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反派角色(中).【第二更】

此時,或是有求於人,肖文軒一臉的認真,少了些許嘲諷刻薄,卻也不似之前那般讓人討厭。

只是他口中的話語,卻着實爲小人之言。

另一邊,許慶彥根本沒想到,原本僅只是自己的譏諷之言,肖文軒竟還真的提出了這般卑鄙無恥的要求。

所以,肖文軒話聲剛落,不待趙俊臣答話,許慶彥已是勃然大怒,大聲斥道:“你這個傢伙,沒臉沒皮了不成?難道你就不是媽生爹養的?……”

許慶彥還想再罵下去,但話到一半,就被趙俊臣揮手打斷。

饒有興趣的打量着眼前的肖文軒,趙俊臣問道:“那些銀子我既然已經送人,就不再是爲我所有,又豈還能要的回來?不過,我倒想聽聽你的理由。”

見趙俊臣拒絕,似乎不可商量,肖文軒眉頭一皺,似乎想說些什麼,卻又搖了搖頭,緩緩道:“看你資助李瑞銀兩,一出手就是三五十兩,怕是家底豐厚,明明一個不知世事的紈絝,倒難得有一副好心腸,卻不知自己好心辦了壞事。但也正因如此,我雖有我的理由,但與你也說不清楚,即使說了你也無法認同,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解釋?罷了罷了。”

說話之間,肖文軒就要轉身離去。

與此同時,譏諷刻薄的嘲弄笑意,再次浮現在他臉上,一幅“衆人獨醉唯我獨醒”的模樣,讓人不喜。

見肖文軒如此,許慶彥又是大怒,就打算動手,卻還是被趙俊臣攔了下來。

“我能不能理解,怕是我的事情,而你既然提出了要求,總要說明白原因纔是。若是你真能說服我,我未必不會答應。”

趙俊臣說道。

肖文軒的這般表現,卻是引起了趙俊臣的興趣。

聽趙俊臣這麼說,肖文軒眉頭微皺,但還是停下了腳步,又打量了趙俊臣幾眼後,終於冷聲問道:“公子你覺得,以李瑞如今的這些所作所爲,當真是在爲他過世老母盡孝?”

“難道不是?”

不待趙俊臣回答,許慶彥已是反問道。

肖文軒冷笑道:“庸人之見!李瑞的老母辛苦一生,又竭盡所能,只是爲了供他讀書識字,期望他有朝一日能夠考取功名,然而如今春闈將近,以李瑞的才學,本大有可能杏榜題名,卻因爲老母過世,僅僅只爲了一個‘孝子’之名,就輕易放棄了他過世老母好不容易纔他爲爭來的機會,使他老母一生辛苦化爲流水,一生期望盡皆破滅,這般作爲,難道當真是在盡孝道?”

顯然,許慶彥從未這般考慮過問題,不由一愣,隱約覺得有理,但還是反駁道:“你這是在強詞奪理,我朝春闈,每三年就有一次,但李瑞他爲老母送葬守孝的機會卻只有一次,照你這麼說,僅僅只是爲了一次會試春闈,他難道就要任由自己老母入土爲安時草草了事無人送終不成?”

“所以我說你是庸人之見。”肖文軒撇着嘴角,滿是譏諷:“固然,我朝春闈每隔三年就有一次,但天有不測風雲,放棄了這一次春闈,下一次春闈就已是在三年之後,三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誰知道在這三年時間裡會發生什麼事?更別說那李瑞不過是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無知世事不懂經營,三年之後,他怕是連來京的路費都湊不到了。”

頓了頓後,肖文軒又說道:“還有,李瑞他如今已是二十有七,若再耽擱三年,就到了而立之年,再也算不得年輕,精力心力,皆會由盛轉衰。到了那時,即使學問有所精進,但杏榜題名的機會,反而還遠不如今日。即使僥倖通過了會試,在殿試上由陛下定奪名次,他年紀稍大,也會極爲吃虧,明明二甲之才,最終怕只能屈居三甲,如此一來,他又如何對得起自己的過世老母?而這般作爲,又如何算是在盡孝?” щшш ▪ttkan ▪Сo

