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要出大事了

第三零五章要出大事了

貞觀九年夏曆四月中,吐蕃已經開始有了些許春意,小草吐露出嫩芽,冰雪開始融化,牛羊馬匹也開始繁育後代。

勤勞的吐蕃人也開始了播種,他們將青稞的種子,隨意的撒在地上,用木鋤隨意的扒拉幾下,算是播種。

沒有辦法,原始的耕作技術,讓他們還沒有精種精收的觀念,在他們心中,有沒有收成,有多少收成,都是萬千神佛的庇佑,與他們努力或不努力無關。

在三月的時候,李靖與楊天保已經正式班師回長安,他們雖然離開了吐蕃境內,卻在吐蕃留下了三個折衝府。

這三個折衝府其實並非從河源軍抽調,而是由臨洮、河源、積石、莫門、白水、安人、振武、威武七軍抽調精銳而組建的,每個折衝府擁有五個越騎團,每個團三百人,共計四千五百人,馬匹九千。

這些駐軍駐軍分別是邏些城,打箭爐(既康定)日喀則三等,三個折衝府全部採取波蘭翼騎兵戰術,以突擊爲主,以唐軍的戰鬥力,這個三個折衝府足以維持吐蕃的平穩。

當然,以唐軍的給養水平和吐蕃的落後生產力,要供養這四千五百唐軍,壓力其實不小。不過,楊天保安排這些唐軍將士,平時駐軍屯田,戰時負責維持治安。

在邏些河河畔的米拉山下,這裡是林芝地區海洋性氣候與拉薩地區內陸性氣候的自然分野,具有顯著的地理分界意義,米拉山以西地區,氣候乾燥寒冷,而東部地區則是溫暖潮溼,植被茂盛。

楊天保將邏些折衝府劃下約三萬畝坡土,可以利用邏些河的河水進行灌溉,哪怕唐人的種植技術落後,這三萬餘畝坡地,也可以產出三萬餘石糧食,基本上可以滿足邏些折衝府的自給問題。

邏些折衝府的士兵們,他們本來就是優秀的農民,放下刀槍,拿起鋤頭與農具,一點也不含糊,這些坡地關係着他們未來的生計,所以,所有人不敢有任何大意。

他們使用的鐵滑犁,是楊天保根據隋唐的曲轅犁加以改進和完善,使犁轅縮短、彎曲,減少策額、壓鑱等部件,犁身結構更加輕巧,使用靈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這種耕犁一直使用到了清代晚期,由於冶鐵業的進一步發展,有些耕犁改用鐵轅,省去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來固定鐵轅和調節深淺,使犁身結構簡化而又不影響耕地功效,也使耕犁更加堅固耐用,既延長了使用時間,又節約了生產成本,也是一種進步。

在騾馬的拉動下,新式曲轅犁翻過泥土,在微風的吹拂下,空氣中散發出一股股泥土的芬芳。

楊天保雖然走了,他與李靖深入交談,任爲吐蕃的唐軍不能沒有統一的指揮系統,於是,邏些城也是整個吐蕃唐軍的指揮中心。

無論是打箭爐的折衝府還是日喀則的折衝府,統一歸邏些城指揮,在邏些城設立吐蕃都護府,而第一任都督,則是由薛仁貴擔任。

雖然,這個級別與河源軍副將相比,算是下降一等。不過,由於轄境更大,職權更多,反而更加重要。

薛仁貴打着赤腳,手扶着新式曲轅犁耕地,速度又快又好。

已經晉升折衝都尉周青有些詫異的望着薛仁貴:“都督,聽說你出身河東薛氏,這耕地的手藝不錯啊!”

薛仁貴回過頭,他原本白皙的皮膚變得有些黝黑,彷彿吐蕃的普通百姓一樣,又黑又粗。

他正準備說話,結果前面的騾馬放了一連串的長屁,差點沒把薛仁貴給薰死,他有些尷尬的笑了笑:“河東薛氏以耕讀傳家,這是看家本事,丟不得,丟不得!”

按照楊天保與李靖初步商議的結果,吐蕃都督府的三個折衝府駐軍,統領整個蘇毗國所有的僕從軍,是蘇毗的太上皇。

只不過,責任重大,讓薛仁貴有些躊躇萬分。

……

楊天保倒是沒有理會吐蕃的事情,他與李靖按照原路返回,最大的遺憾就是仍舊沒有捉住松贊干布,有人說他逃向了泥婆邏國。

不過,以泥婆邏國的生存智慧,他們纔不敢隱匿松贊干布,如果松贊干布真跑到泥婆邏,肯定會被綁起來送到李靖面前換一個小小的功勞。

也有人說他逃亡了戒日王朝,無論真假,楊天保都知道無法成全功了,最終只能返回長安。畢竟大軍在外將近一年的時間,衆將士思鄉心切,而且時間太久了,李世民也不會放心。

就這樣,他們在三月初離開邏些城。

四月中旬抵達平蕃城,在平蕃城休整十天,然後又用了半個月的時候抵達鄯城縣。

在大軍抵達鄯城縣的時候,河源軍將士正在進行一場艱苦的戰鬥。

遠遠望去,經過冬雪的掩埋,春陽的照耀,楊天保去歲出徵吐蕃之前種下的冬小麥已經成熟。

麥浪像金黃的地毯,鋪在平坦肥沃的土地上,一陣風吹過,甚至能聞到空氣中泛着的麥子的清香。

河源軍的墾荒四十五萬餘畝,這些小麥的收割卻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除了河源軍戰兵,以輔兵,留下收割麥子的老弱病殘不過一萬人左右。

