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大行

紫禁城裡鐘聲迴盪,整個京師,所有人明白過來,皇帝大行了。

和宮中的一片哀鴻相比,京師裡頭,卻有不少區別。

有人捶胸跌足,有人無動於衷,冷漠的看着這一切,卻也有人欣喜若狂,單單京城,就有許多地方燃起了爆竹。

而此時,廠衛竟也是按兵不動,誰也不敢造次。

燃放爆竹,自然算是彈冠相慶,歷史之中的嘉靖駕崩之後,確實有不少人燃放爆竹慶祝,而現在,也依舊如此。顯然在這些人眼裡,他們對嘉靖深痛惡覺,早就洗完得到改變。

宮外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刺痛到了許多人的神經。

悠悠醒轉的王太后便被深深刺痛了,她叫來黃錦,怒不可遏的道:“何人違反喪制?莫非是要謀反嗎?”

黃錦嚇得不敢做聲。

王太后怒氣衝衝的追問:“東廠是做什麼吃的,爲何不立即追究?”

黃錦道:“奴婢已經命人查了。”

“這還用查嗎?應當立即廠衛出動,拿辦幾個膽大包天的狂徒,以儆效尤。”

黃錦依舊是不敢說話。

王太后差點吐血,自己的兒子剛死,外頭卻是爆竹陣陣,作爲一個母親,如何受得了,他連番質問,最後殺氣騰騰的道:“你爲何不說話?”

黃錦要哭出來,狠狠磕頭,道:“奴婢不是不想查,也不是不想辦,只是此時關係重大。奴婢不敢輕舉妄動,何況眼下非常之時。不宜惹是生非,奴婢擔心。一旦廠衛查辦,極有可能,會有更多人燃放……燃放……”

黃錦說出來的是現實,或許王太后不太理解,可是現實就是如此,許多人總是以爲,大明朝是鐵板一塊,君命所至,便萬事大吉。可是現實情況卻是完全不同,皇帝,某種意義上來說早已抹黑到了極點,虛君主義盛行,大明朝幾乎所有國策的失誤,都歸咎於皇帝身上,這種歸咎,一方面是皇帝自身不夠爭氣,另一方面。也是文官們推卸責任的做法。

吏治不清,這是皇帝的錯,政事不寧,自然也是皇帝的錯。便是來了天災地震,自然也是皇帝的錯。

шшш▲ тт kΛn▲ C〇

在這種的宣傳之下,以至於數十年之後。出現了一些激進的觀點,即所謂的無君主義。

可是不要忘了。皇帝固然不是什麼好鳥,可是那些推卸責任的大臣和文官們。也好不到哪裡去,某種意義來說,維護這個社稷動力最大的依舊還是皇帝,因爲天下畢竟是皇帝的,假若社稷沒了,負有最大責任的也是皇帝,他們面臨的是全家死光的結局。

只是對大臣來說,就無所謂了,他們可以放心的貪墨,社稷若是沒了,自然會有人取而代之,任何一個取而代之的政權,都需要他們的支持,所以社稷易主,受害最大的是皇帝,可是對大臣,未必不是好事。滿人來了,他們便是滿臣,就算是發生了革命,他們搖身一變,將衙門的招牌換成所謂的國民政府,只不過是從巡撫,搖身變成了督軍和省長而已。

黃錦勸道:“娘娘,眼下當務之急,是中山王殿下登基的大事,其他事,都可以緩一緩。”

王太后這才醒悟,忙道:“陛下不是已經擬定了遺詔嗎?還會有什麼問題?”

黃錦道:“按理,雖是擬定了遺詔,可是大臣們仍需去覲見太后。”

王太后想來起來,才知道問題的關鍵在哪裡。

現在王太后已經成爲了太皇太后,而太后按理說應當是未來天子的生母,只是現在中山王並沒有登基,所以劉貴人只算是太妃,誰是太后?自然是原來的張皇后。

王太后,或者說太皇太后王氏此時禁不住冷笑,道:“皇后這個人,只怕別有居心,你這麼一說,哀家倒是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怕她明目張膽支持一些大臣,引狼入室?”

