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變生肘腋,身陷囹圄!

十日光景。

轉瞬即逝。

時間,已經是來到天命三年十一月月末了。

吳王宮中,書房之中孫權召見了一干臣僚。

這些臣僚,有軍將,如徐盛。有世家大臣,如張昭顧雍等輩。也有孫權的嫡系,如大都督諸葛瑾,宗室孫桓、孫韶。

傍晚突然相召,衆人心中都有一種不妙的感覺。

“今召見諸位,孤有事相商,關乎吳國存亡的大事!”

孫權環視衆人,眼神堅毅,幽幽的說道:“建安五年,吾兄被許貢門客行刺而去世,臨終前,將江東大事託付於孤,當時處境,四面楚歌,局勢動盪不安。

廬江太守李術更是公開反叛,在孫氏宗親內,廬陵太守孫輔暗通曹操,孫暠企圖奪權。

丹陽太守孫翊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也伺機作亂。

幸得有諸位真心輔佐,孤方纔能夠先率軍消滅李術,得其部衆三萬餘人;阻止宗室動亂;又滅山越六千,收編萬餘。

之後破黃祖,收荊州,赤壁大敗曹軍,方纔有如今江東的基業,這些,都是離不開諸位的。”

吳國能夠建立起來,能夠在亂世之中成爲三足鼎立中的一足,自然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孫權既然要說煽情的話,諸葛瑾自然上前接話了。

“大王英武神斷,方纔有如今的吳國,如今吳國更需要大王帶領我們走出困局!”

“是啊!”

孫權長嘆一口氣,說道:“如今的局勢,對我吳國來說,確實是困局了,而且是關乎存亡的困局,如今天下三分,江東疲敝,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

孫權環視衆人,說道:“有我吳國,諸位的地位,權勢,財富,方纔能夠保全,若是入了漢國,諸位焉能稱之爲江東門閥?關中士族的故事,尚未遠矣!”

衆人聞聽孫權此番言語,心中或多或少,都已經是有些猜測了。

難道說.

大王又準備背盟了?

“若是能保全吳國,誰人不願?做吳人,總比做漢奴強!”

宗室孫桓深深嘆了一口氣。

他是孫家宗室,若是吳國不存了,他的富貴自然就沒了。

就算是還有,也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孫韶亦是點頭。

“我等皆是吳國勳貴,吳國不存,我等在漢國,能稱得上是勳貴嗎?”

吳人

恐怕在漢國朝堂之中,沒有多少話語權罷?

顧雍張昭等世家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顧雍站了出來。

“大爭之世,若是性命都無法保全,何談富貴?難道大王能夠抵禦漢國,保全吳國社稷?”

顧雍問得很是直白。

“哈哈哈~”

孫權大笑一聲,說道:“如今是大爭之世不錯,但大爭之世,未嘗不可偏安一方,如今便是最好的機會,漢魏兩國征戰不休,若是我吳國能夠在其中牟利,休養生息,未嘗不可自立東南。”

機會?

哪來的機會?

“大王,漢國兵甲數萬,尚在江夏,文聘所率偏師,不過萬餘人而已,如今入了巢湖,不知大王所言之機會,在何處?”

徐盛自然是主戰派。

但主戰是一回事,去送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漢國勢大,兵多將廣,若非如此,吳國也不至於似今日這般唯唯諾諾了。

現在要跟漢國翻臉,有沒有這個資本,有沒有這個本事?

“前軍消息,文聘所部,已經過了合肥,屯兵成德城外,江夏刺奸屯消息,漢軍大部,已經出了西陵,走山道入魏國,機會,現在已經來了!”

漢軍大部若是攻魏,勢必會被魏國牽扯。

徐盛的眼睛頓時亮起來了。

“大王的意思是,要聯合魏國,消滅漢軍?”

孫權點了點頭,說道:“不止要消滅漢軍,還要將荊襄九郡盡數拿回來!”

孫權眼神閃爍。

被漢軍壓制的日子,他再也不想要過了。

而且,人一旦擁有了權力之後,便很難再拱手將這個權力讓給別人。

除非他死。

沒錯。

雖然明知道現在與漢國爲敵,對吳國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對他孫權來說,或許也不是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

但是,有時候,人就是這樣的,明明知道這個選擇不好,明明知道這件事的風險性極高。

但是

不嘗試一下,你就是不甘心。

哪怕這個後果是要付出你的性命,亦是如此。

是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諸位,我的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

反對?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都如此說了,還有誰敢反對?

若是真的反對,這小命還要不要了?

