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進退兩難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經過一夜的掙扎與思索,天子李琦還是想明白了一件事:

生活常常就像是在被強暴,與其反抗後被絕望的毒打,還不如躺下來擺爛。胳膊肘有再多的想法,也是擰不過大腿的。

所以天剛剛亮,李琦就迫不及待的乘坐馬車來到了開封府衙。

然後他就在府衙書房裡,看到了一夜未睡,頂着黑眼圈的方重勇。

兩個頂着黑眼圈男人,半天都說不出一句話來,各自都有各自的疲憊。

“陛下已經考慮好了嗎?”

很久之後,方重勇用沙啞的聲音詢問道。

“朕想過了,吐蕃小丑,殺我子民,朕不能當做不知道這些事情。

既然現在要維護我大唐的威嚴,朕責無旁貸。”

李琦說着昨夜想好的說辭。只是類似這樣的場面話,連他自己都不信!

“陛下雖然是御駕親征,但也只需要在後方城池坐鎮,穩定軍心。前方廝殺,有微臣頂着。

請陛下勿慮。”

方重勇對李琦叉手行禮道。

聽到這話,李琦鬆了口氣,他還真有點擔心上前線。

如果只是坐鎮城池的話,那風險還是很小的。當然了,戰局瞬息萬變,什麼時候都難說絕對安全。

“如此,那便有勞官家了,朕隨時都可以出發。

只是,不知道官家有什麼計劃呢?

出兵河西,不奪取關中是不行的。朕聽聞現在李抱玉和李寶臣,正在長安附近打得不可開交,官家打算怎麼辦呢?”

李琦有些疑惑的問道。

他對於方重勇的決定感到很詫異,更是不明白對方要如何去做這些。

事實上,汴州距離河西太遠,其間變數,實在是一言難盡。在李琦看來,方重勇完全不需要着急,只需要安安靜靜等待,等吐蕃人跟李寶臣他們打累了,到時候再去將他們一鍋端,豈不美哉?

這也是嚴莊的意見。

“陛下,微臣打算以您的名義,發討吐蕃的檄文,並勸說李寶臣與李抱玉二人能暫時放下成見,一同對外。”

方重勇實話實說道。

李琦本來只是隨口一問,結果聽方重勇這麼說,頓時感覺事情有點不太對勁。

“官家,朕一向都是不管政務軍務的,說了朕也是一頭霧水。只是,讓兩隻猛虎握手言和這般的事情,多少還是有點……”

李琦不知道該怎麼去說。

李寶臣就不說了,那都是造反起家的。就說李抱玉,手中精兵數萬,還佔據河東。

你發個檄文,就讓李抱玉乖乖聽話,然後跟着一起去河西打吐蕃人。

是不是有點兒戲了呀?

“請陛下放心,微臣自然有辦法說服他們。”

方重勇淡然說道,不想繼續解釋細節了。

李琦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本來還想再說些什麼,又想想自己傀儡天子的身份,最後還是沒有把話講出來。

方重勇將桌案上那封連夜寫好的《命方清等討吐蕃詔》,遞到了李琦面前。

李琦也不說什麼,一目十行的看完,心中頓時明白了一切。

在詔書中,他作爲天子,任命方清“持節”“河西鎮軍大總管”,對李寶臣和李抱玉等人也皆有任命。

詔書本身沒有什麼強制約束力,但李寶臣和李抱玉卻不能不接。

要是不接,必定會被世人所鄙視,國家危難之際只顧內鬥,軍心士氣也會大受打擊。

接了,那便是名義上歸屬於李琦旗下。

換言之,大家現在先不說什麼正統問題,暫時一致認定李琦爲大唐正統,旗下軍隊皆爲官軍。

或許依舊是聽調不聽宣,但至少公佈的,是一致對外要趕走吐蕃。

誰要是在私底下互相攻伐,那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以後名聲要爛到家。這便是所謂的“名正言順”,其實並不要求對李抱玉和李寶臣他們的兵馬進行大規模整編。

李琦也不得不承認,方重勇這一招很好用,或者說,讓李寶臣他們投鼠忌器。

“既然官家都已經決定了,那朕便將這封討吐蕃檄文昭告天下吧。”

