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大唐不會重蹈覆轍

就在尋相與劉統率領背嵬軍在嵩山山區收編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礦工的時候,陳應也在率領麾下部曲,對偃師城展開試探性進攻。

由於王世充麾下的趙季卿改良了投石機,將燒紅的石頭充當石彈發射,石彈的威力得到極致的發揮,偃師城牆三百步之內,成了不可跨越的生命禁區。陳應非常討厭那種拿人命去消耗敵人武器裝備的行爲,所以唐軍士兵只是在偃師城之外排開陣勢。

然後,陳應將部隊分成一旅爲單位,對偃師城展開試探性進攻,於其說這是在進攻,不如說陳應在試驗新式戰法。與古代習慣性的密集陣相比,陳應更爲習慣這種散兵突擊隊形,每一名士兵與士兵之間相距離十數步遠,一百餘人的旅,全部展開,幾乎散佈五六裡地。

這樣以來,守在偃師的鄭軍將領和王世惲在內都感覺無比蛋疼,因爲唐軍佈置的太過分散了,而且不是採取直線進攻,而是採取蛇形走位,投石機根本就沒有辦法瞄準,至於牀弩也同樣沒有辦法瞄準。

王世惲看到這一幕,氣得快吐血了:“陳應小兒太卑鄙無恥了,居然使用蠻夷的戰術!”

王世惲的副將奇怪的問道:“這居然是蠻夷戰術?”

“是的,肯定不會錯!”王世惲點點頭道:“當年我與陛下去過雁門關,與突厥人交過手,突厥人打仗就是這個樣子,兩軍對壘,先利用輕騎兵,以隊爲單位,反覆襲擾,消耗我們的箭矢和體力,待我軍的箭矢與體力耗盡的時候,再用重兵突擊,一舉粉碎我軍的前沿陣地,當初若非陛下用戰車層層抵抗,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副將不可思議的道:“照這樣的下去,這仗要打多久?”

“不知道,那就要看陳應小兒的心情了!”王世惲鬱悶的道:“或許一個月,或許兩個月,或許半年,天知道要多久!”

副將喃喃的道:“陛下要消滅李世民的殘部,最多十天半個月,我們只要把陳應擋在偃師城外半個月,就足夠陛下消滅李世民了!”

看着鄭軍既不發射牀子弩,也不發射投石機,陳應看了看天色到,下令道:“快中午了,收兵吧!”

李秀寧奇怪的問道:“這就收兵?”

“我根本就沒有打算強攻偃師城,這樣傷亡太大了!”陳應道:“傳令下去,衆將士今天攻城辛苦,全軍加餐!”

衆唐軍將士歡聲如雷。唐軍伙頭軍將用鹽巴醃製的馬肉乾,切成薄片,直接下鍋,然後將洗好的黍、稷、麥、菽一股腦的倒入鍋中,燒開大火直接煮,爲了給將士們加菜,唐軍將士們也四下散開,在野外尋找野菜。

看着衆將士喜氣洋洋,李秀寧似懂非懂的問道:“陳郎,你這是打算攻城攻心嗎?”

陳應笑了笑道:“這也算吧,王世充如今瘋狂擴充軍隊,他的物資肯定匱乏,偃師守軍能吃個半飽就不錯了,現在他們在城牆上看着咱們大唐將士,胡吃海喝,恐怕也牢騷滿腹,到時候,哼哼,王世惲能不能把軍心安撫好,都說不好了!”

唐軍伙頭軍的效率非常高,僅僅小半個時辰就把飯做好了,當然,陳應不用跟大頭兵一起用餐,李秀寧與陳應在帥帳裡開小竈,特別是紅燒羊肉燉蘿蔔,也有李秀寧最喜歡吃的叫花雞,李秀寧望着略爲豐盛的飯菜,感嘆道:“如果能不打仗就好了,要是太平盛世……”

不等李秀寧說完,陳應打斷李秀寧的話道:“太平盛世,很稀罕嗎?”

