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

洛陽宮襲芳院,原本不過是陶光園西南面的一處尋常宮殿,可此次王皇后隨駕東來,便挑選了這裡作爲居所。時隔四年再至洛陽,她和李隆基之間那原本尚存的幾分溫情和敬重也早已消耗殆盡,她自己都記不得丈夫有多久沒有在自己宮院中留宿了。而她之前那樣大鬧了一場,結果卻非但無損崔儉玄姜皎分毫,反而坐看他們藉着天子的默許鬧得越來越大,這也讓她心中同樣憋火。

此時此刻,見藍田縣主伏跪地上哀哀痛哭,她只是漠然挑了挑眉,最後便淡淡地說道:“不過是田產丟了,如果有人追究起你和辛景初的欺君之罪,那時候你又能如何?”

“皇后殿下,我怎知道當年心裡一軟答應了辛景初,結果一片好心餵了白眼狼!我把她記在名下爲嫡女,眼看她冊封爲公主,繼而又成了饒樂郡王妃,接着還被陛下千般褒獎萬般賞賜,可她根本不記得我這個嫡母!我只是想討個公道,只是想讓嫡親的女兒有個好婆家,誰知道卻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遭人算計欺辱!”

藍田縣主一想到自己幾乎被害得一無所有,忍不住切齒痛恨地狠狠咬緊了牙關,膝行上前又求懇道:“皇后殿下,那宇文融哪裡是什麼好東西,分明是借我邀賞!我之前已經敗了名聲,再丟了田產,已經豁出去了,可焉知這一刀又一刀,就不是讓皇后殿下沒臉面?”

“住口!”

王皇后一時色變,纔剛剛喝止了藍田縣主繼續往下說,外間一箇中年宮女卻閃了進來。她掃了一眼地上的藍田縣主便快步來到王皇后身側,停頓了片刻便低聲說道:“皇后殿下,饒樂郡王妃辛氏,也就是固安公主命人往中書省那兒遞了一份奏疏,大意是當初年少,不合從父母之意,秉天子之旨,因而以宗室女和蕃奚族,前時在先喪丈夫之後奮力平定奚族內亂,又得陛下賞賜,本是感激涕零爲陛下分憂,誰知道卻遭母親詆譭,如今奚族之中亦是流言四起,她立身艱難,請求陛下還她一個公道。”

這聲音雖然不大,但藍田縣主豎起耳朵仔細傾聽,竟給她聽到了一大半。不等王皇后開腔,她就忿然叫嚷道:“皇后殿下可聽見了,她哪裡有半點作女兒的本分!嫡庶是家事,可如今已經關乎到國事,她這分明是脅迫陛下!妾一介弱質女流,如今已經什麼都沒了,可心裡這口氣卻萬萬咽不下去!她會奏請陛下,我也會,我這就回去寫奏疏痛責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

見藍田縣主竟是行過禮後轉身就走,那進來報信的中年宮女先是一呆,旋即便慌忙看着王皇后問道:“皇后殿下,要不要追她回來?”

“她不過是心裡一口氣咽不下去,再說陛下左一板子右一板子全都打在她身上,她怎麼可能忍得住?要是我也有兒女,卻讓庶出的雀佔鳩巢,我興許也會做和她一樣的事!”王皇后越說面上冷笑越厲害,竟是幾乎掐斷了自己那長長的指甲,“從前每每聽人說,夫妻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我還覺得那簡直是笑話,可如今我卻自己體會到了。讓她去鬧,鬧得越大越好,我倒不知道,這向來天經地義的嫡庶之分什麼時候竟變得可以隨意混淆了!”

“可陛下此前已經很不高興了……”

“他高興又如何?還不是日日流連於那些美人當中,何嘗還記得我當初陪着他吃苦的時候?只可惜……”王皇后看着自己這麼多年來始終平坦的小腹,面上露出了深深的痛苦。只要有一個兒子,只要她能夠有一個兒子,她在這越來越孤寂的後宮中就能夠遊刃有餘!

