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貝州城裡,貝州刺史盧承慶眉頭微微皺起。

如今盧承慶年紀剛剛二十八歲,就成爲正四品洺州刺史。將來盧承慶的前途絕對不可限量,當然,這是因爲盧承慶出身好,他是七宗五望之一的范陽盧氏嫡支,盧赤松的長子,堂堂范陽郡公之子。

盧承慶之父盧赤松原名前隋朝的河東令,與李淵有舊交。李淵率軍起兵,盧赤松至霍邑迎接唐軍,拜行臺兵部郎中。武德年間,授上儀同、太子舍人、上開府、封固安縣公,又遷太子率更令、拜柱國,封范陽郡公。盧赤松爲人賢德,聰明俊秀,辭章華美,文彩出衆,無論高雅的士人還是一般俗衆都很推崇他。

盧承慶有一個好爹,身後又一個龐大的家族,所以他的仕途之路,比一般人都順。弱冠之後武德二年出仕既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從六品上),成爲考功郎中不過短短一年時間,在武德三年升任秘書監著作郎(從五品),成爲著作郎剛剛滿兩年,又在三個月前升遷至洺州刺史。盧承慶從二十三歲入仕,短短四年時間,就從從六品官升至正四品官,完成了一般官員一輩子都無法做到的高度。

正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別看年紀輕輕的盧承慶,自幼就接受范陽盧氏的培養,他的天賦不錯,也非常用功,短短三個月時間就熟悉了治下的洺州五縣。盧承慶的父親是東宮李建成的率更令,他身後的范陽盧氏又是幽州大族,盧承慶不屑貪污,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治理洺州一地之上。

藉着陳應改革化肥的春風,盧承慶利用范陽盧氏的宗族力量,不僅弄到不少原始的磷肥,還有各種有機肥和草原上的骨粉,洺州糧食長勢非常喜人,根本幕僚的推算,今年洺州五縣肯定可以超額完成朝廷的賦稅任務。

朝廷考評地方官員的政績,無非是稅、人口和教化之功,稅收超額完成任務,人口增加將近一成,至於教化之功,只要讓盧氏的鼓吹手們,爲他鼓吹一番,想不成爲上佳都難。只要三年任期一滿,按照朝廷的規章制度,他需要升遷一級,如果不是調任富庶的州縣,就要調回長安爲官。

到時候,盧承慶不是爲成三省六部之郎,就會升任爲五監副二佐官。想到自己而立之年就可以成爲正四品上階京官,封侯拜將指日可待,盧承慶樂得哼起歌來。

樂極生悲,就在他陶醉在升官發財的美夢中的時候,幕僚神色慌張的衝了進來,急道:“使郡,禍事了,禍事了!”

盧承慶皺着眉頭喝道:“慌慌張張的,像什麼樣子!”

幕僚叫道:“那幫泥腿子……那幫泥腿子造反了!”

盧承慶屁股被人紮了一針似的跳了起來,尖聲叫道:“什麼?你說什麼!?”

幕僚苦笑道:“那幫泥腿子造反了,他們伏擊了押送礦工進山採礦的官兵,放走了那些礦工,把好幾百官兵殺得片甲不留!他們真的造反了!”

洺州治下的永年縣有一座規模龐大的半露天的煤礦,可以日採煤炭二十多萬斤,正是因爲有大量的煤炭資源開採,短短時間內洺州成了河北道有名的富庶州。

盧承慶到底還是年輕,平時他還好,可是遇到突發事件,自己不由自主的渾身發抖,盧承慶六神無主的喃喃自語道:“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要是朝廷知道我洺州的地界出了這樣的禍事,本官雖然不至於腦袋搬家……可也要影響前程,那幫泥腿子也真是可惡,他們愛鬧爲什麼不到別的地方去鬧,非要在洺州跟本官過不去,該死,真是該死!”

