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

大滅吳軍主力,再加上劉禪以雷霆之勢收伏了以張昭顧雍爲代表的江東本土派的勢力。

此番漢軍沿江直下,可謂是暢通無阻。

從尋陽一路便來到了歷陽。

“從鐘山向左,自攝山、臨沂、雉亭、衡陽等山,向東到達。東面是白山、大成、雲穴、武岡山,到達東南。南有土山、張山、青龍、石硊、天印、彭城、雁門、竹塘諸山。

南部有九堡、齊家山、紫雲山、紫巖、夏侯、天魁山,伸向西南。西南延至三山,止於大河。

難怪丞相會說,建業有龍蟠虎踞之勢。”

沿江而下,建業的龍氣,更能感受到。

當然,感慨只是一時的,劉禪很快便將注意力收回歷陽之上了。

歷陽位於長江北岸,建康上游。

長江流經這裡時,江面變窄,北岸有橫江、當流、東口浦等小支流,可停泊船隻,南岸的採石磯突入江心,對北方政權軍隊渡江十分有利。

所以宋代有人說:“古時東南有物,十之七八來自壽春、溧陽,三之二來自橫江、採石“。

可見,如此險要的地方,沒有重兵把守是不行的。

此地非常重要,孫權自然派了人把守,正是吳國平北將軍潘璋。

至於兵卒,歷陽城中兵卒,興許只有三千人左右。

對於漢國來說,現在要想攻下來,自然容易。

原因很簡單。

吳軍主力盡喪,現在在歷陽的,不過是州郡兵之流,甚至連州郡兵都不如,是鄉勇之流,且吳國敗仗,他們哪有戰心?

但.

能少點傷亡,自然少點傷亡爲好。

畢竟這些兵卒,日後都是劉禪北伐魏國的資本,現在可不能窩裡鬥,內耗了。

於是乎,劉禪派遣張昭前去說降。

憑藉張昭三寸不爛之舌,金銀財寶誘惑,加上現在的吳國,確實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

你張昭都歸漢了,沒有理由我潘璋不能歸漢。

於是乎.

吳國平北將軍潘璋,直接就投了。

對於這個結果,劉禪倒是沒有多少意外。

原歷史上,潘璋年輕時家貧,跟隨孫權後得到其賞識,加上其作戰勇猛,不斷升遷,其一生爲孫權東征西討,在合肥之戰、追擒關羽、夷陵之戰、江陵保衛戰中多次立下戰功。

但其爲人奢侈貪財。

經常設立軍市,又劫殺將士以獲得財物,但孫權念其有功未予深究。

這種愛財的人,往往都是識時務的。

很好說動。

“陛下,歷陽已下,接下來,最關鍵的,便是要拿下牛渚磯。”

所謂的牛渚磯,便是後世的採石磯。

相傳古時有金牛出渚的故事遂得名。

至於後面之所以從牛渚改名採石,還是因爲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僧人掘井時得到五彩寶石,於是改名爲採石磯。

關於這段歷史民間留下了一段動人的故事:

古時,有一年天下大旱,浩浩蕩蕩的長江也變成了涓涓細流,採石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人倒在了取水的路上。

在翠螺山上廣濟寺裡的小啞巴和尚,看着這個情景心如刀割。

在師傅的指引下,小和尚走上了尋水之路,他獨自一人在山林裡穿梭,披荊斬棘尋找水源,可是這挖出的一口口的啞泉讓小和尚更加焦慮和迷茫。

他想起師傅臨終前的託付和村民們期盼的目光,再一次整裝上路。

小啞巴沒日沒夜地工作,終於倒在了井下,村民們發現了奄奄一息的小和尚,只見他緊緊的摳着身下的一塊石頭,用盡力氣指向石頭的方向。

村民們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召集壯漢帶上工具趕來,當鄉親們合力把井底的五彩石吊上來後,井底似乎出現了潺潺水聲,村民取來了井繩,滿滿地打上一桶水。

村民把水捧到小和尚面前,小和尚撐起身子,咕嘟咕嘟的喝了一大口,突然他睜開了眼睛說一聲;“好甜哪!”

