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

羣臣下朝之後,劉禪輕輕揮了揮手,示意侍從們擺駕凌雲臺。

春日的陽光溫和而明媚,灑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上,更添了幾分莊重與祥和。

凌雲臺高聳入雲,四周被精心修剪的花木環繞,春風輕輕吹拂,帶着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站在臺上,放眼望去,洛陽城的繁華景象盡收眼底,那錯落有致的屋宇、熙熙攘攘的街市、蜿蜒流淌的洛水,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卷。

此時,一位身着華麗太子袍服的青年緩緩走上前來,他便是劉禪的嫡長子劉嗣。

太子袍服上繡着繁複的雲龍圖案,金線閃爍,彰顯着他尊貴的身份。

劉嗣面容俊朗,眉宇間透露出一股英氣,但眼神中卻還帶着幾分青澀與未脫的稚氣。

他步伐穩健,走到劉禪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聲音清朗地問道:“父皇召見兒臣,不知道是何事?”

劉禪轉過身來,目光深邃,彷彿能洞察人心。

他輕輕捋了捋鬍鬚,沉聲問道:“今日朝堂之上,羣臣紛紛上奏都城之事,議論紛紛,你是如何看的?長安爲都城好,還是洛陽爲都城好?”

言語間,劉禪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考量。

劉嗣聞言,心中不禁一愣。

他雖身爲太子,但平日裡更多接觸的是詩書禮儀,雖然劉禪有培養他處事之能,但對於朝堂上的政務,尤其是如此重大的都城之選,他確實沒有太多自己的想法。

更何況,他深知父皇心思難測,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愣了片刻,隨即穩了穩心神,恭敬地回答道:“長安洛陽,皆爲我大漢之沃土,皆可爲都。此事關乎國運,皆在父皇一念之間。父皇是何意思,兒臣便是什麼意思。”

劉禪聽了,微微搖了搖頭,眼神中閃過一絲失望。

他深知,太子雖然聰慧,但在政治上還是太稚嫩了,缺乏足夠的決斷力和主見。

他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都城之事,豈是如此簡單?它關乎國家的安危、百姓的福祉,更關乎我大漢的未來。你身爲太子,將來要承擔起重任,怎能如此輕率?”

劉嗣見自己說的不是劉禪想要聽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異樣的情緒。

他有些懊惱,自己爲何不能給父皇一個滿意的答覆。

他低下頭,恭恭敬敬地行禮道:“兒臣愚鈍,請父皇賜教。”

劉禪看着劉嗣,眼神中既有期望也有責備。

他緩緩說道:“你下去問問你的夫子罷,聽聽他有何見解。都城之選,非一日之功,需綜合考慮地理、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因素。你身爲太子,要多多學習,將來才能擔當大任。”

劉嗣聞言,心中一凜。

他知道,父皇這是對他有所不滿,也是對他的一種鞭策。

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和決斷力,不讓父皇失望。

於是,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說道:“兒臣遵旨,定當虛心向夫子請教,不負父皇期望。”

說完,劉嗣轉身離去。

劉禪看着劉嗣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

太子雖然聰慧,但在政治上還是太稚嫩了。

作爲一個君主,不僅要有智慧,更要有決斷力和魄力。

而這些都是劉嗣目前所欠缺的。

他搖了搖頭,心中既有期望也有擔憂。

他期望太子能夠迅速成長,擔當起大任;又擔憂他太過稚嫩,無法應對複雜的政治局勢。

春風繼續吹拂着凌雲臺,帶來絲絲涼意。

劉禪站在臺上,凝視着遠方的洛陽城,心中思緒萬千。

都城之選,確實是一件大事,關乎國家的未來和命運。

而太子作爲未來的君主,也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

此時,一位侍從走上前來,輕聲稟報道:“陛下,太子已經離去,是否擺駕回宮?”

劉禪聞言,回過神來,輕輕點了點頭。

回到宮中,劉禪坐在龍椅上,沉思片刻後,召來了幾位重臣商議都城之事。

他認真聽取了每位大臣的意見,時而點頭贊同,時而皺眉思索。

都城之選關乎國運,不能輕率決定。

他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而劉嗣回到東宮後,立即召來了自己的夫子。

他恭敬地向夫子行禮後,便將朝堂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夫子。

夫子聽後,沉思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太子殿下,都城之選確實是一件大事。長安和洛陽各有優劣,需綜合考慮地理、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因素。殿下身爲太子,應該多學習、多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將來才能擔當大任,爲陛下分憂。”

