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

書齋中,杜士儀剛指點了陳寶兒的書法,又指點了崔頜的一篇策論,外間便通報進來說,楊銛攜妹求見。

自從出任成都令以來,這些本地大戶也好,外地衣冠戶也好,他是擡頭不見低頭見,每日裡花在周旋上頭的時間就很不少,若非成果也一樣斐然,他怎麼也不會這樣耐性。而此時此刻,他最最驚愕的便是攜妹求見這四個字,心裡一下子翻騰起了萬般念頭。

楊銛的妹妹……是那年方四五歲便已經粉妝玉琢煞是可愛的玉奴,抑或是她的其他姐姐妹妹?可如今這時節,楊家姊妹的年紀纔多大,就算到了見客的時節,怎也不至於跟着到縣廨來見當地長官吧?這楊銛是打的什麼主意,即便楊氏並非弘農楊氏,但總不像成都這些豪族似的,祖上沒什麼傑出人物……

想歸這麼想,但杜士儀終究好奇得很,乾脆就當沒聽出攜妹那二字的含義,含含糊糊吩咐了一聲請。等到書齋門外傳來了說話聲,他擡起頭看見一高一矮進來的兩個人,目光頓時完全落在了一丁點大的玉奴身上。

大約是因爲今天天色格外寒冷,她身上裹着厚實的寶藍色絲綿小襖,頭上戴着暖帽,整個人就彷彿是一團絨球似的憨態可掬。更讓他忍俊不禁的是,也不知道是楊銛教的,還是小丫頭真的記得他,竟是鬆開楊銛的手跌跌撞撞上了前來。

“叔叔!”

杜士儀唯一的外甥女崔琳,如今還只是剛剛從四處亂爬長到漸漸能走兩步的年紀,距離牙牙學語還早。而每到冬日,崔儉玄也一樣會在出門時把女兒裹成一個大阿福,因而,面對這樣的玉奴,他不但有些好笑,而且更感到幾分親切。想起自己剛到成都上任時,這小丫頭因爲思念父親心切而鬧着乳母帶其離家,又不偏不倚跌倒在自己坐騎前,他不禁站起身稍稍攙扶了一把,這才讓小丫頭順利走到了自己的坐席前。

“真的是叔叔!”玉奴小小的臉上露出了又驚又喜的表情,隨即笑得嘴角彎彎的,“七兄果然沒騙我!謝謝叔叔上次送我回家!”

杜士儀聞言擡頭看了一眼楊銛,見他只是微笑,儘管知道這小子不如鮮于仲通那般魄力大,所以才把堂妹帶來,可之前那段小小的緣分,再加上這麼個還不諳世事的小丫頭出馬,他總不能再給楊銛臉色看,於是只能輕咳一聲道:“謝就不必了,日後千萬不可再任性。”

話是這麼說,可就連沒有退避的崔頜和陳寶兒都聽出,杜士儀的語氣中多了幾分少有的溫和。而楊銛見玉奴乖乖垂手應是,暗想自己對她兩個姊姊的央求算是起效了,她們兩個一塊耳提面命,玉奴總算是聽了話。然而,還不等他斟酌接下來如何起頭說楊家也願意捐錢修水渠,但手頭卻不寬裕的事,他就看到玉奴竟是伸出手輕輕拽了拽杜士儀的衣角,隨即說出了一句讓他瞠目結舌的話來。

“叔叔,過年了,我阿爺會回來嗎?”

杜士儀這纔想起楊銛曾經提到,玉奴的父親楊玄琰現任蜀州司戶參軍,儘管蜀州就在益州之西,兩州算是緊挨着,趕回成都也就是兩日的事,可身爲一州地方官,絕不能輕易出州,這楊玄琰是否能夠在過年時回來,他可不敢隨意打包票。

就在他有些爲難之際,楊銛連忙一個箭步上前來,滿臉苦色地哄騙道:“玉奴,你阿爺過年自然會回來。你不是說爲了答謝杜明府,有東西要送嗎?”