李秀寧道:“怎麼不稀罕?但凡是人,誰不希望自己能夠生活在一個盛世?但凡一國君主,誰不希望自己能夠開創一個盛世?”

“其實想要盛世,一點也不難!”陳應微微一笑道:“只要去打一場戰爭,把人殺得七七八八了,然後把田地分給倖存下來的人,再免幾年稅,用不了多久盛世就會到來了。”

李秀寧一怔,白了一眼陳應道:“你胡說八道些什麼?每一個盛世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付出多少心血才能開創,放眼幾千年歷史,稱得上盛世的時代屈指可數……”

“每一個朝代建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盛世,這玩意兒根本就不稀罕!”陳應將叫花雞扯開,轉而望李秀寧的眼睛,認真的道:“每一個盛世都是在前朝崩潰後的累累絲骨上建立起來的,沒有大亂就沒有大治,自古以來都是這樣。我知道,你肯定說,聖賢會告訴我們,某位君主雄才大略,澤披蒼生,纔開創了這個盛世,其實,這些都是騙人鬼話。”

李秀寧一邊吃着叫花雞,一邊含糊不清的問道:“那你說說,這盛世是怎麼來的?”

陳應搖搖頭,呵呵的笑道:“三娘你也看過不少書,瞭解過往史料,那你說說,夏因何而亡,商因何而亡,周因何而亡?秦因何而亡?漢因何而亡?隋因何而亡?”

李秀寧道:“這還用說嗎?自然是昏君荒淫無度,大興土木,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最後民怨沸騰……”

“夏商周三代,王分封諸侯,天下分爲九服!”陳應道:“根據《周禮·夏官·職方氏》雲: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採服,又其外方五百里爲衛服,又其外方五百里爲蠻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夏、商、週三代,方千里曰王畿,事實上國王,可以管理的地方,都是王都周圍一千里之地,我看了看歷史,總結了一下原因,什麼昏君荒淫無度啊,大興土木啊,都是假的,都是騙人的鬼話。比如說這個商紂王帝王,你也認爲他是暴君嗎?”

李秀寧道:“他怎麼不是暴君呢?”

事實上帝辛是暴君嗎?***曾評論商紂王:“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中國歷史上亡國之君有很多,堪稱暴君的也不少,事實上亡國之君,並全非暴君,也是缺乏客觀公平的評判。帝辛是不是暴君,先要看看商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基本上所有帝辛的暴虐,都是周朝書寫的歷史,其中可信度非常低。周朝史書上寫道帝辛在位後期,居功自傲,耗巨資建鹿臺,造酒池,懸肉爲林,修建豪華的宮殿園林,過着窮奢極欲的生活,使國庫空虛。他剛愎自用,聽不進正確意見,在上層形成反對派,使用炮烙(炮烙是夏桀姒履癸發明的)等酷刑,鎮壓人民。殺比干(其實殷比干不是被殺而是老死的),囚箕子,年年征戰,失去人心。他在討伐東夷之時,沒有注意對西方族的防範,連年用兵,國力衰竭,又需面對其因長年征戰而日積月累有增無減的大批俘虜如何處理等問題而造成負擔。(該段早已無法考究,由周武編寫,故歷史可信度極低。)

其實商亡之因,什麼吏治腐敗,親小人,遠賢臣,這都都是屁話。商朝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從政治體制上來說,根本沒有如今從中央到地方的層層管裡,那個時候都是封國,分爲公、候、伯、子、男五等,諸候都是自己管理地方,只需要向商王繳納稅賦可以了。如果商朝朝廷是政令不休,管轄不到下面的諸候國,那麼就會出現唯一一種情況,諸候不聽招呼,像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就是一個聾子的耳朵,擺設而已。

陳應發現如果跟李秀寧爭辯這個問題,恐怕說上三天三夜也解釋不清。

“歷朝歷代滅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民不聊生,對啊!”

