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鎏金藻井垂下的十二串明珠仍在微微晃動,昨夜漢軍拋石機砸中宮牆的餘震猶在樑柱間流轉。
曹叡五指深深扣進龍椅螭首,玄色冕服上的日章紋被晨曦映得忽明忽暗,倒像是被擊碎的星辰墜在了天子衣衿。
階下跪着的夏侯獻鐵甲縫隙裡凝着黑紅冰碴,每當他說出個傷亡數字,青銅龜鈕印旁的漏壺便多積三分血水。
“.宣陽門甕城箭樓全毀,武庫器具殘存不足十之三四。“夏侯獻喉頭突然哽住,他背後的朱雀紋披風裂作三綹,露出內襯裡夾着的半截斷箭。
“羽林衛折了七百,虎豹騎重甲“
“重甲如何?“曹叡猛地前傾,冕旒玉藻掃過御案上傾倒的銅鶴香爐。
爐中未燃盡的龍涎香混着血腥氣,在殿內織成張令人窒息的網。
夏侯獻額頭重重磕在金磚:“具裝鐵騎陷在明堂火海,連人帶馬焦炭難辨。“
他腰間蹀躞帶突然崩斷,玉鉤彈起時正撞碎在鄭稱腳邊——那上面“夏侯“二字族徽碎成齏粉。
老帝師灰白鬚髯突然無風自動。
他紫棠官服肘部磨得發亮,此刻卻橫杖攔住要發作的天子:“老臣昨夜觀星,紫微垣東北有客星犯闕,其芒不過旬日便衰。“
杖頭鑲着的螭紋玉珏忽地映出窗外雪光,竟將夏侯獻甲冑上的冰凌照成七彩虹暈。
陳羣捧着象牙笏板出列時,特意踩過那片虹光。
他腰間金魚袋隨着步伐晃動,露出半卷染血的《九章算術》——那是尚書檯連夜覈算的糧秣簿冊。
“陛下可知劉公嗣如何籌措軍資?“他聲音像浸過冰水的鐵秤砣。
“河內郡三公之位明碼標價,連執金吾的綬帶都能用三百車粟米換得。“
殿角突然傳來瓷器碎裂聲。
衆人回頭時,只見小黃門正哆嗦着收拾打翻的藥盞,褐色藥汁順着蟠龍柱上的劍痕蜿蜒,恰與三日前漢軍流矢留下的焦痕重迭。
曹叡突然輕笑,笑聲震得冕旒上垂珠纏作一團:“好個織蓆販履的劉阿斗!他祖父賣草鞋,他倒賣起官帽來了!“
“然漢軍糧道已斷。“鄭稱杖頭突然點向殿外風雪。
“老臣門生今晨從孟津渡口發來鴿書,黃河冰面下埋着的蜀錦,裹得可都是發黴的粟米。“
他袖中抖出半幅帛書,特有的黃檗染紙上,“糧盡“二字被硃砂圈得猩紅刺目。
夏侯獻突然暴起,斷甲刮過金磚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響:“給臣五千輕騎,今夜就能燒了漢軍在邙山的糧.“
“夏侯將軍是要讓洛陽守軍再少五千?“陳羣冷笑着展開算籌。
“昨夜折損的具裝騎造價,摺合成粟米可抵十萬石。“
他忽然將三根斷籌擲於御前,恰成坎卦之象。
“守城三十日,則漢軍自潰。“
寒風捲着雪粒子撞開殿門,將曹真急報吹到天子腳邊。
曹叡俯身拾起時,冕服廣袖掃落半冊《孫子兵法》,竹簡展開處正是“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他指尖摩挲着報文中“諸葛亮親督中軍“的墨跡,忽然瞥見自己倒映在青銅冰鑑上的面容——那眼底血絲,竟與幾年前文帝駕崩夜一般無二。
“報——!“羽林郎的嘶吼撞碎殿內死寂。
滿身冰甲的信使撲倒在丹墀前,懷中滾出軍情塘報。
“辟雍.鍾氏、荀氏、崔氏三家族兵暴動.“他喉頭血沫噴在鄭稱官靴上。
“他們打着'清君側'旗號往司馬門來了!“
曹叡突然攥碎掌中玉斧。
這柄刻着“武帝遺澤“的斧鉞,正是當年曹操攻鄴城時所用。
“好個清君側!“他怒極反笑,指着陳羣鼻尖。
“這就是卿說的'守城三十日'?“斧柄鑲嵌的綠松石崩落,在御案上跳動着滾向鄭稱。
老帝師卻俯身拾起塘報,上面有檄文。
被火燻黑的“學而優則仕“字跡間,隱約可見“漢“字新刻的痕跡。
“陛下請看,“他枯指抹去浮灰,“這'漢'字刀口向北,分明是有人趁亂.“
話音未落,城外突然傳來喧鬧之聲。
“誅讒佞!正朝綱!“聲浪震得藻井積塵簌簌而落。
曹叡忽然嗅到某種熟悉的氣息,潁川士族他素來防備,是故將他們放在城外,沒想到,他們還真反了!