此話一出,不但杜士儀愣住了,就連崔頜和陳寶兒,也不約而同從書案後頭悄悄窺視,心中無不好奇。然而,衆目睽睽之下,玉奴卻根本不接這話茬,而是有些不高興地撅嘴說道:“七兄騙人,你上次也說阿爺會回來,可阿爺根本就沒回來,你是壞人!”

她氣鼓鼓地不再看楊銛,而是眼巴巴瞧着杜士儀說:“叔叔是好人,叔叔告訴我,阿爺可會回來?”

杜士儀不想自己居然從這麼個小丫頭口中收到一張好人卡,一時哭笑不得。然而,見玉奴眼圈漸漸紅了,眼淚也在眼圈裡直打轉,他立時乾咳一聲道:“都要過年了,你阿爺自然會回來陪你過年。等到了元宵節滿城放花燈時,他也一定會帶你出去看燈。”

“真的?”

玉奴一時驚喜交加,小眼睛直放光,拽着杜士儀衣角的手竟是用勁更大了。她死死盯着杜士儀,彷彿是想把他的形貌全都記下來,這才破涕爲笑道:“叔叔,七兄是壞人,你是好人!不過,花燈是什麼樣的?玉奴沒見過呢。”

面對這麼一個纏人的小丫頭,杜士儀終於有些招架不住了。再見楊銛面色沮喪尷尬,顯然也沒料到把妹妹帶來是這麼個下場,他立刻明白,這個傢伙是完全指望不上的。而再這麼下去,他在崔頜和陳寶兒面前的嚴師架子恐怕再也保不住,於是不得已之下,他便站起身來,卻是和顏悅色地說道,“來,我帶你去外頭看看,什麼是花燈。”

等到他和玉奴出了書齋,楊銛又急急忙忙跟了出來,他便回頭看了一眼這位狼狽的兄長,似笑非笑地問道:“楊郎君看來還制不住玉奴啊。上一次她偷溜出家時,送她回去的那個被人稱作釗郎君的,不知是哪位?”

楊銛只想着今天把玉奴帶出來的初衷全都泡了湯,這會兒自然哭喪着臉,聽到杜士儀這問題便訥訥說道:“那是我族弟楊釗。因城門乏人,他又生性疏闊,故而臨時被人拉去充隊正。楊家本是宦門,他卻非得涉足軍旅,最近幾日事務繁忙,否則他和明公有一面之緣,本該是他帶玉奴前來拜見的……”

杜士儀本就知道此前那隊正也應是楊家人,這會兒猜測得到了印證,而且還是令他爲之感慨的人物,他也就沒有再理論。可就是冷落了玉奴這麼一小會兒的功夫,他低頭一看,就只見人眼睛裡微微瀰漫着一股霧氣,彷彿又要哭了起來。眼見楊銛完全束手無策,他無可奈何之下,索性彎下腰拉起了小丫頭的手。

“叔叔,花燈!”

剛剛不過是隨便拿個由頭把人從書齋中誆騙出來,如今玉奴真的管他要花燈,他頓時犯了難。要板起臉呵斥今天別出心裁給他惹麻煩的楊銛很容易,可他一想到懷裡這個興許是未來的楊貴妃,心頭那種異樣的感覺就格外強烈。於是牽着玉奴走了兩步,他就突然靈機一動,因笑道:“現在看過花燈,正月十五的時候就沒有驚喜了。這樣,叔叔給你看樣好東西如何?”

“什麼好東西?”

“見到你就明白了!”

楊銛在旁邊是賠足了小心,心裡不斷暗自懊喪怎麼會平白無故想出瞭如此餿主意,難道是看着杜士儀這新任成都令上任以來太過於強勢,而鮮于仲通更直接拿出大手筆來,以至於他這個楊家臨時主事的亂了方寸?想歸這麼想,他還是緊緊跟在杜士儀身後,直到杜士儀來到後頭正房門口,吩咐了門口一個婢女開門,徑直走了進去。即便知道自己這貿貿然跟着進房很不妥當,但他不得不硬着頭皮跟上了。

到了房裡,杜士儀鬆開了玉奴的手,任由她東張西望四處看,自己卻到一側拿來了皮囊,解開之後就露出了那一把紫檀背板的琵琶。低頭看到玉奴果然是蹬蹬蹬腳下不甚穩當地追了過來,他就笑着問道:“你可認得此物?”