李秀寧點點頭。

陳應問道:“爲什麼會民不聊生呢?史家會無一例外把矛頭指向天子,認爲天子失德,所以纔會弄得民不聊生,具體怎麼個失德法,你剛剛也說了,荒、淫無度啊,大興土木啊,重用酷吏啊,任人唯親啊,重小人而遠賢臣啊…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李秀寧詫異的問:“難道不對嗎?”

“別的不說,就說楊廣,他有一後七嬪妃多嗎?四子三女多嗎?”陳應笑道:“《隋書》裡我記得楊廣大罪之一,就是荒淫,他如果這算荒、淫,那麼皇帝有幾個不荒、淫的?”

李秀寧一呆,她還真的沒有辦法說。別人不提,就是李淵當了皇帝以後,後宮臨幸了一百多名女子,而且李淵的子女是楊廣的十倍以上。

“你也發現問題了吧?”陳應嘿嘿一笑,說:“筆握在他們手裡,他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說到這裡,陳應不自覺的想起後世。某些公知大V大放厥詞,什麼中國房價是丈母孃提起來,什麼中國二氧化炭排放是自行車多造成的。等等一類奇葩言論不一而就,事實上,無底線的原則和媒體太多了,爲了給其主子張目,什麼話他們都敢說,特別是那些爲了錢專門寫各類軟文欺騙無知民衆爲生的人,簡直連妓女都不如,太可恥了。

陳應看着李秀寧也沒有吃飯的意思了,就繼續解釋道:“但有兩條,他們沒有寫上去,那就是官府盤剝,土地兼併……對,每到王朝末年,吏治腐敗,土地兼併,這纔是民不聊生的真正原因。”

李秀寧恍然大悟。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她是親身經歷者。她知道的更多,楊廣開鑿運河,明文規定,採取五戶抽一丁的辦法,當時隋朝擁有八百九十萬戶,抽調一丁。五戶抽一丁,這個比例高嗎?在封建時代,這樣的比例還真不高。

鮮卑族慕容俊爲了統一天下,採取五丁抽三的方式,強徵一百五十萬軍隊,然而人家屁事沒有。因爲慕容俊不是亡國之君,因爲慕容俊不是漢人。

然而史書裡記載,爲了修京杭大運河,一年死掉了二百五十萬人。然而楊廣根本就沒有徵調這麼多人。

陳應道:“土地就是根本原因,土地是有限的,可是每個人都要繁育後代,子生孫,孫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每人可以保持六十畝旱田,四十畝水田耕重,不會有浪費,而土地的產出交完稅後還足以讓他們過上溫飽的生活,所以,這個時代被稱爲盛世。是的,一個從亂世走過來的國家,只要不出大亂子,哪怕國君再怎麼無能,經過百年的努力,也能迎來一個盛世。”

李秀寧在心中默默計算着,秦朝自商鞅變法,改革圖強到秦始皇時期,正好百年。而劉邦開國,到劉徹時期也是百年。不過也有不同啊。李秀寧道:“可是晉時,司馬炎已經是盛世了?”

“呸,別給我提司馬炎!”陳應滿臉不屑道:“司馬氏除了一個司馬懿,其他都是廢物,包括司馬炎在內,他是創造了盛世嗎?他只不過竊取了曹魏三代人的成果而已。”

事實上,曹魏興是屯田,亡也屯田。當初黃巾之亂,天下民不聊生,失去土地的農民,除了一條命,什麼也沒有。曹操創立了屯田制,朝廷出農具、種子和耕牛,按照收入之比四六開,然後,曹魏戰時爲兵,閒時爲民,在三國時代快速強盛起來。

然而,農民都是無知的,也是愚蠢的。過了二十餘年以後,第一代經歷了黃巾之亂的農民死去,第二代農民感覺曹魏太黑了,這樣盤剝他們是不對的,所以他們充當了司馬氏的幫助兇,結果他們弄死了曹魏,迎來神州陸沉,衣冠南遷。