說到這裡,肖文軒似乎想起了什麼,神色間似有黯然之色一閃而過。

聽着肖文軒的解釋,許慶彥還有些不服,趙俊臣卻暗暗點頭。

科舉一途,年齡大小看似無關緊要,實則影響極大。

科舉看似在考驗才學,但體力精力的影響卻也不可忽視,就拿春闈會試爲例,前後共考三場,每場考試時間長達三日,考試場所極小,長寬不過四五尺,放入桌椅後,更是連轉身也難,三日之中,吃喝拉撒睡,皆在其中,其辛苦艱辛之處,自不用提,年紀稍大、精力稍遜者,根本就熬不過去,又如何能在會試中取得好成績?

更何況,會試之後,還有殿試,名次由帝王決定,這般時候,爲了顯示本朝文治興盛,一甲二甲三甲的排名,往往是年紀輕者更佔便宜,兩名才華學問相差不大的貢生,亦往往是年紀越輕,排名反而越高。

自古以來,科舉一途,總是年紀尚輕時出成績,年紀越大希望反而越加渺茫,也正是這般原因。

………

饒有興趣的打量着眼前的肖文軒,一直沉默不語的趙俊臣,突然開口笑道:“原來你的這般所作所爲,皆是爲那李瑞考慮,亦是我好心辦了壞事。不過聽你這麼說,我反倒更加好奇了,這些話你爲何不親自向他解釋?據說所知,你與那李瑞曾是好友,如今雖然反目,但若是耐心解釋,想來他也能聽得進去,又何必要扮演惡人?”

見趙俊臣言語之間,似乎已是認同了自己的觀點,肖文軒反而一愣。

在明清時期,儒家觀點早已是統治世間,“孝乃百行之本衆善之初”的觀念,早已是深入人心,尤其是在讀書人眼中,在父母過世時,就算天大的事情,也不如爲父母送葬守孝來的重要。而肖文軒的這些觀點,在這個時代說是叛經離道也不爲過。

但接下來,肖文軒神色間的譏諷嘲弄卻愈加明顯,冷聲道:“世間庸人俗人無數,能看透者又有幾人?那李瑞本就是愚孝之人,只知道百行孝爲先,卻根本不知如何纔算是盡孝,我的這些話在他看來不過是歪理邪說罷了,他又哪裡能聽得進去?”

接着,沉默了片刻後,肖文軒聲音微低,又說道:“更何況,他早已與我割袍斷義,我雖與他說過這些,但卻讓他更不齒我的人品了。”

然後,似乎不想再說太多,又似乎不習慣向人展現本心,肖文軒表情漸漸變得不耐,話鋒一轉,雙目與趙俊臣對視,問道:“我贏去他手中銀錢後,斷了他的返鄉指望,言語相激下,本已是讓他有了重新參加會試春闈的心思,沒想到貴主僕突然善心大發,卻是壞了我的謀劃。如今我已是將原因說明,看來你也不似迂腐之人,竟沒有對我大加斥責,想來也有所理解,既然如此,你可願意把資助於李瑞的那些銀錢要回來?”

趙俊臣卻似笑非笑,再一次打量着眼前的這位肖文軒。

在趙俊臣的打量下,肖文軒眼中閃過惱火之色,顯然並不習慣被人如此注視打量。

片刻後,趙俊臣突然一笑,搖頭道:“你說的也算有理,可惜還是沒能說服我,因爲你忘了一件事。”

肖文軒眉頭一揚,問道:“哦?不知是何事?”