劉嗣聞言,心中豁然開朗。

自己作爲太子,不能只是依賴父皇和臣子的意見,更應該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於是,他開始認真學習、思考都城之選的事情。

他查閱了大量的史書、地理志等資料,深入瞭解長安和洛陽的地理、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情況。

黃崇踏着清晨微涼的露珠,途徑那巍峨莊嚴的太子宮。宮牆高聳,紅漆班駁,透露出歲月的痕跡,而宮內綠樹成蔭,花香襲人,卻又顯得生機勃勃。

他步伐穩健,心中卻帶着幾分閒適,正欲尋一幽靜之處小憩,卻不經意間瞥見太子劉嗣的書房窗櫺半開,透出柔和的燈光。

劉嗣端坐於書案前,身姿挺拔,眉宇間卻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愁緒。

他雙手各執一卷,一卷是洛陽的縣誌,另一卷則是長安的地理詳圖,兩眼在字裡行間遊走,時而蹙眉,時而沉思,臉上不禁露出疑惑之色,彷彿被書中的內容攪擾了心緒。

黃崇心中好奇,輕步上前,站在門檻外,輕聲問道:“殿下,爲何如此專注地看這些書籍?”

他的聲音雖輕,卻在這靜謐的書房中顯得格外清晰。

劉嗣聞言,擡頭望向門口,見是黃崇,便微微一嘆,放下手中的書卷。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疲憊,卻又夾雜着幾分無奈,彷彿心中藏着千斤重擔。

“黃崇,你有所不知,昨日我被父皇召見,詢問關於定都之事。”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將皇帝召見時的情景細細道來。

黃崇聞言,哈哈一笑,那笑聲在書房中迴盪,帶着幾分灑脫和不羈。

“殿下是想錯了,定都長安洛陽,豈是看看這些書籍就能決定的?”

他邊說邊走進書房,隨手拿起一本洛陽縣誌翻看了幾下,然後又放回原處,動作輕鬆自如。

“或者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誰想要定都長安,誰又想要定都洛陽。”

劉嗣愣住了,他沒想到黃崇會如此直截了當地說出這番話。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彷彿被黃崇的話語擊中了要害。“此話怎講?”

他追問道,聲音中帶着幾分急切。

黃崇見狀,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幾分睿智和深邃。

他走到書案旁,與劉嗣並肩而立,指着桌上的地圖說道:“殿下可曾想過,三輔之地的人,他們心中所想爲何?他們世代居住於長安周邊,早已習慣了這裡的風土人情,若是在洛陽定都,豈非又要重新購置家業,重新適應新的環境?再者,陛下的元從也是如此,他們早就在長安購置了田產房屋,安家立業,豈會輕易放棄?”

他的話語如同春風化雨,句句入理,讓劉嗣不禁點頭稱是。

黃崇見狀,繼續說道:“定都長安與定都洛陽,不僅僅是一個地理位置的選擇,更代表着大漢未來的走向。定都洛陽,便能更好地操控九州之地,使得朝廷的政令能夠迅速傳達至各地,加強中央集權;而定都長安,則可出兵域外,拓展大漢的疆域,彰顯大漢的威儀。”

說到這裡,他轉身看向劉嗣,眼神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

“殿下可曾想過,爲何陛下會如此猶豫不決?其實,陛下心中所慮的,不僅僅是定都之地本身,更是定都之後所帶來的種種變化和影響。長安與洛陽,一者主內,一者主外,選擇何地定都,便意味着大漢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重心所在。”

劉嗣聞言,心中豁然開朗。他之前一直糾結於兩地縣誌和地理詳圖中的細枝末節,卻未曾想過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黃崇見狀,微微一笑,輕聲說道:“殿下乃是大漢未來的儲君,肩上的擔子重如泰山。定都之事關乎大漢的興衰存亡,殿下定要深思熟慮,切勿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

劉嗣點了點頭,眼神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也明白定都之事絕非兒戲。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定都之事,確實是十分麻煩,如同一團錯綜複雜的亂麻,剪不斷,理還亂。

劉禪坐在那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眉宇間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堅定。

他身着華服,龍袍加身,那金色的絲線在燭光下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彷彿他心中的那份執着與決心。

按照劉禪的意思,他自然是要定都長安的。

長安,那座古老而莊嚴的城市,承載着大漢的輝煌與榮耀,也寄託着他心中的星辰大海。

在他看來,定都洛陽,便主內,便是困守於一隅之地,如同被束縛的雄鷹,無法展翅高飛。

而他的心志,卻是那無垠的星空,是那未知的遠方,如何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朦朧的夜色,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衝動。

然而,主外的話,內部若是不能安定,談何主外?

