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暗棋(下).

……

……

在趙俊臣的安排之下,李如安進入了內廷之後,可謂是順風順水、平步青雲,靠着自身的出衆才華、以及趙俊臣的暗中推動,他很快就引起了內廷的重視,不過是短短三個月時間,作爲一個初入內廷的年輕宦官,他竟是得到進入內廷十二監的機會,引來了無數宦官的羨慕嫉妒。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李如安得到了進入內廷十二監的機會之後,他最終所選擇的衙門竟然不是權勢最盛的司禮監,而是御馬監。

御馬監雖然同樣是頗有權勢,但比之司禮監畢竟是差了不止一籌,現如今的御馬監掌印太監徐盛的心機手段,也遠遠比不上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吳信泉,再加上近些年來大明境內少有戰事出現,這就讓御馬監的聲勢愈加比不上司禮監了。

此外,御馬監主要是負責武事軍務,不似司禮監一般負責奏章朝務,以李如安的才學本事,若是去了司禮監,說不定很快就可以大放異彩,但他若是去了御馬監,卻是浪費了自己的一身學問。

然而,李如安最終還是選擇了御馬監,並且他也有自己的理由。

司禮監固然是權勢鼎盛,但內部競爭也非常激烈,此外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吳信泉的心機手段皆是高明,李如安若是進入了司禮監,恐怕很難冒頭,也難以施展拳腳,他的才學雖然出衆,但吳信泉卻未必看得上,若是稍有疏忽,說不定還會被吳信泉發現破綻。

御馬監則不同,御馬監的內部競爭雖然同樣是非常激烈,但像是李如安這般才學出衆之輩卻是少見。所以李如安進入御馬監之後,很快就能顯出自己的與衆不同,此外御馬監的掌印太監徐盛的心機手段只是一般。正需要才智之輩輔佐,所以李如安很容易就可以引起重視。也容易得到自由發揮的空間。

事實證明,李如安的選擇是正確的。

當他進入了御馬監之後,很快就引起了徐盛的重視,而且徐盛也相對容易糊弄,李如安只是稍稍施展手段,就得到了徐盛的信任,到了今日,徐盛已是將李如安視爲親信了。甚至還將李如安收爲義子,這樣一來,李如安在內廷的品階雖然不高,但他在御馬監內卻是炙手可熱,如今徐盛生悶氣的時候,也唯有李如安敢向徐盛詢問原因。

*****

卻說,徐盛聽到李如安的詢問之後,則是狠狠一拍桌子,大聲罵道:“那個吳信泉屢屢欺辱於我,實在是欺人太甚!”

說完。徐盛怒意更甚,說道:“西廠一向是咱們御馬監的下屬衙門,西廠重歸內廷之後。按理說也應該交由我御馬監管轄,但那吳信泉卻是聯合了其他十二監的大太監一同向我施壓,說什麼利益均沾、由十二監衙門一同管轄西廠,這分明就是在打壓御馬監!還有那內承運庫,咱們御馬監在十二監之中僅次於司禮監,按理說分到的好處也應該僅次於司禮監,但吳信泉卻是屢屢排擠咱們御馬監,最終咱們御馬監分到的好處竟然還比不上內官監……這吳信泉,實在是欺人太甚。早晚有一天,我要他好看!”

司禮監與御馬監作爲內廷中權勢最強盛的兩個衙門。一向都存在着競爭關係,只可惜現任的御馬監掌印太監徐盛遠遠比不上司禮監掌印太監吳信泉。兩個衙門的均勢已是被打破,到了現在,司禮監更是完全的壓制了御馬監,今日的情況就是明證,面對吳信泉的排擠,徐盛雖然憤怒異常,但也是無可奈何。

另一邊,聽到徐盛的解釋與發泄之後,李如安先是沉吟了片刻,說道:“徐督不必生氣,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吳信泉的所作所爲,咱們絕不能就此罷休,但如今吳信泉的權勢正盛,咱們還需要暫且忍耐、靜待機會。”

徐盛冷哼一聲,說道:“卻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

李如安笑道:“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吳信泉的心機手段雖然還算高明,但他終究只是陛下手中的棋子罷了,咱們只要能夠保全自己,遲早會看到他權勢衰弱的那一天,如今正是局勢變幻之際,卻也未必會等待太久。”

聽到李如安的寬慰,徐盛的面色稍稍緩和了一些,但依然難看。

眼見如此,李如安又說道:“此外,吳信泉雖然是想方設法的排擠咱們御馬監,但依我看來,吳信泉的動作稍顯急切了一些,最終必然會失敗,該是咱們的好處,終究還會是咱們的。”

徐盛眼睛一亮,問道:“哦?怎麼講?”