吳王逼急了,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今日大王已有方略,我等自然景從。”

無論怎麼說,反漢的大旗是扛在吳王肩上的,他們最多成從犯而已。

若是局勢對吳國有利,這個從犯,他們自然要當下去,但若是吳國的形勢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也別怪他們棄暗投明了。

“我江東兒郎,本就不懼一戰,若是現如今有機會,便要將這個機會爭取過來!”

宗室孫桓與孫韶,在衆人之中,聲音自然是最大的了。

“既然如此,那太子便不適合與漢國聯絡了。”

孫權眼神頓時陰沉,對着孫桓說道:“你即刻帶兵,將太子‘召’入王宮,若是其敢不從,便率部衝入太子府,便是要抓,都要將太子抓入王宮中來。”

第一步。

便是先要控制住太子孫登。

而第二步,則是要與魏國聯繫。

“子瑜,你爲使者,前往壽春,與魏國約定日期。”

“諾!”

諸葛瑾當即領命。

第三步,便是要整備兵甲了。

“徐盛,孫韶,你二人速速集結江東入巢湖,孤要趁漢軍尚未反應過來之前,消滅漢軍有生軍力,之後發兵收復荊襄九郡!”

還有一步,便是麻痹江夏郡的漢軍。

“顧雍,你爲使者,前往江夏,與于禁言之,我江東吳國願做漢國附庸,獻糧二十萬石,並且願意送建昌侯入長安爲質!”

此番是要畢其功於一役,能做的地方,便要全部做好來!

“諾!”

顧雍當即領命!

“只要諸位齊心勠力,我大吳,便還能屹立在江左之地,諸位的富貴權勢,便依舊還有!”

夜幕下,吳國的都城中瀰漫着一種不尋常的緊張氣氛。

而在太子府外,更是馬蹄聲陣陣,兵甲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是將太子府給團團圍住了。

孫桓身披鐵甲,手持長矛,率領着一隊精銳的吳王宮禁衛,直闖太子府。

太子孫登正在書房中靜心研讀,忽聞府外鐵甲聲聲,人喊馬嘶,心中一驚。不等他出門查看,孫桓已率衆破門而入,鐵甲寒光在燈光下閃爍,氣氛一觸即發。

“孫桓,你這是何意?”孫登驚愕地問道,臉上寫滿了不解與震驚。

孫桓深吸一口氣,沉聲回答:“太子,吳國局勢大變。大王有意對漢國用兵,而太子夙來與漢國交好,大王擔心……”

“擔心我通敵?”孫登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聲音中帶着不可置信。

“太子,末將只是奉命行事。大王有令,請太子到吳王宮中暫住一段時間,以避嫌隙。”孫桓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

孫登聞言,心中涌起一股寒意。他明白,父王這是準備與漢國翻臉了,而自己作爲太子,卻與漢國過從甚密,這無疑是觸了父王的逆鱗。

他站在那裡,心中思緒萬千,卻也知道此時無法抗拒王命。

“好吧,我隨你去。”孫登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

孫桓點頭,示意禁衛們退下。他親自護送着孫登離開了太子府,朝着吳王宮的方向行去。

夜色中,兩人的身影漸行漸遠,消失在朦朧的月光下。

太子府的燈火漸漸黯淡,而吳王宮的燈火卻通明如白晝,彷彿在預示着什麼。

一路上,孫登默不作聲,心中卻是翻江倒海。他想到了自己與漢國的交情,想到了父王的野心與猜忌,想到了吳國的未來……一切的一切都如同這夜色一般,充滿了未知與變數。

而孫桓也並未多言,只是默默地走在前面,偶爾回頭看一眼孫登,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他知道自己今夜的行爲,無疑是在太子心中種下了一根刺,但君命難違,他只能忠實地執行大王的命令。

至於日後

首先,吳國得先有個日後才行。

隨着夜色漸深,兩人終於抵達了吳王宮。

宮門巍峨,燈火輝煌,卻透着一股肅殺之氣。

孫登擡頭望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緒。

他知道,從今夜開始,自己將被軟禁在這座宮殿之中,與外界隔絕。

“太子,請吧。”孫桓停下腳步,示意孫登入宮。

隨着孫登的身影消失在宮門之內,孫桓輕輕地嘆了口氣。

他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否正確,但他知道,作爲臣子,他只能忠誠地執行大王的命令。

而接下來的一切,就只能看太子自己的造化了。

而隨着太子被囚禁,建業頓時全城戒嚴,大批軍卒,也開始朝着合肥方向彙集,平靜了不到一年的吳國,又將掀起大戰。

而這一次,漢國尚且有底蘊,而吳國這邊,已經是手上沒牌了。

孫權這一波,是賭上了自己的所有。

勝利了,便有資格自立東南,倘若是他失敗了,吳國自然也不可能了。

他孫權的性命,自然也是留不得的了。

亂世之中,膽子不大,如何能夠成事?

