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唆使儲君,奪嫡風起

大漢的天空,湛藍如洗,日光灑下,將巍峨的皇宮映照得金碧輝煌。

然而,在這看似祥和的表象之下,一場激烈的暗潮正悄然涌動。

皇宮之中,東宮的宮門前,氣氛凝重得近乎壓抑。

一羣身着朝服的官員,面色凝重,整齊地跪伏在東宮的石階之下。

他們的身影在陽光的照射下拉得長長的,宛如一片沉默的黑色森林。

爲首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臣,他的鬍鬚在微風中輕輕飄動,臉上的皺紋刻滿了歲月的滄桑與此刻的憂慮。

“吾等懇請太子殿下爲我等做主,勸說陛下停止度田啊!”老臣的聲音顫抖着,帶着幾分哀求,在寂靜的宮門前回蕩。

此時,東宮之內,一間寬敞明亮的書房中,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班駁的光影。

身着太子袍服的劉嗣,端坐在書桌前,手中握着一支毛筆,正對着面前攤開的書卷發呆。

他身形略顯單薄,面容白皙如玉,一雙眼睛明亮而清澈,透着少年人的純真與懵懂,然而此刻,那眼中卻滿是困惑與糾結。

在他身側,站着一個年紀與他相仿,卻壯碩許多的少年,正是二皇子劉璿。

劉璿身姿挺拔,濃眉大眼,透着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成熟與沉穩。

他看着窗外跪伏的官員,微微皺眉,轉頭對劉嗣說道:“羣情激奮,太子殿下不若去勸說陛下罷?不然寒了這些人的心。”

劉璿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

劉嗣擡起頭,瞥了一眼劉璿,輕輕嘆了口氣,說道:“父皇一旦決定什麼事情,便不是能夠勸說就能夠改變的。”

他的聲音輕柔,彷彿生怕驚擾了這宮中的寧靜。

劉璿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說道:“改變不改變是一回事,太子勸說了,便能夠得到人心。”

他一邊說着,一邊緩緩踱步,雙手背在身後,語氣篤定,似乎對自己所說的話深信不疑。

劉嗣聽了這話,心中猛地一震,像是被什麼擊中了一般。

他的目光漸漸變得深邃,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書桌上輕輕敲擊着,腦海中不斷迴盪着劉璿的話。

“得到人心……得到人心……”他喃喃自語着,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複雜起來。

許久,劉嗣擡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說道:“你說得對,姿態我要做出來,至於結果,我就保證不了了。”

他一邊說着,一邊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太子袍服,挺直了腰桿,像是瞬間下定了決心。

陽光灑落在東宮的宮牆上,映出一片金黃。

劉嗣身着太子服飾,衣袂隨着步伐輕輕飄動,大步朝着宮門前走去。

他身姿挺拔,面容雖還帶着少年的青澀,眼神卻透着超越年齡的沉穩。

宮門前,一衆官員身着朝服,整齊地跪伏在地。

他們或白髮蒼蒼,滿臉皺紋裡寫滿焦急;或正值壯年,緊蹙的眉頭和緊握的拳頭,彰顯內心的不安。

此時,劉嗣的身影映入眼簾,官員們紛紛擡起頭,眼中滿是期待,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

劉嗣站定,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

他看到有的官員眼中噙着淚花,有的嘴脣微微顫抖,似乎在強忍着情緒。

這些平日裡在朝堂上侃侃而談的臣子,此刻卻如此無助。

劉嗣深吸一口氣,輕聲說道:“諸位愛卿請起,本宮已知曉你們的來意。本宮定會入宮,向陛下勸說停止度田之事。”

他的聲音不高,卻如同洪鐘般清晰,溫和之中帶着不容置疑的堅定。

這話一出口,官員們的臉上瞬間有了變化。

原本灰暗的眼眸中重新燃起希望,嘴角微微上揚,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位年邁的老臣,眼眶泛紅,聲音略帶哽咽地高呼:“太子殿下英明!太子殿下聖德!”