李琦點點頭道,心中稍稍安定。

說完,他便找了個由頭,起身離去。方重勇將其送到府衙門外,看着李琦的馬車緩緩離去,這才鬆了口氣。

搞定了最容易搞定的一個環節,接下來,該是說服手下親信幕僚了。

方重勇也知道,肯定很多人覺得,現在去涼州打吐蕃人很不值得之類的。

他要做這些人的思想工作,說服他們擰成一股繩。這既是在團結手下人,也是在理順內部關係。作爲一個團隊的領袖,無論是做什麼事情,只有讓手下人心服口服,把利弊得失跟他們說明白了,這些人做起事來纔會全心全意。

如若不然,強行推進的話,一旦上了戰場,身後有人搞幺蛾子,或者摸魚出工不出力,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

關中,長安以東的灞橋附近,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絲毫感受不到戰爭的硝煙氣息。

以赤水軍爲骨幹的河東軍在此地紮營,暫時還沒有攻打長安,所以看上去長安附近的局面還算平靜。

李寶臣大軍主力,已經陸續撤到了長安以西的武功縣,只留下很少一部分兵馬守大明宮,實際上是打算將長安讓給李抱玉。

當然,這並不是李寶臣安的什麼好心,而是龐大的長安,對於一支行政能力極爲有限的藩鎮而言,很多時候,並不是一種財富,而是一個大包袱。

李抱玉攻克長安了,城內百姓吃喝拉撒,他到底管還是不管?

如果不管,那長安便會成爲人間地獄,亂兵亂民四處橫行,對於李抱玉而言,能撈到的好處有限,麻煩卻是不少。

如果要管,那該怎麼管理?

丘八們會殺人,卻不會生產,也不會管理地方。合格的官吏從哪裡來,行政的機構又該怎麼運轉?

這些雜事都會極大拖延李抱玉進軍的步伐,已經在長安盤踞多年的李寶臣,對此深有體會。

長安這地方,進來容易,但好好管理,將其理順,很難。

李抱玉同樣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打到灞橋以後,便停下腳步,屯兵於此,並不着急進入長安。

除此以外,李抱玉停在灞橋,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如今涼州城已經被吐蕃人攻克了。

他們就算拿下長安,西面的隴右,也是一片絕地。

換言之,之前李抱玉等人的打算,是拿下長安後,河西與隴右之地,也能輕鬆拿下。西有涼州,東有太原,這片狹長的統治區,戰略縱深已經足夠他們大展拳腳了。

可是現在涼州丟失,那麼就算佔據長安,就算擊潰李寶臣,他們也會面臨吐蕃人的侵擾,並且原本在涼州的根基,也完全用不上了。

下一步要如何行動,便成爲擺在李抱玉等人面前的重大抉擇。

剛剛和論氏五兄弟大吵了一架的李抱玉,此刻正揉着自己的眉心。

論氏是論欽陵的後人,移居涼州後,便一直在跟吐蕃人對抗。現在吐蕃佔據了涼州,讓論氏憂心忡忡。他們家雖然核心成員已經定居河東,但在涼州的產業和家僕也不少。

他們之所以支持李抱玉,便是因爲李抱玉當初提出的,那個橫跨涼州與河東的計劃很誘人。

現在涼州丟了,論氏的切身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尤其是被吐蕃人佔據。於是他們的不滿,是顯而易見的。

涼州安氏的損失更大,可是李抱玉卻不敢輕舉妄動。

只要是在涼州居住過一段時間的人,就不會不知道吐蕃人的厲害。那是動輒就能動員十萬以上戰兵,打仗不顧自身死活的野蠻人。

如李抱玉這般的將領,他們都是在前線廝殺中成長起來的,不是什麼溫室裡的花朵。正因爲如此,這些人才非常清楚吐蕃人的厲害。

吐蕃人在高原上生活,人均壽命極短。

不打仗是長痛,打仗是短痛。對於吐蕃人來說,打仗很多時候只是一種解脫罷了。

對此,李抱玉等將領是深有體會的。

“兄長,我們不要進長安麼?”