“認得。”

玉奴的眼中流露出幾分驚喜和欣悅的光彩,竟是異常興奮地叫道:“是琵琶!我看到阿姊們彈過,聲音很好聽!阿姊們請來的琴師,會彈很多琵琶曲子,我常常都在旁邊聽,記得很多曲子!”

小丫頭能夠不再追着自己要花燈,杜士儀就足可鬆一口氣了。他記得楊家姊妹們都愛好音律,固然便藉此試一試,此刻玉奴果然入彀,眼眸中甚至流露出一種見獵心喜的光輝,他不禁心中一動,遂抱着琵琶欣然坐下,因笑道:“那好,我彈奏一首曲子給你聽聽,看你可能答出是什麼曲子!”

這樣的考較讓楊銛爲之一愣,但玉奴卻高興得連聲答應。等到琴絃一響,樂聲乍起,心緒截然不同的兄妹倆卻都凝神細聽了起來。不過才一小會兒,玉奴便喜笑顏開地拍掌說道:“是春江花月夜!”

見這麼一丁點大的小丫頭只憑這麼一小節樂曲就敏銳地分辨了出來,杜士儀一愣之下,立時揉弦再換,可同樣不過倏忽之間,玉奴又是嚷嚷道:“是破陣樂!”

“是清平樂!”

“是涼州詞!”

“是雲州曲!”

一次次不過起頭未久就被人聽出來,杜士儀莞爾一笑,手法驟然一變,卻是不從頭開始,而是挑了中間一段,而且乍一開始便是鐵騎突出刀槍鳴的高潮樂章。這連續不斷的激昂曲調果然聽得玉奴面色微微發白,直到杜士儀屈指下落以短音截停,她歪着腦袋茫然了好一會兒,最終搖了搖頭。

“玉奴沒聽過……這曲子好嚇人……”

“這是楚漢,乃是武曲中的武曲,和那些音韻悠長的文曲自然不同。”杜士儀說着放下了琵琶,心中也不禁暗歎自己真是童心未泯,居然逗個小丫頭逗了這許久。然而,讓他完全沒想到的是,玉奴竟突然又衝了上來,一把拽住了他的衣角。

“叔叔,你教玉奴彈琵琶好不好?”

書齋中,杜士儀剛指點了陳寶兒的書法,又指點了崔頜的一篇策論,外間便通報進來說,楊銛攜妹求見。

自從出任成都令以來,這些本地大戶也好,外地衣冠戶也好,他是擡頭不見低頭見,每日裡花在周旋上頭的時間就很不少,若非成果也一樣斐然,他怎麼也不會這樣耐性。而此時此刻,他最最驚愕的便是攜妹求見這四個字,心裡一下子翻騰起了萬般念頭。

楊銛的妹妹……是那年方四五歲便已經粉妝玉琢煞是可愛的玉奴,抑或是她的其他姐姐妹妹?可如今這時節,楊家姊妹的年紀纔多大,就算到了見客的時節,怎也不至於跟着到縣廨來見當地長官吧?這楊銛是打的什麼主意,即便楊氏並非弘農楊氏,但總不像成都這些豪族似的,祖上沒什麼傑出人物……

想歸這麼想,但杜士儀終究好奇得很,乾脆就當沒聽出攜妹那二字的含義,含含糊糊吩咐了一聲請。等到書齋門外傳來了說話聲,他擡起頭看見一高一矮進來的兩個人,目光頓時完全落在了一丁點大的玉奴身上。

大約是因爲今天天色格外寒冷,她身上裹着厚實的寶藍色絲綿小襖,頭上戴着暖帽,整個人就彷彿是一團絨球似的憨態可掬。更讓他忍俊不禁的是,也不知道是楊銛教的,還是小丫頭真的記得他,竟是鬆開楊銛的手跌跌撞撞上了前來。

“叔叔!”

