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皇子徵外,佈局西域!

大漢皇宮,太極殿內,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巨大的楠木立柱撐起巍峨的殿頂,琉璃瓦在透過窗櫺的日光下閃爍着璀璨光芒。

殿內,檀香嫋嫋,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又略帶壓抑的氛圍。

大漢天子劉禪,身着明黃色龍袍,頭戴冕旒,端坐在龍椅之上,面容沉靜,眼神卻透着深深的思索。

太子劉嗣冒然進宮勸說停止度田之事,讓劉禪心中滿是疑惑。

他深知太子平日沉穩,不會無緣無故做出此等舉動。

沉思片刻,他輕輕擡手,喚道:“來人,宣周徹。”

聲音在空曠的殿內迴盪,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不多時,一位身着華麗宮裝的女子蓮步輕移,緩緩走進殿內。

她身姿婀娜,面容姣好,雙眸猶如一泓清泉,透着靈動與聰慧。

此人正是妃嬪周徹,負責間軍司之事,在這宮中,她的勢力猶如一張無形的大網,觸角延伸至各個角落。

周徹走到劉禪面前,微微欠身,行了一禮,輕聲說道:“陛下,臣妾拜見。”

劉禪微微點頭,示意她起身,說道:“今日太子前來,勸說朕停止度田,此事甚是蹊蹺。朕召你來,是想問問,近日可有異常之事,尤其是與東宮相關。”

周徹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她上前幾步,來到劉禪身後,一邊伸出纖細的雙手,輕輕幫着劉禪捶背捏肩,一邊說道:“陛下,今日有許多臣子在東宮外跪求,太子被他們打動了,所以纔來勸說陛下的。”

她的聲音輕柔,彷彿春日裡的微風,卻在劉禪心中掀起了波瀾。

劉禪眉頭微皺,原本平和的面容上浮現出一絲不悅,說道:“人去跪求,他就要答應嗎?”

語氣中帶着對太子表現的不滿。

身爲儲君,如此輕易被臣子左右,實在讓他失望。

周徹感受到劉禪情緒的變化,手上的動作微微一頓,繼續說道:“臣妾聽說,當時二皇子也在東宮之中。”

劉禪聽到這話,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體猛地一僵,愣了一下,隨即問道:“他在,說了什麼?”

二皇子劉璿,平日聰慧過人,心思縝密,他出現在東宮,又恰逢此事,劉禪直覺此事不簡單。

周徹沉默片刻,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說道:“臣妾也不知道。”

她的聲音比之前低了許多,彷彿在刻意迴避什麼。

“不知?”劉禪冷哼一聲,聲音中滿是懷疑。

間軍司在他的掌控下,勢力龐大,耳目衆多,比後世的錦衣衛還要厲害,爪牙密佈於皇宮內外,朝堂上下,幾乎沒有他們打聽不到的消息。

如今周徹說不知道東宮當時的情景,劉禪如何能信。

劉禪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緊緊盯着周徹,彷彿要將她看穿,說道:“是二皇子說了什麼罷!”

他心中已然有了猜測,二皇子定是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劉禪靠回龍椅,輕輕嘆了一口氣。隨着皇子們日漸長大,潛藏在暗處的奪嫡之爭,終究還是要開始了嗎?

他心中一陣煩悶,伸手扶額,輕輕搖頭。

身爲帝王,他本應高高在上,掌控一切,可如今面對兒子們之間可能出現的爭鬥,他卻有些心力交瘁。

但他深知,此事若不解決,必將後患無窮。

他當即坐直身體,高聲說道:“來人,命人召二皇子入殿。”

聲音堅定而有力,在殿內久久迴盪。

此時,皇宮的另一處,東宮之中。

二皇子劉璿正坐在書房內,手中拿着一卷書,看似在認真閱讀,實則心思早已飄遠。

他的眼神不時看向窗外,似乎在等待着什麼。

書案上的燭光輕輕搖曳,映照着他年輕而英俊的臉龐,此刻,那臉上卻帶着一絲若有若無的得意。

“殿下,陛下召您入宮。”一個小太監匆匆走進書房,跪地稟報道。

劉璿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便恢復了鎮定。

他放下手中的書,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說道:“知道了,前面帶路。”

聲音沉穩,聽不出一絲緊張。

一路上,劉璿的心中思緒萬千。

他知道此次入宮,陛下必定是因爲太子勸說度田之事召見他。

他暗自思忖,自己在東宮所說的話,是否已經被泄露?