“啊,啞巴和尚說話了,這不是普通的井水,是神水呀!”

村民們奔走相告,感謝啞巴和尚的恩情。

爲了表達對師傅的懷念,小和尚把這塊彩石琢成香爐供奉於廣濟寺內。

這座香爐,一經紅日照射,便可映出不同的光澤,如翡翠,似瑪瑙。

村民們都說這香爐上的絲絲紋路,是小和尚的心血凝結而成的,從此爲了紀念來之不易的井水,村民將這裡改名爲採石磯。

當然,傳說也就只能聽個樂子,此地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留下痕跡,還是因爲他的地理位置十分關鍵。

牛渚磯自古東障金陵,西屏八皖,是長江中游的咽喉,有“採石之險甲於東南”之說。

故而,歷代都在這裡重點設防。

據《後漢志》記載:“丹陽疆域獨稱,南有牛渚,東吳每宿重兵其地。”

這大概是採石磯作爲江防要地最早的記載。

後漢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孫策從歷陽出發,渡江直搗劉繇的牛渚營,奪取採石後,威震江東,開創了東吳立國的基業。

孫策死後,孫權先後派周瑜、陸遜等名將在此屯兵,以穩定鼎立局面。

然而,孫氏興邦於此,卻也失國於此。

公元280年,司馬炎派大軍進攻牛渚,吳主孫皓命丞相張悌、丹陽太守沈瑩領三萬精兵迎戰。

在戰前會議上,沈瑩提出應當扼守採石,以逸待勞,張悌卻硬要渡江作戰。

結果,吳軍渡江後全軍覆沒,晉軍則乘勝東下,直逼建業,滅亡了東吳。

因采石之戰得天下又失天下的,不唯三國時的東吳。

南北朝時,南朝陳代江山也是得之於採石,又失之於採石。

公元557年10月,梁敬帝被迫禪位於陳霸先。

在此以前,陳霸先早就有代樑爲陳的想法,曾派部將周鐵虎在採石磯上游的東、西梁山立柵,以防江州駐軍的襲擊。

陳霸先在這裡制約不聽他指揮的各地兵馬,並重創前來進犯的北齊軍,經過幾次大的較量,羽毛漸豐,終於取代了樑朝。

但陳代江山也是很短暫的,只有三十多年便被隋文帝楊堅所滅。

公元589年冬,隋朝大將韓擒虎自歷陽夜渡長江,凌晨佔領採石。

然後,隋軍對陳實施南北夾擊,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入建康,俘獲了陳後主陳叔寶。

可以這麼說,拿下采石磯,基本上南朝是守不住的,沒了長江天險,南朝就像是沒了羽毛的鳥雀一般,徹底的飛不起來了。

“間軍司消息,據守此處的,乃是東吳大都督諸葛瑾,和前任都督陸遜。”

費禕在一邊說道。

“如何,你們可有說降的把握?”

劉禪將目光轉向顧雍、張昭,以及新歸附的潘璋身上。

顧雍斟酌片刻,當即說道:“陛下,諸葛瑾與陸遜,皆吳王臂膀,要說降他們,恐怕不容易!”

潘璋在這個時候,卻是眼珠子轉動。

說動不得,卻是可以詐得!

潘璋對着劉禪行了一禮,在一邊說道:“啓稟陛下,末將有計:趁如今局勢未明,牛渚中,諸葛瑾與陸遜並不知曉歷陽情況,更不清楚我歸降的消息,末將佯裝歷陽守不住,撤回牛渚,屆時與大漢天兵裡應外合,則牛渚必破!”

“好!”

有內奸,有二五仔,這個事情就是好辦!

“若將軍能一戰而定牛渚,朕必重賞!”

重賞?