杜士儀唯一的外甥女崔琳,如今還只是剛剛從四處亂爬長到漸漸能走兩步的年紀,距離牙牙學語還早。而每到冬日,崔儉玄也一樣會在出門時把女兒裹成一個大阿福,因而,面對這樣的玉奴,他不但有些好笑,而且更感到幾分親切。想起自己剛到成都上任時,這小丫頭因爲思念父親心切而鬧着乳母帶其離家,又不偏不倚跌倒在自己坐騎前,他不禁站起身稍稍攙扶了一把,這才讓小丫頭順利走到了自己的坐席前。

“真的是叔叔!”玉奴小小的臉上露出了又驚又喜的表情,隨即笑得嘴角彎彎的,“七兄果然沒騙我!謝謝叔叔上次送我回家!”

杜士儀聞言擡頭看了一眼楊銛,見他只是微笑,儘管知道這小子不如鮮于仲通那般魄力大,所以才把堂妹帶來,可之前那段小小的緣分,再加上這麼個還不諳世事的小丫頭出馬,他總不能再給楊銛臉色看,於是只能輕咳一聲道:“謝就不必了,日後千萬不可再任性。”

話是這麼說,可就連沒有退避的崔頜和陳寶兒都聽出,杜士儀的語氣中多了幾分少有的溫和。而楊銛見玉奴乖乖垂手應是,暗想自己對她兩個姊姊的央求算是起效了,她們兩個一塊耳提面命,玉奴總算是聽了話。然而,還不等他斟酌接下來如何起頭說楊家也願意捐錢修水渠,但手頭卻不寬裕的事,他就看到玉奴竟是伸出手輕輕拽了拽杜士儀的衣角,隨即說出了一句讓他瞠目結舌的話來。

“叔叔,過年了,我阿爺會回來嗎?”

杜士儀這纔想起楊銛曾經提到,玉奴的父親楊玄琰現任蜀州司戶參軍,儘管蜀州就在益州之西,兩州算是緊挨着,趕回成都也就是兩日的事,可身爲一州地方官,絕不能輕易出州,這楊玄琰是否能夠在過年時回來,他可不敢隨意打包票。

就在他有些爲難之際,楊銛連忙一個箭步上前來,滿臉苦色地哄騙道:“玉奴,你阿爺過年自然會回來。你不是說爲了答謝杜明府,有東西要送嗎?”

此話一出,不但杜士儀愣住了,就連崔頜和陳寶兒,也不約而同從書案後頭悄悄窺視,心中無不好奇。然而,衆目睽睽之下,玉奴卻根本不接這話茬,而是有些不高興地撅嘴說道:“七兄騙人,你上次也說阿爺會回來,可阿爺根本就沒回來,你是壞人!”

她氣鼓鼓地不再看楊銛,而是眼巴巴瞧着杜士儀說:“叔叔是好人,叔叔告訴我,阿爺可會回來?”

杜士儀不想自己居然從這麼個小丫頭口中收到一張好人卡,一時哭笑不得。然而,見玉奴眼圈漸漸紅了,眼淚也在眼圈裡直打轉,他立時乾咳一聲道:“都要過年了,你阿爺自然會回來陪你過年。等到了元宵節滿城放花燈時,他也一定會帶你出去看燈。”

“真的?”

玉奴一時驚喜交加,小眼睛直放光,拽着杜士儀衣角的手竟是用勁更大了。她死死盯着杜士儀,彷彿是想把他的形貌全都記下來,這才破涕爲笑道:“叔叔,七兄是壞人,你是好人!不過,花燈是什麼樣的?玉奴沒見過呢。”

面對這麼一個纏人的小丫頭,杜士儀終於有些招架不住了。再見楊銛面色沮喪尷尬,顯然也沒料到把妹妹帶來是這麼個下場,他立刻明白,這個傢伙是完全指望不上的。而再這麼下去,他在崔頜和陳寶兒面前的嚴師架子恐怕再也保不住,於是不得已之下,他便站起身來,卻是和顏悅色地說道,“來,我帶你去外頭看看,什麼是花燈。”

等到他和玉奴出了書齋,楊銛又急急忙忙跟了出來,他便回頭看了一眼這位狼狽的兄長,似笑非笑地問道:“楊郎君看來還制不住玉奴啊。上一次她偷溜出家時,送她回去的那個被人稱作釗郎君的,不知是哪位?”