這些士兵每個人要收割將近四十多畝,在沒有機械化的時候,想想都非常酸爽。

豐收也有豐收的煩惱啊,人均四五十畝地,看着就非常嚇人,那些曬得黝黑的河源軍士兵們,人都手持鐵鐮彎着腰,把麥摟在腿上,只聽到割斷麥稈的“沙沙”聲。

割完一捆後紮好,扔到田埂上,立刻就有人扛上板車,拖到打穀場,圍着打穀木桶,揮動麥捆拍打,“乒乓乓乓”的聲音不絕於耳。

李靖望着連綿不絕的麥糧,異常欣慰的笑道:“這些糧田足夠支持隴右都督府再打一場大戰!”

“打不得咯!”

楊天保笑道:“再打陛下就急了!”

衆將領也是開心的大笑起來,其他各軍雖然不如河源軍墾荒的成績出色,但是他們多多少少也墾荒數十萬畝不等,整個隴右都督府轄下的糧田不下兩百萬畝,也就是說,哪怕不用朝廷運輸一粒糧食,他們也有超過兩百或三百萬石糧食。

就算敞開肚子皮,他們也吃不完。

冰雪的融化,河流水源增大,在河岸邊樹立一座座水流磨坊,這些磨坊正在將打穀場上打下來的麥子,磨成麪粉。

西北這個地方不比中原,夏日短,冬天長,能夠利用水力資源的時間有限,所以一刻也不能浪費。

歸勝大軍將手中多餘的肉乾,從河源軍將士手中換了大量的麪粉,衆將士也高興壞了,天天吃肉,吃得他們鼻子眼睛到處都是肉,他們看到麪粉,簡直比他們遇到親爹還要親。

麪粉可以做的東西很多,做湯餅,做胡餅,也可以做包子、饅頭。

隨着河源軍的豐收,這讓一直與楊天保有着充分合作關係的徽州商人們也有了謀利的可能性,在西北這個地方,糧食可金貴了。

在絲綢之路的關鍵卡點上,河源軍的地利優勢非常明顯。更何況,河源軍還是軍隊,就算糧食再多,也沒有人敢不開眼過來搶。

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在河源軍的地盤上,任何人都要守規矩。

楊天保匯合了李婉寧等人,然後繼續上路,沿着官道繼續向長安進發。

六月下旬,楊天保等人終於抵達關中。

還沒有等楊天保隨李靖進入長安城,就看到一隊小黃門站在路邊翹首以盼。

他們看到楊天保的大燾,急忙朝着楊天保而來。

李靖詫異的望着這隊小黃門,不解其意。

只見楊天保與李婉寧脫離大隊,將部隊扔下,輕裝簡從,朝着長安跑去。

李靖望着楊天保的背影,心中隱隱有些不安:“要出大事了嗎?”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二六四章沒理由的潰敗第一一七章你會後悔的第三一一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十八章垃圾車成了寶貝第九十二章沒有市場那就創造市場第一零四章楊天保的原始班底第二七一章楊天保的真正目的第二十九章店我要錢不會出(爲炸鍋皮皮蝦萬賞加更)第二八零章軍部門外的對峙第二一七章可憐的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三三七章世襲罔替第三三一章敗得一發不可收拾第七十八章新官上任第一五三章大唐丟不起這個人第二一一章唐朝長安學區房第一五七章霹靂火揚威第三二六章邏些城的陷落(下)第一三二章突厥被滅國了第三三二章蘇毗復國了第一八九章被人誤會了第五十八章結親王珪第三二五章邏些城陷落(上)第二四四章不遭人嫉妒是庸才第八十二章想獨善其身門都沒有(四更訂求訂閱)第三三六章霍去病轉世第三三零章吐蕃的末日(下)第二九七章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二三七章華夏民族頭上的魔咒第八十章把天捅個窟窿(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看我傻嗎第三二一章血戰生死線第二五三章良心帶來的商機第八十二章想獨善其身門都沒有(四更訂求訂閱)第一二四章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二十五章騎虎難下第一九七章牛養可以吃草人也可以吃草嗎?第七十章說好的重用呢第九十四章這不是錢的事第二三三章奇葩的請假理由第二五七章薛瑤的產前憂鬱症第一三零章生死攸關不勝則亡第二一一章唐朝長安學區房第一一二章薛仁貴的初戰第二三一章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二四五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第三零五簡單粗暴第三三七章世襲罔替第二九七章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一四五章蜀王李恪的野望第六十五章有錢真可以任性第一二七章奧斯曼部落第一九八章挺橫的外鄉人第四十九章不想娶一個肉球第二三三章奇葩的請假理由第一六五章生存之外都是奢侈品第三零三章中計第三二零章人造雪崩第二二八章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三三六章霍去病轉世第二三一章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四十二章吐血三升第二五八章迫在眉睫的問題第二八四章河源軍攻略之恩威並施第一九四章明崇法你的事發了第二六四章沒理由的潰敗第一八一章拜見駙馬第七十四章薛瑤的身世第一五五章趁他病要他病第一二二章唐軍來了第七十九章邸抄上的秘密第二七二章用軍法治學用軍訓啓蒙第一六零章女憑子貴女憑夫貴第二三一章