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

楊萬頃竟在御史臺衆多御史的眼皮子底下成了那麼一樁笑話,李林甫得知之後自是大爲震驚。然而,他喜怒不形於色,只對楊萬頃十萬火急派來求救報信的令史吩咐了一聲稍安勿躁,隨即就立時設法從李隆基那兒打探天子的反應。然而,不打探還好,一打探他就得知杜士儀竟是去面聖了。而且君臣奏對時,高力士都被李隆基吩咐了去把門,其餘人就更加近不了身,即便他生怕杜士儀這一趟是專爲去告楊萬頃的狀,一時也無可奈何。

於是,他只能在手邊揀選了好幾樁要緊的公務,假借這些名義求見。儘管正在接見杜士儀的天子不可能有什麼答覆,可他和高力士的關係一向融洽,當即就出了尚書省直奔宣政殿。見那高高的宮闕臺階上空無一人,只有高力士一個人閒庭信步地來來回回踱着步子,他快速收拾好了心情和表情,緩步上了前去。

“高將軍怎麼在外頭?”李林甫明知故問地問了一句,隨即便若有所思地說道,“聽得陛下召見杜君禮,有什麼緊要消息,連你都聽不得?”

高力士在宮中多年,外官的心思幾乎一看就能明白,因此,面對李林甫的試探,他微微一笑便一攤手道:“杜君禮倒沒有說要單獨稟奏,是大家讓我到外頭看着,免得泄露了風聲。哎,吏部好端端捅了這麼一個大簍子,大家着實痛心疾首啊。再加上那個楊萬頃這麼一鬧,簡直是成了一樁笑話。從前看他處置張審素的案子時,倒是雷厲風行,可沒想到這次竟然這麼蠢!”

能夠讓高力士直接說出蠢這個字,足可見楊萬頃在其心目中,甚至在天子心目中是個什麼評價,此時此刻,李林甫不禁暗自將那個蠢貨給罵了個半死,可楊萬頃跟了他不是一年兩年,再加上他還需要這麼一個人釘在御史臺,所以他只能強笑道:“楊萬頃也是急於求成,故而手段太酷烈了一些。”

“怕只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高力士語帶雙關地透了個信,繼而就再也不肯多話了。

見他如此嘴緊,李林甫儘管心中急切,面上還得端着不緊不慢的樣子在外頭等着。當他心焦到已經難以自制的時候,終於窺見上頭的殿門徐徐打開,緊跟着,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裡頭傳出,緊跟着一個人影就從高高的臺階上緩緩下來,恰是杜士儀。當年兩人全都是宇文融的座上嘉賓,可此時此刻照面時,李林甫卻很清楚兩人之間的關係再也回不到當年。他當即就面露得體的笑容上了兩級臺階,衝着杜士儀微微頷首。

“君禮這是向陛下稟奏吏部考簿舞弊之案的進展?”

“不是進展,是已經審結了。”見李林甫臉上的表情一瞬間僵住,旋即才擠出了若無其事的笑容,他便若無其事地說道,“李侍郎不用擔心,我沒有在陛下面前告那楊萬頃的狀。時候不早,我就先告辭了。”

沒有告狀?誰信?

別說李林甫心中哂然,就連高力士也有些不信。後者在杜士儀走到身邊笑着道別的時候打了個招呼,繼而就走到李林甫身邊道:“李十郎還請先等一等,我且去大家面前稟奏一聲。”

身爲宗室,又是吏部侍郎,李林甫又是長袖善舞極其會做人,故而往日通行宮中暢通無阻,求見天子的時候鮮少有被打回票,可這一次,高力士進去沒多久後出來時,卻是無奈地對他搖了搖頭。

“李十郎,大家說了,今日疲累,倘若不是什麼十萬火急的大事,明日朝會上再奏吧!”

這種罕有的回絕讓李林甫大吃一驚。他幾乎是立刻攔在了要回去的高力士身前,低聲說道:“高將軍,陛下心情可好,就沒有提過其他的話麼?”