“讓藍田縣主去鬧騰,到時候總有人會跟着落井下石,都以爲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可誰是那漁翁卻未必可知!民間都有與更三年喪便不得休妻的習俗,更何況我這皇后從來沒有失德之處!陛下什麼都喜歡和太宗皇帝比肩,須知太宗皇帝可從來不曾有過廢后之舉,而武氏之禍卻曾經近在眼前!”

身在最接近中樞的門下省,杜士儀深切體會到了這一場從去年持續,如今驟然再次發酵的風波有多大。固安公主這一份奏疏一上,藍田縣主此前只是一個人鬧騰過,沒人接招,這次總算是把遠在奚地的庶女一塊攪和了進來,她在王皇后面前固然哭天搶地,實則心裡甭提多痛快了。

她也不知道打哪兒找來了一個生花妙筆的高手,寫了一份泣淚交加的奏疏上呈,竟乾脆和庶女打起了御前官司。又瞅準了固安公主遠在數千裡之外,不及自己近在闕下,她一個月之內連上了三通奏疏,情詞懇切到足以讓所有不知情的人爲之動容。

問題是事情鬧到了如今這份上,辛家那點破事已經傳得兩京皆知,還有幾個人不知情?街頭巷尾酒肆飯鋪,但凡提到這樁母女官司的,只要有人幫藍田縣主說上一兩句話,必然有人在旁邊冷嘲熱諷。

“想當初把庶女充作嫡女去奚地和蕃,給自己求富貴,現如今看着人家得了褒獎賞賜就犯了眼紅病,這叫貪得無厭!”

就算是開口禮法閉口儀制的那些老臣大儒,大多數也制止了門生弟子跟着鬧騰。以庶女記名宗譜和蕃,這欺君之罪四個字藍田縣主就洗脫不乾淨,虧她還敢這麼肆無忌憚上躥下跳?至於幫固安公主說話的,那就更加鳳毛麟角了。一個已經遠嫁去了奚族的和蕃公主,又不是真的金枝玉葉,誰樂意爲此摻和到這一場已經變了味道的嫡庶之爭中?

在這東都上下一邊雞飛狗跳,一邊詭異寂靜的氣氛中,杜士儀在請人打探過後,拜訪了位於洛陽修業坊的裴旻宅。由於母親過世,這偌大的宅邸如今內外一片縞素,通報之後驅馬進門,就能看到前院之中停着好些弔祭客人的車馬。如今天子巡幸東都,王侯公卿多半雲集於此,杜士儀的品級原本並不起眼,但不說他名聲赫赫,而且左拾遺終究是天子近臣,因而迎接的管事不免相當敬重。等到杜士儀入殯堂行禮,剛從北平軍趕了回來的裴旻回拜之後,就開口請了他東邊廊房說話。

杜士儀落座後就欠了欠身道:“我也是剛剛知道裴將軍痛失慈母,拜祭來遲了,還請裴將軍見諒。”

“我久鎮在外,家中老母一直都是兄弟照料,竟是一點孝道都沒有盡。”裴旻深深嘆了一口氣,面上露出了說不出的悲慟,“子欲養而親不待,如早知如此,我寧可棄官回東都奉養母親,也不會匆匆趕回卻不曾得見最後一面。”

想到自己從前也有類似的經歷,杜士儀不禁也是神情黯然:“失去方知不可承受,這是人之常情,還請裴將軍節哀。太夫人雖然必有遺憾,可能夠有裴將軍這等虎子名揚四海,身前身後必定引之爲最大的驕傲。”

“多謝杜郎君勸慰。”先報請丁憂,然後經定州刺史允准之後,數日不眠不休趕路回來,裴旻已經疲憊到了極點,此刻他嘆了一聲,見杜士儀突然從腰間解下一個長筒狀的銀筒遞了過來,他不禁有些訝異,等到杜士儀示意是寧神的飲品,他方纔有些猶豫地喝了一口。入口只覺得微澀微苦,可片刻之後,那甘甜的回味漸漸在口腔中瀰漫了開來,他竟是覺得有些微提神的效果。

“這是薄荷茶,如今已經將近四月了,我炮製了隨身帶着,清心寧神效果甚佳。”

裴旻鎮守北平軍多年,最大的防禦對象就是奚族,再加上往昔交戰多次,他怎會沒聽說過奚族這一年多來的變化,當即若有所思地問道:“薄荷茶……對了,聽說固安公主使人往奚族阿會氏之外的另外四部,都販過茶葉?可是杜十九郎你出的主意?”