盧承慶百思不得其解,按說洺州百姓如今生活不錯,雖然談不上富裕,可是至少已經不用擔心餓死了。他實在想不通,爲什麼會有農民造反。

劉十善望着靜靜的洺州城,劉十善的眼睛中慢慢的變紅了。作爲竇建德鄉親,貝州劉氏也是破家支持竇建德的絕對鐵桿之一,劉黑闥帶着貝州劉氏數百宗族參加竇建德的部隊,這裡面既有成爲夏國漢東公的劉黑闥,也有成爲冠軍大將軍的劉錦堂,當然更多的劉氏子弟,則成爲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萬骨之一。

劉十善看着城牆上的唐字大旗,儘管恨得咬牙切齒。他卻沒有真正輕舉妄動,他知道潛入洺州城的細作們只有百人,一旦奪城失敗,他失去了奪取洺州的機會。劉十善關鍵時刻壓制住了自己內心的衝動,而是轉而把目標對準了永年縣煤礦。

永年縣煤礦中的礦工,只有兩種人,第一種既突厥的戰俘,而是夏軍骨幹軍官,雙手沾染了唐軍將士鮮血的夏軍將領。

這些夏軍骨幹軍官,與唐朝都有着毀家滅族之恨,也有很多是受了竇建德恩惠的人,他們寧死不降唐朝,這些人都是劉十善可以利用的對象。

幕僚急忙向盧承慶彙報道:“據一位逃回來的隊正說,有不少礦工當場加入了叛軍,叛軍可謂實力大增了,這可如何是好?”

盧承慶面色慘白,哆嗦着叫:“快,快……快下令緊閉城門,任何人等不得出入,防止叛軍混入城中!還有,派人向經略安撫使報告,請他速速發兵過來支援!”

幕僚應了一聲,趕緊去安排了。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實踐出真知。盧承慶出身雖然高貴,才華也不錯。關鍵是他沒有從基層任職的經歷,平時時時,盧承慶還可以按部就班,可是一旦遇到驚變,他就馬上變成鴕鳥,恨不得縮進地縫裡。由始至終他都沒有想到應該召見那些死裡逃生,從叛軍刀下撿回一條命逃了回來的官兵,以瞭解一下叛軍的實力,只顧着關閉城門,唯恐被叛軍乘虛而入,簡直稱得上是豬一樣的對手了。最可悲的是,像這種豬一樣的對手,在唐初比比皆是!

因爲大唐在開唐之初,李淵接受世族門閥的支持,這個支持可不是無償的,而是需要代價,這些代價就包括了土地,官職,還有爵位。爵位還好說,只是好聽一點,朝廷多發放一些俸祿,土地事實上已經露出不好的苗頭,不過經過大業末年的天下動亂,唐初的人口銳減,田地還可以支應一陣子,但是這些沒有基層夯實工作經驗的官員,卻對大唐影響非常致命。

在兔時代,有一個說法:“叫老子英雄,兒好漢。”

事實上呢,虎父犬子的事情實在太普遍了。

就在盧承慶驚慌失措的時候,劉十善則帶着從永年縣解救下來的煤礦工人,返回了儲秀山山寨中,首戰旗開得勝,劉十善派出去攻擊押送礦工進山採礦的那幾路人馬也陸續回來了,都是大獲全勝,輕而易舉的擊潰了那些裝備簡陋的官兵,而且沒有警惕心的唐軍士兵,甚至將其全殲,把礦工都給解救了出來。

很多礦工得知劉十善的“真正”目的是爲了替夏王復仇,很多礦工表示願意加入劉十善的隊伍,使劉十善的隊伍壯大了一倍不止。這一仗殲敵並不多,繳獲的武器大多是不堪使用的,實在不值一提,但這是劉十善的首戰,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看到官兵在自己的攻擊之下潰不成軍,很多原本心裡頗爲忐忑的叛徒戰士都是士氣大振,認爲唐軍官兵也沒什麼可怕的,這種心理優勢對他們接下來的戰鬥是非常重要的。

劉十善沒多說什麼,回到山寨後下令將那些繳獲的武器、鐐銬之類的東西全部熔了,重新打造武器,準備迎接接下來的大戰。

而此時,一支支胡商走私馱隊,給劉十善只爲他們運來了四千把好鋼打造的橫刀,五百把騎兵弓箭,五百個槍頭,這些武器讓劉十善歡呼起來,他們現在缺的就是兵器啊!一些軍官兵新加入者的名單記錄下來,登記造冊,然後發放武器,開始簡單的訓練,總之忙得不亦樂乎。