隨着王毛仲的倒臺,高力士如今是中官之中最炙手可熱的人,趨附的不計其數,然而,相比當年他寒微時杜思溫的援手之恩,如今這些殷勤的笑臉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他從來不是誰的禮都隨便亂收。李林甫這些年飛黃騰達,對他又客氣熱絡,出手一貫大方,他自然不會對其太過分。

“陛下心情有些煩亂,聽說是你來,沒有多提什麼,只道是,吏部事務繁忙,裴相國又是宰相,你一個人未免忙不過來,無有要事就不用急着來了。”

這話聽得李林甫心中大凜,然而,高力士已經把話說得這麼清楚了,他就不好混賴着繼續不走,拱了拱手後便轉身離開。想到杜士儀就比自己早走一會兒,他索性快走幾步,終於很快追上了前頭的人。他也顧不得旁人看見會怎麼傳言,親切地叫住杜士儀後,竟是又攀住了對方的胳膊,開口說道:“君禮,已故宇文兄的大祥便是明年年初,聖駕既在東都,我們恐怕沒法子趕回長安去,是不是一塊合送一份祭禮?”

人死二十五月曰大祥。儘管早在當年就和宇文融貌合神離,而後的交往也少之又少,但李林甫在面上的功夫素來做得滴水不漏。宇文融的靈柩送回長安之後,他還親自上門弔祭哭拜了一場,送的賻儀也相當優厚,對於宇文夫人韋氏以及幾個子女說話時更是極盡哀思悼念。然而,他算準了裴光庭不會因爲他對死人的態度而怎麼樣,卻並不知道,韋氏和子女們在雲州住了這麼久,親疏遠近未必就分不出來,更何況杜士儀和宇文家的聯繫素來緊密得很。

“宇文兄的祭禮我已經提早備好送去長安了。”見李林甫的臉色爲之一僵,杜士儀便緊跟着說道,“另外,我已經答應了宇文夫人,等到宇文大郎除服,我就正式收他爲弟子,悉心教導他,以代父責。雖說我不過癡長數歲,誠惶誠恐,但宇文夫人一片愛子誠意,我也只能勉爲其難。”

聽到這裡,李林甫不知不覺鬆開了手。然而,他很快重新整理好了心情,復又笑容滿面地和杜士儀並肩前行,嘴裡卻說道:“我知道,君禮你對我有些誤會。是,我這幾年來禮事裴相國,但其中有私交,也有公義,宇文兄行事太過於激進急躁,更何況,有些地方……”

“有些地方確實是當年宇文兄做錯了。但既是有緣爲友,自當拾遺補缺,爲其指出缺失,彌補過錯。即便未必有用,但至少比三緘其口來得好。”杜士儀淡淡地接上了李林甫的話,隨即就拱了拱手道,“我還要回中書省向蕭相國覆命,先告辭了!”

李林甫入仕這麼多年,長袖善舞,和大多數人都能相處得一團和氣,故而在官階差不多的僚友之中,鮮少樹敵,靠的就是這八面玲瓏的功夫。可這時候面對態度冷硬的杜士儀,他第一次感到,對方彷彿在有意和他劃清界限。認清楚這一點的他不由得眼露兇光,可緊跟着發現四周圍有路過的官吏在悄悄窺探自己,他就立刻恢復了面無表情的威嚴樣子,等到回了尚書省吏部自己那偌大的直房,將大門關上,他才露出了難以掩飾的怒色。

杜士儀這種油鹽不進的態度,實在是太棘手了,他到底是想要幹什麼?

回到中書省政事堂旁邊的知制誥直房,杜士儀便發現張九齡正在伏案疾書。本應是兩人分擔的知制誥之責,今天全都由張九齡一人代行,他看到那一卷卷誥旨,便不動聲色上前去翻閱了一下,就只見字字珠璣幾無可易,當下在心裡嘆息了一聲。

詩賦比不上這些名士也就算了,可文章上頭他也不可避免地瞠乎其後,每天要耗費無數腦細胞在各種誥旨撰文上,這人人趨之若鶩的中書舍人他還真是恨不得辭掉丟給別人。

“君禮回來了?”張九齡一擡頭髮現杜士儀回來了,連忙放下手中的筆揉了揉手腕站起身來,卻是比往日的相處更多了幾分熱情,“今天聽說你在御史臺輕輕巧巧將這樁舞弊案斷了個分明,書證人證旁證一應俱全,作奸犯科者和無辜者清濁立判,讓那楊萬頃無地自容,實在是既安定了人心,又不失正義公理。我此前還以爲你一直拖延不去御史臺,是爲了推諉敷衍,實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杜士儀當然不會純粹認爲,張九齡是太老實了。任何人仕途一再起起落落,在中樞地方上上下下許久,都不會猶如一杯白水那樣乾淨。然而,他既然選擇了這一次從吏部打開突破口,這幾個月以來又和張九齡保持着正常的同僚往來,在剛剛和李林甫幾乎翻臉的這當口,他自然不會把張九齡的善意再往外推。於是,他笑了笑謙遜了幾句之後,便繞到張九齡身側去看他剛剛寫就的誥旨,可只看了一眼,他就爲之眼神一凝。

那不是別的,正是授李明駿左金吾衛員外將軍的誥旨。所謂的李明駿,不是白狼還有誰?