趙俊臣輕輕一嘆,說道:“你的這般想法觀念,你自己能理解,我也能理解,但世人卻無法理解。若是日後讓他人得知了消息,發現李瑞在家中老母過世期間不僅沒有返鄉守孝,反而爲己謀取功名,一份彈劾摺子上去,李瑞被奪去功名,受世人唾棄,皆是可以預期。如此一來,你卻是害了李瑞的前程。”

肖文軒反駁道:“這一點我也明白,所以才贏了他的返鄉錢財,斷了他守孝的念想……”

趙俊臣卻揮手道:“到那個時候,他未必有解釋的機會,更何況,在許多人看來,李瑞即使沒了返鄉銀錢,就算是沿街乞討,也應該以返鄉爲母守孝爲先。最重要的是,就算這件事沒有被發現,以李瑞的性子,老母剛剛過世,自己卻要被迫參加會試春闈,你當真覺得他還能考出好成績?就算他不缺才學,但心神已亂,沒有名落孫山就算好的了。”

肖文軒本是想要說服趙俊臣,但他突然發現,自己竟是漸漸被趙俊臣說服了。

見肖文軒漸漸沉默,趙俊臣搖了搖頭,悠悠道:“有些時候,有些道理,你我明白,也認爲它是對的,但若是在世人眼中它是錯的,那麼你我就只能隨之認爲它是錯的,不論你我心中想法如何。無關乎虛僞或是正直,否則只會被世人看做異端排擠打壓。‘隨波逐流’四字,絕非僅只是爲人處世的一種選擇,更是我等安生立命的根本之道,因爲你我不能違背大勢,真理雖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決定大勢的卻從不是少數人。”

說話之間,趙俊臣再次打量着眼前的肖文軒,見其若有所思,但神色間的嘲弄譏諷神色卻依舊不變,所以似乎勸告,又似乎自嘲,悠悠道:“我觀你似乎心中自有想法,不同於世俗,雖然沒有明說,但心中怕也存着一份世人獨醉唯我獨醒的寂傲,但恕我交淺言深,在這裡多說幾句,在這世上,究竟有多少聰明人,又有多少糊塗人,往往是最難揣測的事情,因爲世人皆在僞裝,所以你我也必須要僞裝,許多道理,許多人都明白,只是大家都沒有明說罷了。無論世人是真醉還是假醉,無論真是世人皆醉唯你獨醒,還是你自以爲在獨醒,若是你不能裝醉於衆人之中,那麼就註定不會有好結果。”

頓了頓後,趙俊臣聲音略冷,又道:“你若是無法做到隨波逐流,與你眼中的庸人爲伍,還是一副唯我獨醒的樣子,那就學陶淵明隱世好了,又何必入世,看着滿眼庸人心煩,卻又根本無法改變你眼中庸人的想法?”

隨着趙俊臣的話聲落下,肖文軒臉色變幻不定,終於不復之前的嘲諷譏笑神色,片刻之後,剛想要與趙俊臣說些什麼,突然,他身後傳來了幾聲呼喚。

“恩公留步,恩公留步。”

卻是那李瑞等人終於擠開了圍觀人羣,收拾了擂臺什物,向着趙俊臣追來了。

………

不過片刻間,李瑞、蘇饒等人已是追來。

待看到趙俊臣正與肖文軒說話,皆是面色一變。

而那肖文軒,不知何時,譏諷刻薄再次浮現於神色之間,似乎對李瑞蘇饒等人不屑一顧般。

李瑞恨恨的瞪了肖文軒一眼,然後快步來到趙俊臣面前,向着趙俊臣躬身行禮道:“多謝恩公資助在下錢財,讓在下得以返鄉守孝,還請恩公受在下一拜。”

說話間,李瑞就要下跪致謝。

然而剛跪到一半,就被趙俊臣扶住。

“男兒膝下有黃金,我不過資助了你幾十兩銀子罷了,不值得你一跪,莫要多禮。”

聽趙俊臣這麼說,李瑞對趙俊臣好感更甚,看向趙俊臣的眼神滿是感激,道:“對恩公而言,僅只是幾十兩銀子罷了,但對在下而言,卻是成全了孝道人倫,意義自是不同。”

然而,話雖這麼說,但在趙俊臣的堅持下,李瑞終究還是沒能跪謝。

被趙俊臣扶起身後,李瑞問道:“不知恩公可否告知在下高姓大名?可否是京城人士?恩公資助的這些銀錢,不是小數,在下返鄉後,必會設法償還。”

趙俊臣搖頭道:“不過幾十兩銀子罷了,在你眼中不是小數,但我並沒有放在心上,至於我姓甚名誰,你倒也不必知道,今後若是有緣,自會再見,又何必強究?”

