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第302章 婚約嫁妝

上次來洛陽,還是當初京兆府解試之後的事情了。如今一晃兩年有餘,重遊故地,杜士儀不僅身材拔高,歷經觀風北地和萬年尉任上的磨礪,氣質風儀也有了不小的蛻變。踏進永豐坊崔宅直入寢堂拜見趙國夫人的時候,他就只見趙國夫人李氏打量着自己,竟是訝異地嗟嘆了一聲,隨即方纔恍然回神,連忙離座而起下來雙手將他攙扶了起來,又扶起了一旁的杜十三娘。

“你們兄妹什麼都好,就是太講禮數太客氣了,都是自家人,何必如此拘泥?”趙國夫人去年底方纔剛見過杜十三娘,可杜士儀卻是闊別兩年有餘,此刻便欣然笑道,“十九郎真是大變樣了,不但名揚宇內,更精華內斂,不復從前的稚氣,果然不愧是有爲之才!我和五娘原本還想着把十一郎託付給你,讓他好好磨礪鍛鍊,沒想到轉眼間你便升任左拾遺,到了這東都來,那真的是再好不過了!你在東都沒有私宅,不如住到崔家來如何?”

趙國夫人一看到杜家兄妹,就想到杜士儀當年不顧解試日夜趕路到東都,把崔儉玄從懸崖邊上拉回來的情景,此刻幾乎想都沒想便說出了這一建議。然而話音剛落,一旁就傳來了崔五孃的輕輕咳嗽。她側頭一看長女,就只見崔五娘款款上了前來。

兩年的時間讓杜士儀顯得成熟挺拔,但兩年的時間卻讓崔五娘明顯清減了下來,面龐亦不如當年那般總帶着幾分一切在握的強勢。她含笑對杜士儀和杜十三娘兄妹二人點了點頭,這纔開口說道:“阿孃,杜十九郎如今不是當年的白身,而是天子近臣,官居左拾遺。而四伯父起復爲尚書左丞的消息剛剛確定,不日必定會回到東都。四伯父重居高位,迎來送往必然不少,杜十九郎在這兒進進出出,人多嘴雜,以訛傳訛,對四伯父和杜十九郎都不利。”

和崔五娘再次重逢,見她依舊如此面面俱到,杜士儀心中明白,這位長姊仍然放不下肩上的擔子,仍然在用自己的方式鼎力支撐崔氏。想到這裡,他便對趙國夫人誠懇地說道:“夫人關切之心,我們兄妹銘感五內,只是在洛陽這一住難免要一年半載,一直叨擾確實多有不便。”

好容易逮着說話的機會,崔儉玄立刻拍着胸脯道:“就是嘛,阿孃,你放心,我在東都也算是地頭蛇,我帶着杜十九和十三娘去找合適的宅院就好!”

“什麼地頭蛇,十一郎,日後說話留心一些,如今崔氏不比從前了!”

崔五娘冷冷一瞪眼,崔儉玄立時氣焰全消。這時候,趙國夫人方纔歉然說道:“確是我考慮不周疏忽了,五娘和杜十九郎的話在理。十一郎既是這般熱心,就讓他陪着你們找一處合適的宅子。四兄這一回來,以十一郎的性子,必也會覺得家中逼仄嘈雜,索性就讓他和你們同住。”

“阿孃,真的?”

見崔儉玄喜形於色,一旁侍立的崔九娘登時爲之氣結,當下輕哼一聲嘟囔道:“分明是怕四伯父回來又老是盯着你教訓個沒完……”

“都少說兩句!”家裡崔承訓崔錡兄弟二人都是好性子人,偏偏這一雙長相酷似的弟妹個性最怪,崔五娘對他們是又頭疼又無奈,如今杜士儀肯接手一個帶回去,她只消壓着崔九娘就好,心裡簡直是如釋重負。此刻一語喝住了兩個人,她便又上去攙扶了母親坐下,口中說道,“不過,找合適的宅院固然要緊,這頭兩天,還請十九郎和十三娘先在家裡安頓,等回頭外面準備好了立時搬出去。否則,總不成到了東都還要你們出去住旅舍客舍?”

