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天象有異,陰陽失衡!

洛陽城的夏日,驕陽似火,熾熱的陽光無情地炙烤着大地,連空氣都彷彿被點燃,瀰漫着一股焦灼的氣息。

間軍司的密探們穿梭在大街小巷,身影匆忙而隱秘,他們肩負着揭開宮中刺殺謎團的重任,然而隨着調查的深入,情況愈發錯綜複雜。

“指揮使,我們發現這宮中刺殺的線索,竟隱隱指向各個國公府。”

一位年輕的密探,滿臉疲憊,汗水浸溼了他的衣衫,匆匆走進間軍司統領的房間,單膝跪地,聲音中帶着一絲焦急與困惑。

間軍司統領聞言,原本緊皺的眉頭擰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他緩緩站起身,在房間內來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凝重。

“此事萬萬不可草率定論,國公們皆是我大漢的肱骨之臣,怎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他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沙啞,彷彿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

很快,這個驚人的消息便呈到了大漢天子劉禪的案前。

劉禪坐在御書房內,身着一襲簡約的常服,面容沉靜,然而眼神中卻透着憂慮。

他輕輕放下手中的奏章,靠在椅背上,微微閉上眼睛,陷入了沉思。

“陛下,此事頗爲蹊蹺,依臣看,這定是有心人的栽贓嫁禍。”一位老臣,白髮蒼蒼,拄着柺杖,顫顫巍巍地說道。他的聲音雖然微弱,卻透着堅定。

劉禪微微點頭,睜開眼睛,目光中閃過一絲銳利:“朕又何嘗不知。張飛、趙雲等國公,皆是與先帝一同出生入死之輩,對朕忠心耿耿,怎會行刺於朕?這背後之人,手段狠辣且狡滑,妄圖挑起朝廷內亂,其心可誅!”

劉禪的聲音中帶着憤怒與不甘,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筆墨都跟着震動起來。

此時,御書房內一片寂靜,大臣們面面相覷,不敢出聲。

他們深知,這背後隱藏的陰謀如同一個巨大的黑洞,深不可測。

“陛下,當務之急,我們該如何應對?”費禕壯着膽子問道。

他的臉上帶着緊張與期待,眼神緊緊盯着劉禪。

劉禪沉思片刻,說道:“繼續深入調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務必將幕後黑手揪出來。同時,密切關注各國公府的動向,切不可打草驚蛇。”

劉禪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彷彿帶着千鈞之力,爲衆人指明瞭方向。

然而,就在朝廷被這樁刺殺案攪得焦頭爛額之時,炎興一年七月,一場巨大的災難悄然降臨。

關中地區,大地突然劇烈顫抖起來,彷彿一頭沉睡的巨獸在憤怒地咆哮。

房屋紛紛倒塌,發出沉悶的聲響,揚起漫天的塵土。

百姓們驚慌失措,四處奔逃,哭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迴盪在整個關中大地。

與此同時,黃河也彷彿被激怒了一般,河水洶涌澎湃,決口而出。

渾濁的浪濤如脫繮的野馬,奔騰而下,瞬間淹沒了大片的農田和村莊。

莊稼被沖毀,房屋被淹沒,百姓們失去了家園,只能在洪水中掙扎求生。

“陛下,大事不好!關中地震,黃河決口,災情嚴重!”一位傳令官,氣喘吁吁地衝進皇宮,單膝跪地,聲音中帶着哭腔。

劉禪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的眼神中滿是震驚與憂慮。

“快,傳朕旨意,即刻命人前去賑災!務必保證百姓的生命安全,勿使發生大的動亂!”

劉禪的聲音急促而堅定,彷彿在與時間賽跑。

很快,朝廷便組織了一支龐大的賑災隊伍,攜帶大量的糧食、衣物和藥品,火速趕往關中地區。

劉禪親自來到城門口,爲賑災隊伍送行。

他望着那些即將奔赴災區的官員和士兵,眼神中充滿了期望與囑託。

“諸位愛卿,此次賑災,責任重大。百姓乃我大漢根基,你們一定要竭盡全力,幫助百姓度過難關。朕等着你們勝利歸來!”

