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4章 丞相的親傳弟子?(先發一個大章,正在趕第二章)

馮永沉吟許久。

蔣琬在旁邊靜靜地等候。

唯有水磨在“格格”作響。

直到磨盤再沒有面粉溢出,馮永終於拍了拍磨盤。

蔣琬一喜,正要聽其高論,哪知這廝開口竟是說道,“麪粉磨完了,先把磨盤分開吧。”

說着自己動手用吊架把磨盤吊了起來。

蔣琬:……

他看了看被吊起的磨盤,又看了看正在轉個不停的磨臺,眼中若有所思,開口道,“君侯之意,是不是趁着曹賊人心浮動,使間至北方,行離間之計,讓他們上下離心?”

馮永:……

看了一眼蔣琬,又看了一下分開的磨盤,馮永嘴角抽動了一下,暗暗想着:我有這個意思?

只是當他看到蔣琬那洗耳恭聽的神情,只得乾咳一聲,“使間也不是不可以,但間誰,間哪裡,這個卻得好好思量一番。”

“請君侯爲琬解惑。”

蔣琬的神情更加恭敬。

馮永心裡一哆嗦,媽的自己這是,成了大師?

只是事到如今,又不得強撐着面子說下去。

於是馮土鱉不得不絞盡乳……不是,是腦汁,認真地思索起來。

“曹家自官渡之戰後,佔據北方已二十六年,至今已有三代,期間曹丕又行九品官人法,大肆收關東、河北世家之心。”

“曹賊能篡漢自立,說明其在北方已經營完善,得北方世家的擁戴,驟然間不可輕易動搖,使間只怕亦未必有好使。”

蔣琬神情黯淡,嘆息道,“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也不是沒有辦法,關東、河北之地,暫時不可輕動,但涼州關中之地,卻是可以嘗試一下。故我才說使間的對象,要好好考慮一番。”

“此話何解?”

蔣琬悚然一驚。

馮永卻是沒有注意到他的神色,仍是低頭思索,自顧說道,“前漢定都長安,以關中爲根基,以隴右爲屏障,故用心經營了關中隴右之地。”

“然光武皇帝復興漢室後,定都於洛陽,一是因爲關中殘敗,仍處於戰亂之地,不宜定都。”

“這第二嘛,乃是因爲光武皇帝能舉大事,是因爲得到了關東、河北之地豪族的支持,定都洛陽,亦是可以更好地依託關東、河北的戰略支撐。”

“此舉在當時,雖是正確之舉,但亦造成了後來對涼州隴右之地重視不足的後果。”

“即便是雄才大略如光武皇帝者,都曾想放棄金城郡西部,湟水谷地,只是因爲被伏波將軍,時任隴西太守的馬援反對這才作罷。”

“後又有大將軍鄧騭、司徒崔烈先後提議放棄涼州隴右之地,甚至一度通過朝廷決議,對涼州之民進行遷移,後因對百姓傷害實在太大,再加上涼州人士的極力反對,這才作罷。”

“然而經歷這些後,再加上關東世家推崇經學,而涼州豪族卻是以武立家,兩者越發地不相容。”

“如今曹賊定都洛陽,又以收關東河北世家之心爲要,乃是學光武皇帝故智,甚至其用人,亦多是關東河北之地出身。”

“唯一不同的是,當年光武皇帝平四海,亦有涼州豪傑出力,時關東世家與涼州豪族尚能勉強相容於朝堂,然關東世家至今,卻是越發地輕視涼州人士。”

“曹操在時,還曾有唯纔是舉一說,但至曹丕時,行九品官人法,仕途漸被關東河北世家所掌握。唯一一個涼州出身的賈詡,因爲得太尉高位,亦被關東河北世家所非議。”

曹丕任賈詡爲太尉,被孫權所笑,故事出自於《荀勖別傳》。

時西晉的司徒一位空缺,晉武帝司馬炎問荀勖有無合適人選,荀勖便提起這樁陳年舊事:三公具瞻所歸,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賈詡爲三公,孫權笑之。

雖然說的是孫權笑之,其實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曹丕任賈詡爲太尉,當真是太可笑了。