“當時奚王李魯蘇不在,奚族三部率兵壓境,稍有不慎,奚王牙帳中的固安公主和婦孺老幼就可能全都遭殃,所以我和固安公主見過三部俟斤之後,我就想了這個主意。”杜士儀坦然承認了下來,不等裴旻開口說些什麼,他就鄭重其事地拱了拱手道,“裴將軍,明人面前不說暗話。今日我登門拜祭,不只是爲了太夫人之喪。藍田縣主和固安公主母女相爭,此事已經不止牽連她二人,本不用我多管閒事。可我聽說奚族如今內鬥日烈,如今裴將軍回朝,一旦有人問及奚族當時和如今的情形,懇請裴將軍能夠據實稟報。”

裴旻本不想摻和這些事,可聽到杜士儀所求不過如此,他想想本就事涉自己的軍將本職,當即爽快地應道:“好,我自當實事求是!”

“多謝裴將軍!”

杜士儀心頭一顆大石頭就此落地,謝過之後,他想起裴旻乃是公冶絕的師弟,劍法獨步天下,正要設法請教一二,卻不料裴旻突然開口問了他一句:“對了,我聽聞杜郎君和張顛有些交往,不知道是否爲我引見畫筆一絕的吳先生?先母在世時篤信佛教,如今她過世時只餘一大遺願。便是在天宮寺作壁畫祭奠,雖則並非即刻就要作畫,可若能及早說動吳先生,我這心下也能稍安幾分。”

一個張旭就已經夠難打交道了,杜士儀對說動吳道子卻是半分把握都沒有。可裴旻既然開了口,他想了想最終答應了下來:“既是裴將軍爲了太夫人的一片孝心,我勉力一試吧。”

“那就多謝杜郎君了。此事成與不成乃是天數,即便不成,你所託之事我也必然具實言稟告。奚族如今和契丹一樣,隱憂重重,若不是如今這莫名其妙的風波,憑藉固安公主的手腕,本來大有可爲。”

洛陽宮襲芳院,原本不過是陶光園西南面的一處尋常宮殿,可此次王皇后隨駕東來,便挑選了這裡作爲居所。時隔四年再至洛陽,她和李隆基之間那原本尚存的幾分溫情和敬重也早已消耗殆盡,她自己都記不得丈夫有多久沒有在自己宮院中留宿了。而她之前那樣大鬧了一場,結果卻非但無損崔儉玄姜皎分毫,反而坐看他們藉着天子的默許鬧得越來越大,這也讓她心中同樣憋火。

此時此刻,見藍田縣主伏跪地上哀哀痛哭,她只是漠然挑了挑眉,最後便淡淡地說道:“不過是田產丟了,如果有人追究起你和辛景初的欺君之罪,那時候你又能如何?”

“皇后殿下,我怎知道當年心裡一軟答應了辛景初,結果一片好心餵了白眼狼!我把她記在名下爲嫡女,眼看她冊封爲公主,繼而又成了饒樂郡王妃,接着還被陛下千般褒獎萬般賞賜,可她根本不記得我這個嫡母!我只是想討個公道,只是想讓嫡親的女兒有個好婆家,誰知道卻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遭人算計欺辱!”

藍田縣主一想到自己幾乎被害得一無所有,忍不住切齒痛恨地狠狠咬緊了牙關,膝行上前又求懇道:“皇后殿下,那宇文融哪裡是什麼好東西,分明是借我邀賞!我之前已經敗了名聲,再丟了田產,已經豁出去了,可焉知這一刀又一刀,就不是讓皇后殿下沒臉面?”

“住口!”

