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忘年交(三)

錢家人以爲孫夫人只是興致來了,邀請秦錦然做客一次罷了,誰知道第二日一早,又是有丫鬟到了莊子上,指名道姓邀請秦錦然去孫家做客。三丫和四丫看着秦錦然的背影,有些豔羨,那可是到孫夫子的家中做客啊……家中只有一個佳娃能夠跟着孫夫子讀書,她們甚至連字都不認識。

今日裡便不是習字,而是換作了烹茶,孫夫人說道:“昨個兒見了你的字,你說你還會烹茶,今日裡風景正好,最適合在園中品茶。”到了八角亭,早已經準備好了器具,就連長石凳上也鋪了軟墊,撩起裙襬露出了褚色的繡花鞋,便跪坐在了軟墊上。淨手、取茶、分茶、洗茶……“驟雨鬆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到了最後,孫夫人見着秦錦然斟茶時候素手執壺,淡紅色茶湯入了白瓷茶碗裡,茶湯在白玉一般的碗內一層層盪漾開來。

見着秦錦然比劃了一個請的手勢,孫夫人笑道:“單看妹妹這一手的手藝,就知道今個兒這大紅袍在妹妹的手中才揮出了香味。”端起杯盞,嗅到清香撲鼻,呷一口,脣齒留香。孫夫人的眼睛一亮,連聲讚歎一個好字。之後更是說道:“我姓石,雙名菁菁字,我虛長你幾歲,你我便以姐妹相稱,可好?”

石菁菁是讀過書的,昨日加上今日裡的交談,秦錦然便發現石菁菁自有自的傲骨在內,常人往往覺得這樣的人不好相處,這樣的人反而是秦錦然最樂意打交道的,因爲心思純淨,相處起來簡簡單單,當即笑着說道:“姐姐不嫌棄我纔是。”

孫夫人笑了,年齡已經過了四十,笑起來的時候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原本因爲過於消瘦而顯得有些刻薄的面相,也被這樣的笑容消融了。昨個兒忘記問鈺安的事情了,可被女兒埋怨了一通,今個兒孫夫人不敢忘了,放下茶盞,就詢問了秦錦然是否認識鈺安的事情。

這個問題昨天花語已經問過了,秦錦然沒有多想,此時孫夫人又問了一次,再想到孫茹竹見到鈺安的羞態,嘴角微翹,“我並不認識鈺安夫子,前一日和鈺安在樹下交談,不過是我替他診脈。”

“你還會給人看診?”孫夫人看着秦錦然,頗爲驚奇了。手指摩挲着對月邀杯的白茶碗,劃過細膩的瓷胎,“妹妹當真是好本事,不過是數年的時間,便學了不少的本事。”

“以前在鄉里的時候,就和一位老大夫學過一些,不過沒有正經通過書學,不過是口口相傳,等到我入了趙府識字之後,才正正經經對着書本梳理。”秦錦然開口淺笑着說,“不過書海無涯,雖然少有所得,還需要精益。”

“你都會看什麼?”孫夫人興致勃勃問道,“還有鈺安那孩子的病症,你瞧出來了什麼?”

秦錦然就細細和孫夫人說了脈象和表徵,孫夫人心裡早已經把鈺安當做自己的半個兒子看待,對鈺安的脈象也記得清楚,聽到秦錦然說的在理,沒聽到一處就點頭,“看來你看診看得很好。”又連忙問道:“這失憶之症,你可看得?”