這個道理,劉禪心中明白得很。

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僅在於外部的開拓,更在於內部的穩定。

若是內部紛爭不斷,民心渙散,那麼即使外部再強大,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但劉禪並沒有爲這件事煩惱太久。

自己作爲一國之君,不能事事親爲,不能事事憂心。

自然會有人跳出來的,屆時應對便是了。

他相信自己的臣子們,相信他們有能力處理好這些事情。

他現在想的,是另外一件事,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他轉過身,走到書案前,拿起一卷竹簡,細細地端詳着。

那竹簡上,密密麻麻地寫着講武堂的篩選人才的方式。

講武堂,那是他親手創立的地方,是他爲了培養大漢未來的將領而設立的。

然而,如今的大漢,選拔人才的方式還是太過單一,太過陳舊。

許多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因爲出身貧寒,無法得到重用。

而一些世家子弟,卻因爲家世顯赫,即使無才無德,也能身居高位。

這樣的狀況,劉禪心中早已不滿。

若要大漢強盛,就必須打破這種世襲的制度,必須讓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

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將講武堂的篩選人才的方式推廣出去,施行科舉初試。

科舉初試,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舉。

它打破了世家的壟斷,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然而,這個舉動也必然會觸動世家的利益,遭受的反抗是巨大的。

劉禪心中明白這一點,但他並不害怕。

只有經過風雨的洗禮,大漢才能更加堅強;只有經過挑戰的磨礪,大漢才能更加輝煌。

他就是要他們反抗,由此安定國內世家強大的力量!

他放下竹簡,走到殿門外,望着那皎潔的月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豪情。

第二日,劉禪在朝堂上正式提出了這個提議。

他站在那高高的龍椅之上,身着華服,神色堅定而莊重。

他的聲音響徹整個朝堂,如同雷鳴一般震撼人心。

“諸位愛卿,朕今日有一事要與爾等商議。朕欲將講武堂的篩選人才的方式推廣出去,施行科舉初試。此舉旨爲我大漢招攬更多的人才,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劉禪的話語剛落,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

許多大臣紛紛站出來反對,他們聲稱此舉破壞了祖制。

察舉制很好,不必變了。

有的人上前推薦魏國的九品中正制。

而一些有識之士則紛紛表示支持,他們認爲此舉是大漢未來的希望所在。

劉禪靜靜地聽着他們的爭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笑意。

這場爭論只是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

他揮了揮手,示意朝堂上的爭吵停止下來。

然後,他緩緩開口說道:“諸位愛卿,朕意已決。科舉初試之事,勢在必行。朕希望爾等能夠以大漢的未來爲重,以天下蒼生爲念,共同支持此事。若有異議者,可上書陳情,但朕希望爾等能夠理性對待,不要因一己之私而誤了大漢的前程。”