說實話,趙俊臣其實喜歡和李瑞、蘇饒這些所謂“正人君子”打交道,因爲他們的心思情緒皆是表現在臉上,與他們打交道並不需要耗費心思,很是輕鬆。

只是,趙俊臣自覺與他們終究不是一路人,所以也不打算深交。

事實證明,趙俊臣的想法沒錯。

見趙俊臣不僅沒有告知自己姓名,言語之間還頗有疏遠之意,李瑞不由一愣。

又與趙俊臣說了幾句話後,見趙俊臣確實沒有相交的意思,李瑞終於識趣的告辭了,只說今後必會想辦法報答趙俊臣的恩情,看他神色認真,倒也不是虛言。

只是,在離開之前,李瑞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猶自沒有離去的肖文軒,突然開口道:“恩公,雖然在下還不知您的出身來歷,但想來自是不凡,所以爲您的名聲着想,肖文軒這個人,您還是莫要與他多接觸爲好。他今日與我爲難,其實也自有原因,往前我敬佩他的才華,與他曾是至交好友,但沒曾想肖文軒這個人竟是自甘墮落,投靠了朝中最有名的貪官趙俊臣!我不齒他的人品,亦是爲此而與他割袍斷義!看他前後作爲,人品心性如何,已是可知,還望恩公多多考慮。”

~~~~~~~~~~~~~~~~~~~~~~~~~~~~~~~~~~~~~~~

ps:第二更。

第九百三十三章.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七十三章.目的.第七百八十二章.戰兵新軍(二).第1204章.公與私.第九百三十一章.召見.第八百一十七章.戰鞏昌(六).第六百五十章.方茹的提議.第十二章.立賭約(下).二合一第二百七十七章.弱也是一種優勢.第八百八十二章.鬥與和.第九百六十章.啓程.第1099章.德慶再微服(二).第九百一十一章.京城震動(四).第九百五十二章.暗流.第八十五章.趙俊臣缺席.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同的底線(下).第一百六十章.對楚嘉怡的第二次利用第一百九十四章.無可奈何的黃有容.第1156章.事端開啓(一).第2000章.進與退.第二百五十五章.宮宴(下).第八百七十七章.羣臣羣相.第1011章.漕運.第七百七十六章.整合(二).第1091章.杏林風波.第九百九十六章.把戲(二).第四百二十七章.周尚景的忠告.第1114章.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一).第六百五十八章.風波頻(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巡之前(下)第八百八十九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六百二十三章.反詩.第五百七十三章.第二百章.反間.第1403章.病因毒源.第六百九十四章.計劃進行中(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1138章.風波之始.第九十四章.春闈臨近.第1224章.僵持.第四百五十二章.各方的謀劃(二).第1362章.暫落下風.第一百七十七章 .柳蕊的請求.第1138章.風波之始.第九百八十九章.深談(一).第二百五十章 .虛僞的正義【還是萬字大章 】.第1209章.公開的秘密.第八百一十一章.禍心(二).第七百六十七章.遠在京城的變故(完).第1325章.血色之夜.第四百九十一章.風波(二).第1168章.南京民變(一).第二十五章在路上上第一百八十七章.黨爭(十)三更.第1160章.事端開啓(四).第七百八十一章.戰兵新軍(一).第1006章.無題.第五百三十一章.博弈(七).第1237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第三百五十二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中).第1268章.遼東劇變(十八).第九百六十五章.回京.第二百七十五章.揚州趙家.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1421章.兩把刀子.第七百一十二章.出京之前(上).第九百零一章.樑輔臣的疑心.第1298章.手腕(七).第一百七十四章.趙家來人(下)第三百六十三章.儀式(上).第一百五十六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下).第七百五十六章.夜議(一).第1397章.周王相見.第1373章.情深義重.第1337章.誠意合作.第二百九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七百八十六章.戰兵新軍(六).第七十章.德慶壽辰(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相約.第三百零八章.人才?.第七百八十六章.戰兵新軍(六).第四百六十九章.格局變化(中).第1406章.江正之計.第1138章.風波之始.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二百一十三章.又一個新計劃.第六百六十一章.結果.第八百五十八章.勝(二).第八百九十二章.塵埃落定.第二百零一章 .婚事.第1295章.在握(四).第六十章.勒索與說服.第1354章.功成身退(三).第九百五十章.趙大人很看好你.第一百三十八章.利用與探查第1394章.敵我分析.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敗俱傷”.(上)第八百五十六章.戲與餌(五).第1381章.布子收官.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