劉禪的聲音激昂而有力,在城門口迴盪。

賑災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馬蹄聲、車輪聲交織在一起,揚起一片塵土。

劉禪望着遠去的隊伍,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場災難能夠儘快過去,百姓能夠早日恢復安寧的生活。

在關中災區,賑災官員們迅速展開行動。

他們搭建起臨時的帳篷,爲受災的百姓提供住所;分發糧食和衣物,讓百姓們不至於挨餓受凍;組織大夫軍醫爲受傷的百姓治療,減輕他們的痛苦。

“鄉親們,大家不要驚慌,朝廷已經派我們來幫助大家了。有我們在,大家一定會度過這個難關的。”一位年輕的官員,站在高處,大聲喊道。

他的聲音堅定而溫暖,給受災的百姓們帶來了一絲希望。

百姓們紛紛圍攏過來,眼中含着淚水,感激地說道:“多謝朝廷,多謝陛下!”

他們的聲音中充滿了對朝廷的信任和感激。

然而,賑災工作並非一帆風順。

由於受災面積廣,受災人數衆多,物資供應一度出現短缺。

而且,災區的治安也面臨着嚴峻的挑戰,一些不法之徒趁機哄搶物資,擾亂秩序。

“大人,這樣下去可不行,物資不夠分,百姓們都快鬧起來了。還有那些不法之徒,太猖獗了!”一位下屬焦急地對賑災官員說道。

賑災官員眉頭緊皺,沉思片刻後說道:“立刻派人回朝廷請求支援,同時加強治安管理,對那些哄搶物資的不法之徒,嚴懲不貸!”他的眼神中透着堅定與果斷。

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以及賑災官員們的努力下,關中災區的情況逐漸得到了控制。

活着的百姓們的生活慢慢恢復了正常。

而劉禪,在洛陽城中,時刻關注着災區的情況,爲每一個好消息而感到欣慰,也爲仍然存在的困難而憂心忡忡。

他知道,這場災難雖然暫時得到了緩解,但大漢面臨的挑戰還遠遠沒有結束。

洛陽皇宮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彷彿能擰出水來。

陽光透過高高的窗戶灑在大殿內,卻無法驅散那瀰漫在空氣中的緊張氣息。

劉禪端坐在龍椅之上,身着華麗的龍袍,頭戴冕旒,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威嚴與憤怒。

就在不久前,劉禪剛派遣了大批官員和物資奔赴關中災區賑災,滿心牽掛着受災百姓的安危。

然而,還沒等他從賑災的忙碌與憂慮中緩過神來,御史臺的官員們便聯名上表,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陛下,臣等有本上奏!”一位身形清瘦、面容嚴肅的御史,身着緋紅色的官服,雙手捧着奏章,大步走到朝堂中央,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卻帶着一絲不容置疑的強硬。

劉禪微微皺眉,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但仍沉穩地說道:“愛卿請講。”

“陛下,如今天象有異,陰陽失衡。關中地震,乃‘地龍翻身’之兆;黃河決口引發洪澇,此爲‘水不潤下’之象。這一切皆象徵着君主失德,致使陰陽失和。究其根源,正是因爲陛下推行度田之策。度田之舉,擾亂民生,觸犯天威,才引得如此災禍降臨。臣懇請陛下,即刻停止度田,以安民心,順天意!”御史慷慨陳詞,言辭犀利,每一個字都彷彿重錘,敲擊在朝堂衆人的心頭。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譁然。

大臣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有的面露憂慮之色,似乎被御史的話所觸動;有的則眉頭緊鎖,眼神中透着思索,對這番言論將信將疑。

“陛下,臣附議!”