王皇后一時色變,纔剛剛喝止了藍田縣主繼續往下說,外間一箇中年宮女卻閃了進來。她掃了一眼地上的藍田縣主便快步來到王皇后身側,停頓了片刻便低聲說道:“皇后殿下,饒樂郡王妃辛氏,也就是固安公主命人往中書省那兒遞了一份奏疏,大意是當初年少,不合從父母之意,秉天子之旨,因而以宗室女和蕃奚族,前時在先喪丈夫之後奮力平定奚族內亂,又得陛下賞賜,本是感激涕零爲陛下分憂,誰知道卻遭母親詆譭,如今奚族之中亦是流言四起,她立身艱難,請求陛下還她一個公道。”

這聲音雖然不大,但藍田縣主豎起耳朵仔細傾聽,竟給她聽到了一大半。不等王皇后開腔,她就忿然叫嚷道:“皇后殿下可聽見了,她哪裡有半點作女兒的本分!嫡庶是家事,可如今已經關乎到國事,她這分明是脅迫陛下!妾一介弱質女流,如今已經什麼都沒了,可心裡這口氣卻萬萬咽不下去!她會奏請陛下,我也會,我這就回去寫奏疏痛責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

見藍田縣主竟是行過禮後轉身就走,那進來報信的中年宮女先是一呆,旋即便慌忙看着王皇后問道:“皇后殿下,要不要追她回來?”

“她不過是心裡一口氣咽不下去,再說陛下左一板子右一板子全都打在她身上,她怎麼可能忍得住?要是我也有兒女,卻讓庶出的雀佔鳩巢,我興許也會做和她一樣的事!”王皇后越說面上冷笑越厲害,竟是幾乎掐斷了自己那長長的指甲,“從前每每聽人說,夫妻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我還覺得那簡直是笑話,可如今我卻自己體會到了。讓她去鬧,鬧得越大越好,我倒不知道,這向來天經地義的嫡庶之分什麼時候竟變得可以隨意混淆了!”

“可陛下此前已經很不高興了……”

“他高興又如何?還不是日日流連於那些美人當中,何嘗還記得我當初陪着他吃苦的時候?只可惜……”王皇后看着自己這麼多年來始終平坦的小腹,面上露出了深深的痛苦。只要有一個兒子,只要她能夠有一個兒子,她在這越來越孤寂的後宮中就能夠遊刃有餘!

“讓藍田縣主去鬧騰,到時候總有人會跟着落井下石,都以爲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可誰是那漁翁卻未必可知!民間都有與更三年喪便不得休妻的習俗,更何況我這皇后從來沒有失德之處!陛下什麼都喜歡和太宗皇帝比肩,須知太宗皇帝可從來不曾有過廢后之舉,而武氏之禍卻曾經近在眼前!”

身在最接近中樞的門下省,杜士儀深切體會到了這一場從去年持續,如今驟然再次發酵的風波有多大。固安公主這一份奏疏一上,藍田縣主此前只是一個人鬧騰過,沒人接招,這次總算是把遠在奚地的庶女一塊攪和了進來,她在王皇后面前固然哭天搶地,實則心裡甭提多痛快了。

她也不知道打哪兒找來了一個生花妙筆的高手,寫了一份泣淚交加的奏疏上呈,竟乾脆和庶女打起了御前官司。又瞅準了固安公主遠在數千裡之外,不及自己近在闕下,她一個月之內連上了三通奏疏,情詞懇切到足以讓所有不知情的人爲之動容。

問題是事情鬧到了如今這份上,辛家那點破事已經傳得兩京皆知,還有幾個人不知情?街頭巷尾酒肆飯鋪,但凡提到這樁母女官司的,只要有人幫藍田縣主說上一兩句話,必然有人在旁邊冷嘲熱諷。

“想當初把庶女充作嫡女去奚地和蕃,給自己求富貴,現如今看着人家得了褒獎賞賜就犯了眼紅病,這叫貪得無厭!”

就算是開口禮法閉口儀制的那些老臣大儒,大多數也制止了門生弟子跟着鬧騰。以庶女記名宗譜和蕃,這欺君之罪四個字藍田縣主就洗脫不乾淨,虧她還敢這麼肆無忌憚上躥下跳?至於幫固安公主說話的,那就更加鳳毛麟角了。一個已經遠嫁去了奚族的和蕃公主,又不是真的金枝玉葉,誰樂意爲此摻和到這一場已經變了味道的嫡庶之爭中?

