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

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

嗯,快寫到這個背景了,所以很有必要提一嘴,要不然可能會有爭議。

畢竟,某些歷史小說不加以考證就亂寫,實在是混淆了視聽,所以我很有必要詳細考據一下。

考據嘛,就是先擺事實,後講道理,事實在前,證據在前;臆測在後,想象在後。

假的就是假的,真理越辯越明,是真的,就要大聲說出來,喊出來!

我不會打着“《新唐書》上就是這樣寫的。我一個寫小說的,沒有必要爲某些歷史人物翻案,歐陽修和司馬光怎麼說,我跟着他們說,只要我覺得高興就好了”

我不會有這樣不負責任的寫作精神。

寫書,就是在做人。甚至是先做人,再做文章。其身都不正了,寫出來的東西又怎麼可能會正呢?把讀者不瞭解的歷史講出來讓他們瞭解真相,這本身就是歷史小說作者的責任!

……………………………………………………………………………………………………………………………………

首先說說“野無遺賢”鬧劇到底是咋回事。

天寶六載,唐玄宗李隆基爲了締造像“貞觀之治”一樣的盛世,把“開元盛世”延續到大唐的千秋萬代。他爲了自己的虛榮心,處處比肩太宗,於是下詔:凡是四海之內有一技之長的人才,都可以彙集到京師參加朝廷對他們的選拔。

然而當朝宰相李林甫卻害怕殿試時,那些有才能的人在皇帝面前指責他的失職和罪過,於是就向皇帝上表稱:這一次來參加朝廷選拔的人才當中,全部都是才能不過關的人,稱不上人才,如果把這樣的人拉到皇帝面前,恐怕會侮辱了皇帝的耳目。他對前來應試的人才故意刁難,把詩詞歌賦等統統過了一遍,篩選下來,竟然沒有一個人中選。

李林甫立即將此事向皇帝上報,並表示祝賀,聲稱“野無遺賢”。當今萬歲已經把全天下的才人都網羅到了朝中,在民間已經沒有一個人才了。然後基哥居然信了!

……………………………………………………………………

事情呢,大概就是這個事情,很符合宋朝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新唐書》《資治通鑑》裡面都有記載,也把李林甫釘在了恥辱柱上。

但是吧,這個事情,嗯,怎麼說呢,雖然不能百分百證僞,但它有極大概率是宋朝人編出來的。

看看資治通鑑怎麼說的。

《資治通鑑》:上欲廣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藝以上皆詣京師。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對策斥言其奸惡……乃令郡縣長官精加試練,灼然超絕者,具名送省委尚書覆試,御史中丞監之……既而至者皆試以詩、賦、論,遂無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賀野無遺賢。

這裡的說法是“遂無一人及第者”。也就是“野無遺賢”的證據。

《新唐書》的說法類似,不舉例了。

那麼這個史料的原始出處在哪裡呢?其實《資治通鑑》和《新唐書》都是抄的當事人元結(杜甫也在這次考試裡面)的一段。

當事人元結的《喻友》中這麼說的:天寶丁亥中,詔徵天下士人,有一藝者皆得詣京師就選,相國晉公林甫以草野之士猥多,恐泄漏當時之機……於是奏待制者悉令尚書長官考試,御史中丞監之,試如常吏(如吏部試詩、賦、論、策),已而布衣之士無有第者,遂表賀人主以爲野無遺賢。

這裡的說法是“已而布衣之士無有第者”。去掉那些詞序不同,關鍵字多了兩個:布衣!

那麼再來解釋一下,這個“布衣”到底是什麼意思。

總結就是:沒有做過官的人(但極度暗示有做官資格)。

如:李白的詩《贈崔司戶文昆季》中便有“布衣侍丹墀,密勿草絲綸。”不僅說他自己是布衣,而且還強烈暗示他有做官的資格,只是懷才不遇。

所以古文裡面出現的“布衣”二字,常常是說那些有資格做官,且暗喻“懷才不遇”的人。並不是你不當官就可以是“布衣”的。這是後來文人士大夫的驕傲。不是布衣的人當官了,對於他們來說,這個就是不公正。

屬於某種“政治正確”。

假如你是個大商人,平日裡綾羅綢緞的。那麼你確實是“布衣”,但卻是那種沒有資格出現在文人士大夫文章裡面的“假布衣”。這裡的對比就很明白了。

元結只是說,這一次,那種有做官資格但沒做過官的布衣之人,一個都沒有中。

微言大義,司馬光和歐陽修這麼寫史書,故意去掉了“布衣”二字,想表達什麼意思,大概也很明白了。

那麼,這次是不是真的就一個人都沒有錄取呢?其實只要是不把李隆基當做傻子的都知道,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啊!

伱可以認爲基哥壞到骨子裡了,但你怎麼能質疑基哥的智商呢!

然後,其他史料裡面卻又記載了,這次科舉確實有人錄取了。

有個叫薛據的人,開元九年中了進士,他又回來考試,結果中了……嗯,那時候確實已經出現逆向行車的人,小方的故事,就是以這個人爲參考的,我說了,我寫的荒謬故事,都是有原型的,不敢隨便亂搭建場景。

還有一個之前沒考過科舉,在偏遠地區當縣尉的小官也中了,漢州雒縣尉張陟(一作“涉”)。

有史料記載的就2人,其他沒記載的,不排除更多。但是,史料不記載,在當時屬於正常情況,不能說明中得少。

開元二十一年,制舉及第者今天也只有李史魚(多才科)一人可考。

通天元年、長安二年《太平御覽》也都載錄僅一人及第。

那麼布衣這個身份,是不是在科舉中受歧視呢?答案是,確實受歧視,甚至在安史之亂以前,都有一個沒錄取的情況出現,除了這次的“野無遺賢”以外的。

比如:

開元十五年,制舉對策優勝者,有藍田縣尉蕭諒、右衛胄曹樑涉、邠州柱國子張玘等,均是在職官,中書門下將三人上奏玄宗:

帝謂源乾曜、杜暹、李元弦等曰:“朕……所以每念搜揚者,恐草澤遺才,無由自達。至如畿尉衛佐,未經推擇,更與褐衣爭進,非朕本意。”

由是唯以張玘爲下第放選,餘悉罷之。

當時開元盛世如日中天,然而基哥想選布衣,其中布衣沒有人能入選,結果只能委屈那些非流官們了,只保留了一個人。宋代的布衣士大夫們,怎麼不同情這幾個中了又被莫名其妙搞下去的“非布衣”呢?