秦錦然搖搖頭,“化解腦內的血塊,並不是一日兩日可以做到的,就算是有朝一日化解開來,失去的記憶也不一定會找得回來。”

孫夫人的表情有些失落,隨機笑着說道:“早些時候,我夫婿同一位周御醫交好,前兩年的時候高了老離開了太醫署,現在正在外遊醫,已經休書一封,那位周御醫指不定能夠治好鈺安。”說完之後,又補充說,“鈺安的這病,許多大夫都看過了,都看不好,看來還是隻能夠等周御醫了。”

秦錦然笑了笑,按道理孫夫人這樣的說話是很失禮的,但凡其他有點名氣的大夫,聽到孫夫人的話,恐怕心裡頭都會有些不舒服,若是脾氣差的更是會拂袖而去,而秦錦然的迴應則是呷了一口茶湯,鳳眸微微眯起。她在現代的時候,也算是小有名氣,有些瞧見她臉嫩不相信她醫術的,也曾當着面質疑她的醫術,所以孫夫人的話,她並沒有放在心上。

“雖然鈺安夫子的病我沒有把握,不過姐姐若是身上有什麼不爽利的地方,我說不定可以幫上一二。”秦錦然放下了茶盞,緩緩說道。

孫夫人笑了,對着秦錦然眨眨眼,“妹妹想是在我身上露一手,不過,可是要讓妹妹失望了,我身子好得很。”不過兩人既然是姐妹相稱,孫夫人撩起了袖子,露出了右手手腕上碧翠的桌子,手腕放在了石桌上,玉石相碰發出了清脆的聲響,“不過妹妹也可以替我診一診。”

食指中指扣上了手腕,拇指輕搭在手背,秦錦然閉上了眼,診完脈之後就收了手,孫夫人笑着問道:“妹妹,可診出什麼了?”

秦錦然說道:“姐姐是否很少請平安脈?”

“那你說錯了,每隔上三個月的時間,我們一家人都會請一次平安脈。”孫夫人說道。

“雖然是我預料錯了,只能夠說那位大夫恐怕對姐姐的病症不夠用心,姐姐不妨去天濟堂診一次脈,那裡最爲擅長的就是給婦人看診了。”秦錦然笑了笑,“姐姐的病不過也說不上是大毛病,只不過是女子常見的血虛的毛病罷了。”

“血虛?”孫夫人有些詫異,之後搖頭,“家母生了弟弟之後,就曾血虛,面色蠟黃,十分怕冷,走上幾步就要喘一喘,若是坐久了忽然站起來,還容易昏厥過去。這些我可都沒有。”

秦錦然點頭,“不錯,姐姐說的這些確實都是血虛之象,不過不止於此,若是妹妹沒有猜錯,春日的時候姐姐有時候會有些胸悶,如同針扎一樣難受,那位大夫應該是給姐姐開了方子,只是當時是緩解了,第二年的時候依然是胸悶。這方子吃下去應當也有兩年的時間了,每年都是春日的時候吃,若是我沒有猜錯,姐姐今日裡還用了那方子。”

孫夫人原本是漫不經心的,此時聽到了秦錦然的話,就之直立起脊樑,道:“你怎麼知道的。”

“姐姐的脈象告訴了我答案,至於說是藥方,姐姐不愛薰香,我恰巧嗅到了藥方的味道。這藥裡有一味藥材,是極傷氣血的。”

“照你說,這藥方就不應當吃了?”孫夫人眉頭微皺,“那大夫說是小毛病,若是吃了身上舒坦些,於是我難受的很了,往往會煎一副藥。”

秦錦然說道:“姐姐是不是覺得這兩年的冬日一年比一年寒冷?”得到了孫夫人的肯定回答後繼續說道,“這便是血虛了,至於說姐姐的胸悶,當真是不打緊,若是姐姐難受,我晚些時候施針替姐姐緩解一二,你看可好?”

原本孫夫人是想要今日的,轉念一想秦錦然學醫的時候並不太長,既然提到了天濟房,不如過些日子在天濟房走一趟,就知道秦錦然判斷的是否對了。於是說道:“到時候就有勞妹妹了。”

秦錦然離開之後,孫茹竹就找到了孃親,聽到了秦錦然不認識鈺安夫子,小嘴撅了起來,“我就說她根本不認識鈺安哥哥,還說什麼把脈。分明就是像孃親你說的,尋個接口接近鈺安哥哥!”