又一位官員出列,拱手說道:“古有云,‘彝倫攸斁,則地震川竭’。如今災異頻發,正是警示我大漢當下舉措失當。度田之事,已然引發諸多不滿,還望陛下三思,暫停度田,以保社稷安穩。”

一時間,贊同之聲此起彼伏,不少官員紛紛站出來,懇請劉禪停止度田。

他們的臉上帶着急切與誠懇,彷彿度田真的成了萬惡之源,只要停止度田,所有的災禍與亂象便會瞬間消失。

劉禪靜靜地聽着,臉色愈發陰沉。

他的雙手緊緊握住龍椅的扶手,指節因爲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心中清楚,這些御史臺官員的背後,必定是有人在暗中作祟,企圖借天災之名,阻撓度田政策的推行,以維護那些既得利益者的特權。

“哼!”劉禪冷哼一聲,打破了朝堂上的嘈雜。

他的聲音雖然不高,但卻透着一股令人膽寒的威嚴,瞬間讓朝堂安靜下來。

“諸位愛卿,可曾想過,這災異雖是天災,然應對之策,纔是彰顯君主之德。朕推行度田,旨在清查土地,均貧富,讓百姓有田可耕,有糧可食,何錯之有?如今關中受災,朕第一時間派人賑災,就是要承擔起君主之責,安撫百姓。而你們,卻在此以天象爲由,妄圖阻止度田,究竟是何居心?”

劉禪的目光如炬,冷冷地掃視着朝堂上的官員們,每一個眼神都彷彿能洞察人心。

那位領頭的御史,被劉禪的目光一盯,心中不禁一顫,但仍強裝鎮定,說道:“陛下,臣等一心爲社稷着想,所言句句屬實。天象示警,不可不察。度田之舉,確實引發了諸多亂象,還望陛下明鑑。”

他的聲音雖然依舊堅定,但眼神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

“住口!”劉禪猛地一拍龍椅,站起身來,怒聲喝道,“你等口口聲聲爲社稷,實則爲一己私利。朕看,你們是被那些豪強大族矇蔽了雙眼,成了他們的傳聲筒!”

劉禪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充滿了憤怒與決絕。

朝堂上的官員們,被劉禪的雷霆之怒嚇得紛紛跪地,大氣都不敢出。

他們從未見過一向沉穩的皇帝如此動怒,心中不禁感到一陣恐懼。

“來人!”劉禪高聲喊道,“將這些上表的御史,以謀逆罪論處,即刻擒拿!”他的聲音堅定而果斷,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

“陛下,萬萬不可啊!”幾位官員撲通一聲跪地,爲首的一位老臣,白髮蒼蒼,鬍鬚隨着他焦急的呼喊微微顫抖。

他擡起頭,臉上滿是懇切,額頭上的皺紋更深了幾分,眼中滿是求情之意。

“他們雖言辭過激,但罪不至死啊。”老臣的聲音微微發顫,在空曠的朝堂內迴盪,帶着一絲絕望的意味。

劉禪冷冷地掃了一眼這些求情的官員,目光如刀,彷彿能看穿他們的心思。

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冷笑,“他們妄圖擾亂朝堂,阻撓朕推行利國利民之策,背後勾結亂黨,意圖不軌,不是謀逆又是什麼?朕若姑息,何以服衆,何以治理天下?”劉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一字一句,如同重錘,敲擊在每一位官員的心頭。

他的眼神中透着徹骨的寒意,彷彿能將這些心懷不軌之人瞬間凍結。

朝堂上一片死寂,官員們大氣都不敢出,紛紛低垂着頭,躲避着劉禪那銳利的目光。

他們的身體微微顫抖,有的是因爲恐懼,有的則是在爲自己的未來擔憂。

“來人!”劉禪猛地一聲怒喝,聲音在大殿內迴響,震得人耳膜生疼。

話音剛落,殿外傳來一陣急促而整齊的腳步聲。

一羣侍衛,身着黑色鎧甲,手持長槍,魚貫而入。

他們步伐沉穩,眼神堅定,迅速將那些上表的御史們團團圍住。

御史們此刻才真正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們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有的御史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穩,身體不停地顫抖着,眼中滿是驚恐之色,彷彿看到了死神的降臨。

而有的御史,則面露懊悔,他們咬着嘴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甘與自責,似乎在爲自己輕易被人利用而感到後悔。

“不,陛下,臣冤枉啊!”一位年輕的御史,突然大聲呼喊起來,他的聲音帶着哭腔,“臣只是……”