叔父杜孚在東都還有私宅,此事杜思溫曾經提過,然而杜士儀懶得和杜孚有什麼瓜葛,杜思溫的私宅他也不想扯着虎皮做大旗去叨擾,再加上這一次的擢升突然,找宅子確實不可能今日一蹴而就,他也就答應了下來。而崔九娘好容易又盼了杜十三娘回來,這會兒就拉着人出去玩鬧了,她們倆一走,杜士儀見崔儉玄眼巴巴瞅着自己,他便沒好氣地回看了過去。

這種事難道還要我這個女方的兄長來說?

崔儉玄這會兒雖然患得患失,可他轉瞬間就明白了過來。張口待要說話時,他猛然間醒悟到,這婚事雖然是阿孃阿姊都首肯,就連四伯父也默許了的,可總不能明講是他自己親自和杜士儀直說的。一時間,他只能絞盡腦汁字斟句酌地說道:“阿孃,阿姊,這次我到長安城,還見到了三師兄。三師兄說,以我如今的情形,直接由衛官而武選,不如設法先求鄉貢明經,如此明年省試若能明經及第,就可設法候選……”

“不愧是裴郎君,想得周到。”崔五娘笑吟吟地打斷了崔儉玄的話,心裡卻不由嗟嘆,弟弟信賴草堂的恩師和師兄弟們更甚家裡人,此等話無論母親四伯父還是自己說,崔儉玄都未必會聽。注意到剛剛崔儉玄和杜士儀杜十三娘之間的眼神變化,她便又附在母親耳畔低聲言語了兩句。下一刻,趙國夫人就露出了欣悅的笑容。

“十一郎能得這般師友,不但是他的幸事,也是崔氏一門之幸。杜十九郎,有一件事其實我早就想提,可家中迭遭變故,遂一路拖延到了今天。十三娘當初在崔宅之中學禮書經算技,我是看着她如何努力如何用心的,從那時候就已經喜歡上了她。她父母都不在,只有你這麼一個長兄,如今十一郎已經守制期滿,我這個阿孃便替他求個親如何?若得十三娘爲子媳,我必定視她如親女,五娘九娘也必然會待她如姊妹,絕不會讓她受一丁點委屈!”

這樣的承諾和崔儉玄之前的話如出一轍。杜士儀掃了一眼一旁乾笑着的崔十一,以及面露羞澀的妹妹,沉吟片刻便點了點頭道:“夫人厚愛,杜十九不敢辭。然則我只有十三娘這一個妹妹,不能讓她草草出嫁,因而嫁妝等等都要好好備辦。”

“對對,是要好好預備。”儘管知道自己這個真正的準新郎對這事情其實沒什麼發言權,但崔儉玄更記得自己和杜士儀的承諾,連忙開口說道,“那就等我今年得了鄉貢明經的資格,再行交換婚書!”

嗣趙國公的爵位歸嫡長子崔承訓,而幼子則是門蔭常科皆可,卻得視情形再做決定,所以崔儉玄有這樣的決心,趙國夫人不知道有多高興,當即笑着說道:“那就依你,不要讓十九郎和十三娘失望!”教訓過兒子,她便對崔五娘說道,“五娘,杜十九郎要替妹妹預備嫁妝,你也替你弟弟好好打點諸禮!”

“那是自然。”崔五娘爽利地答應了下來,心裡想着崔承訓自幼定下的妻子,出自琅琊王氏的王六娘如今尚未進門,她見過一次,只覺得人雖溫婉有禮,但彷彿柔婉太過,卻不及杜十三孃的堅忍不拔。如今杜士儀真的開口允下了這一樁婚事,今後家中不但有個能幫手的人,而且更是母親和她們姊妹全都能信賴託付的人。

儘管只是口頭定下婚事,但杜士儀回到自己當初和杜十三娘曾經寄居過的崔家那一處院落,仍然少不得對妹妹明說了。也許是路上就已經把這個話題挑明瞭,杜十三孃的臉上雖有些微微紅暈,可已經沒了先前的含羞帶澀,沉默片刻後,反而輕聲問道:“阿兄,倘若我出嫁了,你又不能娶妻,家裡豈不是無人照管?要不然,再拖一陣子。”