陛下又會如何處置他?

但他心中也清楚,事已至此,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來到太極殿外,劉璿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穩步走進殿內。

他來到劉禪面前,恭敬地行了大禮,說道:“兒臣拜見父皇。”

聲音洪亮,充滿朝氣。

劉禪看着跪在地上的二皇子,目光在他身上來回打量。

許久,他開口說道:“起來吧。”

劉璿站起身來,垂首而立,等待着劉禪的問話。

“今日太子前來勸說朕停止度田,朕聽聞當時你也在東宮,你可知道此事?”

劉禪的聲音平靜,聽不出喜怒。

劉璿心中一緊,但臉上卻不動聲色,說道:“回父皇,兒臣今日確實在東宮。當時那些臣子在宮外跪求,太子殿下心中憂慮,兒臣也只是在一旁寬慰太子殿下。”

他一邊說着,一邊偷偷觀察着劉禪的臉色。

劉禪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寒意,說道:“寬慰?朕看你是別有居心吧。你且說實話,到底說了什麼,讓太子做出這等糊塗事?”

劉禪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帶着威嚴與質問。

劉璿心中一驚,知道自己的計劃可能已經被父皇識破。

他撲通一聲再次跪地,說道:“父皇明鑑,兒臣絕無此意。兒臣只是覺得太子殿下身爲儲君,應當順應民心,所以才……”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劉禪打斷。

“順應民心?哼,那些臣子不過是爲了自己的私利,何來民心之說。你身爲皇子,不思爲國家分憂,卻在這裡挑撥太子與朕的關係,你可知罪?”

劉禪的聲音中滿是憤怒,他的雙手緊緊握着龍椅的扶手,指關節因爲用力而泛白。

劉璿低着頭,不敢直視劉禪的眼睛,說道:“兒臣知錯了,請父皇責罰。”

他的心中懊悔不已,沒想到自己的一番算計,這麼快就被父皇識破。

劉禪看着跪在地上的二皇子,心中五味雜陳。

他既對二皇子的行爲感到憤怒,又對他的聰慧感到惋惜。

他深知,皇子們之間的爭鬥,若不加以制止,必將導致朝堂動盪,國家不安。

“念你初犯,朕今日便不重罰你。但你要記住,日後切不可再做出此等糊塗事。若再有下次,朕定不輕饒。”

劉禪的聲音漸漸平靜下來,但其中的威嚴卻絲毫未減。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大漢皇宮,太極殿內,氣氛凝重而壓抑。殿內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巨大的龍柱直抵殿頂,可此時卻彷彿透着絲絲寒意。

陽光透過琉璃窗灑在地面,形成一片片斑駁光影,卻無法驅散二皇子劉璿心中的忐忑。

劉禪端坐在龍椅之上,身着明黃色龍袍,頭戴冕旒,面容威嚴。

他目光如炬,盯着下方站立的二皇子,緩緩開口:“吾兒,朕且問你,平日裡功課如何?武藝、軍略方面可有精進?”

劉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曠的殿內迴盪。

劉璿聞言,身子微微一緊,剛受過責罰的他此刻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挺直腰桿,恭敬回道:“父皇,兒臣功課皆按時完成,從不敢懈怠。至於武藝軍略,正是兒臣所擅長,各方面皆得優上之評。”

劉璿說這話時,眼中閃過一絲自信,微微擡起頭,迎向劉禪的目光。

劉禪微微點頭,臉上神色緩和了些許,說道:“朕素知你喜好武學,且有幾分天賦。如今,朕有一事交付於你。”

劉禪微微停頓,目光望向殿外,似乎在思索着什麼。

劉璿心中一緊,一種莫名的不安涌上心頭。

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手心微微沁出汗水。

“你便不要留在洛陽了,去長安,在尚書令法正手下做事,負責經略西域。”

劉禪的聲音不高,卻如同一道驚雷,在劉璿耳邊炸響。

劉璿聞言,面色瞬間劇變,眼中滿是驚色。他嘴脣微微顫抖,趕忙說道:“父皇,兒臣……兒臣未曾聽錯吧?去長安經略西域?”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難以置信。

劉禪看着劉璿的反應,神色平靜,再次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正是讓你去長安。如今我大漢內部漸趨安定,接下來便是要對外拓展,西域之地,戰略意義重大,朕欲將其納入我大漢版圖。”

劉禪的眼神中透着堅定與決心。

劉璿心中思緒萬千,一方面,他感受到自己肩上彷彿壓上了千斤重擔。

經略西域,這是何等艱鉅的任務,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戰事,影響大漢的國運。

但另一方面,他心中又涌起一絲失落。

父皇將他派到如此遙遠之地,是不是也是不想讓他染指皇位?

