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陳應一生戎馬倥傯,幾乎參加了開唐之後,所有的大型戰役。

作爲普通士兵的時候,就阻擊隴西的薛仁杲麾下大將宗羅睺,擊敗幷州、汾州的宋金剛、劉武周,收服尉遲敬德。

大敗河南王世充,逼降河北竇建德,戰功赫赫,威名遠播。四徵突厥,打得突厥人聞風膽喪。可以說,李建成能夠成爲皇帝,陳應功不可沒。

在後來的對外戰爭中,陳應又先後滅東突厥、吐谷渾、吞併高昌,鯨吞萬里。而且隨手滅掉了吐蕃,阻擊了吐蕃繼續了擴張勢頭。

雖然,陳應並沒有對戰過高句麗。魏徵毫不懷疑,陳應有大敗高句麗的信心和底氣。

然而,陳應終究只是一個人。

然而,陳應並不是萬夫莫敵的無敵猛將,而是像李靖、李世績一樣,以智謀統帥之能聞名於世。

哪怕東突厥對隋朝壓制了數年,對大唐壓制了將近九年,不過東突厥也就這十幾年功夫佔據了上風。早在隋文帝時期,突厥還沒有分裂時,就被離間之際,弄得四分五裂,隨後楊堅三次北征,更是打得突厥內心裡出了陰影。

陳應可以率領唐軍將士殺得突厥潰不成軍,唐軍將士們根本就有這個底氣,也有這個信心。關鍵是高句麗不一樣。

高句麗早在四十多年前,隋朝剛剛滅掉陳國時,就與隋朝進入了戰爭狀態。楊堅在實現富國強兵的時候,就開始對高句麗用兵,第一次用兵以漢王楊諒爲帥,高熲和大將周羅睺輔佐,率三十萬海陸大軍攻打高句麗。結果瘟疫橫行,周羅睺與姜以式的五萬水師部隊,並沒有戰勝高句麗水師,以大敗告終。

到了楊廣在大業七年大徵天下的時候,王薄寫了一首詩《無向遼東浪死歌》,長白山前知世郎,純着紅羅錦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爲何王薄能一呼百應,關鍵是被高句麗第一征討的時候打怕了。

現在魏徵非常擔心陳應也會重蹈這個覆轍。

當然,聽到魏徵的話。陳應沒有反駁,因爲這是事實。

對於將士們害怕這事,陳應更有感觸。

抗日戰爭打了十四年,特別是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放棄抵抗,日本幾乎不廢吹灰之力佔領了整個東北。

當然,歷史都說張學良是奉蔣介石之命,堅決不抵抗。觀衆朋友們,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張學良是一個軍閥,對於軍閥而言,首先最要的是就是實力。對於一個老蔣來說,東北軍不是嫡系,借刀殺人,在東北軍拼得七七八八的時候,趁勢讓黃甫軍進入東西,難道不更符合老蔣的利益嗎?

無論東北軍如何洗白,畏敵如虎,都是洗不掉的。三十萬東北軍可以完整無缺的從東北撤回關內,這是什麼樣的動員能力,東北軍真有血性,可以學黃顯聲,可以學馬占山,可以學于學忠。

但是東北軍有幾個黃顯聲,有幾個馬占山?

除了東北軍,還有韓復渠,山東王也同樣不戰而逃。

除了將領因素,當時的軍閥軍隊,成分複雜,沒有國家關念也是主要原因。

已經四十多年毫無勝蹟,可以說唐軍將士畏懼也是李世民爲何沒能打敗高句麗的真正原因。陳應感覺十二衛大軍不能輕動,萬一將士們不聽命令,直接放養,不僅陳應一世英名盡毀,還可以助漲高句麗的囂張氣焰。

特別是陳應現在在大唐軍中還有軍神之名,一旦他戰敗了,對於唐軍將士的士氣影響更加嚴重。

陳應想了想道:“玄成,你提醒的極是,現在陛下金口一開,無法更改,你以政事堂相國的身份,給安西軍蘇定方部下達一個命令,讓他們立即乘坐火車返回!”