黃錦苦笑道:“按大明朝的規矩,天子大行,新君沒有登基,太后確實一言九鼎。”

王氏冷冷道:“你去看看,若是能逮到空子和徐謙敘話,就告訴徐謙,萬不得已時,決不能妥協。”

黃錦道:“奴婢這就去。”

……………………………………

穿上了孝服孝帽的大臣,已經按規矩,在太監們的引領之下,前往正宮。

張皇后已成了太后,此時已在宮中等候已久。

衆臣一起拜倒,紛紛道:“請娘娘節哀。”

張太后泣道:“陛下大行,哀家悲不自勝,只是宮中只遺孤兒寡母,諸卿都是先帝遺留的老臣,哀家的身家性命,只好維繫在諸卿身上。”

張太后自然知曉嘉靖已經擬了遺詔,不能更改,所以她也沒有在此事上堅持,只是她現在,已感覺到天昏地暗,倒不是爲嘉靖悲痛,宮裡的女人,大多已是煉化出了鐵石心腸,對張太后來說,眼下要牢牢抓住的,卻是自己的待遇和地位,一旦朱載基登基,劉貴人就要母憑子貴,到時自己就徹底的完了。

所以她心裡自知,自己只剩下了最後一個機會,至少要趁着朱載基登基之前,把一切的事,都安置妥當。

衆臣紛紛道:“臣等敢不盡力。”

張太后眼眸逡巡,在暗中觀察着每一個人的態度,她看到徐謙的時候,見徐謙有些失神,心裡微微愣了一下,旋即目光落在楊廷和身上,見楊廷和穩如磐石,紋絲不動。

便不由開了櫻口,道:“楊卿乃是首輔大臣,天下軍政維繫一身,哀家敢問,現如今天子大行,宮中只留下咱們這些孤兒寡母,少主幼弱,應當如何?”

楊廷和毫不猶豫的道:“陛下大行,老臣悲不自勝,娘娘痛失天子,想來也是同理。只是眼下,當以大局爲重,決不可傷了身體。陛下既有遺詔,敕中山王即皇帝位,可中山王年不過一歲,尚在襁褓之中,天下大事,如何決斷?如此,必定導致大權旁落,天下的政務,要嘛如英宗一般,落入閹宦之手,要嘛落入權臣之手,老臣擔心,一旦如此,則天下要不寧了。”

他一番話,倒是頗有道理,英宗皇帝就是幼年登基,年少不懂事,最後被王振利用,最後釀成了土木堡之變,可以說,土木堡之變,一直都是大明朝的一根刺,如鯁在喉,因此,後世許多人都拿來做反面的典型。所以說楊廷和的話,於情於理都是無從挑剔。

張太后泣告:“那麼哀家要問,諸卿有何高見?”

大臣們先是面面相覷,隨即有人打起了精神,張太后顯然是在誘導什麼,又或者是,希望有人說出一些她心裡想說的話。

在場的人,老狐狸居多,當然能聽出這弦外之音,大家不由振奮精神,最後目光都落在楊廷和身上,楊廷和正色道:“這樣的情況,自然要小心爲上,絕不容出絲毫差錯,將來天下的政事,要嘛託庇於閹宦,要嘛就是委託外臣……”

張太后道:“若是委託外臣,楊卿可以擔當嗎?”

託庇閹宦,這是絕無可能的,至少在道義上需要絕對的避免,太監不是好東西,這是共識,無論新黨舊黨,只怕都明白這一點。

楊廷和只給了兩個選擇,道理上來說,也是無可挑剔。

現在張太后的意思,無非是想倚重楊廷和,將他引爲外援。

楊廷和卻是搖頭,道:“老臣風燭殘年,只怕不足以擔當大任。”

張太后急切的道:“既如此,爲之奈何?”