在這東都上下一邊雞飛狗跳,一邊詭異寂靜的氣氛中,杜士儀在請人打探過後,拜訪了位於洛陽修業坊的裴旻宅。由於母親過世,這偌大的宅邸如今內外一片縞素,通報之後驅馬進門,就能看到前院之中停着好些弔祭客人的車馬。如今天子巡幸東都,王侯公卿多半雲集於此,杜士儀的品級原本並不起眼,但不說他名聲赫赫,而且左拾遺終究是天子近臣,因而迎接的管事不免相當敬重。等到杜士儀入殯堂行禮,剛從北平軍趕了回來的裴旻回拜之後,就開口請了他東邊廊房說話。

杜士儀落座後就欠了欠身道:“我也是剛剛知道裴將軍痛失慈母,拜祭來遲了,還請裴將軍見諒。”

“我久鎮在外,家中老母一直都是兄弟照料,竟是一點孝道都沒有盡。”裴旻深深嘆了一口氣,面上露出了說不出的悲慟,“子欲養而親不待,如早知如此,我寧可棄官回東都奉養母親,也不會匆匆趕回卻不曾得見最後一面。”

想到自己從前也有類似的經歷,杜士儀不禁也是神情黯然:“失去方知不可承受,這是人之常情,還請裴將軍節哀。太夫人雖然必有遺憾,可能夠有裴將軍這等虎子名揚四海,身前身後必定引之爲最大的驕傲。”

“多謝杜郎君勸慰。”先報請丁憂,然後經定州刺史允准之後,數日不眠不休趕路回來,裴旻已經疲憊到了極點,此刻他嘆了一聲,見杜士儀突然從腰間解下一個長筒狀的銀筒遞了過來,他不禁有些訝異,等到杜士儀示意是寧神的飲品,他方纔有些猶豫地喝了一口。入口只覺得微澀微苦,可片刻之後,那甘甜的回味漸漸在口腔中瀰漫了開來,他竟是覺得有些微提神的效果。

“這是薄荷茶,如今已經將近四月了,我炮製了隨身帶着,清心寧神效果甚佳。”

裴旻鎮守北平軍多年,最大的防禦對象就是奚族,再加上往昔交戰多次,他怎會沒聽說過奚族這一年多來的變化,當即若有所思地問道:“薄荷茶……對了,聽說固安公主使人往奚族阿會氏之外的另外四部,都販過茶葉?可是杜十九郎你出的主意?”

“當時奚王李魯蘇不在,奚族三部率兵壓境,稍有不慎,奚王牙帳中的固安公主和婦孺老幼就可能全都遭殃,所以我和固安公主見過三部俟斤之後,我就想了這個主意。”杜士儀坦然承認了下來,不等裴旻開口說些什麼,他就鄭重其事地拱了拱手道,“裴將軍,明人面前不說暗話。今日我登門拜祭,不只是爲了太夫人之喪。藍田縣主和固安公主母女相爭,此事已經不止牽連她二人,本不用我多管閒事。可我聽說奚族如今內鬥日烈,如今裴將軍回朝,一旦有人問及奚族當時和如今的情形,懇請裴將軍能夠據實稟報。”

裴旻本不想摻和這些事,可聽到杜士儀所求不過如此,他想想本就事涉自己的軍將本職,當即爽快地應道:“好,我自當實事求是!”

“多謝裴將軍!”

杜士儀心頭一顆大石頭就此落地,謝過之後,他想起裴旻乃是公冶絕的師弟,劍法獨步天下,正要設法請教一二,卻不料裴旻突然開口問了他一句:“對了,我聽聞杜郎君和張顛有些交往,不知道是否爲我引見畫筆一絕的吳先生?先母在世時篤信佛教,如今她過世時只餘一大遺願。便是在天宮寺作壁畫祭奠,雖則並非即刻就要作畫,可若能及早說動吳先生,我這心下也能稍安幾分。”

