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

來回衝殺兩次,灌木林和小溪上時不時響起一聲尖厲的叫嚷聲,最後一次交戰後契丹騎兵沒有調轉馬頭,而直接向北面遁去。

周軍越過小溪,漸漸勒住戰馬,有人道:“追不上了。”

十將瞪圓了眼睛,長長地噓出一口氣來。他現在心口還“咚咚”直響,剛纔發生的一切,彷彿在彈指之間,至今還沒回過神來……但刀光劍影的一個個瞬間扔在眼前浮現。

十將聽着漸行漸遠的馬蹄聲,回頭道:“清點傷亡和斬獲。”

“我部傷五人,死一人。契丹人死三人。”副將喊道。

傷亡比是一倍,十將臉色難看,又道:“還好是贏了。”

副將道:“若非王十將不願意拋下傷兵,率部拼死,剛纔的情狀很危險。”

十將道:“砍下契丹兵首級,帶走傷兵和屍體。派人奏報上峰,發生衝突的地方和實情。”

“得令!”

……李處耘右路大營在溫渝河北面,河岸擺開一個個軍營,用木頭藩籬圍着,各營還修建了簡易的箭樓。河面上流水悠悠,水已經解封了,上面搭建着許多浮橋。

一員武將走進李處耘的帳中,抱拳道:“前方斥候來報,初次遭遇遼軍遊騎,斬獲首級三級,已將遼軍遊騎向北驅逐。”

李處耘忙問在什麼位置。過了一會兒,又問周軍傷亡幾人?

武將的聲音沒剛纔那麼高,說道:“傷五人,死一人……着實是慘勝。”

就在這時,坐在下首的史彥超冷哼道:“意料之中。”

李處耘揮手讓稟報的武將離開,心裡尋思,史彥超在第一次晉陽之役(柴榮時期)就與遼軍在忻口正面交鋒過,第一次北伐幽州時,也是作爲前鋒與遼軍主力騎兵拼殺正面,至少頗有些經驗。

李處耘當下也顧不得看史彥超不怎麼順眼了,不動聲色道:“史將軍有何高見?”

史彥超對於李處耘的態度似乎很受用,說道:“小股馬隊衝突,比得是馬術馬戰嫺熟,周軍騎兵再怎麼練,能比不得上整天在草原上騎馬放羊的蠻夷?中原畜牧出來的馬,同樣的馬種、會比草原馬稍差。能討着便宜纔怪。”

史彥超又不以爲然道:“但李將軍別怕……”

李處耘一臉不悅,皺眉道:“我何時怕過,怕什麼?”

史彥超道:“小股對陣咱們吃虧,但要是成千上萬的騎兵馬戰,周軍騎兵不懼遼軍。”他拍了拍胸上的板甲,“就這種盔甲,精騎人手一件,遼軍裝備不如咱們精良。再者,周軍訓練注重戰陣和衝陣,相比之下遼軍馬隊比較鬆散。正面對決,軍紀和戰陣比武藝重要,騎兵和步兵同理。”

李處耘這回若有所思地點頭,表現得比較虛心。

這時一員部將道:“遼軍已近順州,咱們是否要聚集兵馬北上決戰?”

李處耘道:“不急。”

他低頭看案板上的圖,目光盯着一條寫着

溫渝河的粗線琢磨了一陣,又擡頭望出去,正好能看到帳篷外遠方蜿蜒的河流。

“等暗哨、斥候、樞密院細作的消息都到右路中軍,確定遼軍人數。”李處耘道。

周軍主力先到幽州地區,又把幽州遼軍圍死在城池裡。相比從上京來的遼軍,周軍以逸待勞,更有個好處,能事先佈置奸細和暗哨;雙方都是騎兵,到處都是機動的遊騎,臨時再想探明對方比較詳細的信息就比較難了。

李處耘道:“本將猜測遼軍急着救援幽州,是主力徑直走北口(古北口),但大戰干係重大,咱們不能僅憑揣測就輕敵冒進。等確定了其主力的部署,先調左路(韓通羅延環部)東來,與我部成南北呼應之勢,以優勢兵力再發動大戰!”

部將道:“遼軍遠道而來,現在就進攻,能趁其疲憊。”

李處耘搖頭道:“遼軍趨近順州,但輜重肯定還在北面,現在咱們徑直進攻,一打就跑,起不到任何作用。等羅延環迅速進攻,先從我左翼迂迴包抄,兩路夾擊,方有戰機。”

他當即說道:“筆墨侍候,我將此略奏報陛下。”

……

幽州城外,炮聲轟鳴,郭紹面前的桌子都在抖動。幸好住的是帳篷,若是在瓦房裡,瓦都可能從屋頂上被震下來。

郭紹看完李處耘的奏報,叫身邊的侍從遞給部將們看。

整支大軍的調度和日常事務由“幽州前營軍府”負責,幾乎所有的奏報和軍令都由軍府經手,所以王樸、左攸等人已經事先就知道了。

就在這時,虎賁軍軍都指揮使王璋看完奏報,嘀咕道:“末將位卑言輕,原不如李點檢高明,不過怎麼覺着他如此運籌帷幄,還是用步兵的想法來用騎兵……”

郭紹沒吭聲。

王樸道:“王將軍言之有理,李將軍稍顯謹慎。不過臣以爲,此時的局面,李將軍的做法沒什麼錯。

此役前期,大周軍的目的是攻佔幽州城,關鍵也在這裡;並非消滅遼軍第一批援軍。李處耘不貪功不冒進,只要保住大周騎兵的實力和威懾力,遼軍援兵兵力有限,就救不了幽州。

遼軍在順州北,李處耘與羅延環南北兩面在溫渝河東側,保持機動、成掎角之勢。遼軍極難突破溫渝河防線,一靠近大戰就會面臨大周軍的兩面夾擊;就算突破,則陷入大周軍諸路圍追堵截的包圍圈內,南北還有河流阻擋遼軍快速來回。”

王樸看了一眼王璋,又道:“中原精兵常年還是在內地作戰,而遼軍是在草原,本來靈活狡詐就不如遼軍。咱們何必一己之短攻彼之長?”