第九百三十三章.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七十三章.目的.第七百八十二章.戰兵新軍(二).第1204章.公與私.第九百三十一章.召見.第八百一十七章.戰鞏昌(六).第六百五十章.方茹的提議.第十二章.立賭約(下).二合一第二百七十七章.弱也是一種優勢.第八百八十二章.鬥與和.第九百六十章.啓程.第1099章.德慶再微服(二).第九百一十一章.京城震動(四).第九百五十二章.暗流.第八十五章.趙俊臣缺席.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同的底線(下).第一百六十章.對楚嘉怡的第二次利用第一百九十四章.無可奈何的黃有容.第1156章.事端開啓(一).第2000章.進與退.第二百五十五章.宮宴(下).第八百七十七章.羣臣羣相.第1011章.漕運.第七百七十六章.整合(二).第1091章.杏林風波.第九百九十六章.把戲(二).第四百二十七章.周尚景的忠告.第1114章.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一).第六百五十八章.風波頻(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巡之前(下)第八百八十九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六百二十三章.反詩.第五百七十三章.第二百章.反間.第1403章.病因毒源.第六百九十四章.計劃進行中(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1138章.風波之始.第九十四章.春闈臨近.第1224章.僵持.第四百五十二章.各方的謀劃(二).第1362章.暫落下風.第一百七十七章 .柳蕊的請求.第1138章.風波之始.第九百八十九章.深談(一).第二百五十章 .虛僞的正義【還是萬字大章 】.第1209章.公開的秘密.第八百一十一章.禍心(二).第七百六十七章.遠在京城的變故(完).第1325章.血色之夜.第四百九十一章.風波(二).第1168章.南京民變(一).第二十五章在路上上第一百八十七章.黨爭(十)三更.第1160章.事端開啓(四).第七百八十一章.戰兵新軍(一).第1006章.無題.第五百三十一章.博弈(七).第1237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第三百五十二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中).第1268章.遼東劇變(十八).第九百六十五章.回京.第二百七十五章.揚州趙家.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1421章.兩把刀子.第七百一十二章.出京之前(上).第九百零一章.樑輔臣的疑心.第1298章.手腕(七).第一百七十四章.趙家來人(下)第三百六十三章.儀式(上).第一百五十六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下).第七百五十六章.夜議(一).第1397章.周王相見.第1373章.情深義重.第1337章.誠意合作.第二百九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七百八十六章.戰兵新軍(六).第七十章.德慶壽辰(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相約.第三百零八章.人才?.第七百八十六章.戰兵新軍(六).第四百六十九章.格局變化(中).第1406章.江正之計.第1138章.風波之始.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二百一十三章.又一個新計劃.第六百六十一章.結果.第八百五十八章.勝(二).第八百九十二章.塵埃落定.第二百零一章 .婚事.第1295章.在握(四).第六十章.勒索與說服.第1354章.功成身退(三).第九百五十章.趙大人很看好你.第一百三十八章.利用與探查第1394章.敵我分析.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敗俱傷”.(上)第八百五十六章.戲與餌(五).第1381章.布子收官.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