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一六三章真是作了一把好死第二五五章鬼迷心竅曹敬宗第二七五章雖無春秋筆法卻有通天術第九十一章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二一五章欺負楊家沒人嗎第一四三章讓突厥人感覺絕望的差距第二六七章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第二一一章唐朝長安學區房第六十七章煞費苦心第二三六章不加賦而國用饒第三四零章崽賣爺田不心疼第二九六章楊天保最擅長的事第二十一章美食的力量第二六二章靠山山會倒第一八八章必須給我一個公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看我傻嗎第三零三章中計第四十八章巨大的收穫第二五六章錢鈔的另類妙用第三零五簡單粗暴第一九零章弘農楊氏經濟體制改革第二二六章李婉寧所出的難題第一一七章你會後悔的第一三三章空白告身第三十七章開誠佈公第一七五章謀算執失思力第三零三章中計
第二六四章沒理由的潰敗第一一七章你會後悔的第三一一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十八章垃圾車成了寶貝第九十二章沒有市場那就創造市場第一零四章楊天保的原始班底第二七一章楊天保的真正目的第二十九章店我要錢不會出(爲炸鍋皮皮蝦萬賞加更)第二八零章軍部門外的對峙第二一七章可憐的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三三七章世襲罔替第三三一章敗得一發不可收拾第七十八章新官上任第一五三章大唐丟不起這個人第二一一章唐朝長安學區房第一五七章霹靂火揚威第三二六章邏些城的陷落(下)第一三二章突厥被滅國了第三三二章蘇毗復國了第一八九章被人誤會了第五十八章結親王珪第三二五章邏些城陷落(上)第二四四章不遭人嫉妒是庸才第八十二章想獨善其身門都沒有(四更訂求訂閱)第三三六章霍去病轉世第三三零章吐蕃的末日(下)第二九七章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二三七章華夏民族頭上的魔咒第八十章把天捅個窟窿(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看我傻嗎第三二一章血戰生死線第二五三章良心帶來的商機第八十二章想獨善其身門都沒有(四更訂求訂閱)第一二四章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二十五章騎虎難下第一九七章牛養可以吃草人也可以吃草嗎?第七十章說好的重用呢第九十四章這不是錢的事第二三三章奇葩的請假理由第二五七章薛瑤的產前憂鬱症第一三零章生死攸關不勝則亡第二一一章唐朝長安學區房第一一二章薛仁貴的初戰第二三一章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二四五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第三零五簡單粗暴第三三七章世襲罔替第二九七章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一四五章蜀王李恪的野望第六十五章有錢真可以任性第一二七章奧斯曼部落第一九八章挺橫的外鄉人第四十九章不想娶一個肉球第二三三章奇葩的請假理由第一六五章生存之外都是奢侈品第三零三章中計第三二零章人造雪崩第二二八章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三三六章霍去病轉世第二三一章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四十二章吐血三升第二五八章迫在眉睫的問題第二八四章河源軍攻略之恩威並施第一九四章明崇法你的事發了第二六四章沒理由的潰敗第一八一章拜見駙馬第七十四章薛瑤的身世第一五五章趁他病要他病第一二二章唐軍來了第七十九章邸抄上的秘密第二七二章用軍法治學用軍訓啓蒙第一六零章女憑子貴女憑夫貴第二三一章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一六三章真是作了一把好死第二五五章鬼迷心竅曹敬宗第二七五章雖無春秋筆法卻有通天術第九十一章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二一五章欺負楊家沒人嗎第一四三章讓突厥人感覺絕望的差距第二六七章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第二一一章唐朝長安學區房第六十七章煞費苦心第二三六章不加賦而國用饒第三四零章崽賣爺田不心疼第二九六章楊天保最擅長的事第二十一章美食的力量第二六二章靠山山會倒第一八八章必須給我一個公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看我傻嗎第三零三章中計第四十八章巨大的收穫第二五六章錢鈔的另類妙用第三零五簡單粗暴第一九零章弘農楊氏經濟體制改革第二二六章李婉寧所出的難題第一一七章你會後悔的第一三三章空白告身第三十七章開誠佈公第一七五章謀算執失思力第三零三章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