五日後,吳國反漢背盟消息如疾風般傳遍了江夏郡的每一個角落。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

漢軍間軍司的細作探子,不是吃白飯的。

更不用說,文聘入吳國之際,一直在暗處放下細作間諜,間軍司對吳國的消息掌控程度,恐怕與刺奸屯在吳國不相上下了。

“這個孫仲謀,當真是將盟書當做擦屁股的紙了,到現在還不想着安生,哼!此人已有取死之道!”

當馬良聽聞吳國準備對漢國用兵的消息時,他的眉頭瞬間緊鎖。

他深知這一消息對於江夏郡,乃至整個漢國來說,都是極其嚴峻的。

伐魏變成伐吳。

對於魏國來說,自然是鬆了一口氣,而對於漢國來說,就變成了兩面開戰。

馬良當即放下手中的書卷,匆匆趕往于禁的府邸。

于禁作爲江夏郡的鎮守大將,對於這樣的消息自然也是格外重視。兩人在書房中碰面,氣氛凝重而緊張。

“吳國準備對漢國用兵的消息,將軍是否已經得知?”馬良開門見山地問道。

于禁點了點頭,面色嚴峻:“是的,剛剛收到來自漢都的密報。此事非同小可,必須馬上做出應對之策。”

馬良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吳國此舉,顯然是早有預謀。我們必須早做準備,以免文聘將軍在合肥城外孤軍奮戰,陷入危險之中。”

于禁眉頭緊鎖,思索片刻後道:“季常所言極是。此時,我們應該立刻對吳國用兵,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如此,既能解文聘之危,又能展示我漢國之威。”

馬良聞言,卻搖了搖頭:“將軍此言差矣。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若我們此時貿然出兵,雖能解一時之圍,但卻可能陷入吳國的陰謀之中。更何況,我們若率先出兵,豈不是失了道義,給了吳國可乘之機?”

伐吳是需要理由的。

這便是要扯大旗。

于禁聽後,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明白馬良的意思,也深知此時出兵的確有諸多不妥之處。

沉吟片刻後,于禁點了點頭:“季常所言極是,是我過於急躁了。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馬良微微一笑,道:“我們只需靜觀其變,等待吳國的進一步動作。同時,我們要加強江夏郡的防禦,隨時準備應對吳國的攻擊。此外,將此消息送至江陵、長安,讓江陵鎮守調度荊南四郡兵丁,以備伐吳。”

于禁聽後,頓時豁然開朗,他贊同地點了點頭:“好,就依先生所言。我這就去安排加強防禦和派遣使者的事宜。”

馬良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又補充道:“另外,我們還需注意吳國可能的間諜活動。此時兩國交惡,吳國必會派出間諜來探聽我們的虛實。我們必須加強防備,以免被敵人所乘。”

伐魏變成伐吳。

如此一來,大漢便是兩面開戰了。

稍有不慎,恐怕都會影響大局。

馬良心中不自覺的變得沉重起來了。

這個孫仲謀,當真是該死啊!