荀勖是潁川荀家人,而潁川荀家,則是當時關東世家的代表。

由此就可以推斷出關東世家對涼州出身的賈詡確實有排斥心理。

但因爲彼時是曹家當權,世家就算是心裡不滿,也不好說什麼,直到了司馬晉代替曹魏,這才被當衆說了出來,公開表達了不滿。

“由此觀之,曹賊對涼州隴右之地,定然是漠不關心,而且曹賊好屠城,當年收涼州時,多有屠戮之舉。”

“後面又遷陰平、武都之民,造成百姓流離失所,涼州人士,對曹賊表面臣服,心裡未必真心擁護。”

“敵之所怨,我可爲友。曹賊如今越發得關東河北世家之心,豈能輕易間之?與其去洛陽間曹賊上下之心,不如去涼州間涼州大族離曹之心。”

第一次北伐時,涼州隴右三郡響應反曹歸漢,要說諸葛老妖沒有做過這方面的工作,鬼信?

蔣琬聽到這裡,駭然地看着馮永:此子莫不成才是丞相的嫡傳弟子?不然何以想法丞相一樣就罷了,連提出的做法皆是如出一轍?

馮永自然不知道蔣琬內心的驚濤駭浪,只顧說下去,“況復如今涼州大族暗通大漢,以求得毛布之利,此不正是契機?”

“毛布之利,唯有我大漢纔有,涼州之地,又正是牧羊之所。只要許之以重利,彼自會明白與大漢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不然,涼州掌握在曹賊手裡,他們這般偷偷摸摸往來,總是不妥。萬一哪天被曹賊發現,安上個通敵之罪,豈是其所願?”

“如此算來,涼州大族本就有離曹賊之願,如今又有歸漢之利,只要稍做離間,又何愁大事不成?

蔣琬聽了這番話,長長地吐出一口氣,衷心讚歎道,“君侯之謀,不亞於賈文和,琬信矣!”

如今天下人,談論起智謀之士時,皆十分推崇賈詡,認爲其智謀不在陳平之下。

蔣琬稱讚馮永之謀不亞於賈詡,已經算是十分推崇。

馮土鱉一聽到蔣琬之言,心下先是得意洋洋:那是,你也不看看人稱小文和是誰?

哪知再一想又覺得不對味:無論賈詡也好,陳平也罷,雖是以謀略見長,但多是好施陰謀,被人認爲是無德之士。

讓無德之士任太尉,所以孫權纔會嘲笑曹丕。

這蔣琬說我和賈詡一樣,豈不是罵我缺德?

媽的這老小子,在南鄉時混吃混喝了那麼久,虧我還以爲你是個老實人,把你當成了可交之人,沒想到卻是這般惡毒!

馮永想到這裡,立刻對蔣琬怒目以視。

哪知蔣琬卻似是早知馮永會這般想,只見他不慌不忙地說道,“君侯制八牛犁、曲轅犁,教耕種之術,大漢百姓能吃飽飯,皆是因爲君侯之功。”

“南鄉之地,人人富足,誰不念君侯之好?琬自入越巂郡,一路行來,無論漢夷,皆是辛勤勞作,一派詳和之像,誰信幾個月前此處還是戰亂之地?”

“君侯所在之處,百姓皆受恩惠,由此觀之,君侯既有賈詡善謀之能,又無賈詡少德之過。曹賊得賈詡,都能拜爲太尉,君侯德才雙全,將來成就必不可限量。”

蔣琬說到這裡,深深地施了一禮,“大漢有君侯,幸甚!”

馮永一聽,忍不住地咧嘴一笑,而且越咧越大,都快要咧到耳邊了:唉喲,這蔣參軍還挺會說話的嘛!

一直以來,都是揹負着惡名,什麼巧言令色,什麼心狠手辣,什麼喝人血吃人肉的鬼王,馮土鱉到現在都以爲自己是那樣的人了。

如今聽到這話,這才明白過來,原來自己還是個德才兼備的人?

所以從蔣琬嘴裡得到這麼一個與衆不同的評價,心裡怎麼可能不輕飄飄的?

於是當下連忙過去扶起蔣琬,嘴裡虛僞地說道,“蔣參軍此言過矣,過矣!永何當得此言?”