“我能拖得起,你卻拖不起,阿兄已經耽誤你很久了。”杜士儀輕輕按住了杜十三孃的肩膀,這才坦然說道,“家裡沒那麼多事情,樊川杜曲老宅和田莊的事,有十三郎幫忙照管,二十一郎雖在讀書,卻也能幫手一把。至於宣陽坊私宅,你把秋娘留給我就行了。竹影還是跟着你,你們從小就在一塊,如此我也能更放心些。至於你的嫁妝,我都想好了,去年吳九他們從廣東回來,端硯原石的儲備足夠用三年。而既然已經風靡開來,此一樁生意已經不太好繼續做。所幸對奚族的茶葉生意已經正在做,接下來興許還會加上對契丹,對突厥,這又能支撐幾年,所以,我打算給你預備兩萬貫的嫁妝。”

聽杜士儀說着這些井井有條的安排,尤其是兩萬貫的嫁妝,杜十三娘登時只覺得眼眶溼潤了。兩萬貫,那便是兩千萬錢,那些王侯貴戚興許會不放在心上,然則對於一度衰敗的杜家來說,卻是一筆極其龐大的財富。而這些,全都是她的兄長殫精竭慮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她沒有幫上太大的忙,可出嫁時卻要分走這麼多,這讓她如何能坦然接受?

“阿兄,太多了,真的太多了!你日後說不定還要輾轉各地做官,怎麼也應該多留一些打點,更何況,阿兄將來也要娶妻,總不能讓人說……”

“總不能讓人說什麼?”杜士儀微微一笑,輕輕屈指彈了彈小丫頭的腦門,“是你自己想太多了。我要當官,我要賺錢,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讓自己還有你這個妹妹的日子過得好些。就連當初我在聖人面前都說,之所以考進士科,而不是去考明經科,就是因爲進士及第不用守選,能夠讓妹妹風光出嫁。如今我已經願望達成了,要是不能讓你風風光光,我豈不是白白拼了這麼多年?”

“阿兄……”杜十三娘情不自禁地低頭擦了擦眼睛,這個話題她拗不過兄長,可並不代表她就真的願意這般接受那龐大的饋贈,因而沉吟好半晌,她就擡起頭說道,“嶽娘子既是走了,如今我們又到了洛陽,我替阿兄去看一看王娘子可好?”

不料想杜十三娘突然提出要去見王容,杜士儀先是一愣,隨即就笑了起來:“好,阿兄可就謝謝你這個善解人意的妹妹了。”

上次來洛陽,還是當初京兆府解試之後的事情了。如今一晃兩年有餘,重遊故地,杜士儀不僅身材拔高,歷經觀風北地和萬年尉任上的磨礪,氣質風儀也有了不小的蛻變。踏進永豐坊崔宅直入寢堂拜見趙國夫人的時候,他就只見趙國夫人李氏打量着自己,竟是訝異地嗟嘆了一聲,隨即方纔恍然回神,連忙離座而起下來雙手將他攙扶了起來,又扶起了一旁的杜十三娘。

“你們兄妹什麼都好,就是太講禮數太客氣了,都是自家人,何必如此拘泥?”趙國夫人去年底方纔剛見過杜十三娘,可杜士儀卻是闊別兩年有餘,此刻便欣然笑道,“十九郎真是大變樣了,不但名揚宇內,更精華內斂,不復從前的稚氣,果然不愧是有爲之才!我和五娘原本還想着把十一郎託付給你,讓他好好磨礪鍛鍊,沒想到轉眼間你便升任左拾遺,到了這東都來,那真的是再好不過了!你在東都沒有私宅,不如住到崔家來如何?”

趙國夫人一看到杜家兄妹,就想到杜士儀當年不顧解試日夜趕路到東都,把崔儉玄從懸崖邊上拉回來的情景,此刻幾乎想都沒想便說出了這一建議。然而話音剛落,一旁就傳來了崔五孃的輕輕咳嗽。她側頭一看長女,就只見崔五娘款款上了前來。

兩年的時間讓杜士儀顯得成熟挺拔,但兩年的時間卻讓崔五娘明顯清減了下來,面龐亦不如當年那般總帶着幾分一切在握的強勢。她含笑對杜士儀和杜十三娘兄妹二人點了點頭,這纔開口說道:“阿孃,杜十九郎如今不是當年的白身,而是天子近臣,官居左拾遺。而四伯父起復爲尚書左丞的消息剛剛確定,不日必定會回到東都。四伯父重居高位,迎來送往必然不少,杜十九郎在這兒進進出出,人多嘴雜,以訛傳訛,對四伯父和杜十九郎都不利。”