潘璋眼睛頓時亮起來了。

漢國皇帝打下吳國,不可能將建業作爲漢國都城,大漢天子遲早是要回長安的。

而他潘璋能否在江東之地做土霸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便看這一仗的了!

。。。

歷陽城外,已經出現了漢軍蹤跡,若是其攻下歷陽、牛渚,石頭城,則建業不保。

與其坐視等死,不如拼上一拼。

不管是輸是贏,也絕對不能讓那劉禪小兒好過!

孫權當即想要絕命一波。

“召平將軍楊粲、將軍朱桓、建威將軍呂範,將軍陸遜入宮!”

然而,孫權說完這番話之後,王宮中很是安靜,似乎無人回答。

“人呢?”

孫權眉頭一皺。

“孤還沒死呢!爾等若敢不奉詔?”

偌大的吳王宮之中,便只有孫權的迴音。

“召將軍楊粲、將軍朱桓、建威將軍呂範,將軍陸遜入宮!”

孫權又喊了一邊。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命令並沒有得到立刻的迴應。

王宮中陷入了一片死寂,空氣中瀰漫着一種詭異的氣氛。

孫權眉頭緊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還是不死心,再次大聲呼喊:“人呢?孤還沒死呢!爾等敢不奉詔?”

他的聲音在宮殿中迴盪,卻沒有得到任何迴應。

這種沉默讓他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惶恐。

他急匆匆地走出大殿,卻發現外面甲兵林立,王宮禁衛們手持火把和刀械,一言不發地站在那裡。

他們的眼神冷漠,彷彿已經做好了某種準備。

孫權的心沉了下來,他意識到,事情已經超出了他的控制。

“你們這是要造反嗎?”他大聲呵斥道,但他的聲音在這些禁衛面前顯得如此無力。

沒有人回答他,他們只是默默地站在那裡,似乎在等待着什麼。

這時,孫權看到了領頭的兩個人,正是太子詹事與太子家令顧譚與張休。

他心中一沉,知道這場逼宮已經是有組織、有計劃的了。

他大聲呵斥二人:“爾等食我俸祿,如今要造反不成?”

然而,二人並未迴應他的呵斥,只是默默地站在那裡。

“你們父親尚生死不知,現在若是迷途知返,孤赦你們無罪!”

孫權還想要言語說動兩人。

“父王,不必多言了。”

這時,太子孫登從暗處走了出來。

他原本被孫權囚禁,但現在,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局勢嬗變之巨,甚至有人可以不聽他吳王之命,偷偷將太子放出來,並且以雷霆之勢,掌控宮中禁衛。

連他這個吳王,都恍若未知。

“父王,請你讓位罷!”孫登的聲音平靜而堅定。

讓位?

孫權被氣得臉紅脖子粗,那憤怒的眼睛,似乎要瞪出來,要噴火一般。

豎子!

爾敢?

我可是你父親!

但很快。

像是想到了什麼一般。

孫權看着眼前的兒子,突然大笑起來。

這笑聲中充滿了苦澀和自嘲,也包含了一種無奈和欣慰。

他笑自己一生征戰沙場,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

但他也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兒子已經夠資格坐上吳王之位了,最起碼,他能夠在這個關鍵時刻站出來承擔責任。

“興許如此,便能夠保住吳國社稷了。”孫權喃喃自語道。

他知道,自己現在已經別無選擇,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同時,他也意識到,僅僅退位可能還不足以取信於漢帝和江東士族。

爲了讓孫登能夠順利接管吳國大權並穩定局勢,他還需要做得更多。

於是乎,孫權原本釋懷的臉上突然戾氣橫生,面色猙獰!

“太子,你敢謀反?”孫權的聲音顫抖尖利,似發狠的猛獸一般。

鏘!

他將腰間寶劍拔了出來,發了狂一般的衝向孫登。

“給孤死來!”

孫權亡命衝向孫登。

“保護殿下!”

“保護殿下!”