第13章 莊園集會第9章 蘭娘玉娘第47章 殺兄弒父,挑撥離間!(追讀200加更第665章 黜昏啓聖,腹心之臣!第451章 我決定將天賦帶到漢國去!(新年快538.第533章 馬超之子,魏軍陰謀!第630章 利益相關,江東隱患!第429章 我真是個天才!第750章 天命八年,勢如破竹!526.第521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第419章 龍山再見尚香!第328章 劉禪手腕,馬超震怖!(月票150加更第334章 洞房花燭連四夜!第276章 爆士族金幣,挖魏國牆角!(一百月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第7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531.第526章 侍講經筵,話語權之爭!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17章 講武堂一期第24章 我兒劉禪有大帝之資?第872章 士族三窟,流血漂櫓!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571.第566章 王師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第268章 劉禪後手,生死危機!第121章 劉禪獻計,關羽服了!第676章 天命有時,勝負之手!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846章 洛陽之戰:千金馬骨!第256章 諸葛亮vs司馬懿!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882章 冀州度田,利誘威逼!第745章 馴狼做狗,幽並一期!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102章 父子夜話:論天下大勢!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272章 無雙猛將趙子龍!第907章 對衝投資,太子選妃!第99章 勸進稱王,太子劉禪!(求追讀!!六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第3章 人心不附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364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女兒(月票100加更第635章 抄家滅族,搜尋美人!第296章 穩如老狗,汝南事畢!第135章 劉禪生擒曹子孝,宛城風雲!第156章 江東欲求和,割地夫人陪!第254章 各有籌謀第782章 曹真起復,不顧一切!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第348章 血脈延續,太子被刺!第77章 想瞌睡送枕頭(求追讀!)第372章 大喬:殿下一次就好526.第521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第828章 驕兵必敗,圍魏救趙!(新年快樂!)第419章 龍山再見尚香!第460章 何不以禮來降,不失有封侯之位!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第604章 強敵環伺,漢帝消息!第752章 冀北歸附,司馬夜奔!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第94章 無當飛軍,劉禪收心!(二合一大章)第280章 孫權:枕邊風這麼有效果,要不要再第894章 天象有異,陰陽失衡!第120章 關羽:還沒出嫁呢?胳膊肘就往外拐第748章 冀北防區,整飭四郡!第637章 兔死狗烹,大帝無情!第864章 存生保族,稚虎獠牙!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第760章 拼死突圍,冀州歸漢!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897章 西域佈局,大有可爲!第810章 蚍蜉撼樹,不死待何?第16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582.第577章 太子 王后 棋子!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369章 小喬相邀,醉生夢死劉公嗣!第896章 知己知彼,放其猖獗!502.第497章 未戰先攻心!第872章 士族三窟,流血漂櫓!第328章 劉禪手腕,馬超震怖!(月票150加更494.第489章 我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賊?第10章 劉禪的野望第406章 這個天下姓劉!第336章 科學院,火藥研製!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374章 玩弄巴人於股掌之間!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873章 城破國亡,灰燃驟滅!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第893章 皇宮刺殺,山雨欲來!第757章 鄴城危機,黃鬚勸降!
第13章 莊園集會第9章 蘭娘玉娘第47章 殺兄弒父,挑撥離間!(追讀200加更第665章 黜昏啓聖,腹心之臣!第451章 我決定將天賦帶到漢國去!(新年快538.第533章 馬超之子,魏軍陰謀!第630章 利益相關,江東隱患!第429章 我真是個天才!第750章 天命八年,勢如破竹!526.第521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第419章 龍山再見尚香!第328章 劉禪手腕,馬超震怖!(月票150加更第334章 洞房花燭連四夜!第276章 爆士族金幣,挖魏國牆角!(一百月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第7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531.第526章 侍講經筵,話語權之爭!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17章 講武堂一期第24章 我兒劉禪有大帝之資?第872章 士族三窟,流血漂櫓!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571.第566章 王師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第268章 劉禪後手,生死危機!第121章 劉禪獻計,關羽服了!第676章 天命有時,勝負之手!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846章 洛陽之戰:千金馬骨!第256章 諸葛亮vs司馬懿!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882章 冀州度田,利誘威逼!第745章 馴狼做狗,幽並一期!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102章 父子夜話:論天下大勢!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272章 無雙猛將趙子龍!第907章 對衝投資,太子選妃!第99章 勸進稱王,太子劉禪!(求追讀!!六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第3章 人心不附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364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女兒(月票100加更第635章 抄家滅族,搜尋美人!第296章 穩如老狗,汝南事畢!第135章 劉禪生擒曹子孝,宛城風雲!第156章 江東欲求和,割地夫人陪!第254章 各有籌謀第782章 曹真起復,不顧一切!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第348章 血脈延續,太子被刺!第77章 想瞌睡送枕頭(求追讀!)第372章 大喬:殿下一次就好526.第521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第828章 驕兵必敗,圍魏救趙!(新年快樂!)第419章 龍山再見尚香!第460章 何不以禮來降,不失有封侯之位!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第604章 強敵環伺,漢帝消息!第752章 冀北歸附,司馬夜奔!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第94章 無當飛軍,劉禪收心!(二合一大章)第280章 孫權:枕邊風這麼有效果,要不要再第894章 天象有異,陰陽失衡!第120章 關羽:還沒出嫁呢?胳膊肘就往外拐第748章 冀北防區,整飭四郡!第637章 兔死狗烹,大帝無情!第864章 存生保族,稚虎獠牙!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第760章 拼死突圍,冀州歸漢!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897章 西域佈局,大有可爲!第810章 蚍蜉撼樹,不死待何?第16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582.第577章 太子 王后 棋子!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369章 小喬相邀,醉生夢死劉公嗣!第896章 知己知彼,放其猖獗!502.第497章 未戰先攻心!第872章 士族三窟,流血漂櫓!第328章 劉禪手腕,馬超震怖!(月票150加更494.第489章 我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賊?第10章 劉禪的野望第406章 這個天下姓劉!第336章 科學院,火藥研製!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374章 玩弄巴人於股掌之間!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873章 城破國亡,灰燃驟滅!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第893章 皇宮刺殺,山雨欲來!第757章 鄴城危機,黃鬚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