張九齡看到杜士儀若有所思地看着這道誥旨,當即苦笑道:“此人於此前東北一戰帶領數百人馬突襲敵後,救下趙大帥,又配合信安王打了這麼一個大勝仗,信安王回朝舉薦,陛下也身爲嘉賞,故而不但賜姓李,冠名明駿,而且如今又授其爲左金吾衛將軍。我雖不想說什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話,可驟然升遷太速,讓前頭帶兵打仗的漢將情何以堪?”

聽到張九齡的這般評論,杜士儀便微微笑道:“子壽兄所言極是。”

421.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966.第966章 節度北庭729.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552.第552章 造勢217.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629.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548.第548章 覆滅368.第368章 翻臉1231.第1231章 借刀殺人375.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562.第562章 騰換陳糧932.第932章 僕固之主600.第600章 弄璋之喜927.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181.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299.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826.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214.第214章 以德服人68.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204.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520.第520章 終成正果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406.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1033.第1033章 羅鉗吉網1149.第1149章 自刎307.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1210.第1210章 援軍奇襲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593.第593章 太真之謀74.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1129.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283.第283章 袖手觀狗吠408.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1140.第1140章 絕情絕義1169.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83.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301.第301章 問君心意667.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1104.第1104章 援軍627.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879.第879章 不得不動137.第137章 當頭棒喝392.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812.第812章 貪得無厭592.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247.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463.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557.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631.第631章 步步緊逼545.第545章 白登山884.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791.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476.第476章 傷別離215.第215章 塵埃落定478.第478章 天倫之樂1124.第1124章 擁戴太子899.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413.第413章 撬動1085.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1257.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416.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425.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1038.第1038章 調兵遣將610.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1175.第1175章 格殺勿論225.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570.第570章 招兵買馬744.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1220.第1220章 非戰之罪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869.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1240.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571.第571章 千里來投1018.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978.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678.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731.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532.第532章 鐵骨柔情396.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1011.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427.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262.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627.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16.第16章 一盤好菜434.第434章 製茶之道1141.第1141章 都死了……241.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933.第933章 一方支柱1152.第1152章 身首異處989.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167.第167章 情深意長1221.第1221章 范陽請降352.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743.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
421.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966.第966章 節度北庭729.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552.第552章 造勢217.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629.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548.第548章 覆滅368.第368章 翻臉1231.第1231章 借刀殺人375.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562.第562章 騰換陳糧932.第932章 僕固之主600.第600章 弄璋之喜927.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181.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299.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826.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214.第214章 以德服人68.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204.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520.第520章 終成正果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406.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1033.第1033章 羅鉗吉網1149.第1149章 自刎307.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1210.第1210章 援軍奇襲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593.第593章 太真之謀74.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1129.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283.第283章 袖手觀狗吠408.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1140.第1140章 絕情絕義1169.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83.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301.第301章 問君心意667.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1104.第1104章 援軍627.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879.第879章 不得不動137.第137章 當頭棒喝392.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812.第812章 貪得無厭592.第592章 再得貴子,籌謀外任247.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463.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557.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631.第631章 步步緊逼545.第545章 白登山884.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791.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476.第476章 傷別離215.第215章 塵埃落定478.第478章 天倫之樂1124.第1124章 擁戴太子899.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413.第413章 撬動1085.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1257.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416.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425.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1038.第1038章 調兵遣將610.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1175.第1175章 格殺勿論225.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570.第570章 招兵買馬744.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1220.第1220章 非戰之罪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869.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1240.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571.第571章 千里來投1018.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978.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678.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731.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532.第532章 鐵骨柔情396.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1011.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427.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262.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627.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16.第16章 一盤好菜434.第434章 製茶之道1141.第1141章 都死了……241.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933.第933章 一方支柱1152.第1152章 身首異處989.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167.第167章 情深意長1221.第1221章 范陽請降352.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743.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