和崔五娘再次重逢,見她依舊如此面面俱到,杜士儀心中明白,這位長姊仍然放不下肩上的擔子,仍然在用自己的方式鼎力支撐崔氏。想到這裡,他便對趙國夫人誠懇地說道:“夫人關切之心,我們兄妹銘感五內,只是在洛陽這一住難免要一年半載,一直叨擾確實多有不便。”

好容易逮着說話的機會,崔儉玄立刻拍着胸脯道:“就是嘛,阿孃,你放心,我在東都也算是地頭蛇,我帶着杜十九和十三娘去找合適的宅院就好!”

“什麼地頭蛇,十一郎,日後說話留心一些,如今崔氏不比從前了!”

崔五娘冷冷一瞪眼,崔儉玄立時氣焰全消。這時候,趙國夫人方纔歉然說道:“確是我考慮不周疏忽了,五娘和杜十九郎的話在理。十一郎既是這般熱心,就讓他陪着你們找一處合適的宅子。四兄這一回來,以十一郎的性子,必也會覺得家中逼仄嘈雜,索性就讓他和你們同住。”

“阿孃,真的?”

見崔儉玄喜形於色,一旁侍立的崔九娘登時爲之氣結,當下輕哼一聲嘟囔道:“分明是怕四伯父回來又老是盯着你教訓個沒完……”

“都少說兩句!”家裡崔承訓崔錡兄弟二人都是好性子人,偏偏這一雙長相酷似的弟妹個性最怪,崔五娘對他們是又頭疼又無奈,如今杜士儀肯接手一個帶回去,她只消壓着崔九娘就好,心裡簡直是如釋重負。此刻一語喝住了兩個人,她便又上去攙扶了母親坐下,口中說道,“不過,找合適的宅院固然要緊,這頭兩天,還請十九郎和十三娘先在家裡安頓,等回頭外面準備好了立時搬出去。否則,總不成到了東都還要你們出去住旅舍客舍?”

叔父杜孚在東都還有私宅,此事杜思溫曾經提過,然而杜士儀懶得和杜孚有什麼瓜葛,杜思溫的私宅他也不想扯着虎皮做大旗去叨擾,再加上這一次的擢升突然,找宅子確實不可能今日一蹴而就,他也就答應了下來。而崔九娘好容易又盼了杜十三娘回來,這會兒就拉着人出去玩鬧了,她們倆一走,杜士儀見崔儉玄眼巴巴瞅着自己,他便沒好氣地回看了過去。

這種事難道還要我這個女方的兄長來說?

崔儉玄這會兒雖然患得患失,可他轉瞬間就明白了過來。張口待要說話時,他猛然間醒悟到,這婚事雖然是阿孃阿姊都首肯,就連四伯父也默許了的,可總不能明講是他自己親自和杜士儀直說的。一時間,他只能絞盡腦汁字斟句酌地說道:“阿孃,阿姊,這次我到長安城,還見到了三師兄。三師兄說,以我如今的情形,直接由衛官而武選,不如設法先求鄉貢明經,如此明年省試若能明經及第,就可設法候選……”

“不愧是裴郎君,想得周到。”崔五娘笑吟吟地打斷了崔儉玄的話,心裡卻不由嗟嘆,弟弟信賴草堂的恩師和師兄弟們更甚家裡人,此等話無論母親四伯父還是自己說,崔儉玄都未必會聽。注意到剛剛崔儉玄和杜士儀杜十三娘之間的眼神變化,她便又附在母親耳畔低聲言語了兩句。下一刻,趙國夫人就露出了欣悅的笑容。

“十一郎能得這般師友,不但是他的幸事,也是崔氏一門之幸。杜十九郎,有一件事其實我早就想提,可家中迭遭變故,遂一路拖延到了今天。十三娘當初在崔宅之中學禮書經算技,我是看着她如何努力如何用心的,從那時候就已經喜歡上了她。她父母都不在,只有你這麼一個長兄,如今十一郎已經守制期滿,我這個阿孃便替他求個親如何?若得十三娘爲子媳,我必定視她如親女,五娘九娘也必然會待她如姊妹,絕不會讓她受一丁點委屈!”

