加上自鳴得意,於是泄露了禁中之語的齊潮便因交構將相,離間君臣,丟了吏部侍郎之位,一路直貶高州良德丞,麻察亦是貶潯洲皇化尉,一對難兄難弟離京之日卻幾乎斷交,可無論如何,他們不得不到嶺南去數上三五年星星了。

煮熟的鴨子飛了,高力士只能暗自埋怨齊潮交友不慎,識人不明,卻壓根沒想到斜裡查出來攪和了他這如意算盤的,竟是看似與之絲毫沒有關係的李林甫。當齊潮灰溜溜離開京城的這一日,李林甫再次和武氏私會,面對其媚眼如絲的表功,他終於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次真的是多虧了你齊潮不在,吏部侍郎之位我今年未必拿得到手,但明年後年一定會拿到手”

“話說回來,哥奴你當初和宇文融那樣親近,這次他拜相,你怎的一絲熱絡也無?”

聽到武氏探問這個,李林甫微微一皺眉頭,隨即便若無其事的說道:“當年我一直任閒職,如果不是宇文融推一把,沒有御史中丞之職作爲過渡,怕是我如今還在蹉跎時光。只不過,他這人實在是太過冒進,倘若他如杜十九郎一般知道進退,我還能和他共謀,但現在,他竟想要和蕭嵩裴兄一一掰腕子,我哪敢去趟他的渾水?你沒見張說都摁着李橙不讓其調回來?”

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3章 援手第711章 銓試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524章 師徒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441章 白刃戰第607章 長安急召終章二變天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1007章 無敵無雙第1107章 狗咬狗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1091章 憤懣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417章 憐卿真心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712章 十銓注擬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2章 山雨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808章 分家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445章 全勝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214章 以德服人百第1268章 殺!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547章 誘敵之計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185章 都堂唱第,狀頭登科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184章 天子之怒第11章 印書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283章 袖手觀狗吠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第716章 宰相吵架,杜郎勸架第871章 連環套,計中計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
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3章 援手第711章 銓試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第524章 師徒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第441章 白刃戰第607章 長安急召終章二變天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1007章 無敵無雙第1107章 狗咬狗第446章 楊氏姊妹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1091章 憤懣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417章 憐卿真心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712章 十銓注擬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634章 殺伐果斷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2章 山雨第1139章 朔方出兵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808章 分家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903章 世態炎涼,經略四鎮第445章 全勝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214章 以德服人百第1268章 殺!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547章 誘敵之計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185章 都堂唱第,狀頭登科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184章 天子之怒第11章 印書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283章 袖手觀狗吠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第716章 宰相吵架,杜郎勸架第871章 連環套,計中計第1184章 諸軍突圍,吳王斷後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1152章 身首異處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