楊銛只想着今天把玉奴帶出來的初衷全都泡了湯,這會兒自然哭喪着臉,聽到杜士儀這問題便訥訥說道:“那是我族弟楊釗。因城門乏人,他又生性疏闊,故而臨時被人拉去充隊正。楊家本是宦門,他卻非得涉足軍旅,最近幾日事務繁忙,否則他和明公有一面之緣,本該是他帶玉奴前來拜見的……”

杜士儀本就知道此前那隊正也應是楊家人,這會兒猜測得到了印證,而且還是令他爲之感慨的人物,他也就沒有再理論。可就是冷落了玉奴這麼一小會兒的功夫,他低頭一看,就只見人眼睛裡微微瀰漫着一股霧氣,彷彿又要哭了起來。眼見楊銛完全束手無策,他無可奈何之下,索性彎下腰拉起了小丫頭的手。

“叔叔,花燈!”

剛剛不過是隨便拿個由頭把人從書齋中誆騙出來,如今玉奴真的管他要花燈,他頓時犯了難。要板起臉呵斥今天別出心裁給他惹麻煩的楊銛很容易,可他一想到懷裡這個興許是未來的楊貴妃,心頭那種異樣的感覺就格外強烈。於是牽着玉奴走了兩步,他就突然靈機一動,因笑道:“現在看過花燈,正月十五的時候就沒有驚喜了。這樣,叔叔給你看樣好東西如何?”

“什麼好東西?”

“見到你就明白了!”

楊銛在旁邊是賠足了小心,心裡不斷暗自懊喪怎麼會平白無故想出瞭如此餿主意,難道是看着杜士儀這新任成都令上任以來太過於強勢,而鮮于仲通更直接拿出大手筆來,以至於他這個楊家臨時主事的亂了方寸?想歸這麼想,他還是緊緊跟在杜士儀身後,直到杜士儀來到後頭正房門口,吩咐了門口一個婢女開門,徑直走了進去。即便知道自己這貿貿然跟着進房很不妥當,但他不得不硬着頭皮跟上了。

到了房裡,杜士儀鬆開了玉奴的手,任由她東張西望四處看,自己卻到一側拿來了皮囊,解開之後就露出了那一把紫檀背板的琵琶。低頭看到玉奴果然是蹬蹬蹬腳下不甚穩當地追了過來,他就笑着問道:“你可認得此物?”

“認得。”

玉奴的眼中流露出幾分驚喜和欣悅的光彩,竟是異常興奮地叫道:“是琵琶!我看到阿姊們彈過,聲音很好聽!阿姊們請來的琴師,會彈很多琵琶曲子,我常常都在旁邊聽,記得很多曲子!”

小丫頭能夠不再追着自己要花燈,杜士儀就足可鬆一口氣了。他記得楊家姊妹們都愛好音律,固然便藉此試一試,此刻玉奴果然入彀,眼眸中甚至流露出一種見獵心喜的光輝,他不禁心中一動,遂抱着琵琶欣然坐下,因笑道:“那好,我彈奏一首曲子給你聽聽,看你可能答出是什麼曲子!”

這樣的考較讓楊銛爲之一愣,但玉奴卻高興得連聲答應。等到琴絃一響,樂聲乍起,心緒截然不同的兄妹倆卻都凝神細聽了起來。不過才一小會兒,玉奴便喜笑顏開地拍掌說道:“是春江花月夜!”

見這麼一丁點大的小丫頭只憑這麼一小節樂曲就敏銳地分辨了出來,杜士儀一愣之下,立時揉弦再換,可同樣不過倏忽之間,玉奴又是嚷嚷道:“是破陣樂!”

“是清平樂!”

“是涼州詞!”

“是雲州曲!”