楊廷和道:“與其如此,不妨依賴宗親,天子最親之人,莫過於宗親,既是血脈相連,現如今中山王孱弱,當引賢明宗室代政。”

繞來繞去,爲的還是如此,不過道理上來說,也無可挑剔。

張太后自是求之不得,畢竟對她來說,她急需要引入一個人,來維持住權利的平衡,只有權利平衡,才能讓她在宮中對抗劉貴人,她連忙滿口答應,道:“只是哪個宗室入京爲宜?”

楊廷和道:“益王天下,陛下生前,便對其信賴有加,陛下百病纏身之時,便預料到事情無可挽回,於是敕命益王入京,現如今益王已抵京師,正好可以完成大行皇帝的遺願。”

張太后滿口答應:“如此甚好,哀家這就擬定懿旨,宣益王入宮。”

“娘娘,不可。”徐謙一直沒有說話,他不說話,並非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想看看這張太后到底想玩弄什麼玄虛,現在張太后和楊廷和一唱一和,態度不言自明,此時倒也不客氣,直接跳出來反對。

()

第540章 論戰第201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574章 佛擋殺佛第695章 伏誅第663章 要命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50章 都付笑談中第96章 誅心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488章 宮變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647章 謎團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251章 你死定了第180章 三個人第737章 我的天下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445章 徐侍讀翻雲覆雨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老虎求安慰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143章 良善可欺的軍頭第166章 鄉試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494章 英雄第189章 鬥法(二)第567章 回京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647章 謎團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116章 滾第566章 大勢已去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273章 我再拜第99章 天子第359章 動手第692章 臣萬死第755章 收拾你第628章 刮地皮也太狠了第44章 給你們開眼界第424章 兵變第589章 你們都要完蛋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5章 欠債還錢第190章 大禮包第80章 君子篤於親第637章 光榮的作死第603章 拼了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80章 君子篤於親第234章 愛卿所言甚是第390章 殺手鐗有這麼慘嗎第480章 徐某人妙計求全第741章 赴湯蹈火第410章 老子閃亮登場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第347章 動手第746章 抄家第437章 北鎮府司爭鋒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190章 大禮包第452章 聖明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14章 別惹我第89章 曙光第447章 事情真相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203章 內閣待詔第61章 不死不休第208章 皆爲利來 皆爲利往第230章 生財第29章 良心很值錢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749章 對決第293章 抄家滅門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435章 臭味相投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228章 學堂第169章 御賜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720章 牛人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433章 出名了第109章 水太深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127章 金錢都是浮雲第98章 宮裡的窩窩頭很好吃第297章 天子出題
第540章 論戰第201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574章 佛擋殺佛第695章 伏誅第663章 要命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50章 都付笑談中第96章 誅心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488章 宮變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647章 謎團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251章 你死定了第180章 三個人第737章 我的天下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445章 徐侍讀翻雲覆雨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老虎求安慰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143章 良善可欺的軍頭第166章 鄉試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494章 英雄第189章 鬥法(二)第567章 回京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647章 謎團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116章 滾第566章 大勢已去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273章 我再拜第99章 天子第359章 動手第692章 臣萬死第755章 收拾你第628章 刮地皮也太狠了第44章 給你們開眼界第424章 兵變第589章 你們都要完蛋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5章 欠債還錢第190章 大禮包第80章 君子篤於親第637章 光榮的作死第603章 拼了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80章 君子篤於親第234章 愛卿所言甚是第390章 殺手鐗有這麼慘嗎第480章 徐某人妙計求全第741章 赴湯蹈火第410章 老子閃亮登場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第347章 動手第746章 抄家第437章 北鎮府司爭鋒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190章 大禮包第452章 聖明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14章 別惹我第89章 曙光第447章 事情真相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203章 內閣待詔第61章 不死不休第208章 皆爲利來 皆爲利往第230章 生財第29章 良心很值錢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749章 對決第293章 抄家滅門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435章 臭味相投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228章 學堂第169章 御賜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720章 牛人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433章 出名了第109章 水太深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127章 金錢都是浮雲第98章 宮裡的窩窩頭很好吃第297章 天子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