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

隨着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城門在猛烈的攻勢下轟然倒塌,煙塵四起,象徵着抵抗的最後一絲防線也宣告崩潰。

關平旋即派人摧毀玉璧城。

此城對於漢國來說,沒有半點用處,萬一前線戰敗,魏軍回到河東,重新蟠踞玉璧城,將會是漢軍的心腹大患。

不如毀掉。

河東各縣,原本還蠢蠢欲動,意圖憑藉天險地利與大漢軍隊周旋,卻在玉璧城破的消息傳來後,紛紛望風而降。

那些原本需要大軍費力攻打的城池,彷彿一夜之間換了天地,城頭上高高舉起了代表投降的白旗,城門大開,彷彿是迎接久違的親人一般,恭迎大漢王師的入城。

士兵們臉上掛着勝利的喜悅,卻也難掩連日征戰的疲憊,他們踏着堅定的步伐,穿過一座座城門,將大漢的旗幟插遍了河東的每一寸土地。

不過半個月的時間,整個河東地區便盡數掌握在了大漢的手中,這速度之快,連最樂觀的將領也未曾預料。

而在太原郡、上黨郡,消息如野火燎原般迅速傳播,兩郡各城池之中,民心惶惶,謠言四起。

街道上,行人匆匆,面色凝重,許多家庭已經開始收拾家當,準備逃離這即將成爲戰場的土地。

孩子們眼中滿是驚恐與不解,緊緊抓着父母的手,彷彿這樣就能抵擋住即將到來的風暴。

逃難的人羣中,有白髮蒼蒼的老者,有懷抱嬰兒的婦人,他們的眼神中既有對未來的迷茫,也有對和平生活的渴望。

漢軍營地中,一封封投誠的信件如雪片般飛來,有的是地方官員的乞降書,字裡行間透露出對戰爭的厭倦和對大漢的敬畏;有的是普通百姓的手書,用最質樸的語言表達了對和平的嚮往和對大漢軍隊的信任。

這些信件,如同一面面鏡子,映照出戰爭背後人性的複雜與無奈。

長安。

皇城之中。

此刻,漢帝劉禪端坐在宣室殿的龍椅之上,周身環繞着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場。

殿內燭光搖曳,映照在他年輕而沉穩的面龐上,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閃爍着睿智與決心。

案頭堆滿了各式奏摺與文書,他手持硃筆,一絲不苟地批閱着,每落下一筆,都似在爲大漢的未來勾勒藍圖。

氏族志的編纂工作,在張飛等一衆忠臣的領銜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

張飛雖身在編纂之中,卻仍不失武將本色,時常能在繁忙之餘,聽到他爽朗的笑聲迴盪在宮殿的每一個角落。

氏族志的進度飛快,如同一把利劍,直刺那些猖獗已久的世家心臟。

這些世家,曾幾何時,是朝堂上不可一世的力量,如今卻如秋風中的落葉,紛紛看清了現實,不再妄圖抵抗,而是選擇前來服軟。

他們對劉禪的幾乎所有要求,都表現得異常順從,幾乎是有求必應,生怕自己的地位不保。

經過上次的嚴打,那些勳貴之中,也再無人敢貪贓枉法,走私軍械。

朝堂之上,風氣爲之一清,大漢天子的威嚴與智慧,讓所有人都感到敬畏。

荊南四郡,在陸遜的精心治理與帶兵之下,曾經的隱患逐漸消散,百姓安居樂業,軍隊整備,爲滅魏的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就在這國泰民安,萬事俱備之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宣室殿的寧靜。

一名傳令兵,身着鎧甲,滿臉風塵僕僕,手持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件,急匆匆地闖入殿內。

他跪倒在地,雙手高舉信件,聲音因長時間的奔跑而略顯沙啞:“陛下,河東急報!”

劉禪聞言,眉頭微皺,隨即迅速接過信件,拆開一看,竟是捷報!

玉璧城破,河東郡降!

這突如其來的好消息,讓劉禪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喜色。

他猛地站起身,雙手緊握成拳,彷彿要將這份勝利的喜悅深深烙印在心中。

“戰機,戰機已經是到了!”