這樣的承諾和崔儉玄之前的話如出一轍。杜士儀掃了一眼一旁乾笑着的崔十一,以及面露羞澀的妹妹,沉吟片刻便點了點頭道:“夫人厚愛,杜十九不敢辭。然則我只有十三娘這一個妹妹,不能讓她草草出嫁,因而嫁妝等等都要好好備辦。”

“對對,是要好好預備。”儘管知道自己這個真正的準新郎對這事情其實沒什麼發言權,但崔儉玄更記得自己和杜士儀的承諾,連忙開口說道,“那就等我今年得了鄉貢明經的資格,再行交換婚書!”

嗣趙國公的爵位歸嫡長子崔承訓,而幼子則是門蔭常科皆可,卻得視情形再做決定,所以崔儉玄有這樣的決心,趙國夫人不知道有多高興,當即笑着說道:“那就依你,不要讓十九郎和十三娘失望!”教訓過兒子,她便對崔五娘說道,“五娘,杜十九郎要替妹妹預備嫁妝,你也替你弟弟好好打點諸禮!”

“那是自然。”崔五娘爽利地答應了下來,心裡想着崔承訓自幼定下的妻子,出自琅琊王氏的王六娘如今尚未進門,她見過一次,只覺得人雖溫婉有禮,但彷彿柔婉太過,卻不及杜十三孃的堅忍不拔。如今杜士儀真的開口允下了這一樁婚事,今後家中不但有個能幫手的人,而且更是母親和她們姊妹全都能信賴託付的人。

儘管只是口頭定下婚事,但杜士儀回到自己當初和杜十三娘曾經寄居過的崔家那一處院落,仍然少不得對妹妹明說了。也許是路上就已經把這個話題挑明瞭,杜十三孃的臉上雖有些微微紅暈,可已經沒了先前的含羞帶澀,沉默片刻後,反而輕聲問道:“阿兄,倘若我出嫁了,你又不能娶妻,家裡豈不是無人照管?要不然,再拖一陣子。”

“我能拖得起,你卻拖不起,阿兄已經耽誤你很久了。”杜士儀輕輕按住了杜十三孃的肩膀,這才坦然說道,“家裡沒那麼多事情,樊川杜曲老宅和田莊的事,有十三郎幫忙照管,二十一郎雖在讀書,卻也能幫手一把。至於宣陽坊私宅,你把秋娘留給我就行了。竹影還是跟着你,你們從小就在一塊,如此我也能更放心些。至於你的嫁妝,我都想好了,去年吳九他們從廣東回來,端硯原石的儲備足夠用三年。而既然已經風靡開來,此一樁生意已經不太好繼續做。所幸對奚族的茶葉生意已經正在做,接下來興許還會加上對契丹,對突厥,這又能支撐幾年,所以,我打算給你預備兩萬貫的嫁妝。”

聽杜士儀說着這些井井有條的安排,尤其是兩萬貫的嫁妝,杜十三娘登時只覺得眼眶溼潤了。兩萬貫,那便是兩千萬錢,那些王侯貴戚興許會不放在心上,然則對於一度衰敗的杜家來說,卻是一筆極其龐大的財富。而這些,全都是她的兄長殫精竭慮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她沒有幫上太大的忙,可出嫁時卻要分走這麼多,這讓她如何能坦然接受?

“阿兄,太多了,真的太多了!你日後說不定還要輾轉各地做官,怎麼也應該多留一些打點,更何況,阿兄將來也要娶妻,總不能讓人說……”

“總不能讓人說什麼?”杜士儀微微一笑,輕輕屈指彈了彈小丫頭的腦門,“是你自己想太多了。我要當官,我要賺錢,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讓自己還有你這個妹妹的日子過得好些。就連當初我在聖人面前都說,之所以考進士科,而不是去考明經科,就是因爲進士及第不用守選,能夠讓妹妹風光出嫁。如今我已經願望達成了,要是不能讓你風風光光,我豈不是白白拼了這麼多年?”

“阿兄……”杜十三娘情不自禁地低頭擦了擦眼睛,這個話題她拗不過兄長,可並不代表她就真的願意這般接受那龐大的饋贈,因而沉吟好半晌,她就擡起頭說道,“嶽娘子既是走了,如今我們又到了洛陽,我替阿兄去看一看王娘子可好?”