陳應這樣考慮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安西可以做到如臂指使,而且安西從當初的涼州,一直打敗西突厥、吐谷渾、高昌,龜茲、疏勒、于闐、吐蕃,橫掃萬里,全無敗跡。

第二,就是安西軍將士久居安西,早已習慣了安西的酷熱與嚴寒,面對嚴寒,早已有了豐富的應對經驗,可以極大的避免非戰鬥減員。

第三,就是出自政治目的。代表陳應對大唐朝廷全無私心,可以接受朝廷的移鎮之策。

最後,還有一個小小的私心。正所謂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並不是所有的安西軍將士都喜歡在安西安家落戶,也有不少將士想着迴歸鄉里。

“那左右屯衛軍?”

魏徵望着陳應似笑非笑道:“陳大將軍以爲如何處置?”

“好辦!”

陳應笑道:“可以任命蘇定方爲右屯衛大將軍,將左右屯衛三萬餘名將士,全部移鎮龜茲,而蘇定方所部,則全部移駐關中。一旦攻打高句麗完畢,就讓他們以左右屯衛的身份,長駐長安!”

魏徵聞言大喜。

其實朝廷早就有了向安西軍摻沙子的想法,只是爲了顧及陳應的感受,這個計劃一直被擱置着。

如今,陳應提出這個計劃。

正好可以順水推舟。

想到這裡,魏徵躬身道:“陳大將軍,魏徵還要與陛下商議,就此別過!”

陳應點點頭。

……

陳應回到陳家堡的時候,李秀寧與楊蓉的戰鬥,已經結束。

李秀寧幾乎以作弊的行式,將楊蓉的半成股份贏了回來。

楊蓉早已告辭離開。

而身心疲憊的李秀寧則躺在牀上酣睡。

陳應沐浴之後,就躺在李秀寧身邊小睡。

直到掌燈時分,李秀寧這才悠悠醒來。

陳應吩咐直接開飯。

或許自我感覺非常好,李秀寧足足多吃了一碗飯,一個勁兒向陳應顯擺,她用了半天一夜時間,贏了足足二百餘萬貫錢。

對於李秀寧的小心思,陳應也不點破。

裝作不經意間,陳應向衆人提出了兩件事。就是出兵高句麗,以及裴矩以嫡幼女裴淑媛向李嗣業求親。

李秀寧聽到這話,臉色陰沉下來:“我去找陛下!”

陳應一把拉住李秀寧道:“三娘,且聽我說!”

李秀寧氣憤的並不是讓陳應出兵,對於高句麗李秀寧並不擔心,她對陳應有着盲目的自信。

關鍵是安西,別人不清楚安西的財富,在安西生活了三年多的李秀寧卻非常清楚。

安西其實就是一塊寶地,如今這塊寶地已經被李建成冊封給了陳謙。

哪怕當時,李建成的真正想法是爲了讓陳應詐死,用這個方式彌補,陳應隱姓埋名之苦。

但是,李秀寧不這個認爲。

她認爲,李建成已經把安西賜給了陳謙,陳謙就是安西王。

安西的一切,都是陳謙的,也都是陳應的。現在把左右屯衛移鎮安西算什麼事?

陳應道:“這事咱們稍後再後,先討論一下,大郎的婚事,是拒絕呢還是同意?”

李秀寧沒有直接表明態度,她尊敬李道貞,顧及李道貞的感受。

李道貞則想得比較多。

她的兒子已經是庶子了,如果再娶妻一個庶女,更會讓人笑話。

自己可以不計較名份,但是自己的兒子不行。

反正,陳應與其他勳貴不同。

其他勳貴,爵位和家產,只分給嫡長子,而嫡次子或其他庶子,則沒有半點機會。

可是,陳應卻把他的財產進行了一式三份的分割,將來有可能會變成四份或者五份,現在就要看她們三個會給陳應生兒子,或者生女兒。

庶女爲妻,除了名聲不好聽之外。

還有就是能力問題。

庶女出身低微,在培養過程中,肯定受不到家族的重點培養,她們的眼界狹窄,操持家務更加不行。

這是李道貞所不能容忍的。

反而裴矩的女兒,無論出身,還是門第,都配得上李嗣業。

想到這裡,李道貞道:“姊姊,我感覺不錯啊,聞喜裴氏,家學淵源,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是一門好親事!”