這些史料也從側面證明了,非流官回頭考科舉(比如高適),是當時文人上進的一條坎坷通道。有大把的人這麼玩。

…………………………………………………………………………

說這麼多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歷史小說的背景啊,如果可以力求真實,那麼就要儘量多花點功夫。如果因爲“創作需要”而改動,那麼就要抓大放小,把握歷史的主脈搏,被捨棄的只能是細枝末節,而不能是主幹!

李林甫這個人確實私心極重,但在“野無遺賢”事件上,他應該是無辜的。或者說,他犯不着跟那些“布衣之人”死磕,還冒着“欺君”的風險。

這種收益極小(甚至沒有),風險極大的活計,正常人都不會去做。宋朝士大夫修史書本身屁股就歪得厲害,聽他們說話之前,要先過一過腦子,從人性和原始資料多分析,或有不同答案。

比如說,歐陽修那個“一日殺三子”的版本就是瞎胡扯,太子李瑛怎麼可能聽武惠妃擺佈和愚弄呢!後面果然被張九齡神道碑打臉了。誰抄這個例子當史料背景,誰也會跟着一起被打臉。

如果真把李林甫這樣刻畫了,那就是把歷史人物當傻子,說嚴重點,就是歷史虛無主義。

還是那句,作者我是不會把讀者當傻子的,不管這書成績怎麼樣,這是我的原則。讀者花錢訂閱我的書,那麼我就不會瞎糊弄。

第71章 驚變!第746章 忠誠的代價278.與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第723章 最後的忠臣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800章 金城定盟第332章 開天“盛世”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674章 信息繭房第379章 心如猛虎,細嗅薔薇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151.第137章 搞不定就帶着小姨子跑路!124.第119章 目的決定手段第385章 誰纔是小丑273.第239章 枯藤老樹昏鴉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第543章 皇甫大帥野望第491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NTR第9章 朝堂風雲第773章 你猜呀都把月票準備好第411章 精緻利己主義者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第687章 是左還是右第308章 一魚二吃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第722章 善水者溺於水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第338章 刁民輩出第519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620章 胳膊肘擰不過大腿第635章 公開處刑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220.第193章 外行?不,我纔是專家。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第616章 障眼法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節帥第486章 世間遍地聰明人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755章 將軍百戰死第278章 五年平遼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第628章 一腳踏兩船,一女欲二嫁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第412章 你不懂基哥第514章 戰略轉進第772章 彎了的脊樑不如不要第46章 河西故事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第393章 事不可爲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334章 我給大唐留了一件禮物217.第190章 基哥的壽辰(下)第800章 金城定盟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60章 人心思變月末求票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188.第169章 逆向開車165.第149章 車門已經焊死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450章 舉重如輕第665章 潘金蓮與西門慶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第62章 家父方有德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第564章 反客爲主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第526章 歸去來兮!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310.第269章 你是自願爲聖人分憂,還是被毒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381章 高仙芝歷險記第647章 富貴險中求第724章 主打一個順昌逆亡第493章 暴雨前的寧靜250.更新通知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90章 杯酒釋兵權第382章 鬥力鬥巧,鬥智鬥勇第72章 王者之風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第450章 舉重如輕
第71章 驚變!第746章 忠誠的代價278.與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第723章 最後的忠臣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800章 金城定盟第332章 開天“盛世”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674章 信息繭房第379章 心如猛虎,細嗅薔薇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151.第137章 搞不定就帶着小姨子跑路!124.第119章 目的決定手段第385章 誰纔是小丑273.第239章 枯藤老樹昏鴉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第543章 皇甫大帥野望第491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NTR第9章 朝堂風雲第773章 你猜呀都把月票準備好第411章 精緻利己主義者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第687章 是左還是右第308章 一魚二吃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第722章 善水者溺於水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第338章 刁民輩出第519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620章 胳膊肘擰不過大腿第635章 公開處刑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220.第193章 外行?不,我纔是專家。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第616章 障眼法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節帥第486章 世間遍地聰明人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755章 將軍百戰死第278章 五年平遼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第628章 一腳踏兩船,一女欲二嫁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第412章 你不懂基哥第514章 戰略轉進第772章 彎了的脊樑不如不要第46章 河西故事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第393章 事不可爲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334章 我給大唐留了一件禮物217.第190章 基哥的壽辰(下)第800章 金城定盟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60章 人心思變月末求票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188.第169章 逆向開車165.第149章 車門已經焊死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450章 舉重如輕第665章 潘金蓮與西門慶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第62章 家父方有德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第564章 反客爲主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第526章 歸去來兮!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310.第269章 你是自願爲聖人分憂,還是被毒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381章 高仙芝歷險記第647章 富貴險中求第724章 主打一個順昌逆亡第493章 暴雨前的寧靜250.更新通知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90章 杯酒釋兵權第382章 鬥力鬥巧,鬥智鬥勇第72章 王者之風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第450章 舉重如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