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侍衛一把捂住了嘴,拖出了朝堂。

其他御史們也被一一押解着離開朝堂。

他們的身影在大殿的地面上拖出長長的影子,顯得格外狼狽。

朝堂上的其他官員,看着這一幕,心中五味雜陳。

他們有的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參與其中,有的則在爲這些同僚感到悲哀,還有的在思索着朝堂局勢的變化。

但無論心中作何感想,他們都不敢再發出半點聲音,整個朝堂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經此一事,朝堂彷彿被一層無形的寒霜籠罩。

官員們行事更加小心翼翼,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要再三斟酌。

劉禪的雷霆手段,讓他們深刻認識到了天子的威嚴不可侵犯,也讓那些妄圖阻撓度田政策的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

皇帝此次是動了真格,度田之策,勢在必行。

劉禪緩緩坐下,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望着朝堂上噤若寒蟬的大臣們,說道:“朕推行度田,是爲了大漢的長治久安,爲了百姓的福祉。任何企圖阻撓之人,都將受到嚴懲。如今災異當前,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夠與朕同心同德,共渡難關,而不是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

劉禪的聲音中,既有威嚴,又帶着一絲期望。

“陛下聖明,臣等願爲陛下效命!”大臣們齊聲高呼,聲音整齊而洪亮。

然而,劉禪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的既有敬畏,也有一些複雜的情緒。

他知道,度田之路,依舊充滿了艱難險阻,但他毫不退縮,決心要將度田政策堅定不移地推行下去,爲大漢的未來開闢一條光明之路。

第179章 諸葛亮定平關中策!第857章 徐娘半老,魏宮諸女!第96章 孫權:劉禪小兒欺我太甚!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第820章 變局猶在,未來的路!第853章 洛陽之戰:絕命掙扎!第284章 諸葛亮玩弄人心,汝南兵鋒再起!第884章 狗急跳牆,毀於一旦!第155章 孫權倉皇東竄,劉禪夜會步練師!第255章 主公,我勸你善良!第908章 太子大婚,鳳闕良緣!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489.第484章 靠友軍不如靠自己!第4章 襲營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802章 進退維谷,洛陽糧盡!第857章 徐娘半老,魏宮諸女!534.第529章 關中變化,曹真困局!第136章 宛城鏖戰,劉禪閒棋定南陽!第205章 漢中國與江東友好通商條約第904章 太子權謀,破局之策!第799章 困守尤鬥,美人侍奉!第80章 暗謀藏殺機(月票100加更!)(求追第102章 父子夜話:論天下大勢!第390章 罪婦,官匪!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486.第481章 抉擇!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請假條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第316章 彈指滅山匪,片語收孟達!第663章 陰謀詭計,誰更心黑?第53章 孟獲遁逃,大理城危!第194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72章 軍心人心,終破八公!第809章 時局之變,劍破金湯!第657章 敢不從者,刺聖黨羽!第23章 漢中博弈第83章 猛將歸心第175章 曹賊之樂,殺雞儆猴!第154章 猛將無雙,孫權驚懼!第344章 論功行賞,東宮屬官!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659章 輿情洶洶,上書乞骸!第197章 太祖兵法,掌控全局!第397章 我吳國豈是他劉公嗣的後宮?第807章 死亡衝鋒,一潭死水!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第433章 火燒連營?我直接將計就計!第383章 巴人盡做漢人奴!第179章 諸葛亮定平關中策!第98章 南中事畢,孟獲授首!(二合一大章)第804章 弒君重罪,不可饒恕!第235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644章 尚香重遊,男兒本色!第349章 孫吳‘刺奸屯’,取劉禪項上人頭!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788章 河內盡破,孟津南渡!第321章 太子回成都,絡腮鬍黑張飛!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442章 突圍了,但是尋陽丟了(4400加更!第731章 華夏聖盾,堅不可摧!第856章 戰後處置,懷柔之策!第360章 水淹蠻寨,二喬終至!495.第490章 分化瓦解,大漢鐵拳!第835章 佞臣奸邪,東市斬首!第691章 蜀地沐恩,天子回朝!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105章 暗波泛起:孫曹將聯盟!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194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53章 取捨抉擇,哭笑不得!第282章 士族送女,講武大比!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358章 宕渠震動,魏國設局!第866章 天下棋局,執棋手誰?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808章 君父臣民,天綱地常!第6章 鳳雛龐統555.第550章 大勢人心,窮途末路!