緊接着,其他官員紛紛響應,呼聲此起彼伏,在空曠的宮門前回蕩,震得樹上的鳥兒都驚飛起來。

劉嗣微微頷首,看着眼前激動的官員們,心中卻泛起一絲苦澀。

他何嘗不知道度田一事關乎國家興衰,父皇推行此政策,是爲了大漢的長遠發展。

可眼前這些官員,或是自家田產受影響,或是背後代表着地方豪強的利益,他們如此激烈地反對,甚至以這般跪伏東宮的方式施壓,讓劉嗣無法坐視不理。

他明白,自己這一去,面對父皇的怒火幾乎是必然,但此刻,爲了這些臣子的期待,爲了維護朝堂表面的安穩,他只能硬着頭皮上。

劉嗣擡起手,示意官員們安靜,然後說道:“諸位且安心,本宮定會竭盡全力。只是此事艱難,還望諸位靜候消息。”

說罷,他轉身,步伐堅定地朝着皇帝寢宮的方向走去。

背後,官員們的目光緊緊跟隨,那目光中有信任,有期盼,更有一絲將命運託付的忐忑。

而劉嗣的背影,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有些單薄,卻又透着一股毅然決然,彷彿正朝着一場未知的風暴走去,去迎接即將到來的一切挑戰。

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彷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劉嗣在官員們的簇擁下,離開了東宮,向着皇帝的寢宮走去。

一路上,他的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官員們期望的壓力,又有對即將面對父皇的忐忑。

他不知道自己這一去,將會面臨怎樣的結果,但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

皇帝的寢宮,氣勢恢宏,雕樑畫棟間盡顯皇家的威嚴與奢華。

劉嗣來到寢宮前,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後穩步走了進去。

皇帝正坐在書房中,審閱着堆積如山的奏章。他身着龍袍,頭戴冕旒,面容嚴肅,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看到劉嗣進來,他微微擡起頭,目光落在劉嗣的身上,問道:“太子,你來見朕,所爲何事?”

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在書房中迴盪着。

劉嗣走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說道:“父皇,兒臣聽聞近日朝堂之上,關於度田之事爭議頗多。兒臣以爲,度田一事,雖爲國家大計,但如今百官反對,民心不穩,兒臣懇請父皇暫且停止度田,以安人心。”

劉嗣一邊說着,一邊偷偷觀察着皇帝的臉色。

皇帝聽了這話,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

他的眉頭緊緊皺在一起,眼中閃過一絲憤怒,“啪”的一聲,將手中的奏章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說道:“你懂什麼!度田乃朕振興大漢之關鍵舉措,關乎國家的興衰存亡。那些官員,不過是爲了一己私利,便妄圖阻止朕的計劃。你身爲太子,本應支持朕的決定,如今卻聽信他們的讒言,前來勸說朕停止度田,你置國家社稷於何地?”

皇帝的聲音越來越高,帶着幾分怒吼,震得劉嗣的耳朵嗡嗡作響。

劉嗣嚇得臉色蒼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道:“父皇息怒,兒臣知錯了。兒臣只是擔心百官反對,會影響朝廷的穩定,所以才……”

他的聲音帶着一絲顫抖,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劉嗣,心中又氣又恨。

他站起身來,在書房中來回踱步,一邊走一邊說道:“朕知道你心地善良,不忍見百官爲難。但你要明白,身爲一國之君,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能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度田之事,朕意已決,誰也不能動搖。你若再聽信那些人的讒言,朕定不輕饒!”

皇帝的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劉嗣,彷彿要將他看穿。

劉嗣低着頭,不敢直視皇帝的眼睛,心中滿是懊悔與委屈。

他本以爲自己的勸說能夠平息百官的怒火,卻沒想到反而觸怒了父皇。

他此刻才明白,自己太過天真,度田之事,遠比他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兒臣以後定當全力支持父皇的決定。”劉嗣咬了咬牙,說道。

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無奈與堅定,此刻的他,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與使命。

皇帝看着劉嗣,心中的怒火漸漸平息。

他走上前,扶起劉嗣,說道:“皇兒,朕知道你是爲了朝廷好,但有些事情,你還需要慢慢學習。度田之事,雖困難重重,但朕相信,只要朕堅定不移,終有一天,能夠實現大漢的繁榮昌盛。你身爲太子,要與朕齊心協力,共同爲這個目標努力。”

皇帝的聲音變得溫和起來,眼中也露出了一絲期許。

劉嗣擡起頭,看着皇帝,眼中閃爍着淚光,說道:“兒臣明白,兒臣以後定會好好學習,爲父皇分憂,爲大漢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彷彿在這一刻,他真正長大了。

劉嗣離開了皇帝的寢宮。

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的身上,將他的身影拉得長長的。

他的心中,既有對父皇的敬畏,又有對未來的迷茫。

度田之事,將會是他成長道路上的一個巨大挑戰,而他,必須勇敢地面對……

從太極殿出來,太子劉嗣的臉色陰沉得仿若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陽光透過宮牆間的縫隙灑下,在他身上勾勒出一道道明暗交錯的光影,卻絲毫未能驅散他心頭的陰霾。