劉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迴盪在整個宣室殿內。

這不僅僅是玉璧城一地的勝利,更是大漢邁向統一的重要一步。

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信心,同時也深知,接下來的路,將更加艱難。

“陛下,河東既定,太原、上黨民心浮動,此乃天賜良機,當趁熱打鐵,一舉平定北方。”一位身着華麗朝服的大臣躬身進言,語氣中滿是激昂。

皇帝微微點頭,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麼。

“民心乃國之本,既要勝,也要仁。傳令下去,對投降者予以寬待,對逃難百姓,更要妥善安置,切莫讓戰火波及無辜。”

他的聲音不高,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此刻的劉禪,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包圍,他的眼神更加堅定,身形也更加挺拔。

他轉身望向窗外的夜空,那裡星光璀璨,彷彿預示着大漢的明天將更加輝煌。

無論前路多麼坎坷,他都將帶領大漢的子民,一步步走向勝利,實現那千秋萬代的偉業。

當夜。

劉禪沒有任何拖延,對着大內官黃皓說道:“即刻召見尚書令法正,以及丞相諸葛亮入宮,共商滅魏大計!”

劉禪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大殿,透露出不容置疑的皇者之意。

黃浩當即領命。

不多時,兩位重臣相繼步入大殿。

法正,身着深紫色的尚書令袍服,袍角隨步伐輕輕擺動,他面容清癯,眼神銳利,步伐穩健,每一步都顯得那麼從容不迫。

而諸葛亮,則是一身素雅的文士裝扮,手持笏板,步履輕盈,眉宇間透露出智慧與沉穩。

他的眼神深邃,彷彿能洞察世間一切奧秘,嘴角掛着一抹淡然的微笑,那是一種對世間萬物瞭如指掌的自信。

三人圍坐於案前,案上鋪展着一張巨大的地圖,上面標註着漢魏兩國的疆域,以及近期戰事的進展。

玉璧城的失守,河東郡的全面淪陷,如同一把利劍,直指魏國的心臟,也爲大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機。

劉禪的目光在地圖上緩緩移動,最終定格在洛陽的位置,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此刻,朕欲舉兵十萬,先收太原、上黨,再經略洛陽,丞相以爲可否?”

言語間,既有對未來的期許,也藏着一絲不易察覺的忐忑。

諸葛亮聞言,輕輕放下手中的笏板,上前一步,聲音平和而堅定:“陛下,河東郡雖已入我漢國之手,但此地瘟疫肆虐,陛下萬金之軀,親赴前線,恐有不妥。且若過中條山直取洛陽,糧道漫長,後勤補給將成巨大負擔,臣以爲,長安攻洛陽,走弘農郡一線,方爲上策。”

劉禪聽後,沉默片刻,沒有立即迴應,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法正。

法正感受到劉禪的目光,上前一步,聲音沉穩有力:“陛下,臣以爲,可兵分兩路,一路北上,經略太原、上黨,以牽制魏軍;另一路則沿弘農郡進發,直逼洛陽。

戰機已至,戰與不戰已非問題,關鍵在於如何戰。兩路並進,既可分散魏軍兵力,又能相互策應,實乃良策。”

劉禪聽後,眉頭微蹙,似乎在權衡兩位重臣的意見。

這場戰役不僅關乎大漢的未來,更關乎他作爲帝王的威嚴與智慧。

片刻的沉默後,他猛然一拍龍案,聲音堅定而果決:“出兵十萬,三萬支援關平,穩固河東防線,其餘七萬主力,直驅弘農!後勤雖難,但弘農方向乃主攻所在,河東則爲偏師,然偏師與主力,誰能立下赫赫戰功,尚需實戰見分曉!”

諸葛亮與法正聞言,相視一笑,隨即同時高呼:“陛下英明!”