孫夫人本來是神思恍惚,還在想秦錦然給自己看診的事情,聽到了女兒的話,就說道:“這趙家妹妹,確實是會看診的。”

“啊?!”孫茹竹有些驚訝,“娘,你不是說她原本是村裡出身的,之後又入了趙府,去哪裡學醫呢?”

孫夫人就用了秦錦然的那一套說辭,而後對女兒說了秦錦然給自己診脈的事情,“她說我身上這血虛之症,十有是真的。”

“那也不一定。”孫茹竹就是不喜歡秦錦然,“娘,不如明個一早,我們就去京裡的天濟堂,她是真會還是假裝,一去診脈了就知。”

於是,兩人第二天一大清早就坐了馬車去了京都。

這一日秦錦然因爲沒有人邀請做客,也安安生生在家坐了一天的時間。上午習字,下午,到了傍晚時候,只聽得窗外呼啦啦風聲大作,葉子被扯得嘩嘩作響,再一看天空也是暗沉沉的,顯然是要下雨了。

而此時的從村外回來的馬車行的飛快,顯然是要趁着下大雨之前,趕回到村子裡。孫茹竹的額頭抵住了馬車壁,想到了天濟堂的大夫的話,有些失神。

那位天濟堂的王大夫說,母親的血虛之症並不嚴重,若是常年給母親診平安脈,確實有可能會忽略。交談之中,無意之中得知給自己孃親診斷出血虛之症的是一位女子,那王大夫當即眼睛一亮,對秦錦然推崇。

母親和秦錦然交好,兩人以姐妹相稱,聽到了王大夫誇獎的話,就原原本本把秦錦然看診的情況說了一遍,還說了秦錦然跟着村裡的老者學醫,入了門之後識字便是自己溫書求精益的事情都告訴了王大夫。

“若是這位夫人願意,也可以來我天濟堂坐診。”最後王大夫說道。

想到了王大夫主動相邀秦錦然坐診,孫茹竹的腦袋又碰了碰馬車壁。

“你也不怕碰壞了頭。”孫夫人拉住了孫茹竹,把她拉入到了懷裡,“是不是坐得悶了,等會就到了。”

“恩。”孫茹竹悶悶地應着。

要下雨了,錢老漢回來的時間也早了些,聽得秦錦然今日裡沒有孫夫人相邀,從鼻孔噴出一股氣,就對自己的婆娘說道,“你看我說的,孫夫人就是好心,見到她客套客套罷了。你還當真覺得孫夫人是誠心待這位二少奶奶,要和她交好?呸!”

一口濃痰吐在了地上,錢婆子賠笑,“我這不是以爲她得了孫夫人的看中,誰知道並不是這樣。”

既然沒有孫夫人相邀,只不過是一天的時間,這飯菜就比不過前兩日,就連與孫夫人相邀之前的飯菜相比,也是不如。

聽雪見着白菜幫子,一雙銀牙咬得死死的,因爲太過於用力,額頭上的青筋都浮現了。而聽夏也是嘆了一口氣,“這……”

秦錦然拿起了筷子,“總是要吃的,明天就好了。”畢竟,今天孫夫人和孫茹竹去了京裡的天濟堂,很快就知道她的所言非虛了!