雖然旗開得勝,劉十善此時麾下將士體質很弱,兵器嚴重不足,強攻貝州城依然沒有什麼機會。

貝州軍作爲竇建德的舊都,這裡的百姓,特別是忠於竇建德的百姓,他們恐怕已經得到了清洗,所以貝州只能智取,不可力敵。

正在劉十善思索着如何智取貝州城的時候,盧承慶這個豬隊友開始幫倒忙了。

就在武德六年六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劉十善舉事的第三天,盧承慶坐不住了,他擔心李神通這個頂頭上司對他產生不滿,他決定自己先將這羣泥腿子剿滅。

在盧承慶的威逼利誘之下,貝州城門終於開了,貝州折衝都尉戴元祥帶着一支由兩個步騎團一個越騎團還有鄉兵和衙役組成的大軍共一千五百餘人,從城裡面開了出來,準備進山剿匪。

盧承慶不知道,此時他的對手劉十善麾下已經發展到了八千餘人,而且其中光夏軍校尉級別的基層軍隊就多達一千餘人,拿一羣烏合之衆去對付一支由百戰精銳軍官組成的叛徒,簡直就是肉包子打狗!

第二十六章居長安大不易第二五二章過河的卒子頂大車第九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八六章長孫無忌的絕望(一更)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二十一章朕若想殺你你的腦袋焉能安在第一七三章生擒朱粲大獲全勝第九十章長安新貴第七十八章一萬泉邊磨刀霍霍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一六九章力挽狂瀾責無旁貸第一九八章以戰養戰就食於敵第四十二章勝卻人間無數第九十一章吐谷渾汗王慕容伏允第一八六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下)第五十三章一頓家常便飯弄得軍心大亂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一零五章意馬心猿到卿卿第六十七章躺着中槍第十九章烏加河整編第一四八章半個時辰攻破函谷關(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一三一章李世民的野望第八十四章日進斗金的聚寶盆第一一八章陳應的威懾力第二十一章李世民的決定(補一)第二零二章爲了殺孤可真是煞費苦心第三十五章搶劫的利器第五十四章人啊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十一章就算傾家蕩產也還不起第一一四章長孫無垢的艱難選擇第十八章朕考慮考慮再作決定(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要相富先修路第四十一章尉遲恭第一三三章陳令公不幸何人得利?第二六五章擇天下精銳共禦外侮(一更)第一六零章發動雪塬冬季攻勢(二更)第六十七章馬三寶的逆襲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二二三章識大體顧全大局第一五七章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第三十四章會不會是苦肉計?(二更)第一五六章舊規矩害死人第六十七章連環火馬一地血泥第二十章背信棄義第二七二章命運之戰天下誰屬(一更)第一一零章犯官發配屯邊第八十五章算計劉文靜第二四八章劫天牢救出大將軍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第二八三章一朝天子一朝臣要用就用自己人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第一六四章好美的景色啊第一四五章武魔生到底還是出生了第一一五章就怕流氓有文化第四十八章道不同不相爲謀(一更)第十六章你以爲朕真的老糊塗了(二更)第八十九章端酒賠罪第四十四章誰能力挽狂瀾?(一更)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一七九章本宮不死爾等都是妾(大結局)第五十六章久違的幸福(一更)第十八章党項悍將第一七六章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第四十四章男兒當殺人第三十一章二子奪嫡還是三子奪嫡?(一更)第十八章據爲已有第一六八章阿爹帶你看好戲第三十二章經驗也是會害死人(二更)第二六九章計出連環攻心爲上(二更)第一八一章可惜,成王敗寇第一九九章幹好升官發財幹不好滾蛋第五十八章十字路口何去何從第八十二章天降橫財第一四二章小官鉅貪防範未然第三十三章一勞永逸(三更求訂閱)第二四五章死倭人才是好倭人第二七一章除夕之夜喋血太極宮(二更)第一六二章長孫無忌的困局第一二八章刎頸之交紙糊金錘第十二章從長計議第四十七章非常想罵娘第一六六章陳應是不會虧待表姐的(一更)第十九章烏加河整編第一七五章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十六章你是我的人第一章李淵的顧忌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第一一零章花兒溝之血肉磨坊第二十二章天下大還是朝廷大(一更)第二六二章 休兵罷戰共抗突厥(一更)第三十五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十四章李二郎你要鬧哪般?(二更)第六十二章這麼審問是不對的第六十六章最後一戰不勝則亡第一章都是太帥惹的禍第二十章背信棄義第四十七章政治風暴(三更求訂閱)第六十八章李道貞的野望