接下來,三人開始詳細規劃具體的行軍路線、兵力部署以及後勤保障等事宜。

諸葛亮的手指在地圖上輕輕劃過,每指一處,便詳細解釋其戰略意義及可能遇到的困難,其智謀之深,令人歎爲觀止。

比如在如何經略函谷關時,諸葛亮便上前說道:“函谷關位於秦嶺古道之內,背靠黃河天塹,地勢險峻,是關中平原的東大門。其“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理優勢,使得它成爲軍事防禦的絕佳之地。控制函谷關意味着在戰略上佔據了主動,方纔能夠進取洛陽。

函谷關地勢險峻,敵軍若佔據此關,將形成極爲有利的防禦態勢。因此,在攻打函谷關時,需要克服地形上的不利因素,採取靈活多變的戰術策略。

滅魏戰爭的後勤補給線極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保障。在攻打函谷關的過程中,必須確保後勤補給線的暢通無阻,否則將嚴重影響軍事行動的持續性和有效性。”

法正則在一旁補充,他的見解獨到,往往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關鍵所在,使得整個計劃更加完善。

劉禪靜靜地聽着,時而點頭,時而提出自己的見解,他的眼神越發堅定,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隨着討論的深入,大殿內的氣氛也愈發緊張而熱烈。

每一個細節都被反覆推敲,每一個可能的風險都被充分預估,只爲確保這場戰役的勝利。

時間悄然流逝,當一切準備就緒,劉禪站起身來,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臣子,聲音鏗鏘有力:“諸君,此戰關乎我漢國興衰,願我們攜手並進,共赴國難,待凱旋之日,朕必論功行賞!”

шшш ¤тtkan ¤℃ O

諸葛亮與法正聞言,皆是神色一凜,隨即躬身行禮,齊聲應諾。

這一刻,他們三人的心緊緊相連,爲了同一個目標,他們將攜手創造屬於大漢的輝煌篇章。

另外一邊。

在洛陽城那巍峨壯麗的皇宮深處,陽光透過層層迭迭的琉璃瓦,斑駁地灑在了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上,卻似乎無法驅散那股潛藏在深宮中的陰鬱與沉悶。

大殿的一角,大魏皇帝曹叡身着華貴的龍袍,袍上繡着五爪金龍,金光閃閃,彰顯着皇權的無上威嚴。

然而,此刻的他,卻暫時忘卻了帝王的身份,正蹲在地上,與一旁的大內官興致勃勃地鬥着蛐蛐,臉上洋溢着難得一見的輕鬆與愉悅。

那大內官,身着暗紅色的宦官服飾,頭戴高帽,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一邊小心翼翼地捧着一隻精緻的蛐蛐罐,一邊不時地用眼角的餘光瞥向曹叡,試圖揣摩這位年輕帝王的心思。

陽光照在他的臉上,映出了一道道歲月的痕跡,卻也難掩那份對權力的渴望與諂媚。

正當二人沉浸在鬥蛐蛐的樂趣中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突然打破了這份難得的寧靜。

一名身着鐵甲的侍衛匆匆闖入大殿,手中緊握着一封前線軍報,臉色凝重,彷彿帶着戰場的硝煙與血腥。

他跪倒在地,雙手將軍報高舉過頭,聲音顫抖地稟報:“陛下,玉璧城……陷落了!”

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瞬間擊碎了曹叡心中的那份輕鬆與愉悅。

他的臉色在剎那間變得慘白,彷彿所有的血液都凝固在了那一刻。

他猛地站起身,腳下一滑,險些摔倒,卻顧不得許多,一腳狠狠地踩死了地上的蛐蛐,彷彿要將所有的憤怒與恐懼都傾瀉在這無辜的小生命上。

他接過侍衛手中的軍報,雙手微微顫抖,眼睛緊緊地盯着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彷彿要將它們刻入心底。

軍報上,字字句句都如利劍般刺痛着他的心:玉璧城陷落,河東郡大部歸降漢國,魏軍損失慘重,士氣低落……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狠狠地砸在他的心頭,讓他幾乎無法呼吸。

“完了完了,這可如何是好?”曹叡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沙啞,充滿了絕望與無助。

他擡頭望向大殿的穹頂,那雙曾經充滿自信與野心的眼睛,此刻卻變得空洞而迷茫。

他彷彿看到了自己一手建立的魏國江山,正在一點點地崩塌,而自己卻束手無策。

大內官見狀,也是嚇得不輕。

他趕忙上前幾步,雙手輕輕扶住曹叡的胳膊,聲音中帶着一絲顫抖:“陛下,河東郡沒了,還有太原、上黨,守住此二地,漢國也不敢如何!陛下切莫憂心過度,傷了龍體啊!”