同時心想着,若是以後再有誰敢說老子有才無德,老子就拿這個話懟死他!什麼巧言令色,什麼心狠手辣,這是一個恩惠百姓的人所應當得到的名聲嗎?

說這個話的人都是嫉妒,滿滿的嫉妒,嫉妒老子德才兼備!

“君侯,曹丕新喪,你覺得東吳那邊會作何反應?”

蔣琬站直後,又低聲問了一句。

雖然馮永的涼州之說,其剖析可謂切中要害,讓人耳目一新,但其所下的定論總算是沒出蔣琬的意料之外。

因爲蔣琬呆在大漢丞相身邊,他是知道涼州樑家來人的少數人之一。

所以他在那時,就已經心驚不已:這馮明文,竟是深謀遠慮如斯?

如今聽到他的涼州之說,也只不過是肯定了自己以前的想法。

只是這東吳,當初只聞他提過一次,那就是曾建議大漢與東吳重新聯盟,卻不知這一回,他又有何高見?

“東吳啊……”

馮永自然不知道蔣琬這轉了十八彎的心思,他被對方拍馬屁拍得舒服,心情大好之下,便認真地想了起來。

“荊州!”馮永肯定道,“東吳定然會趁機出兵,而且必須是荊州。”

“爲何?”

蔣琬急忙問道。

“荊州共七郡,昔日赤壁之戰後,先帝得荊州南方四郡,孫權得江夏一郡及大部南郡,曹賊得北邊南陽一郡及囊括襄陽的南郡北部。”

“南郡因爲地理位置重要,故先帝不得已,向東吳請求借南郡以督荊州。然東吳就是抓住先帝借南郡爲藉口,在先帝取得益州後,要先帝歸還整個荊州。”

“吾從未聞世間有此等厚顏無恥者!然東吳不但厚顏無恥要求整個荊州,在求而不得後,甚至還派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後先帝引兵五萬自益州出荊州,與東吳對峙於公安,又因曹賊進漢中,不得已與孫權連和,割讓長沙、桂陽兩郡與孫權。”

“孫權先得先帝讓江夏這郡,後又得先帝讓此二郡,猶不滿足,不惜背上棄約惡名,也暗襲關老君侯,終得荊州六郡之地,由此觀之,孫權對荊州之念,實是深矣!”

後世皆說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卻不知荊州七郡,劉備憑自己的本事得了四郡,只向孫權借了一郡,而且這個郡還不是全部,少了一個最重要的地方:襄陽。

因爲當時襄陽在曹操手裡。

沒辦法,南郡實在是太重要了。

但劉備也把自己原來駐紮的江夏郡讓給了孫權,因爲江夏對於孫權來說,也很重要。

然而孫權到後來,不但開口要讓劉備把手裡的全部荊州之地讓給他,甚至在雙方平分了荊州以後,還背盟偷襲關羽。

馮永的東吳厚顏無恥之說,當真不算是假話——高利貸也沒這麼放的。

“東吳爲何對荊州如此念念不忘?因爲荊州對東吳實在太重要了。荊州乃是江東之地的上游,佔有地理優勢。從上造船而下,可以直接衝擊江東。”

“只有佔據荊州,江東纔有安全保障。而荊州之地,最爲重要者,莫過於南郡。”

不然劉備也不至於在借了南郡之後,還翻倍給東吳補償,哪料到人家卻是胃口驚人?

“南郡之地,最爲險要者,莫過於襄陽。”

別的不知道,但金庸老前輩筆下郭靖黃蓉守襄陽的故事誰不知道?雖然並非史實,這個故事卻是有歷史原型的。

那就是南宋確確實實靠着守住襄陽,這才擋住了蒙古大軍南下的步伐。

“可現在襄陽卻偏偏在曹賊手裡,對於東吳而言,此可謂是如鯁在喉,故他們取了荊州之地,定然就是夜夜想着要取襄陽之地。”

蔣琬聽到這裡,身子在哆嗦着,錯不了,錯不了,這馮明文定然是丞相的親傳弟子,不然何以連東吳欲取襄陽的看法都一模一樣?

只見他緊緊地握住馮永的手,聲音顫抖地問道,“那依君侯之見,大漢可能從中獲利?”

“借刀殺人啊!”