他踉蹌退後三步,龍椅撞倒的銅雀燈臺燃着了垂旒,十二串明珠在火中炸裂如星雨。
潁川士族反了,那陳羣是不是也反了?
陳羣似乎是感受到了皇帝的目光,當即說道:“陛下,辟雍之外之人,必是受到漢軍蠱惑,臣願意前往說降!”
曹叡擺了擺手,說道:“朕不想失去朝中股肱,他們清君側是假,投漢是真,就不知道漢軍此刻可會呼應他們?”
夏侯獻當即說道:“陛下,漢軍昨夜夜襲,同樣傷亡慘重,且在洛陽城外,有我大魏精兵牽制,無法再來突襲了。”
聽了夏侯獻一番言語,曹叡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他當即說道:“夏侯將軍,此番平亂,便交由你去了!”
寅時三刻的殘月斜掛城堞,荀𫖮玄甲肩頭的霜花折射着幽藍冷光。他望着宣陽門緊閉的包鐵城門,忽然反手將陌刀插入夯土——刀刃劈開凍土時帶出的火星,竟引燃了深埋地下的半截漢軍火油囊。沖天烈焰中,三百鍾氏重甲步兵齊刷刷舉起蒙着素帛的盾牌,帛上“清君側“的硃砂字分明是用辟雍血池裡撈出的斷筆寫就。
洛陽城南,天空灰濛濛的,彷彿被一層厚重的紗幔遮蔽,透不出一絲明亮。潁川鍾氏、荀氏、清河崔氏,這三大世家,平日裡便是洛陽城中舉足輕重的存在,此刻卻盡起私兵,打着清君側的旗號,浩浩蕩蕩地朝着宣陽門進發。
鍾會的盔甲在陽光下閃爍着冷冽的光芒,他騎在高大威猛的戰馬上,面容堅毅,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他身旁,荀𫖮一身文士裝扮,卻手持長劍,眉宇間滿是決絕之色。崔林則是身披重鎧,沉穩如山,他的目光掃過四周,彷彿在計算着每一分力量。
私兵們步伐整齊,兵器在陽光下泛着寒光,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忠誠與堅定,那是對世家的信任,也是對未來的期許。一路上,百姓們或躲在家中緊閉門窗,或站在遠處竊竊私語,眼中滿是驚恐與不安。
然而,當他們來到宣陽門前時,卻發現城門緊閉,彷彿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將他們與城內隔離開來。鍾會眉頭緊皺,他深知這城門背後,定有魏國的重兵把守,但他們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就絕沒有退縮的道理。
半個時辰悄然流逝,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突然,從清明門、廣陽門方向,涌出數千魏國騎兵,他們如同黑色的洪流,朝着三族聯軍包抄而來。馬蹄聲如雷貫耳,塵土飛揚,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寅時三刻的殘月斜掛城堞,荀𫖮玄甲肩頭的霜花折射着幽藍冷光。他望着宣陽門緊閉的包鐵城門,忽然反手將陌刀插入夯土——刀刃劈開凍土時帶出的火星,竟引燃了深埋地下的半截漢軍火油囊。沖天烈焰中,三百鍾氏重甲步兵齊刷刷舉起蒙着素帛的盾牌,帛上“清君側“的硃砂字分明是用辟雍血池裡撈出的斷筆寫就。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三族聯軍卻並未慌亂。鍾會迅速下達命令,聯軍當即有序後撤,如同訓練有素的軍隊一般,迅速進入了辟雍、明堂以及各家塢堡之中。辟雍內,書卷的氣息與戰火的硝煙交織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卻又異常和諧。
尚書令陳羣,一身官服,面容憔悴,眼中卻閃爍着堅定的光芒。他不顧皇帝的反對,執意進入辟雍勸降。他深知,一旦戰事擴大,洛陽數十萬軍民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陳羣踏入辟雍的那一刻,荀𫖮、鍾會、崔林三人便迎了上來。
陳羣闖入辟雍時,紫袍玉帶與殘垣斷壁格格不入。
他指尖捏着的《鄭玄註疏》突然脫手,書頁在穿堂風中翻飛如蝶,最終攤開在燒焦的日晷上——“禮崩樂壞“四字正對着被撞碎的辟雍碑。
“諸君可知昨夜漢軍夜襲,大火焚燬辟雍藏書,焚燬的藏書閣裡。“陳羣突然踩住飄落的《易傳》殘頁。
“獨缺令先祖荀爽所注《周易》?“
荀𫖮的臉上掛着淡淡的微笑,但那笑容中卻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堅決:“臺府,家中長輩所著《周易》,家中尚有文本,便是燒了又能如何?倒是今日,您來此何意?莫非以爲我等會輕易投降?”