李如安詳細解釋道:“徐督您想,內廷收回了西廠的權柄之後,吳信泉爲了排擠咱們御馬監,提議利益均沾,也贏得了十二監衆掌印太監的支持,如此一來,咱們無法違背衆意,也只好暫時退讓一步,但如今司禮監在十二監之內實力最強、一枝獨秀,這西廠看似由內廷十二監一同管理,但遲早都會落入司禮監的手中……這卻是一件好事。”

“西廠明明應該由咱們御馬監管轄,若是落入了司禮監的手中,咱們御馬監就要被司禮監徹底壓下去了,又怎會是一件好事?”徐盛臉上的橫肉擠成一團,皺眉問道。

李如安笑道:“徐督,您難道忘了?司禮監如今已是擁有一個東廠了,西廠的存在原本就是爲了制衡東廠,若是東廠與西廠一同落入司禮監的手中,這西廠又如何能制衡東廠?陛下他又豈會同意這般情況出現?所以,咱們不妨順水推舟、再退一步,不再與司禮監競爭西廠,任由司禮監得到西廠的權柄,等司禮監完全控制了西廠之後,咱們再設法讓陛下注意到此事……到了那個時候,也無需咱們做任何事,陛下他自然會爲咱們御馬監作主,這西廠也很快就會回到徐督您的手中。”

聽到李如安的獻策之後,徐盛先是一愣,接着則是大喜,站起身來連連拍着李如安的肩膀,大笑道:“好小子,還是你聰明!好,本督就暫且退讓一步,依你的計策行事!”

眼見徐盛採納了自己的建議,李如安想到了自己昨晚收到的消息,卻是趁熱打鐵,再次向徐盛建議道:“此外,咱們既然是打算暫時放棄西廠,卻不妨以此爲交易,向吳信泉換取內承運庫的部分利益!這樣一來,咱們日後不僅能收回西廠,內承運庫那邊也同樣是收穫不菲,也算是稍稍算計了吳信泉一把。”

徐盛笑得愈歡,連連點頭,說道:“好主意,正是如此,就按你說得來辦!”

眼見徐盛並未起疑,李如安又說道:“若是徐督信得過我,那麼內承運庫那邊的事情,不妨交由我來負責,我一定會爲咱們御馬監爭取到最多的好處。”

原來,在昨天晚上,趙俊臣突然派人秘密聯繫了李如安,讓李如安想辦法進入內承運庫任職,然後趙俊臣就可以幫助李如安、讓李如安屢屢立功、並逐步成爲內承運庫的負責人,這樣一來,內承運庫就依然是趙俊臣的掌控之物。

雖然因爲德慶皇帝的旨意,趙俊臣要將西廠與內承運庫交還於內廷,但趙俊臣卻並不打算徹底放棄這兩個衙門,不論是西廠還是內承運庫,趙俊臣皆是留下了許多佈置,而李如安就是趙俊臣設下的暗棋之一。

此外,通過內承運庫,在趙俊臣的幫助下,李如安也可以逐步成爲內廷的核心人物,這是趙俊臣滲透內廷計劃的關鍵一步。

對於這些事情,徐盛並不清楚,聽到李如安的毛遂自薦之後,他也並未起疑,只是稍稍猶豫了片刻之後,就點頭道:“正好,那吳信泉讓內廷十二監盡遣各自衙門裡擅長賬目的宦官進入內承運庫,以儘快掌控內承運庫的局勢,而你一向機靈,這件事若是由你去辦我也放心,接下來你就在御馬監內挑選一些可靠的人手,帶着他們駐入內承運庫吧,等內承運庫那邊的局勢穩定了,我再把你要回來。”

聽到徐盛的決定之後,李如安連忙行禮道:“多謝徐督信任,小人一定誓死以報!”