一次次不過起頭未久就被人聽出來,杜士儀莞爾一笑,手法驟然一變,卻是不從頭開始,而是挑了中間一段,而且乍一開始便是鐵騎突出刀槍鳴的高潮樂章。這連續不斷的激昂曲調果然聽得玉奴面色微微發白,直到杜士儀屈指下落以短音截停,她歪着腦袋茫然了好一會兒,最終搖了搖頭。

“玉奴沒聽過……這曲子好嚇人……”

“這是楚漢,乃是武曲中的武曲,和那些音韻悠長的文曲自然不同。”杜士儀說着放下了琵琶,心中也不禁暗歎自己真是童心未泯,居然逗個小丫頭逗了這許久。然而,讓他完全沒想到的是,玉奴竟突然又衝了上來,一把拽住了他的衣角。

“叔叔,你教玉奴彈琵琶好不好?”

516.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821.第821章 誰人技高一籌?116.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498.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22.第22章 舌戰632.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399.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90.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31.第31章 手足連心1062.第1062章 人心所在483.第483章 急於求成6.第6章 婉拒621.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1172.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1132.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58.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699.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1099.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1274.第1274章 杜氏有後279.第279章 衆口鑠金96.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775.第775章 賜紫服金魚,歲末祝平安306.第306章 馬球三傑962.第962章 人之將死13.第13章 謁縣令692.第692章 蛇之七寸281.第281章 衝撞894.第894章 新老交替773.第773章 趁火打劫309.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496.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503.第503章 明經及第825.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1125.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420.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99.第99章 何謂大丈夫55.第55章 琵琶聲後胡騰舞1085.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633.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167.第167章 情深意長272.第272章 當頭一棒521.第521章 知制誥629.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20.第20章 招搖逢窘迫1130.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180.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1274.第1274章 杜氏有後400.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423.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521.第521章 知制誥318.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979.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224.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861.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384.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976.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606.第606章 雲州集1063.第1063章 公道人心465.第465章 師兄考師侄,卻見女弟子1144.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927.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217.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1245.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560.第560章 明修棧道166.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公之威!1168.第1168章 河洛攻略329.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337.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448.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638.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568.第568章 天子之賞1108.第1108章 翻臉1099.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174.第174章 競相染指71.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558.第558章 應對之策706.第706章 交鋒前夜151.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734.第734章 一線生機1039.第1039章 將星雲集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408.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1123.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726.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329.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839.第839章 僕固懷恩651.第651章 以下凌上12.第12章 薦師877.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650.第650章 巡軍964.第964章 巧舌如簧526.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34.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200.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293.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302.第302章 婚約嫁妝557.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
516.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821.第821章 誰人技高一籌?116.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498.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22.第22章 舌戰632.第632章 代州事,代人治399.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90.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31.第31章 手足連心1062.第1062章 人心所在483.第483章 急於求成6.第6章 婉拒621.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1172.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1132.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58.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699.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1099.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1274.第1274章 杜氏有後279.第279章 衆口鑠金96.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775.第775章 賜紫服金魚,歲末祝平安306.第306章 馬球三傑962.第962章 人之將死13.第13章 謁縣令692.第692章 蛇之七寸281.第281章 衝撞894.第894章 新老交替773.第773章 趁火打劫309.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496.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503.第503章 明經及第825.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1125.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420.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99.第99章 何謂大丈夫55.第55章 琵琶聲後胡騰舞1085.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633.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167.第167章 情深意長272.第272章 當頭一棒521.第521章 知制誥629.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20.第20章 招搖逢窘迫1130.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180.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1274.第1274章 杜氏有後400.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423.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521.第521章 知制誥318.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979.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224.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861.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384.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976.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606.第606章 雲州集1063.第1063章 公道人心465.第465章 師兄考師侄,卻見女弟子1144.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927.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217.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1245.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560.第560章 明修棧道166.第166章 宗祠訓誡,京兆公之威!1168.第1168章 河洛攻略329.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337.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448.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638.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568.第568章 天子之賞1108.第1108章 翻臉1099.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174.第174章 競相染指71.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558.第558章 應對之策706.第706章 交鋒前夜151.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734.第734章 一線生機1039.第1039章 將星雲集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408.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1123.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726.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329.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839.第839章 僕固懷恩651.第651章 以下凌上12.第12章 薦師877.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650.第650章 巡軍964.第964章 巧舌如簧526.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34.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200.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293.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302.第302章 婚約嫁妝557.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