他的腳步沉重而急促,衣袂隨着步伐劇烈擺動,彷彿帶着滿心的憤懣。

一路上,路過的宮人們見他這般模樣,紛紛驚恐地垂首避讓,大氣都不敢出。

很快,劉嗣來到了椒房殿。

椒房殿內,處處透着華貴與典雅。

牆壁上繪着精美的花鳥圖案,色彩斑斕;殿內擺放着各種珍貴的器物,在柔和的燭光下散發着溫潤的光澤。

皇后張氏正端坐在主位上,她身着華麗的鳳袍,身姿優雅,容貌絕美,肌膚如雪,雙眸明亮而深邃,仿若藏着無盡的智慧。

劉嗣走進殿內,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禮,聲音低沉地說道:“兒臣拜見母妃。”

張氏看到兒子的模樣,心中一緊,關切地問道:“皇兒,你這是怎麼了?臉色這般難看。”

劉嗣擡起頭,眼中滿是委屈與困惑,將今日在朝堂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細細說給皇后聽。

從官員們跪伏東宮請求他勸說皇帝停止度田,到自己入宮勸說反被皇帝責罵,每一個細節都不曾遺漏。

張氏靜靜地聽完,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她微微皺眉,目光中透着思索,片刻後,緩緩開口:“皇兒,你爲太子,當爲陛下分憂,這天下未來是要交到你手中的。那些臣僚,各懷私心,他們反對度田,不過是爲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而你不同,你身爲儲君,一舉一動皆關乎社稷,只能有公心。”

她的聲音溫柔卻有力,如同春日裡的微風,輕輕拂過,卻又帶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劉嗣聽着母妃的話,原本低垂的頭漸漸擡起,眼中閃過一絲恍然。

他再次跪地,誠懇地說道:“兒臣謝過母妃教誨,兒臣明白了。”

然而,在他心中,一股對二皇子劉璿的埋怨悄然滋生。

他回想起劉璿當初勸說他時的模樣,那看似爲他着想的話語,此刻卻越想越覺得可疑。

他不禁暗自思忖,劉璿是不是早就預料到了父皇的反應,故意設下這個圈套,讓自己去觸怒父皇,好藉此削弱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

想到此處,劉嗣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指甲深深陷入掌心,臉上的神色愈發複雜。

“母妃,兒臣還有一事不明。”

劉嗣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二弟當初極力勸說兒臣去勸說父皇,如今想來,他似乎早就知道會有這般結果,兒臣懷疑他……”

張氏輕輕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眼神中透着深意,說道:“皇兒,莫要胡亂猜疑。你們兄弟之間,應當和睦相處。或許二皇子只是考慮不周,並無惡意。”

雖然張氏這麼說,但劉嗣心中的疑慮卻並未完全消除。

離開椒房殿後,劉嗣走在回宮的路上。

此時,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宮燈陸續亮起,昏黃的燈光在微風中搖曳,將他的身影拉得長長的。

他的步伐不再像來時那般急促,而是變得緩慢而沉重。

他的心中,既有對自己衝動行事的懊悔,又有對二皇子的猜忌.

皇權之下,當真有兄弟嗎?