陳應嘆了口氣道:“盛世一大壞處就是物產豐饒,國泰民安,老百姓可以放心的繁衍後代,所以人口飛快的增長。可人口是需要土地作支撐的,而一個國家的土地又有限,有限的人口供養無限增長的人口,誰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呢,當人口數量超過了土地所能容納的極限之後,盛世也就化作過眼雲煙了,隨之而來的,是亂世。越來越多的人口爲了爭奪越來越少的土地明爭暗鬥,想不亂都不行,如果這個時候再來幾場大規模天災或者戰爭,可以說,這個國家死定了。”

在《三國演義》中,用天下大勢,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實,這是華夏文明的一個怪圈,從分裂、戰亂走向統一,繁榮強大,然後再動亂,分裂,直到滅亡。

聽到陳應的解釋,李秀寧彷彿明白了。她的手緊張的出了汗,死死的抓住陳應的手道:“然後再過三四代人,盛世就開始了?”

“對。”陳應點點頭道。

李秀寧神情驚駭,手微微發抖:“接着,由於國泰民安,物資充裕,人口飛速增加,一直遞增到土地無法容納的地步,然後,亂世來臨了?那……大唐!”

陳應握住李秀寧的手道:“放心吧,有我呢,大唐不會重蹈原來的覆轍!”

關於商紂王帝王是不是暴君的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本人的扣扣空間看看,以前寫過這麼一個貼子。