這個念頭一旦在心中升起,便如同野草般瘋長。

劉璿低下頭,試圖掩飾自己複雜的神色。

他深吸一口氣,說道:“父皇,兒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所託。只是……只是兒臣心中尚有疑慮。”

劉璿擡起頭,眼中帶着一絲期盼,望向劉禪。“但說無妨。”

劉禪微微擡手,示意劉璿繼續。“兒臣此去長安,遠離朝堂,若有緊急軍情,如何能及時向父皇奏報?且長安距離洛陽甚遠,兒臣怕難以領會父皇旨意。”

劉璿小心翼翼地說道。劉禪微微一笑,說道:“吾兒不必擔憂。朕自會安排妥當,設立專門的驛道,確保軍情能夠及時傳遞。至於旨意,尚書令法正乃朕之肱股之臣,他會將朕的意思傳達於你。你只需安心做事,一切依計而行。”

劉禪的聲音中帶着安撫。

劉璿心中稍安,再次跪地,說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他擡起頭,望向劉禪,眼中滿是堅定:“兒臣定當爲我大漢開疆拓土,不辱使命。”

劉禪看着跪地的劉璿,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他站起身來,走下龍椅,來到劉璿面前,伸手扶起他,說道:“吾兒,你自幼聰慧,朕對你寄予厚望。此去長安,艱難險阻在所難免,但朕相信你有能力應對。西域之地,資源豐富,若能經營得當,我大漢必將更加強盛。”

劉禪的手重重地拍在劉璿的肩上,彷彿在傳遞着力量。

劉璿感受着劉禪手掌的力量,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再次望向劉禪,說道:“父皇放心,兒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禪點了點頭,回到龍椅上坐下。他看着劉璿,說道:“你且回去準備,三日後便啓程前往長安。朕會命人準備好一應物資,你只管安心上路。”

劉璿行了一禮,轉身緩緩退出太極殿。

走出殿門的那一刻,他回頭望了望巍峨的宮殿,心中五味雜陳。

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回洛陽,不知未來等待他的將是怎樣的命運。

夕陽的餘暉如金紗般輕柔地灑落在皇宮的琉璃瓦上,整個宮殿羣彷彿被鍍上了一層瑰麗的光暈。

二皇子劉璿邁着略顯沉重的步伐,朝着母妃關銀屏所在的宮殿走去。

他的身影在長長的宮道上被拉得修長,帶着幾分落寞與悵惘。

宮道兩側,宮燈已漸次亮起,朦朧的暖光在微風中搖曳,卻未能驅散劉璿心中的陰霾。

他的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糾結與不甘,腦海中不斷迴盪着父皇派他前往長安經略西域的決定。

來到宮殿門前,劉璿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略顯凌亂的衣衫,邁步走了進去。

宮殿內,燭火通明,瀰漫着淡淡的薰香。關銀屏正坐在案几前,手持書卷,靜靜地閱讀着。

她身着一襲素色宮裝,身姿優雅,面容端莊秀麗,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痕跡反而增添了幾分成熟的韻味。

聽到腳步聲,關銀屏擡起頭,看到是劉璿,眼中立刻浮現出關切之色。

“兒啊,你今日怎麼來了,神色這般不好?”她放下手中的書卷,起身迎向劉璿。

劉璿走到關銀屏面前,撲通一聲跪地,聲音略帶哽咽地說道:“母妃,兒臣此番前來,是有要事相告。”

關銀屏連忙扶起他,拉着他坐到一旁的椅子上,溫柔地說道:“莫急,慢慢說與母妃聽。”