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914章 三年度田,清北滅夷!第712章 柳暗花明,墜入深淵!第836章 敲骨吸髓,聖君昏君!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642章 軍民歸心,猛將入甕!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899章 幽州論策,龍船開海!第781章 兵下浚儀,東線斷絕!600.第595章 天命三年,五路伐魏!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16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4章 襲營第202章 收服蠻酋,長沙蠻遁逃!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844章 洛陽之戰:戰略成功!
第179章 諸葛亮定平關中策!第857章 徐娘半老,魏宮諸女!第96章 孫權:劉禪小兒欺我太甚!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第820章 變局猶在,未來的路!第853章 洛陽之戰:絕命掙扎!第284章 諸葛亮玩弄人心,汝南兵鋒再起!第884章 狗急跳牆,毀於一旦!第155章 孫權倉皇東竄,劉禪夜會步練師!第255章 主公,我勸你善良!第908章 太子大婚,鳳闕良緣!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489.第484章 靠友軍不如靠自己!第4章 襲營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802章 進退維谷,洛陽糧盡!第857章 徐娘半老,魏宮諸女!534.第529章 關中變化,曹真困局!第136章 宛城鏖戰,劉禪閒棋定南陽!第205章 漢中國與江東友好通商條約第904章 太子權謀,破局之策!第799章 困守尤鬥,美人侍奉!第80章 暗謀藏殺機(月票100加更!)(求追第102章 父子夜話:論天下大勢!第390章 罪婦,官匪!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486.第481章 抉擇!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請假條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第316章 彈指滅山匪,片語收孟達!第663章 陰謀詭計,誰更心黑?第53章 孟獲遁逃,大理城危!第194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72章 軍心人心,終破八公!第809章 時局之變,劍破金湯!第657章 敢不從者,刺聖黨羽!第23章 漢中博弈第83章 猛將歸心第175章 曹賊之樂,殺雞儆猴!第154章 猛將無雙,孫權驚懼!第344章 論功行賞,東宮屬官!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659章 輿情洶洶,上書乞骸!第197章 太祖兵法,掌控全局!第397章 我吳國豈是他劉公嗣的後宮?第807章 死亡衝鋒,一潭死水!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第433章 火燒連營?我直接將計就計!第383章 巴人盡做漢人奴!第179章 諸葛亮定平關中策!第98章 南中事畢,孟獲授首!(二合一大章)第804章 弒君重罪,不可饒恕!第235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644章 尚香重遊,男兒本色!第349章 孫吳‘刺奸屯’,取劉禪項上人頭!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788章 河內盡破,孟津南渡!第321章 太子回成都,絡腮鬍黑張飛!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442章 突圍了,但是尋陽丟了(4400加更!第731章 華夏聖盾,堅不可摧!第856章 戰後處置,懷柔之策!第360章 水淹蠻寨,二喬終至!495.第490章 分化瓦解,大漢鐵拳!第835章 佞臣奸邪,東市斬首!第691章 蜀地沐恩,天子回朝!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105章 暗波泛起:孫曹將聯盟!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194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53章 取捨抉擇,哭笑不得!第282章 士族送女,講武大比!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358章 宕渠震動,魏國設局!第866章 天下棋局,執棋手誰?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808章 君父臣民,天綱地常!第6章 鳳雛龐統555.第550章 大勢人心,窮途末路!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914章 三年度田,清北滅夷!第712章 柳暗花明,墜入深淵!第836章 敲骨吸髓,聖君昏君!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642章 軍民歸心,猛將入甕!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899章 幽州論策,龍船開海!第781章 兵下浚儀,東線斷絕!600.第595章 天命三年,五路伐魏!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16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4章 襲營第202章 收服蠻酋,長沙蠻遁逃!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844章 洛陽之戰:戰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