曹叡苦笑一聲,那笑容中充滿了苦澀與無奈。

他搖了搖頭,聲音低沉地說道:“沒那麼簡單。漢國此次北伐,顯然是蓄謀已久,兵力雄厚,士氣高昂。而我軍則連戰連敗,士氣低落,人心惶惶。太原、上黨雖然重要,但若無良將鎮守,只怕也是難以堅守啊!”

說到這裡,他的眼神突然變得堅定起來,彷彿在一瞬間找回了那份屬於帝王的決斷與勇氣。

他猛地轉身,對大內官吩咐道:“快,去召見司馬懿!”

在這個時候,除了司馬懿,還有誰能夠當此重任?

大內官聞言,連忙應聲而去,腳步匆匆,彷彿也在爲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而感到焦慮與不安。

而曹叡則站在原地,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彷彿在思考着接下來的應對策略。

大殿內再次恢復了寧靜,只有曹叡那沉重的腳步聲在迴盪。

他走到龍椅前,緩緩地坐下,雙手緊握成拳,放在膝蓋上,眼神中閃爍着堅定與決絕。

隨着時間的推移,大殿外的陽光逐漸暗淡下來,而曹叡的心中,卻彷彿有一團火焰在燃燒。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彷彿要將所有的勇氣與力量都吸入胸膛,然後,他緩緩地閉上了眼睛,開始在心中籌劃着接下來的每一步行動。

既要一戰!

他曹叡.

何懼一戰?