不料想杜十三娘突然提出要去見王容,杜士儀先是一愣,隨即就笑了起來:“好,阿兄可就謝謝你這個善解人意的妹妹了。”

229.第229章 巡閱立威575.第575章 大敵當前1194.第1194章 譁衆取寵922.第922章 心灰若死1218.第1218章 重見天日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1100.第1100章 大亂將起406.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813.第813章 聲東擊西995.第995章 安北牙帳城83.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1234.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810.第810章 蛇之七寸227.第227章 大義之名1025.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504.第504章 雷霆358.第358章 得見天日20.第20章 招搖逢窘迫32.第32章 暗鬥784.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687.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274.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72.第72章 天真的狂士802.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507.第507章 拜見師長452.第452章 氣勢凌人攆長史1102.第1102章 殺羅1046.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469.第469章 都督好茶429.第429章 無效婚姻779.第779章 郎舅之志850.第850章 激將法485.第485章 仁至義盡791.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1093.第1093章 出征382.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85.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467.第467章 夫唱婦隨150.第150章 自留虎穴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1199.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1001.第1001章 利誘韋堅971.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203.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230.第230章 軍法人情714.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852.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1003.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1196.第1196章 翻臉653.第653章 大丈夫662.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1118.第1118章 西域之爭1001.第1001章 利誘韋堅989.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463.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774.第774章 斬首示衆207.第207章 重任69.第69章 纖纖決意323.第323章 秦王戰鼓945.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524.第524章 師徒1252.第1252章 君臣義絕218.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191.第191章 吏部關試873.第873章 斷腕求活177.第177章 京兆風暴7.第7章 崑崙奴622.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1018.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1164.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181.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479.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1244.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164.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888.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1253.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940.第940章 波譎雲詭638.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318.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65.第65章 玉真公主590.第590章 下馬威835.第835章 磨刀霍霍1111.第1111章 昔日雲州三傑51.第51章 人心向背109.第109章 要挾,敗露!250.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1023.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536.第536章 告御狀!998.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514.第514章 君前鬥法1053.第1053章 厚此薄彼218.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55.第55章 琵琶聲後胡騰舞344.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905.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
229.第229章 巡閱立威575.第575章 大敵當前1194.第1194章 譁衆取寵922.第922章 心灰若死1218.第1218章 重見天日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1100.第1100章 大亂將起406.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813.第813章 聲東擊西995.第995章 安北牙帳城83.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1234.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810.第810章 蛇之七寸227.第227章 大義之名1025.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504.第504章 雷霆358.第358章 得見天日20.第20章 招搖逢窘迫32.第32章 暗鬥784.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687.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274.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72.第72章 天真的狂士802.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507.第507章 拜見師長452.第452章 氣勢凌人攆長史1102.第1102章 殺羅1046.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469.第469章 都督好茶429.第429章 無效婚姻779.第779章 郎舅之志850.第850章 激將法485.第485章 仁至義盡791.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1093.第1093章 出征382.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85.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467.第467章 夫唱婦隨150.第150章 自留虎穴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1199.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1001.第1001章 利誘韋堅971.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203.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230.第230章 軍法人情714.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852.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1003.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1196.第1196章 翻臉653.第653章 大丈夫662.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1118.第1118章 西域之爭1001.第1001章 利誘韋堅989.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463.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774.第774章 斬首示衆207.第207章 重任69.第69章 纖纖決意323.第323章 秦王戰鼓945.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524.第524章 師徒1252.第1252章 君臣義絕218.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191.第191章 吏部關試873.第873章 斷腕求活177.第177章 京兆風暴7.第7章 崑崙奴622.第62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1018.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1164.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181.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479.第479章 江陵遇故跡1244.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164.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888.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1253.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940.第940章 波譎雲詭638.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318.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65.第65章 玉真公主590.第590章 下馬威835.第835章 磨刀霍霍1111.第1111章 昔日雲州三傑51.第51章 人心向背109.第109章 要挾,敗露!250.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1023.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536.第536章 告御狀!998.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514.第514章 君前鬥法1053.第1053章 厚此薄彼218.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55.第55章 琵琶聲後胡騰舞344.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905.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