第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八十七章西征第一戰血染赤砂山第四十八章可汗到大唐的地界了第二章高句麗楊萬春死得真冤第四十六章組團上青樓第一六八章陛下我說過跟他們不能講道理第一一一章唯有鐵和血才能讓吐蕃粘合起來第二一九章更加兇險萬分的戰場第二五一章只殺人不要口供第二八二章陳應還有後招?(一更)第二十章長安不是你撒野的地方第九十八章吐蕃人怎麼變得不能打了?第一一七章蒸汽機火車跑起來了第二五一章只殺人不要口供第二四三章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一更)第一一九章大非川大捷正是時候(二更)第三十一章鑄造軍魂第二六五章擇天下精銳共禦外侮(一更)第二二八章真怕關鍵時候掉鏈子第一一四章陌刀軍揚威(下)第十三章進退兩難第九十章左武衛將軍(一更)第二零九章激烈留給後人看第一一二章準備豪賭一把的程知節第四章關中大旱雪上加霜第一百零四章真是笨得可以第六十三章請君入甕第二五九章臨陣倒戈急轉而下第二零五章一刀在手天下我有(月票四百加更)第十六章你是我的人第七十九章蘇定方的初戰(二更)第九十二章李秀寧的憤怒第一二九章洛陽城速戰速決第二三七章陳應所圖不小第四十五章雄吞西域萬里河山(二更)第八十六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二十章殺貴族分牛羊第十二章從長計議第二二七章王世充後院起火(爲堂主陳應加更)第一六一章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第十二章從長計議第九十四章樂極生悲難產了第十六章你以爲朕真的老糊塗了(二更)第二七九章我若登基許你楚地封王第七章人才啊人才第二七六章沒法打也得打(一更)第八十八章一首詩而升官(二更)第六十九章未必會輸第一七六章季孫之憂蕭牆之內第二八九章帶你的娘子軍前來救駕第三十六章時機成熟第三十九章李秀寧的弱點第一三二章繼承人的問題纔是大問題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三十一章血腥絞肉機(一更)第八十八章支援靈州第一零六章生來就是富貴命第六章紅山堡第八十九章不要把陳應當成傻子第四章家國天下第九十一章陳應在下一盤非常大的棋第五十五章這不可能第二十九章如此軍隊打個屁仗第六十五章在劫難逃第七十六章欠揍第一六七章我非常討厭有人拿手指着我第一一五章女皇是怎麼樣練成的第二三三章世族門閥還真是有錢第七十八章娶回一個祖宗第四十七章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一百章奪軍(上)第三十六章戰略計劃第九十章李世民的拉攏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四十四章始畢可汗之死(三更求訂閱)第四十六章人性的劣根第二五三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八十七章風波再起第三十三章一勞永逸(三更求訂閱)第六十七章躺着中槍第四十六章李秀寧的病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一五一章創立集體農莊第一三二章不站隊要依靠絕對的實力(一更)第九章所圖不小第七十七章恐怖的女人第一一五章不被看好的李世民第八十二章亂套了第五十一章率軍攻打統萬城第一四一章同化從娃娃抓起第九章駭人的戰績第一三一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一五七章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第二十九章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第九十二章遇到了騙子第五十六章久違的幸福(一更)第九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七二章窮圖水盡陌刀急援第一三五章武士彠的男子漢氣概
第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八十七章西征第一戰血染赤砂山第四十八章可汗到大唐的地界了第二章高句麗楊萬春死得真冤第四十六章組團上青樓第一六八章陛下我說過跟他們不能講道理第一一一章唯有鐵和血才能讓吐蕃粘合起來第二一九章更加兇險萬分的戰場第二五一章只殺人不要口供第二八二章陳應還有後招?(一更)第二十章長安不是你撒野的地方第九十八章吐蕃人怎麼變得不能打了?第一一七章蒸汽機火車跑起來了第二五一章只殺人不要口供第二四三章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一更)第一一九章大非川大捷正是時候(二更)第三十一章鑄造軍魂第二六五章擇天下精銳共禦外侮(一更)第二二八章真怕關鍵時候掉鏈子第一一四章陌刀軍揚威(下)第十三章進退兩難第九十章左武衛將軍(一更)第二零九章激烈留給後人看第一一二章準備豪賭一把的程知節第四章關中大旱雪上加霜第一百零四章真是笨得可以第六十三章請君入甕第二五九章臨陣倒戈急轉而下第二零五章一刀在手天下我有(月票四百加更)第十六章你是我的人第七十九章蘇定方的初戰(二更)第九十二章李秀寧的憤怒第一二九章洛陽城速戰速決第二三七章陳應所圖不小第四十五章雄吞西域萬里河山(二更)第八十六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二十章殺貴族分牛羊第十二章從長計議第二二七章王世充後院起火(爲堂主陳應加更)第一六一章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第十二章從長計議第九十四章樂極生悲難產了第十六章你以爲朕真的老糊塗了(二更)第二七九章我若登基許你楚地封王第七章人才啊人才第二七六章沒法打也得打(一更)第八十八章一首詩而升官(二更)第六十九章未必會輸第一七六章季孫之憂蕭牆之內第二八九章帶你的娘子軍前來救駕第三十六章時機成熟第三十九章李秀寧的弱點第一三二章繼承人的問題纔是大問題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三十一章血腥絞肉機(一更)第八十八章支援靈州第一零六章生來就是富貴命第六章紅山堡第八十九章不要把陳應當成傻子第四章家國天下第九十一章陳應在下一盤非常大的棋第五十五章這不可能第二十九章如此軍隊打個屁仗第六十五章在劫難逃第七十六章欠揍第一六七章我非常討厭有人拿手指着我第一一五章女皇是怎麼樣練成的第二三三章世族門閥還真是有錢第七十八章娶回一個祖宗第四十七章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一百章奪軍(上)第三十六章戰略計劃第九十章李世民的拉攏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四十四章始畢可汗之死(三更求訂閱)第四十六章人性的劣根第二五三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八十七章風波再起第三十三章一勞永逸(三更求訂閱)第六十七章躺着中槍第四十六章李秀寧的病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一五一章創立集體農莊第一三二章不站隊要依靠絕對的實力(一更)第九章所圖不小第七十七章恐怖的女人第一一五章不被看好的李世民第八十二章亂套了第五十一章率軍攻打統萬城第一四一章同化從娃娃抓起第九章駭人的戰績第一三一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一五七章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第二十九章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第九十二章遇到了騙子第五十六章久違的幸福(一更)第九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七二章窮圖水盡陌刀急援第一三五章武士彠的男子漢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