李秀寧看着李道貞的態度非常明確,就道:“陳郎,大郎如今也十二歲了,正值你去攻討高句麗,不如帶着他去見見世面!

李道貞不傻,她很容易聽出了李秀寧的意思。

見見世面只是託詞,給李嗣業一個立功的機會,這倒是真正的目的。

跟着陳應不僅安全,而且還有功勞可以拿。

只要攻滅了高句麗,李嗣業就可以從白身晉爵,不敢說一定封公拜將,至少可以獲得一個開國侯爵。

第四章關中大旱雪上加霜第一五八章阿史那思摩大意失荊州第二四九章頡利可汗大點兵第八章脫盲識字班第一六二章英雄所見略同第九十三章目瞪口呆第五章保全突厥(三更)第一五三章蒼天之幸社稷之福第六十八章急轉而下(四更)第二零八章陳應面前無堅城(月票五百加更)第一二五章趁他病要他命第三十一章鑄造軍魂第一八八章三寸不爛之舌說降河北(一更)第七章不看僧面看佛面(一更)第五十章龍城飛將(三更)第一四五章李秀寧大鬧秦王府第六十章李建成你真是上天的寵兒第七十六章陌刀會教他們學會卑謙(二更)第一五二章我的主場我作主第九十三章可惜缺了一副好牙口第一五三章真相真的很重要嗎?第一三八章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二七零章無心插柳柳成蔭(一更)第二一五章要殺要刮看心情第二零七章大唐陳氏重工集團(二合一大章)第二六九章不問蒼生問鬼神(二更)第十三章無雙國土房玄齡第二八八章太子你什麼時候當皇帝?第二十六章大唐崛起第五十四章罵死陸季覽(四更求訂閱)第三十二章初會李建成(上)第一三五章風雪萬里血淚遷徙第六十六章最後一戰不勝則亡第一七三章生擒朱粲大獲全勝第二二五章國家大事豈能當兒戲第六十章旁企地要跑了第一零一章奪軍下第九十七章原來也不過如此第一三九章進來就喊救命成何體統第一三九章進來就喊救命成何體統第一百零四章真是笨得可以第六十七章躺着中槍第五十六章那一槍的風情第二十五章非我族類非降既殺第五十七章安西大護府郭孝恪(二更)第一五九章山河變色舉世攻唐第二十九章如此軍隊打個屁仗第九十七章原來也不過如此第二二三章大唐不會重蹈覆轍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第二百七十八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二四二章平陽公主大殺四方(二更)第五十九章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四章不借就搶(二更)第二章扯虎皮拉大旗(四更)第二十章背信棄義第一五二章我的主場我作主第一九四章敢動我的奶酪找死(爲書友紙天萬賞加更)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一四八章宇文昭儀東市失蹤第二八三章宋侍中莫讓我爲難(二更)第一六零章陰謀與刺殺第八十三章美麗的誤會第一八八章三寸不爛之舌說降河北(一更)第五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真實第四十六章不爲州縣無以至臺閣第二十一章李世民的決定(補一)第一五零章被太子妃恨上了怎麼辦?第八十九章端酒賠罪第一七五章代表正議審判你第二七零章陰謀敗露生死時速(一更)第十四章意亂情迷第一章我李世民會回來的第四十三章始畢可汗震怒第八十八章本將軍的鐵槍早已飢渴難耐了第二四一章殺自己人會殺上癮(一更)第七十一章陳應是個厚道人(三更)第六十九章投降降你麻痹(一更)第六十一章屍骨如山血流成河(一更)第二六八章賭場無父子何況夫妻第七十二章安西王世子親上加親第二章 突厥增兵第四十三章打到牀上去第一八四章跟着陳應就算跟對人了(一更)第十一章最慘的折磨(二更)第六十一章憤怒(三更)第五十二章薑是老的辣(二更求訂閱)第九十一章削肉還母削骨還父第六十三章香車美人第二二三章識大體顧全大局第一六零章安西率先進入工業革命第八十二章宋金剛想跑了第六章最賺錢的行業(二更)第二八七章大唐的人口問題(一更)第十五章夏國凌敬第一九七章安西軍進擊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第六十八章急轉而下(四更)第二十八章有些過錯絕對不可原諒第五章女人何苦爲難女人(一更)