劉璿定了定神,將今日在太極殿與父皇的對話,一五一十地細細道來。

從父皇詢問他的功課、武藝,到突然決定派他前往長安在尚書令法正手下經略西域,每一個細節都不曾遺漏。

關銀屏靜靜地聽着,神色平靜,只是在聽到關鍵處,微微皺了皺眉頭。

待劉璿說完,關銀屏輕輕嘆了口氣,說道:“兒啊,這或許是你父皇的一番苦心。去了長安,便要做出一番事業出來,莫要再想着爭奪太子之位了。”

她的聲音輕柔,卻透着不容置疑的堅定。劉璿擡起頭,望着關銀屏,眼中滿是不甘。

“母妃,兒臣並非貪圖太子之位,只是覺得父皇此舉,似乎是有意將兒臣排除在皇位繼承之外。兒臣自問不比太子差,爲何……”他的聲音漸漸低沉,眼中閃爍着淚光。

關銀屏伸出手,輕輕撫摸着劉璿的臉頰,說道:“兒啊,你父皇身爲一國之君,所思所想自然深遠。如今大漢欲經略西域,此乃國家大事,責任重大。你父皇派你去,是看重你的能力,相信你能爲大漢立下功勳。”

劉璿微微低下頭,心中的不甘依舊如潮水般翻涌。

他握緊了拳頭,指關節因爲用力而泛白。“母妃,兒臣明白,只是心中實在難以割捨。”

他小聲說道。關銀屏看着劉璿,眼神中滿是慈愛與憐惜。

“兒啊,這世間之事,有得必有失。你若能在長安做出一番成就,同樣能名垂青史,爲我大漢百姓造福。莫要再執着於皇位之爭,那隻會讓你陷入無盡的痛苦與紛爭之中。”

她語重心長地說道。劉璿擡起頭,看着關銀屏,眼中的不甘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堅定。

他點了點頭,說道:“母妃,兒臣聽您的。兒臣此去長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與母妃的期望。”

Wωω▲ тTk ān▲ ¢O

關銀屏欣慰地笑了笑,說道:“如此便好。你且回去好好準備,此去長安,路途遙遠,艱難險阻在所難免。但母妃相信,你定能克服一切困難。”

劉璿起身,再次向關銀屏行了一禮,轉身走出了宮殿。

此時,夜色已深,月光如水般灑在他的身上,他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愈發堅定。

儘管心中仍有一絲不甘,但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將踏上一條全新的道路,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榮耀與夢想。