第84章 8.4第85章 8.5第52章 5.2第11章 離府(二)第33章 1.6第21章 診脈(三)第162章 眩暈之症暫且治第16章 看診(二)第30章 1.3第35章 1.8第26章 求診客第123章 2.3第100章 1.0第142章 割開牙牀取智齒第34章 1.7第26章 求診客第70章 7.0第92章 9.2第104章 0.4第24章 忘年交(三)第111章 1.1第32章 1.5第98章 9.8第34章 1.7第113章 1.3第28章 1.1第72章 7.2第138章 異域女子攪混水第96章 9.6第94章 9.4第79章 7.9第68章 6.8第9章 毀容(三)第114章 1.4第5章 歸去(一)第36章 1.9第57章 5.7第124章 2.4第25章 問診(一)第13章 莊子(二)第83章 8.3第146章 被逼醫死必死人第61章 6.1第163章 琉球見突厥之王第38章 2.1第102章 0.2第30章 1.3第14章 書肆(一)第6章 歸去(二)第12章 莊子(二)第22章 忘年交(一)第119章 1.9第151章 趙家上門見孟氏第38章 2.1第26章 求診客第35章 1.8第141章 京都之中波瀾生第114章 1.4第50章 5.0第166章 三百精兵被折損第55章 5.5第84章 8.4第164章 大齊朝沒男人嗎?第116章 1.6第157章 番外——孟若婷(下)第165章 身在琉球心在齊第149章 熱鬧非凡是趙家第29章 1.2第37章 1.0第116章 1.6第59章 5.9第170章 回首遙憶當年之戰第163章 琉球見突厥之王第65章 6.5第42章 4.2第148章 被逼醫治必死人(下)第47章 4.7第47章 4.7第137章 俯身吸痰救嬰孩第136章 3.6第55章 5.5第79章 7.9第48章 4.8第41章 4.1第49章 4.9第45章 4.5第106章 0.6第153章 盛夏時節再逢君(上)第13章 莊子(二)第167章 新存死志巧開解第97章 9.7第144章 誰敢污衊我恩人第82章 8.2第43章 4.3第79章 7.9第151章 趙家上門見孟氏第169章 萬事劃圓終落幕第83章 8.3第55章 5.5第64章 6.4
第84章 8.4第85章 8.5第52章 5.2第11章 離府(二)第33章 1.6第21章 診脈(三)第162章 眩暈之症暫且治第16章 看診(二)第30章 1.3第35章 1.8第26章 求診客第123章 2.3第100章 1.0第142章 割開牙牀取智齒第34章 1.7第26章 求診客第70章 7.0第92章 9.2第104章 0.4第24章 忘年交(三)第111章 1.1第32章 1.5第98章 9.8第34章 1.7第113章 1.3第28章 1.1第72章 7.2第138章 異域女子攪混水第96章 9.6第94章 9.4第79章 7.9第68章 6.8第9章 毀容(三)第114章 1.4第5章 歸去(一)第36章 1.9第57章 5.7第124章 2.4第25章 問診(一)第13章 莊子(二)第83章 8.3第146章 被逼醫死必死人第61章 6.1第163章 琉球見突厥之王第38章 2.1第102章 0.2第30章 1.3第14章 書肆(一)第6章 歸去(二)第12章 莊子(二)第22章 忘年交(一)第119章 1.9第151章 趙家上門見孟氏第38章 2.1第26章 求診客第35章 1.8第141章 京都之中波瀾生第114章 1.4第50章 5.0第166章 三百精兵被折損第55章 5.5第84章 8.4第164章 大齊朝沒男人嗎?第116章 1.6第157章 番外——孟若婷(下)第165章 身在琉球心在齊第149章 熱鬧非凡是趙家第29章 1.2第37章 1.0第116章 1.6第59章 5.9第170章 回首遙憶當年之戰第163章 琉球見突厥之王第65章 6.5第42章 4.2第148章 被逼醫治必死人(下)第47章 4.7第47章 4.7第137章 俯身吸痰救嬰孩第136章 3.6第55章 5.5第79章 7.9第48章 4.8第41章 4.1第49章 4.9第45章 4.5第106章 0.6第153章 盛夏時節再逢君(上)第13章 莊子(二)第167章 新存死志巧開解第97章 9.7第144章 誰敢污衊我恩人第82章 8.2第43章 4.3第79章 7.9第151章 趙家上門見孟氏第169章 萬事劃圓終落幕第83章 8.3第55章 5.5第64章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