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朝露盈着水汽散作雲霧,青竹隱匿身形,留下斑駁翠影。
洛雲軒踏着枯葉鋪成的鬆軟小徑緩步而行,他負手而立竹下,凝神靜聽雀語蟬鳴。
倏然掀眸,一排竹枝搖曳,零星細葉飄墜額前。攥緊腰間軟劍,執風颯颯挽葉而起。
急步連七星,旋足挽劍挑竹,攜氣簌簌劃破長枝,吹枝折葉。撤步回收劍勢,隱入刃鞘。
大步移向涼蔭下石桌,舉盞倒茶,舉杯淺酌潤嗓,敏銳刻聞得高樹上聲響,朗聲滾喉。
“辛苦而來,何不在此坐下歇歇?”
“恢復的不錯嘛!”
洛雲軒擡首,順着聲音看去,只見來人金髮輕揚坐枝頭,魅顏緋瞳醉千秋。
能與姐姐抗衡的當時在場之人,只有喬穆涵,想必那日定是這位是幫了自己保護零離的的。
於是洛雲軒對其格外尊敬,右手置於腹部行了一禮:“原來是洛首長,失敬失敬!”
“賢弟可是生分了。”喬穆涵掛上招牌的笑,知道洛雲軒回來,他甚至比洛芸凡還要高興,“你幼時可同你姐一般叫我……”
洛雲軒仔細回想,纔有了印象,雖然記憶模糊,但也能確定眼前人話裡的真實。他還記得他們三個曾形影不離過,直到……
三人行,必有一人失。
後來,小離出現在他心裡,他才似乎明白了點喬穆涵的心思。
“喬哥哥!”洛雲軒噗嗤一聲,接上了喬穆涵的話,深感這稱呼的油膩。
喬穆涵抖了抖,不合適,太不合適了,有種說不出的尷尬:“還是直接叫哥吧!”
據陸老師言,洛芸凡可以處太多了,查不到她在哪,這讓一向掌握其行蹤的喬穆涵慌了。
即便知擅闖人家家裡不好,但與心中的不安相比,一切都是虛幻。
“凡……咳,你姐呢?”
洛雲軒思前想後都不知道如何回答,發愣了好久才道:“不知道。”
“是麼?”
“軒,不能唬人哦。”
“姐姐總是在忙,所以,所以……”
喬穆涵眯着眼,瞧出了他在撒謊。但也不好意思追問:“好了好了,我知道了。”
他得迅速再次觀微纔是,方纔被打斷了,真是着急。
“那哥……你應該也挺忙吧?要不,要不下次再來……”
“怎麼,這就逐客了?”
此時,喬穆涵要拖延時間。想到了前幾日遇到那個讓人無語的丫頭。
忍不住調笑洛雲軒一番:“那天那個姑娘……你挺在乎哦。”
“她,她救了我。”洛雲軒永遠忘不了,昔日最無助時,有個英姿颯爽的小姑娘,披着黑袍,說要帶他回家。
“當年,發生了什麼事?”
喬穆涵心中大吼,這個臭小子,到底知不知道某人因此都要急瘋了!
還有……
若不是這事,他和洛芸凡早已喜結良緣,成就一段佳話了。
“那時你與姐姐太要好了,以至於我都覺得自己多餘了。”洛雲軒坐在臺階上,淡然訴說,“是不是很幼稚?”
“這……你長大後,就明白了。”喬穆涵尷尬極了,原來還與他有關,這就是冥冥之中的註定麼?
可能魘毒的緣由,洛雲軒對這些曾經的感知淡得非常,就像旁觀者一樣。
他做很多事的動機,都發源於那之後的經歷。
“她爲給你鑄劍,連月染之森都敢去。而我,只敢悄悄跟在後面,然後自己陷入險境……”
“好在,她出現了。”洛雲軒彎了眉眼,終於不是死板的陳述,靦腆結巴。
“零離麼?”喬穆涵微觀結束,得知她在家,就不擔心了,既然她不願見,那他們就不相見。
他走到洛雲軒跟前,意味深長,“你該放心了,她如今好得很……”
洛雲軒起身背對他,“她現在是陌諳,有靈殿下陪着。”
“你見過她們了?”在喬穆涵意料當中。
“嗯,見過了。她很好……唯獨不記得我。”
“現在是最好的結果了,我覺得。”喬穆涵望望天,暗自抱怨,大概除了他和洛芸凡外,世上任何一對有情人切都能眷屬。
“是啊,她逃離苦海了,也不會記得對我的恨了。”
“幻靈學院,可有興趣?那丫頭最近在哪兒玩呢。”
洛雲軒低聲喃喃:“我該去打擾她麼?”
“榆木腦袋。”
聞者打了個哈欠,嘟囔着。想起那本戀愛三十六計,就掏出來拍給他。
陌諳出去玩還未歸來,淺靈宮裡氣神驚破天際,以柱爲形立於林園。白日清風自四方而來,繞柱直上,匯聚至頂,而後同光雜糅相融散於無形。
幽篁深處,青玉案前凝曉端然挺坐,赤紅長袍搭外衫,葉落燙金銜襟處。
修長指骨微勾覆弦轉軸弄弦,古琴錚鳴。悠揚似山巒疊嶂,也如嫋嫋碎語低語耳邊。
香爐焚薰飄散縷縷,氤氳薄霧悠然盤桓,與這嵐氣糾纏,相繞難以分辨。
半晌,她眉蹙,指尖撥弄愈快。
音轉急,肅殺意盡數釋放。卷黃土落葉爲旋,所過之處皆如利刃出鞘,切口成線,殘破不堪。
闔眸憶,未兮姑姑曾言:五絃共應五行。
一弦屬土爲宮,分四季,以八十一絲成一弦而定。聲重且尊,以之殺人,皆如重石壓身五臟俱裂。
二絃從金爲商,應秋之節,次宮以七十二絲而定,屬臣。聞者全身皮膚無好,七竅流血而亡。
三絃屬木爲角,弦以六十四絲而定,居君臣而下,使人如沐春風緩慢致死,可謂殺人無形。
四弦屬火爲徽,應夏,以五十四絲定之,人受烈火炙烤宛若焦炭。
五絃屬水,奏音聚清靈,四十八絲成定,以應冬景。使之殺人可僵硬四肢散其靈氣,控神智,成走屍。
古琴長可藏劍其中,弦鋒利當殺人無形。以音爲媒先發制人,弦束之,是爲弦殺。
若不敵當驅劍破琴而出。起身躍前步下
乘風,握劍斬之。遇反擊可擡臂起聚力於掌而擋。
殺意融風拂發削骨,叢間葉亂與劍意成體,得見此景。
所見所聞與識海劃過,眸張凝視,看來危機暗度陳倉。若有朝一日可同今日所習,護得蒼生,那便是身死而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