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541.第536章 陛下駕到,換家戰術!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第457章 娘希匹!夏侯楙無能,喪權辱國!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873章 城破國亡,灰燃驟滅!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853章 洛陽之戰:絕命掙扎!第382章 單騎殺破萬軍,一槍殺蠻王!第5章 釣魚執法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第710章 狂不可縱,疫病蠅苟!第409章 百里加急,玄德決斷!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222章 吳敦:臧霸是我的摯友親朋!第187章 後院諸美,合肥城下!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588.第583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第458章 拼國力,漢國的危機!第751章 國力之差,聖人難挽!第263章 他還是忘不了他的子午奇謀!第371章 流言漫天,劉禪真成昏君了?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618章 漢帝天降,冢中枯骨!第786章 鉅艦破船,魏東遂平!第698章 撥雲見日,蛇打七寸!567.第562章 陽謀難擋!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284章 諸葛亮玩弄人心,汝南兵鋒再起!525.第520章 衝破武關道,桃園三兄弟再聚首第357章 賨人殺賨人,流盡巴人血!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828章 驕兵必敗,圍魏救趙!(新年快樂!)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176章 劉禪陽謀,拿捏南陽士族第608章 潁川戰起,提前出招!第198章 以天下爲棋局,做執棋人!第112章 荊州危局:太子劉禪計定荊襄!(求第100章 青年鄧艾:講武四期!(求追讀!!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652章 壽春諜戰,假傳聖旨!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553.第548章 東線告急,諸葛出山!第293章 最後一戰第410章 十勝十敗,咆哮朝堂!第361章 定巴策:如印第安人頭皮故事!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27章 拜見公子565.第560章 諸葛顯威,禿髮壽闐!519.第514章 靈前登基,帝國新的掌舵手!第683章 牛金歸漢,反常有妖!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50章 雪中送炭,圖謀遠大!第698章 撥雲見日,蛇打七寸!486.第481章 抉擇!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267章 司馬毒計殺劉禪!第613章 變生肘腋,身陷囹圄!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153章 鏖戰江陵!第601章 八月未央,御駕親征!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69章 試點雲南郡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596.第591章 皇后與太子,下大棋!第882章 冀州度田,利誘威逼!第117章 雲長使計,襄陽酣戰(求訂閱!)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369章 小喬相邀,醉生夢死劉公嗣!第877章 與民休息,度田民冊第398章 吳國之弱,弊在賄漢!第270章 夫目前,敢殺我否?第18章 武科文科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第379章 陰謀的味道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749章 秋收餘糧,門閥自私!第72章 苦肉計與殺雞儆猴!第294章 大戰起,圍點打援!529.第524章 多子多福,關西情報!第36章 兵出成都,劍指南中!(求追讀!)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196章 定蠻策:從培養二五仔開始!第654章 夜深窺人,海船難成!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130章 劉禪親至前線,兵圍樊城!第765章 天命十年,滅魏檄文!第739章 龍盤虎踞,調動魏國!第44章 舉兵謀逆第842章 洛陽之戰:百年王朝!(元宵快樂!)第761章 破敵擒王,不擇手段!
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541.第536章 陛下駕到,換家戰術!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第457章 娘希匹!夏侯楙無能,喪權辱國!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873章 城破國亡,灰燃驟滅!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853章 洛陽之戰:絕命掙扎!第382章 單騎殺破萬軍,一槍殺蠻王!第5章 釣魚執法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第710章 狂不可縱,疫病蠅苟!第409章 百里加急,玄德決斷!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222章 吳敦:臧霸是我的摯友親朋!第187章 後院諸美,合肥城下!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588.第583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第458章 拼國力,漢國的危機!第751章 國力之差,聖人難挽!第263章 他還是忘不了他的子午奇謀!第371章 流言漫天,劉禪真成昏君了?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618章 漢帝天降,冢中枯骨!第786章 鉅艦破船,魏東遂平!第698章 撥雲見日,蛇打七寸!567.第562章 陽謀難擋!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284章 諸葛亮玩弄人心,汝南兵鋒再起!525.第520章 衝破武關道,桃園三兄弟再聚首第357章 賨人殺賨人,流盡巴人血!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828章 驕兵必敗,圍魏救趙!(新年快樂!)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176章 劉禪陽謀,拿捏南陽士族第608章 潁川戰起,提前出招!第198章 以天下爲棋局,做執棋人!第112章 荊州危局:太子劉禪計定荊襄!(求第100章 青年鄧艾:講武四期!(求追讀!!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652章 壽春諜戰,假傳聖旨!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553.第548章 東線告急,諸葛出山!第293章 最後一戰第410章 十勝十敗,咆哮朝堂!第361章 定巴策:如印第安人頭皮故事!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27章 拜見公子565.第560章 諸葛顯威,禿髮壽闐!519.第514章 靈前登基,帝國新的掌舵手!第683章 牛金歸漢,反常有妖!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50章 雪中送炭,圖謀遠大!第698章 撥雲見日,蛇打七寸!486.第481章 抉擇!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267章 司馬毒計殺劉禪!第613章 變生肘腋,身陷囹圄!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153章 鏖戰江陵!第601章 八月未央,御駕親征!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69章 試點雲南郡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596.第591章 皇后與太子,下大棋!第882章 冀州度田,利誘威逼!第117章 雲長使計,襄陽酣戰(求訂閱!)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369章 小喬相邀,醉生夢死劉公嗣!第877章 與民休息,度田民冊第398章 吳國之弱,弊在賄漢!第270章 夫目前,敢殺我否?第18章 武科文科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第379章 陰謀的味道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749章 秋收餘糧,門閥自私!第72章 苦肉計與殺雞儆猴!第294章 大戰起,圍點打援!529.第524章 多子多福,關西情報!第36章 兵出成都,劍指南中!(求追讀!)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196章 定蠻策:從培養二五仔開始!第654章 夜深窺人,海船難成!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130章 劉禪親至前線,兵圍樊城!第765章 天命十年,滅魏檄文!第739章 龍盤虎踞,調動魏國!第44章 舉兵謀逆第842章 洛陽之戰:百年王朝!(元宵快樂!)第761章 破敵擒王,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