第731章 華夏聖盾,堅不可摧!第726章 大軍南下,幽州歸屬!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722章 青州事定,北擊幽州!511.第506章 銀槍穿敵陣,魏國已入甕!505.第500章 破局之法!第660章 秋收攻勢,大戰伊始!第324章 劉備:想稱帝了!(月票一百加更!第95章 斬使來投,班超故事!(二合一大章)第397章 我吳國豈是他劉公嗣的後宮?第898章 依附巴結,班底初成!第833章 頑城難取,糧草難聚!第898章 依附巴結,班底初成!第156章 江東欲求和,割地夫人陪!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758章 內憂外患,何來援兵?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360章 水淹蠻寨,二喬終至!第44章 舉兵謀逆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450章 趙雲先鋒,勢如破竹!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374章 玩弄巴人於股掌之間!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206章 孫尚香攤牌了?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655章 漢賊不死,天下難安!第317章 魏延頭生反骨?將謀長安!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336章 科學院,火藥研製!第434章 幽怨美人,吳國下大棋!第836章 敲骨吸髓,聖君昏君!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563.第558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464章 不擇手段!第263章 他還是忘不了他的子午奇謀!第110章 上架感言第71章 阿會喃的龍場悟道第639章 兩代盡薨,江東歸漢!第730章 天下爲局,爭線生機!第700章 謀逆之罪,魏帝野望!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第59章 捨身成仁劉公嗣第172章 王佐之才,帝之股肱!第268章 劉禪後手,生死危機!第150章 空城計第648章 微服私訪,人心難定!第645章 仲達難眠,人心向漢!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584.第579章 遼東 叔侄 野心!第800章 鐵桶之陣,常山之蛇!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30章 關於本書二三事第178章 子午奇謀,曹丕困局!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585.第580章 三國第一攪屎棍!539.第53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國版!第367章 夷王之爭,請君入甕!第89章 公子三計第776章 揣奸把猾,滅魏主力!第198章 以天下爲棋局,做執棋人!第23章 漢中博弈第233章 我曹丕不做袁本初!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第184章 殺伐果斷,太子南巡!第649章 戰雲漸密,天下矚目!第884章 狗急跳牆,毀於一旦!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583.第578章 攻心,拓邊,儲君!585.第580章 三國第一攪屎棍!第46章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724章 合縱連橫,無上可汗!第298章 誰是孤島?誰是飛地?第315章 二爺欲伐魏,東三郡匪患!第422章 鄧艾覆命,劉禪的考驗!第227章 我只想做汝南郡守,誰是王我不在乎第207章 打不過漢人還打不過你?第707章 張飛出山,大漢變革!579.第574章 惠陵定,關公薨!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94章 無當飛軍,劉禪收心!(二合一大章)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第732章 大漢飛將,絕命掙扎!第598章 大漢吳國,英雄氣短!第858章 強幸魏後,生存之道!第805章 勝敗一念,絕境必變!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第38章 擒王斬首第250章 戰略成功第768章 流民爲矛,四州軍來!
第731章 華夏聖盾,堅不可摧!第726章 大軍南下,幽州歸屬!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722章 青州事定,北擊幽州!511.第506章 銀槍穿敵陣,魏國已入甕!505.第500章 破局之法!第660章 秋收攻勢,大戰伊始!第324章 劉備:想稱帝了!(月票一百加更!第95章 斬使來投,班超故事!(二合一大章)第397章 我吳國豈是他劉公嗣的後宮?第898章 依附巴結,班底初成!第833章 頑城難取,糧草難聚!第898章 依附巴結,班底初成!第156章 江東欲求和,割地夫人陪!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758章 內憂外患,何來援兵?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360章 水淹蠻寨,二喬終至!第44章 舉兵謀逆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450章 趙雲先鋒,勢如破竹!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374章 玩弄巴人於股掌之間!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206章 孫尚香攤牌了?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655章 漢賊不死,天下難安!第317章 魏延頭生反骨?將謀長安!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336章 科學院,火藥研製!第434章 幽怨美人,吳國下大棋!第836章 敲骨吸髓,聖君昏君!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563.第558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464章 不擇手段!第263章 他還是忘不了他的子午奇謀!第110章 上架感言第71章 阿會喃的龍場悟道第639章 兩代盡薨,江東歸漢!第730章 天下爲局,爭線生機!第700章 謀逆之罪,魏帝野望!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第59章 捨身成仁劉公嗣第172章 王佐之才,帝之股肱!第268章 劉禪後手,生死危機!第150章 空城計第648章 微服私訪,人心難定!第645章 仲達難眠,人心向漢!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584.第579章 遼東 叔侄 野心!第800章 鐵桶之陣,常山之蛇!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30章 關於本書二三事第178章 子午奇謀,曹丕困局!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585.第580章 三國第一攪屎棍!539.第53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國版!第367章 夷王之爭,請君入甕!第89章 公子三計第776章 揣奸把猾,滅魏主力!第198章 以天下爲棋局,做執棋人!第23章 漢中博弈第233章 我曹丕不做袁本初!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第184章 殺伐果斷,太子南巡!第649章 戰雲漸密,天下矚目!第884章 狗急跳牆,毀於一旦!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583.第578章 攻心,拓邊,儲君!585.第580章 三國第一攪屎棍!第46章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724章 合縱連橫,無上可汗!第298章 誰是孤島?誰是飛地?第315章 二爺欲伐魏,東三郡匪患!第422章 鄧艾覆命,劉禪的考驗!第227章 我只想做汝南郡守,誰是王我不在乎第207章 打不過漢人還打不過你?第707章 張飛出山,大漢變革!579.第574章 惠陵定,關公薨!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94章 無當飛軍,劉禪收心!(二合一大章)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第732章 大漢飛將,絕命掙扎!第598章 大漢吳國,英雄氣短!第858章 強幸魏後,生存之道!第805章 勝敗一念,絕境必變!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第38章 擒王斬首第250章 戰略成功第768章 流民爲矛,四州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