郭紹聽罷大爲贊同,在他的處世理念裡,確實不能跟着別人的節奏走,要自己主動選擇一種規則節奏,讓對手跟着自己的腳步。他當下便說道:“我一向看重在前方實地的將領意見,若非前線犯明顯錯誤,咱們儘量不要干涉各路的判斷。”

他又催促幽州城的各部加緊攻城,此時最讓郭紹

牽掛的還是攻打幽州城。

黃昏時分,京娘稟報順州、檀州的臥底傳來了遼軍的消息,其人數大致與上京出動的人數相當。郭紹藉此判斷,遼軍援軍主力幾乎全部走的古北口那條道。

果然,次日李處耘也作出了這樣的判斷,上書請旨調左路(韓通羅延環部)主力向東過溫渝河,馬不停蹄直接從北面包抄順州遼軍。

“幽州前營軍府”高效地發佈軍令,有條不紊地協調各軍的調動,一場大戰隨之展開部署。周軍的指揮系統從郭紹幾年前的傳令兵不斷演變改進,此時日趨成熟,從中樞幕僚團的書面軍令、設立到指揮的官吏校驗備案,到傳令兵的組織,軍令四通八達將二十萬大軍組成一個可控的整體……

當然也有弱點,快馬傳遞軍令雖然也算很快了,但畢竟不是無線電那樣的實時信息,較之戰場上變化極快的形勢,只靠中軍決策是來不及的;所以郭紹給前方大將的軍令,都會加上一句,可臨機決斷。以此彌補指揮系統的弱點。

下達羅延環率左路主力北上,這場戰役便已啓動。因爲羅延環出溫渝河後會直接進逼遼軍側翼!

在轟鳴嘈雜的炮聲中,連人說話都要大聲一點才能聽得清楚,郭紹使勁揉了揉太陽穴,盯着掛在上方的大圖。

雙方總共近十萬騎兵(實數)的大戰即將爆發!郭紹的注意力也不由得從同樣十分重要的攻城戰中轉移到了這場即將到來的騎兵大戰中。

王樸在身後道:“遼軍可能會跑,馬兵作戰,他們要跑也不好攔住。”

“嗯。”郭紹吭了一聲。拿着毛筆在圖上畫了三條箭頭弧線。

如果遼軍北遁,倒影響不了戰局。但遼軍若是決戰,其實並不算落於下風……周軍部署在左右兩路的騎兵總兵力五萬三千,能投入溫渝河北岸之戰的騎兵兵力與遼軍援兵幾乎勢均力敵。

但戰略上週軍處於上風,李處耘、羅延環兩路相距不遠,不存在被各個擊破的可能,一旦接敵能很快形成夾擊之勢。

郭紹此時心裡對這場戰役很有自信,但又有些忐忑。

王樸的聲音又道:“大周軍的勝算還是很大的!”

郭紹頭也不回地說:“王使君言之有理。”

但等待的過程還是很難受,等待最是磨人。一件準備充分的大事,可它又是由無數的細節組成,在結果沒有揭曉時,郭紹會擔心在哪一個方面萬一出點錯、而影響全局。

他轉身在粗糙的木案前坐了下來。

耳邊“轟轟……”的炮聲震得耳膜作響,空氣中一陣難聞的硝煙味;郭紹的腦子也嗡|嗡的,在隆隆的巨響中,他彷彿看到了萬馬奔騰,聽到了馬蹄聲轟鳴的巨響。

這不只是想象,此時此刻,羅延環部正沿着地圖上的箭頭在奔騰,李處耘部也在同時北上迎戰。

郭紹深吸了一口氣,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心裡七上八下根本控制不住。...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六章 祈福吉符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霸王舉鼎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三十四章 彩虹以及淺淺的漣漪第六百三十四章 滋味第六百六十三章 聯姻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六百五十八章 初學乍會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六百一十九章 陽光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二百九十章 人生如夢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法制衡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七百二十三章 烈日當空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時艱難去時易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四百一十九章 恨相識太晚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八百八十四章 等待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夢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紅顏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石頭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六百七十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六百章 風聲漸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三十三章 你們都不是人第八十五章 唯快不破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六百五十六章 誰又比誰薄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五百五十五章 虛情假意第七百九十四章 日出處天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
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六章 祈福吉符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霸王舉鼎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三十四章 彩虹以及淺淺的漣漪第六百三十四章 滋味第六百六十三章 聯姻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六百五十八章 初學乍會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六百一十九章 陽光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二百九十章 人生如夢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法制衡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七百二十三章 烈日當空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時艱難去時易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四百一十九章 恨相識太晚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八百八十四章 等待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五百一十二章 端慈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夢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紅顏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石頭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六百七十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六百章 風聲漸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三十三章 你們都不是人第八十五章 唯快不破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六百五十六章 誰又比誰薄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五百五十五章 虛情假意第七百九十四章 日出處天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