顧譚張休二人沒有想到孫權在這個時候,居然還要殺太子孫登,一時間都慌亂起來了。

他們拔出刀劍,擋在太子孫登面前。

說是殺太子,但吳王孫權更像是自殺。

他胸膛撞在顧譚張休兩人的刀劍上,與孫登抱在一起。

“登兒,父王對不起你,吳國社稷這個千斤重擔,便.便交給你了!”

孫權在孫登耳中細聲說出這句話,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和不捨,但更多的卻是如釋重負。

噗~

他向後一倒,刺入胸膛的刀劍又從他身上拔了出來,濃稠的血漿噴濺而出。

顧譚張休呆滯當場。

他們可不敢真殺了吳王。

是吳王撞上來的!

“呵哈哈哈~”

孫權仰天大笑,便笑,口中還邊吐出鮮血。

他指天大吼:

“劉公嗣,孤是死在自己手上,不是敗於你手!”

“我雖死,但仍是江東吳王!不是你劉禪的階下囚!”

說完這句話,孫權那圓瞪的雙眼頓時無神。

一代梟雄孫權,卻也只能如此潦草收場。

孫登聽到父親的話,眼中閃過一絲驚愕和痛苦。

“父王……”孫登哽咽着說不出話來。

孫權對於孫登來說,還是給予了不少父愛的,雖然一度疏遠他,讓孫登心中留有怨恨。

但他到了現在,便也釋懷了。

一個身體不虞的太子,如何能夠繼承吳國大統?

若他站在自己父王的位置上,恐怕也會如此做吧?

不過

現在絕對不是痛苦的時候。

孫登很快將眼中的哀傷掩藏下去。

要亡國滅種了,哪有時間傷懷?

吳國,絕對不能在我手上被滅了!