第113章 火燒大江船,生擒呂子明!(求訂閱590.第585章 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第414章 我輩猛士,何懼一戰?第701章 青州戰場,守城神將!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第37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46章 策反胡遵,微服私訪!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68章 稅收制度第685章 止戰之殤,後方之憂!第430章 伐吳開端,國際觀瞻!第880章 皇子徵外,佈局西域!第435章 劉禪再戰步練師,東吳示敵以弱!第760章 拼死突圍,冀州歸漢!第865章 士族猖獗,魏燼復燃!第869章 青徐土崩,暗流明起!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第615章 凜寒變奏,侵略入火!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24章 我兒劉禪有大帝之資?541.第536章 陛下駕到,換家戰術!第239章 是做曹魏的狗,還是做大漢的臣?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第47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325章 張飛:我成雞要給殿下殺了!第411章 步練師:妾身寧死不從!第736章 獻州之功,麒麟不予!第177章 ,魏國生亂,黃鬚兒欲爭魏王位?第207章 打不過漢人還打不過你?548.第543章 讓天下人重新認識!第52章 兄弟相殘,四面楚歌!第301章 司馬懿被劉禪搞出PTSD了!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277章 大將軍也反了?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608章 潁川戰起,提前出招!第259章 美人柔情第390章 罪婦,官匪!第241章 徐元直釜底抽薪,諸葛亮成及時雨!第326章 放出大漢這頭猛獸!第787章 太子劉嗣,戰事再起!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賊?第212章 祝融公主,交州來使!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254章 各有籌謀第764章 美人有毒,刺殺小道!第845章 洛陽之戰:宗室社稷!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第116章 孫權送糧送妹還送女(求訂閱!)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649章 戰雲漸密,天下矚目!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403章 魏國內政,爭寵!(月票加更!)第597章 龍山麗人,父慈子孝!第799章 困守尤鬥,美人侍奉!第639章 兩代盡薨,江東歸漢!第819章 勇將之殤,魏國勢起!第341章 劉備稱帝:罵名我來擔!(求月票!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754章 寬撫士族,下安黎庶!第195章 一漢當五胡,蠻夷算個球!第858章 強幸魏後,生存之道!第64章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547.第542章 司馬計生,必先予之!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769章 野戰破敵,退而求次!第52章 兄弟相殘,四面楚歌!第661章 試探底細,夜襲八公!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803章 太和宮變,人心向背!532.第527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求保底第306章 國祚之重,太子的職責!(上月月票488.第483章 此時曹丕還在騎馬來的路上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第327章 馬超決斷,婚事將定!第444章 弊吳,弱吳,用吳!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812章 魏有錚骨,龍戰於野!第205章 漢中國與江東友好通商條約第233章 我曹丕不做袁本初!第341章 劉備稱帝:罵名我來擔!(求月票!第368章 司馬忽悠,廩君出動!第105章 暗波泛起:孫曹將聯盟!486.第481章 抉擇!第388章 戲弄周徹,天選漢人!第110章 上架感言第203章 送質送女,計定荊南!第22章 曲轅犁與筒車第421章 耗子給老鼠當伴娘,這世道難道變了第728章 經略幽州,收下當狗!第806章 只誅賊首,離洛能活!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690章 指水爲誓,狼狽奔逃!
第113章 火燒大江船,生擒呂子明!(求訂閱590.第585章 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第414章 我輩猛士,何懼一戰?第701章 青州戰場,守城神將!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第37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46章 策反胡遵,微服私訪!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68章 稅收制度第685章 止戰之殤,後方之憂!第430章 伐吳開端,國際觀瞻!第880章 皇子徵外,佈局西域!第435章 劉禪再戰步練師,東吳示敵以弱!第760章 拼死突圍,冀州歸漢!第865章 士族猖獗,魏燼復燃!第869章 青徐土崩,暗流明起!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第615章 凜寒變奏,侵略入火!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24章 我兒劉禪有大帝之資?541.第536章 陛下駕到,換家戰術!第239章 是做曹魏的狗,還是做大漢的臣?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第47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325章 張飛:我成雞要給殿下殺了!第411章 步練師:妾身寧死不從!第736章 獻州之功,麒麟不予!第177章 ,魏國生亂,黃鬚兒欲爭魏王位?第207章 打不過漢人還打不過你?548.第543章 讓天下人重新認識!第52章 兄弟相殘,四面楚歌!第301章 司馬懿被劉禪搞出PTSD了!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277章 大將軍也反了?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608章 潁川戰起,提前出招!第259章 美人柔情第390章 罪婦,官匪!第241章 徐元直釜底抽薪,諸葛亮成及時雨!第326章 放出大漢這頭猛獸!第787章 太子劉嗣,戰事再起!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賊?第212章 祝融公主,交州來使!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254章 各有籌謀第764章 美人有毒,刺殺小道!第845章 洛陽之戰:宗室社稷!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第116章 孫權送糧送妹還送女(求訂閱!)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649章 戰雲漸密,天下矚目!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403章 魏國內政,爭寵!(月票加更!)第597章 龍山麗人,父慈子孝!第799章 困守尤鬥,美人侍奉!第639章 兩代盡薨,江東歸漢!第819章 勇將之殤,魏國勢起!第341章 劉備稱帝:罵名我來擔!(求月票!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754章 寬撫士族,下安黎庶!第195章 一漢當五胡,蠻夷算個球!第858章 強幸魏後,生存之道!第64章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547.第542章 司馬計生,必先予之!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769章 野戰破敵,退而求次!第52章 兄弟相殘,四面楚歌!第661章 試探底細,夜襲八公!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803章 太和宮變,人心向背!532.第527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求保底第306章 國祚之重,太子的職責!(上月月票488.第483章 此時曹丕還在騎馬來的路上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第327章 馬超決斷,婚事將定!第444章 弊吳,弱吳,用吳!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812章 魏有錚骨,龍戰於野!第205章 漢中國與江東友好通商條約第233章 我曹丕不做袁本初!第341章 劉備稱帝:罵名我來擔!(求月票!第368章 司馬忽悠,廩君出動!第105章 暗波泛起:孫曹將聯盟!486.第481章 抉擇!第388章 戲弄周徹,天選漢人!第110章 上架感言第203章 送質送女,計定荊南!第22章 曲轅犁與筒車第421章 耗子給老鼠當伴娘,這世道難道變了第728章 經略幽州,收下當狗!第806章 只誅賊首,離洛能活!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690章 指水爲誓,狼狽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