*****

與此同時,就在徐盛與李如安商議的時候,那內官監的掌印大太監朱金榮,也按照吳信泉的吩咐,帶着一大批的貴重禮物前往趙府求見趙俊臣。

此時,天色已是漸漸昏暗,趙俊臣正準備前往福壽閣赴宴、並趁機與那些打算投靠自己的“黃黨”官員見面。

剛剛準備妥當,趙俊臣就得到了朱金榮求見的消息。

稍稍猶豫了一下之後,趙俊臣還是在客廳中接見了朱金榮。

別看朱金榮在內廷聚會的時候表現出一副不願意交好趙俊臣的模樣,但當他真正見到趙俊臣的時候,卻是笑容可掬、態度謙卑。

剛剛見到趙俊臣,朱金榮就將禮單送給了趙俊臣,並且說道:“趙大人,這份禮單,乃是我們內廷的一點小心意,還請趙大人笑納。”

趙俊臣接過禮單之後,稍稍看了一眼,發現這份禮單內的諸般禮物總價值恐怕不下萬兩白銀,卻是搖頭笑道:“這份禮單之豐厚,可不是什麼小心意……”

說話間,趙俊臣轉手將禮單交給了身邊的許慶彥,然後轉頭向朱金榮問道:“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朱掌印突然求見本官,又送來了豐厚禮物,恐怕是有什麼事情吧?還請直說就是。”