第四章關中大旱雪上加霜第一五八章阿史那思摩大意失荊州第二四九章頡利可汗大點兵第八章脫盲識字班第一六二章英雄所見略同第九十三章目瞪口呆第五章保全突厥(三更)第一五三章蒼天之幸社稷之福第六十八章急轉而下(四更)第二零八章陳應面前無堅城(月票五百加更)第一二五章趁他病要他命第三十一章鑄造軍魂第一八八章三寸不爛之舌說降河北(一更)第七章不看僧面看佛面(一更)第五十章龍城飛將(三更)第一四五章李秀寧大鬧秦王府第六十章李建成你真是上天的寵兒第七十六章陌刀會教他們學會卑謙(二更)第一五二章我的主場我作主第九十三章可惜缺了一副好牙口第一五三章真相真的很重要嗎?第一三八章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二七零章無心插柳柳成蔭(一更)第二一五章要殺要刮看心情第二零七章大唐陳氏重工集團(二合一大章)第二六九章不問蒼生問鬼神(二更)第十三章無雙國土房玄齡第二八八章太子你什麼時候當皇帝?第二十六章大唐崛起第五十四章罵死陸季覽(四更求訂閱)第三十二章初會李建成(上)第一三五章風雪萬里血淚遷徙第六十六章最後一戰不勝則亡第一七三章生擒朱粲大獲全勝第二二五章國家大事豈能當兒戲第六十章旁企地要跑了第一零一章奪軍下第九十七章原來也不過如此第一三九章進來就喊救命成何體統第一三九章進來就喊救命成何體統第一百零四章真是笨得可以第六十七章躺着中槍第五十六章那一槍的風情第二十五章非我族類非降既殺第五十七章安西大護府郭孝恪(二更)第一五九章山河變色舉世攻唐第二十九章如此軍隊打個屁仗第九十七章原來也不過如此第二二三章大唐不會重蹈覆轍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第二百七十八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二四二章平陽公主大殺四方(二更)第五十九章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四章不借就搶(二更)第二章扯虎皮拉大旗(四更)第二十章背信棄義第一五二章我的主場我作主第一九四章敢動我的奶酪找死(爲書友紙天萬賞加更)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一四八章宇文昭儀東市失蹤第二八三章宋侍中莫讓我爲難(二更)第一六零章陰謀與刺殺第八十三章美麗的誤會第一八八章三寸不爛之舌說降河北(一更)第五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真實第四十六章不爲州縣無以至臺閣第二十一章李世民的決定(補一)第一五零章被太子妃恨上了怎麼辦?第八十九章端酒賠罪第一七五章代表正議審判你第二七零章陰謀敗露生死時速(一更)第十四章意亂情迷第一章我李世民會回來的第四十三章始畢可汗震怒第八十八章本將軍的鐵槍早已飢渴難耐了第二四一章殺自己人會殺上癮(一更)第七十一章陳應是個厚道人(三更)第六十九章投降降你麻痹(一更)第六十一章屍骨如山血流成河(一更)第二六八章賭場無父子何況夫妻第七十二章安西王世子親上加親第二章 突厥增兵第四十三章打到牀上去第一八四章跟着陳應就算跟對人了(一更)第十一章最慘的折磨(二更)第六十一章憤怒(三更)第五十二章薑是老的辣(二更求訂閱)第九十一章削肉還母削骨還父第六十三章香車美人第二二三章識大體顧全大局第一六零章安西率先進入工業革命第八十二章宋金剛想跑了第六章最賺錢的行業(二更)第二八七章大唐的人口問題(一更)第十五章夏國凌敬第一九七章安西軍進擊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第六十八章急轉而下(四更)第二十八章有些過錯絕對不可原諒第五章女人何苦爲難女人(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