一個張旭就已經夠難打交道了,杜士儀對說動吳道子卻是半分把握都沒有。可裴旻既然開了口,他想了想最終答應了下來:“既是裴將軍爲了太夫人的一片孝心,我勉力一試吧。”

“那就多謝杜郎君了。此事成與不成乃是天數,即便不成,你所託之事我也必然具實言稟告。奚族如今和契丹一樣,隱憂重重,若不是如今這莫名其妙的風波,憑藉固安公主的手腕,本來大有可爲。”

1069.第1069章 聯姻37.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708.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355.第355章 恃強逼凌954.第954章 天無二日511.第511章 風生雲起1157.第1157章 安北援軍1141.第1141章 都死了……1000.第1000章 名師高徒1145.第1145章 嚴防死守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462.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1232.第1232章 死中求活754.第754章 風雨來兮779.第779章 郎舅之志652.第652章 平定460.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1235.第1235章 攻城攻心422.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785.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339.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1133.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804.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198.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596.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70.第70章 賜官放歸463.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1033.第1033章 羅鉗吉網855.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1189.第1189章 衆望所歸110.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764.第764章 煽風點火310.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322.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423.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1163.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682.第682章 千里歸來894.第894章 新老交替33.第33章 越女傳人390.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961.第961章 欺人太甚626.第626章 代州履新166.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公之威!92.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248.第248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106.第106章 分道揚鑣444.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661.第661章 張九齡675.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682.第682章 千里歸來1158.第1158章 殺!122.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749.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1030.第1030章 羣起待攻189.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211.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204.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678.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1279章 終章 三天下易主958.第958章 玲瓏心竅547.第547章 誘敵之計69.第69章 纖纖決意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62.第62章 帝后之心676.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422.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1258.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741.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560.第560章 明修棧道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8.第8章 有志不在高541.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506.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998.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159.第159章 勢在必得210.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473.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822.第822章 文武歸心323.第323章 秦王戰鼓223.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1214.第1214章 安陽城破1200.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1090.第1090章 廢物利用954.第954章 天無二日150.第150章 自留虎穴1009.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572.第572章 戰雲密佈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48.第48章 但願年年好1249.第1249章 把水攪渾!1050.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123.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凌人1033.第1033章 羅鉗吉網453.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445.第445章 全勝108.第108章 驚變1018.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
1069.第1069章 聯姻37.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708.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355.第355章 恃強逼凌954.第954章 天無二日511.第511章 風生雲起1157.第1157章 安北援軍1141.第1141章 都死了……1000.第1000章 名師高徒1145.第1145章 嚴防死守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462.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1232.第1232章 死中求活754.第754章 風雨來兮779.第779章 郎舅之志652.第652章 平定460.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1235.第1235章 攻城攻心422.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785.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339.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1133.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804.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198.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596.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70.第70章 賜官放歸463.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1033.第1033章 羅鉗吉網855.第855章 升官發財本一體1189.第1189章 衆望所歸110.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764.第764章 煽風點火310.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322.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423.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1163.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682.第682章 千里歸來894.第894章 新老交替33.第33章 越女傳人390.第390章 親友最知音961.第961章 欺人太甚626.第626章 代州履新166.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公之威!92.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248.第248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106.第106章 分道揚鑣444.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661.第661章 張九齡675.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682.第682章 千里歸來1158.第1158章 殺!122.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749.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1030.第1030章 羣起待攻189.第189章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211.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204.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678.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1279章 終章 三天下易主958.第958章 玲瓏心竅547.第547章 誘敵之計69.第69章 纖纖決意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62.第62章 帝后之心676.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422.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1258.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741.第741章 帳下文武皆英傑560.第560章 明修棧道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8.第8章 有志不在高541.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506.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998.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159.第159章 勢在必得210.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473.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822.第822章 文武歸心323.第323章 秦王戰鼓223.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1214.第1214章 安陽城破1200.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1090.第1090章 廢物利用954.第954章 天無二日150.第150章 自留虎穴1009.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572.第572章 戰雲密佈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48.第48章 但願年年好1249.第1249章 把水攪渾!1050.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123.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凌人1033.第1033章 羅鉗吉網453.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445.第445章 全勝108.第108章 驚變1018.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