鍾會則是一臉冷峻,他緊握着劍柄,彷彿隨時準備出鞘:“尚書令,魏國已病入膏肓,何必再爲這腐朽的朝廷效力?何必讓洛陽數十萬軍民徒增傷亡?”
崔林則是沉穩地開口:“長文,我等並非叛逆,實乃被逼無奈。若魏國能有轉機,我等又何嘗不願爲國效力?但如今,魏國必亡,我等只能另尋出路。”
陳羣聽着他們的話,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這三人的決心,也明白他們所說的並非虛言。
但他作爲尚書令,職責所在,不能輕易放棄:“諸位,魏國雖有弊病,但尚未到不可挽回之地步。若此刻投降,豈非置國家於不顧?置百姓於水火之中?你們深受大魏恩惠,此刻謀逆,可知忠君報國?可知禮義廉恥?”
然而,荀𫖮三人卻只是搖了搖頭,荀𫖮輕聲說道:“陳公,您心意已決,我等亦如此。請回吧,莫要再勸。”
鍾會在一邊嘆了一口氣,說道:“從來只有千年世家,未有千年王朝,王朝至多數百年壽數,尚書令要知道,此刻撥亂反正尚能保全世家,若是執迷不悟,恐怕潁川陳氏門楣,要八世不興了。”
說罷,三人便作揖送客,那姿態雖禮貌,卻透着不容置疑的堅定。
陳羣無奈,只能嘆了口氣,轉身離開了辟雍。
就在這時,辟雍外突然傳來一陣轟鳴,夏侯獻的大軍已然出動,開始攻打昨夜本就被漢國突襲後的辟雍。
戰鼓聲震耳欲聾,喊殺聲此起彼伏,刀光劍影在辟雍的牆壁上閃爍,彷彿要將這古老的學府撕成碎片。
辟雍內,三族聯軍嚴陣以待,他們深知此戰關乎生死存亡,絕不能有絲毫懈怠。
鍾會手持長劍,站在最前線,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決絕與無畏。
荀𫖮則是指揮着聯軍,他的聲音穿透戰火硝煙,清晰地傳達到每一個士兵的耳中。
崔林則是親自上陣,他的重鎧在刀光劍影中顯得格外醒目,他的每一次揮劍,都伴隨着敵人的哀嚎。
夏侯獻騎在戰馬上,目光如炬,他緊盯着辟雍的城牆,彷彿要將其看穿。
此戰若能拿下辟雍,便能震懾其他世家,鞏固魏國的統治。
因此,他下令全軍猛攻,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攻下辟雍。
魏軍如潮水般涌來,他們的兵器在陽光下閃爍着寒光,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殺戮與瘋狂。
然而,三族聯軍卻並未退縮,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戰場上,鮮血染紅了大地,屍體堆積如山。
喊殺聲、哀嚎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悲壯的戰歌。
辟雍的牆壁上,留下了無數刀痕劍跡,見證了這場慘烈的戰鬥。
隨着時間的推移,戰鬥愈發激烈。
鍾會的盔甲上已濺滿了敵人的鮮血,他的眼神卻愈發堅定。
荀𫖮的聲音已有些沙啞,但他的指揮卻愈發有力。
崔林的重鎧上已佈滿了傷痕,但他的鬥志卻愈發昂揚。
然而,魏軍卻彷彿無窮無盡一般,一波又一波地涌來。
三族聯軍雖然奮勇抵抗,但也漸漸感到了力不從心。
他們的兵力在不斷消耗,而魏軍卻似乎越戰越勇。
就在這時,一陣狂風吹過,捲起了地上的塵土和落葉。
辟雍內的燭火在風中搖曳不定,彷彿隨時可能熄滅。
三族聯軍的心中也涌起了一股不安,他們開始擔心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守住這片土地。
然而,就在這危急關頭,遠處似乎有喊殺聲傳來。
鍾會眼睛一亮,也不知是什麼情況,反正扯開嗓子喊道:“漢軍已攻洛陽,洛陽城破,指日可待,殺!”
鍾會此言一出,衆人士氣頓時便又激發起來了。
他們咬緊牙關,繼續奮戰。
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決絕與無畏,他們的動作愈發迅猛有力。
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月光灑在戰場上,給這片血腥的土地披上了一層銀紗。
魏軍雖然勇猛無比,但終究還是未能攻下辟雍以及各家塢堡。
他們只能無奈地撤退,留下了滿地的屍體和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