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439章 劉禪的陽謀,徐盛的人生信條!第716章 佯攻真取,打通太原!第383章 巴人盡做漢人奴!第434章 幽怨美人,吳國下大棋!第648章 微服私訪,人心難定!第20章 御下之道第162章 孫權:我的夫人不對勁!第459章 祭皇陵,劉備的人格魅力!第302章 來了就別走了,我劉禪出了名的好客第460章 何不以禮來降,不失有封侯之位!第445章 磨刀霍霍向北行,興復漢室就在前,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第692章 長安月明,天命聖君!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559.第554章 與天下爲敵,值得!第98章 南中事畢,孟獲授首!(二合一大章)第191章 戰雲將起,司馬獻計!第845章 洛陽之戰:宗室社稷!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第211章 鎮壓蠻夷,荊南靖清!第651章 潛龍在淵,生死險關549.第544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第815章 詐計救國,倨傲失察!第874章 青徐既定,血腥屠殺!第895章 度田幽州,民風彪悍!第121章 劉禪獻計,關羽服了!第401章 吳國的強盛之道!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第35章 山雨欲來(打賞加更!)第335章 早晨做運動第255章 主公,我勸你善良!第84章 劉玄德與曹孟德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第207章 打不過漢人還打不過你?第221章 諸葛孔明與趙子龍!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304章 成都來信,劉備病重?第416章 爲胡氏祛毒,太子下江陵!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462章 不負君,燒冷竈!第327章 馬超決斷,婚事將定!第19章 公子有請第277章 大將軍也反了?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765章 天命十年,滅魏檄文!第889章 四方夷亂,山崩地裂!593.第588章 幼麟方行,紫髯自艾!第803章 太和宮變,人心向背!第363章 劉禪:其他話先別說,我幹了再說!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第809章 時局之變,劍破金湯!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第290章 詐降?我劉禪今生最恨的就是詐騙犯第325章 張飛:我成雞要給殿下殺了!第893章 皇宮刺殺,山雨欲來!第165章 兵行險招,以身爲餌!第721章 狼子野心,與虎謀皮!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176章 劉禪陽謀,拿捏南陽士族第884章 狗急跳牆,毀於一旦!第677章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第751章 國力之差,聖人難挽!請假條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第782章 曹真起復,不顧一切!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01章 司馬懿被劉禪搞出PTSD了!第38章 擒王斬首第820章 變局猶在,未來的路!第36章 兵出成都,劍指南中!(求追讀!)第54章 夜襲(求追讀!)第636章 哄騙少女,情聖劉禪!第226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人敢與我爭鋒?第458章 拼國力,漢國的危機!第79章 醉生夢死再釣魚(求追讀!)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467章 西京重歸大漢天!第746章 羈縻掌控,草原自亂!第201章 微服私訪,長沙異動!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第327章 馬超決斷,婚事將定!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397章 我吳國豈是他劉公嗣的後宮?第895章 度田幽州,民風彪悍!第32章 南中四郡(求追讀!)第819章 勇將之殤,魏國勢起!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第638章 陛下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247章 臨機而動491.第486章 間軍司的威力,現在投降來得及第598章 大漢吳國,英雄氣短!
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439章 劉禪的陽謀,徐盛的人生信條!第716章 佯攻真取,打通太原!第383章 巴人盡做漢人奴!第434章 幽怨美人,吳國下大棋!第648章 微服私訪,人心難定!第20章 御下之道第162章 孫權:我的夫人不對勁!第459章 祭皇陵,劉備的人格魅力!第302章 來了就別走了,我劉禪出了名的好客第460章 何不以禮來降,不失有封侯之位!第445章 磨刀霍霍向北行,興復漢室就在前,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第692章 長安月明,天命聖君!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559.第554章 與天下爲敵,值得!第98章 南中事畢,孟獲授首!(二合一大章)第191章 戰雲將起,司馬獻計!第845章 洛陽之戰:宗室社稷!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第211章 鎮壓蠻夷,荊南靖清!第651章 潛龍在淵,生死險關549.第544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第815章 詐計救國,倨傲失察!第874章 青徐既定,血腥屠殺!第895章 度田幽州,民風彪悍!第121章 劉禪獻計,關羽服了!第401章 吳國的強盛之道!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第35章 山雨欲來(打賞加更!)第335章 早晨做運動第255章 主公,我勸你善良!第84章 劉玄德與曹孟德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第207章 打不過漢人還打不過你?第221章 諸葛孔明與趙子龍!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304章 成都來信,劉備病重?第416章 爲胡氏祛毒,太子下江陵!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462章 不負君,燒冷竈!第327章 馬超決斷,婚事將定!第19章 公子有請第277章 大將軍也反了?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765章 天命十年,滅魏檄文!第889章 四方夷亂,山崩地裂!593.第588章 幼麟方行,紫髯自艾!第803章 太和宮變,人心向背!第363章 劉禪:其他話先別說,我幹了再說!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第809章 時局之變,劍破金湯!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第290章 詐降?我劉禪今生最恨的就是詐騙犯第325章 張飛:我成雞要給殿下殺了!第893章 皇宮刺殺,山雨欲來!第165章 兵行險招,以身爲餌!第721章 狼子野心,與虎謀皮!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176章 劉禪陽謀,拿捏南陽士族第884章 狗急跳牆,毀於一旦!第677章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第751章 國力之差,聖人難挽!請假條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第782章 曹真起復,不顧一切!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01章 司馬懿被劉禪搞出PTSD了!第38章 擒王斬首第820章 變局猶在,未來的路!第36章 兵出成都,劍指南中!(求追讀!)第54章 夜襲(求追讀!)第636章 哄騙少女,情聖劉禪!第226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人敢與我爭鋒?第458章 拼國力,漢國的危機!第79章 醉生夢死再釣魚(求追讀!)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467章 西京重歸大漢天!第746章 羈縻掌控,草原自亂!第201章 微服私訪,長沙異動!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第327章 馬超決斷,婚事將定!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397章 我吳國豈是他劉公嗣的後宮?第895章 度田幽州,民風彪悍!第32章 南中四郡(求追讀!)第819章 勇將之殤,魏國勢起!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第638章 陛下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247章 臨機而動491.第486章 間軍司的威力,現在投降來得及第598章 大漢吳國,英雄氣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