第622章 一潰千里,主力盡喪!第358章 宕渠震動,魏國設局!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446章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499.第494章 改造關中匈奴,羌氐!第377章第319章 欲得長安,先下隴西!(月票50加更第693章 皇莊府兵,草原政策!第54章 夜襲(求追讀!)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第451章 我決定將天賦帶到漢國去!(新年快525.第520章 衝破武關道,桃園三兄弟再聚首549.第544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491.第486章 間軍司的威力,現在投降來得及第628章 吳宮春色,炎漢如火!第784章 積重難返,雪融春來!第296章 穩如老狗,汝南事畢!第319章 欲得長安,先下隴西!(月票50加更第639章 兩代盡薨,江東歸漢!第412章 步練師與張春華!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800章 鐵桶之陣,常山之蛇!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100章 青年鄧艾:講武四期!(求追讀!!第416章 爲胡氏祛毒,太子下江陵!第168章 夫人,今宵可願與我同席共枕否?第15章 公子有龍氣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553.第548章 東線告急,諸葛出山!530.第525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第53章 孟獲遁逃,大理城危!第654章 夜深窺人,海船難成!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第701章 青州戰場,守城神將!第831章 腐化之風,雷霆手段!第296章 穩如老狗,汝南事畢!第476章 重泉落,英雄鬥!第611章 父子夜談,殺機自生!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196章 定蠻策:從培養二五仔開始!第105章 暗波泛起:孫曹將聯盟!第329章 駕馭英雄者,方是明主,雄主!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876章 東西二都,皇后歸位!第300章 劉公嗣你不講武德,司馬懿他繃不住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194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502.第497章 未戰先攻心!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55章 大理城破,公子駕到!(求追讀!)第75章 平二寨,招賢才!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153章 鏖戰江陵!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440章 兄弟就是拿來賣的!第266章 汝南兩龍齊聚!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第763章 紅粉骷髏,際會難測!第840章 洛陽之戰:少年鍾會!第351章 七姓夷王,訓巴之術!517.第512章 委以重任,皇帝大行!第397章 我吳國豈是他劉公嗣的後宮?第679章 王者嬗變,風起遼東!第292章 困敵之策,劉禪你如何破局?第304章 成都來信,劉備病重?第730章 天下爲局,爭線生機!第251章 億手準備596.第591章 皇后與太子,下大棋!534.第529章 關中變化,曹真困局!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771章 四面攻魏,逐鹿爭鼎!第299章 一日轉戰百里,一人慾破五城!第264章 魏國內亂,少主顯崢嶸!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683章 牛金歸漢,反常有妖!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521.第516章 關中定,選秀女!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489.第484章 靠友軍不如靠自己!548.第543章 讓天下人重新認識!第435章 劉禪再戰步練師,東吳示敵以弱!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802章 進退維谷,洛陽糧盡!第654章 夜深窺人,海船難成!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877章 與民休息,度田民冊第270章 夫目前,敢殺我否?第204章 流乾長沙蠻最後一滴血,江東使者已第830章 守城神將,有來無回!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822章 牧馬北岸,戰略後撤!
第622章 一潰千里,主力盡喪!第358章 宕渠震動,魏國設局!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446章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499.第494章 改造關中匈奴,羌氐!第377章第319章 欲得長安,先下隴西!(月票50加更第693章 皇莊府兵,草原政策!第54章 夜襲(求追讀!)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第451章 我決定將天賦帶到漢國去!(新年快525.第520章 衝破武關道,桃園三兄弟再聚首549.第544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491.第486章 間軍司的威力,現在投降來得及第628章 吳宮春色,炎漢如火!第784章 積重難返,雪融春來!第296章 穩如老狗,汝南事畢!第319章 欲得長安,先下隴西!(月票50加更第639章 兩代盡薨,江東歸漢!第412章 步練師與張春華!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800章 鐵桶之陣,常山之蛇!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100章 青年鄧艾:講武四期!(求追讀!!第416章 爲胡氏祛毒,太子下江陵!第168章 夫人,今宵可願與我同席共枕否?第15章 公子有龍氣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553.第548章 東線告急,諸葛出山!530.第525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第53章 孟獲遁逃,大理城危!第654章 夜深窺人,海船難成!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第701章 青州戰場,守城神將!第831章 腐化之風,雷霆手段!第296章 穩如老狗,汝南事畢!第476章 重泉落,英雄鬥!第611章 父子夜談,殺機自生!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196章 定蠻策:從培養二五仔開始!第105章 暗波泛起:孫曹將聯盟!第329章 駕馭英雄者,方是明主,雄主!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876章 東西二都,皇后歸位!第300章 劉公嗣你不講武德,司馬懿他繃不住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194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502.第497章 未戰先攻心!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55章 大理城破,公子駕到!(求追讀!)第75章 平二寨,招賢才!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153章 鏖戰江陵!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440章 兄弟就是拿來賣的!第266章 汝南兩龍齊聚!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第763章 紅粉骷髏,際會難測!第840章 洛陽之戰:少年鍾會!第351章 七姓夷王,訓巴之術!517.第512章 委以重任,皇帝大行!第397章 我吳國豈是他劉公嗣的後宮?第679章 王者嬗變,風起遼東!第292章 困敵之策,劉禪你如何破局?第304章 成都來信,劉備病重?第730章 天下爲局,爭線生機!第251章 億手準備596.第591章 皇后與太子,下大棋!534.第529章 關中變化,曹真困局!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771章 四面攻魏,逐鹿爭鼎!第299章 一日轉戰百里,一人慾破五城!第264章 魏國內亂,少主顯崢嶸!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683章 牛金歸漢,反常有妖!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521.第516章 關中定,選秀女!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489.第484章 靠友軍不如靠自己!548.第543章 讓天下人重新認識!第435章 劉禪再戰步練師,東吳示敵以弱!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802章 進退維谷,洛陽糧盡!第654章 夜深窺人,海船難成!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877章 與民休息,度田民冊第270章 夫目前,敢殺我否?第204章 流乾長沙蠻最後一滴血,江東使者已第830章 守城神將,有來無回!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822章 牧馬北岸,戰略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