看到李抱玉在營門外,看着灞河對岸的長安城發呆,李抱真走過來低聲詢問道。

“你說,我們應該放棄涼州的基業麼?現在也不知道家中情況如何了。”

李抱玉長嘆一聲道,臉上寫滿了憂愁。

在河東,他們不過生活了幾年而已。但在涼州,他們祖祖輩輩都在那邊繁衍生息。

甚至在大唐還沒建立的時候,涼州安氏就已經在涼州落戶了,只是沒有飛黃騰達而已。

那時候他們與涼州張氏等大族互相通婚,某種程度上“共治”河西之地。是李抱玉的先祖安興貴從中斡旋,讓大唐以相對和平的方式接管了涼州,這纔有了涼州安氏的基業。

現在,他們要放棄這份“祖業”麼?

不是說非得爲這份祖業流乾家族最後一滴血,而是不甘心就這麼讓給吐蕃人。

在李抱玉看來,吐蕃人還不配。

“此事我也是非常糾結,難以決斷。

要拿下關中,又要對付李寶臣,還要進軍涼州,打敗吐蕃人。

我覺得以我們目前的實力來說,有點託大了。”

李抱玉搖搖頭道,顯然是不太看好能實現所有的戰略目標。

既要,又要,還要,最後的結果就是被撐爆了,什麼都拿不到。

“兄長,如果不能拿下涼州,那麼吐蕃人的兵鋒,將來就在鳳翔府以西了。換言之,那時候如果他們要來長安,只需要幾天便能飲馬渭水。

這樣的話,我們拿下長安又有什麼意義呢,不過是給汴州的方清之流當盾牌罷了。”

李抱真有些不滿的抱怨了一句。

話說得很直白,道理也是明擺着的。

畢竟嚴莊能想到的“借刀殺人”之計,李抱真也不難看到。現在吐蕃人就是一把刀,一把影響大唐內部局勢的刀。

誰被這把刀傷了,只能自認倒黴。

“如果我們不要關中,那麼就只能縮回河東。河東地狹,我們又能支撐幾年?”

看到李抱玉不說話,李抱真又補了一刀。

“你說的我何嘗不知道,所以現在我們是進退兩難了。”

李抱玉擺擺手,滿心憂愁就如這眼前的灞水一般,延綿不斷。

正在這時,一個親兵匆匆忙忙走來,對着李抱玉耳語了幾句。待對方說完,李抱玉只是微微點頭,對李抱真招呼了一聲,二人來到帥帳。

只見一個渾身是血的信使,已經因爲失血過多而亡,腰間竹筒裡,還有藏着一封求援信。

“局勢居然崩壞若此!”

看完信,李抱玉內心有些慌亂,自言自語道。

信是高仙芝寫的,內容也不難猜,就是向李抱玉求援,讓他帶兵支援河西。

在信中,高仙芝告訴李抱玉:如今河西五州已失其四,唯有最西面的沙州還未被吐蕃人攻佔,正在拼死抵抗。河西五州軍民,不少人逃難至此,其中亦是有涼州安氏的人馬。

“兄長,我們若是去了,要贏……只怕很難。”

李抱真看完信,喃喃自語說道。

他原本是主張帶兵打回涼州的,但看到這封信,反而改了主意。

之前,他和李抱玉都不知道河西的情況。如果河西只是涼州丟失,那麼局勢尚且還有迴旋的餘地。

可是河西五州已失其四,唯有最西面的沙州還在抵抗,那麼再從關中調兵,幾乎等同於獨自抗衡吐蕃軍的主力。

仗不是這麼打的。

李抱真雖然沒看過《葫蘆娃》,但是葫蘆娃救爺爺一個一個去送的套路,他還是明白的。

這一趟,不能去,去了就是送死!

李抱玉沒說話,顯然也是猶豫不決。

他們打吐蕃人,無論輸贏,都是在損耗自身的實力。到時候汴州那幫人就直接入關中摘桃子了。

退回河東,把爛攤子留給李寶臣,李抱玉等人尚且還能自保。

只是,不甘心吶!這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當然了,理論上說,他們也可以和李寶臣聯手對付吐蕃人。只是,誰有那麼大氣度,跟正在打得你死我活的對手和解呢?