第二十六章居長安大不易第二五二章過河的卒子頂大車第九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八六章長孫無忌的絕望(一更)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二十一章朕若想殺你你的腦袋焉能安在第一七三章生擒朱粲大獲全勝第九十章長安新貴第七十八章一萬泉邊磨刀霍霍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一六九章力挽狂瀾責無旁貸第一九八章以戰養戰就食於敵第四十二章勝卻人間無數第九十一章吐谷渾汗王慕容伏允第一八六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下)第五十三章一頓家常便飯弄得軍心大亂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一零五章意馬心猿到卿卿第六十七章躺着中槍第十九章烏加河整編第一四八章半個時辰攻破函谷關(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一三一章李世民的野望第八十四章日進斗金的聚寶盆第一一八章陳應的威懾力第二十一章李世民的決定(補一)第二零二章爲了殺孤可真是煞費苦心第三十五章搶劫的利器第五十四章人啊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十一章就算傾家蕩產也還不起第一一四章長孫無垢的艱難選擇第十八章朕考慮考慮再作決定(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要相富先修路第四十一章尉遲恭第一三三章陳令公不幸何人得利?第二六五章擇天下精銳共禦外侮(一更)第一六零章發動雪塬冬季攻勢(二更)第六十七章馬三寶的逆襲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二二三章識大體顧全大局第一五七章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第三十四章會不會是苦肉計?(二更)第一五六章舊規矩害死人第六十七章連環火馬一地血泥第二十章背信棄義第二七二章命運之戰天下誰屬(一更)第一一零章犯官發配屯邊第八十五章算計劉文靜第二四八章劫天牢救出大將軍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第二八三章一朝天子一朝臣要用就用自己人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第一六四章好美的景色啊第一四五章武魔生到底還是出生了第一一五章就怕流氓有文化第四十八章道不同不相爲謀(一更)第十六章你以爲朕真的老糊塗了(二更)第八十九章端酒賠罪第四十四章誰能力挽狂瀾?(一更)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一七九章本宮不死爾等都是妾(大結局)第五十六章久違的幸福(一更)第十八章党項悍將第一七六章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第四十四章男兒當殺人第三十一章二子奪嫡還是三子奪嫡?(一更)第十八章據爲已有第一六八章阿爹帶你看好戲第三十二章經驗也是會害死人(二更)第二六九章計出連環攻心爲上(二更)第一八一章可惜,成王敗寇第一九九章幹好升官發財幹不好滾蛋第五十八章十字路口何去何從第八十二章天降橫財第一四二章小官鉅貪防範未然第三十三章一勞永逸(三更求訂閱)第二四五章死倭人才是好倭人第二七一章除夕之夜喋血太極宮(二更)第一六二章長孫無忌的困局第一二八章刎頸之交紙糊金錘第十二章從長計議第四十七章非常想罵娘第一六六章陳應是不會虧待表姐的(一更)第十九章烏加河整編第一七五章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十六章你是我的人第一章李淵的顧忌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第一一零章花兒溝之血肉磨坊第二十二章天下大還是朝廷大(一更)第二六二章 休兵罷戰共抗突厥(一更)第三十五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十四章李二郎你要鬧哪般?(二更)第六十二章這麼審問是不對的第六十六章最後一戰不勝則亡第一章都是太帥惹的禍第二十章背信棄義第四十七章政治風暴(三更求訂閱)第六十八章李道貞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