……

ps:家裡突然停電,只好在網咖碼字,環境嘈雜、輸入法也不熟悉,所以字數不多,只有三千餘字,還請大家見諒。

……

第1217章.變數.第二百九十章.新趙黨(上).第1209章.公開的秘密.第二百六十二章.陳芷容的投名狀(下).第1246章.撲朔迷離(三).第八百八十一章.驚夢.第六百一十九章.文禍.第1171章.南京民變(四).第1118章. 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完).第一百六十七章.越奸邪、越赤忱(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周尚景的底牌(下).第六章.德慶皇帝(下)三更第三十五章.塵埃落定(中)五更!第五百三十四章.博弈(十).第九百六十章.啓程.第1187章.風雲際會(四).第1084章.馴化之術.第1181章.遼東百態(二).第七百二十七章.審訊.第七十四章.猜測與做戲.第1247章.撲朔迷離(完).第九十七章.左右爲難.第1104章.朕不高興(一).第二十四章.風暴伊始(下).二合一第五百九十三章.一個故事.第1437章.皆爲正義(六).第1077章.疑雲.第六百九十四章.計劃進行中(四).第七百章.內廷疑雲.第九百八十七章.尾聲與開始(一).第七百九十四章.戰前(五).第六百七十八章.我要見趙大人!.第十一章蝗蟲與貪官中第1141章.逼迫(一).第五百七十七章.送君一程(下).第1106章.朕不高興(三).第1274章.手腕(一).第九百四十五章.你剛纔說誰?.第1036章.除夕夜(二).第1187章.風雲際會(四).第1044章.又要上班了.第七百八十四章.戰兵新軍(四).第1259章.遼東劇變(九).第1051章.挑唆.第五百八十六章.朝議結束.第1355章.功成身退(四).第1250章.各方決斷(三).第1312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三十二章.博弈(八).第六百零六章.喜悲.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123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六).第1434章.皆爲正義(三).第八百六十一章.勝(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宮宴(中).第四百八十九章.你一定要考慮清楚了!.第1185章.風雲際會(二).第1145章.逼迫(五).第八百二十章.戰鞏昌(九).第八百零二章.趙俊臣的佈局(三).第四百五十五章.情報彙總.第1387章.滅門絕戶.第六百章.分寸.第九百一十五章.疑心的種子.第九百五十四章.聖旨到!.第二百零六章成爲最終勝者的可能性中第1211章.偷樑換柱.第1009章.重返廟堂(三).第1201章.偏與全.第六百二十八章.抄家狂潮(三).第1031章.火沒燒起來.第九百零九章.京師大震(二).第1024章.宣府鎮.第五百八十二章.熱鬧的朝議(五).第四百五十二章.各方的謀劃(二).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九百八十章.睡着了.第1182章.遼東百態(三).第十六章.賺錢大計(上).第1066章.各有所謀(四).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八百六十五章.勢(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德慶說媒?.第四百三十六章.朱和堅定計.第一百零九章 .德慶震怒(上).第六百八十五章.伏筆.第四章.德慶皇帝(上)一更第1074章.神棍重生.第八百八十九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1266章.遼東劇變(十六).第1022章.成長.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一次第四百八十七章.擋刀.第1436章.皆爲正義(五).第八百六十三章.勢(一).第八百四十九章.戰(四).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1195章.三與四.第1283章.手腕(十).第九百五十一章.綢繆.
第1217章.變數.第二百九十章.新趙黨(上).第1209章.公開的秘密.第二百六十二章.陳芷容的投名狀(下).第1246章.撲朔迷離(三).第八百八十一章.驚夢.第六百一十九章.文禍.第1171章.南京民變(四).第1118章. 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完).第一百六十七章.越奸邪、越赤忱(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周尚景的底牌(下).第六章.德慶皇帝(下)三更第三十五章.塵埃落定(中)五更!第五百三十四章.博弈(十).第九百六十章.啓程.第1187章.風雲際會(四).第1084章.馴化之術.第1181章.遼東百態(二).第七百二十七章.審訊.第七十四章.猜測與做戲.第1247章.撲朔迷離(完).第九十七章.左右爲難.第1104章.朕不高興(一).第二十四章.風暴伊始(下).二合一第五百九十三章.一個故事.第1437章.皆爲正義(六).第1077章.疑雲.第六百九十四章.計劃進行中(四).第七百章.內廷疑雲.第九百八十七章.尾聲與開始(一).第七百九十四章.戰前(五).第六百七十八章.我要見趙大人!.第十一章蝗蟲與貪官中第1141章.逼迫(一).第五百七十七章.送君一程(下).第1106章.朕不高興(三).第1274章.手腕(一).第九百四十五章.你剛纔說誰?.第1036章.除夕夜(二).第1187章.風雲際會(四).第1044章.又要上班了.第七百八十四章.戰兵新軍(四).第1259章.遼東劇變(九).第1051章.挑唆.第五百八十六章.朝議結束.第1355章.功成身退(四).第1250章.各方決斷(三).第1312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三十二章.博弈(八).第六百零六章.喜悲.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123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六).第1434章.皆爲正義(三).第八百六十一章.勝(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宮宴(中).第四百八十九章.你一定要考慮清楚了!.第1185章.風雲際會(二).第1145章.逼迫(五).第八百二十章.戰鞏昌(九).第八百零二章.趙俊臣的佈局(三).第四百五十五章.情報彙總.第1387章.滅門絕戶.第六百章.分寸.第九百一十五章.疑心的種子.第九百五十四章.聖旨到!.第二百零六章成爲最終勝者的可能性中第1211章.偷樑換柱.第1009章.重返廟堂(三).第1201章.偏與全.第六百二十八章.抄家狂潮(三).第1031章.火沒燒起來.第九百零九章.京師大震(二).第1024章.宣府鎮.第五百八十二章.熱鬧的朝議(五).第四百五十二章.各方的謀劃(二).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九百八十章.睡着了.第1182章.遼東百態(三).第十六章.賺錢大計(上).第1066章.各有所謀(四).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八百六十五章.勢(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德慶說媒?.第四百三十六章.朱和堅定計.第一百零九章 .德慶震怒(上).第六百八十五章.伏筆.第四章.德慶皇帝(上)一更第1074章.神棍重生.第八百八十九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1266章.遼東劇變(十六).第1022章.成長.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一次第四百八十七章.擋刀.第1436章.皆爲正義(五).第八百六十三章.勢(一).第八百四十九章.戰(四).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1195章.三與四.第1283章.手腕(十).第九百五十一章.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