就算李抱玉自己不介意,難道李寶臣就沒有他的小心思嗎?

人心詭譎,難以揣度,通常兩軍對壘,都是以最大的惡意去揣度對手的心思。

這一刻,李抱玉已經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742章 忐忑第761章 寶臣大帥的倔強第675章 只是誤會而已第727章 如何把大象裝進冰箱259.第226章 梨園射姬(下)187.第168章 卡bug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第23章 無言以對第646章 極速惡化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218.第191章 “皆大歡喜”第380章 急轉直下(爲天黑都想睡zzz加更)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529章 以卵擊石?第743章 微臣正欲死戰第354章 英雄本色第603章 失敗才叫叛亂,成功了叫革命第691章 人死鳥朝天第375章 兔死狐悲200.第177章 說真話沒人信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576章 那又如何?第1章 我還是個孩子啊!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第780章 拜錯碼頭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第730章 臨陣換將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第56章 唐和鹽,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第50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370章 劍指碎葉第28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0章 鮮血染官袍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第619章 光速滑跪第604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第493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448章 二愣子第677章 失去的一定要拿回來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357章 當愛已成往事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643章 boss直聘第340章 你竟淪落至此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第610章 掰手腕第543章 皇甫大帥野望第754章 進退兩難第328章 百無一用是天子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第513章 攪亂一池秋水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第55章 盛唐小學生238.第210章 替罪羊272.第238章 run away119.新羣開了第757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581章 建國大業之遠交近攻225.第197章 暗涌204.第180章 好牌還需高手打第8章 我就說我是神童吧第495章 風起第775章 血灑長安(上)第611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130.領證了。。。。第514章 戰略轉進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第50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第98章 賣的不是藥,是藥方第383章 色厲內荏的方大使第308章 一魚二吃第667章 白拿的錢財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119.新羣開了第384章 不動如山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勉之第762章 針對性準備第672章 隔岸觀火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296章 投石問路之計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第720章 非友即敵的規則第388章 平地驚雷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第522章 給幽州藩鎮上點強度第404章 不能說的秘密
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742章 忐忑第761章 寶臣大帥的倔強第675章 只是誤會而已第727章 如何把大象裝進冰箱259.第226章 梨園射姬(下)187.第168章 卡bug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第23章 無言以對第646章 極速惡化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218.第191章 “皆大歡喜”第380章 急轉直下(爲天黑都想睡zzz加更)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529章 以卵擊石?第743章 微臣正欲死戰第354章 英雄本色第603章 失敗才叫叛亂,成功了叫革命第691章 人死鳥朝天第375章 兔死狐悲200.第177章 說真話沒人信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576章 那又如何?第1章 我還是個孩子啊!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第780章 拜錯碼頭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第730章 臨陣換將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第56章 唐和鹽,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第50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370章 劍指碎葉第28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0章 鮮血染官袍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第619章 光速滑跪第604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第493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448章 二愣子第677章 失去的一定要拿回來第4章 人生就像是洋蔥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357章 當愛已成往事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643章 boss直聘第340章 你竟淪落至此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第610章 掰手腕第543章 皇甫大帥野望第754章 進退兩難第328章 百無一用是天子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第513章 攪亂一池秋水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第55章 盛唐小學生238.第210章 替罪羊272.第238章 run away119.新羣開了第757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581章 建國大業之遠交近攻225.第197章 暗涌204.第180章 好牌還需高手打第8章 我就說我是神童吧第495章 風起第775章 血灑長安(上)第611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130.領證了。。。。第514章 戰略轉進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第50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第98章 賣的不是藥,是藥方第383章 色厲內荏的方大使第308章 一魚二吃第667章 白拿的錢財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119.新羣開了第384章 不動如山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勉之第762章 針對性準備第672章 隔岸觀火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296章 投石問路之計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第720章 非友即敵的規則第388章 平地驚雷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第522章 給幽州藩鎮上點強度第404章 不能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