馮永脫口而出道。

蔣琬眼中爆出精光,“可是君侯師門絕學中的兵法三十六計?”

其實我更擅長師門之學《洞玄三十六式》……

馮土鱉咳了一聲,說道,“正是。”

“這借刀殺人是如何個法子,能否與琬細說?”

蔣琬握着馮永的手越發地用力。

“曹魏如今輕關中而重江南,關中涼州之地兵力稀少,卻於荊州江淮之地放置重兵,若是東吳當真要趁機取襄陽之地,我們不妨給添把火,讓他們打得更激烈一些。”

“讓他們各自消耗彼此,也爲丞相的北伐先行做些鋪墊。”

馮永說着,腦子裡想着諸葛老妖第一次北伐時的情況。

第一次北伐最令人遺憾的,就是馬大嘴的街亭之失。

而導致馬大嘴街亭之失的張郃,也因此成了諸葛老妖的眼中刺。

成了諸葛老妖眼中刺的人,自然沒能討得了好處去,於是張郃在隴右的木門谷,遭遇了諸葛老妖的埋伏,最後膝蓋中了一箭——是真的膝蓋中了一箭,然後就掛了。

而在第一次北伐前,張郃是駐守哪來着?

第0147 辛秘第0120章 鹼第460章 會盟第0558章 消息第0198章 反常第0267章 宮中第0779章 夜聊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0387章 淚流滿面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1188章 壽春城下第0063章 僚人少女第0630章 金創瘈瘲第0394章 獻計第0585章 戰前準備(二)第0020章 製茶第0120章 鹼第1024章 釣魚佬的婆娘也不空軍第0276章 教弟子第0002章 蠻頭啊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0617章 嘴炮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0615章 怎麼還要打啊?第0845章 交替第0638章 測量第0019章 茶葉第0417章 頂缸虎女早產第0869章 涼州後事第0508章 我也要第1174章 另起波瀾第1266章 歸師第0464章 你來我往第0258章 趙廣捱打第0421 小白兔喝酒第0354章 魯班經第0499章 陰影第0875章 相遇第0959章 草原事(一)第0670章 我有一個計劃第0488章 天意難測第1244章 這不可能!第0476章 南鄉諸事第1216章 遲了第0742章 熬鷹與偏道第1193章 最終的目的第0034章 趙廣的坦白第0586章 烈火焚城第0264章 北地走馬鮮卑兒第1054章 關將軍的小心思第0534章 丞相的親傳弟子?(先發一個大章,正在趕第二章)第0666章 安排第0142章 咱老王要起來了?第0643章 五十萬緡第0593章 七十緡第0227章 要什麼保險?第0971 不謀一世者,不足謀一時第0154章 此事自是做得第1007章 時在我而不在敵第0495章 羽林孤兒第1025章 試探第1247章 襲取茅津渡第0833章 蜀地的最後一塊拼圖第0675章 分歧第0873章 天災第0755章 好第0346章 重逢第0017章 趙廣來訪第0251章 馬太守參觀第0674章 秘書處的大秘書第1140章 親事第0834章 討好第1017章 迴轉第0358章 送別第0314章 想搞腐鯤的土鱉第0835章 世道變了第1301章 買辦第0107章 兩個虎女第0828章 重寶第0781章 大漢文治第0775章 最後的準備第1028章 首尾難顧第1076章 爲國效力第0786章 準備第0045章 奶酪第1037章 隱蔽戰線第0010章 賣身契第0120章 鹼第0815章 微徑南通第0691章 商議第0417章 頂缸第0465章 添亂第1307章 草原第0745章 斬頭截尾第0313章 紙和墨第1193章 最終的目的第0531章 又坑人第1226章 疏漏第0848章 多事之秋
第0147 辛秘第0120章 鹼第460章 會盟第0558章 消息第0198章 反常第0267章 宮中第0779章 夜聊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0387章 淚流滿面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1188章 壽春城下第0063章 僚人少女第0630章 金創瘈瘲第0394章 獻計第0585章 戰前準備(二)第0020章 製茶第0120章 鹼第1024章 釣魚佬的婆娘也不空軍第0276章 教弟子第0002章 蠻頭啊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0617章 嘴炮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0615章 怎麼還要打啊?第0845章 交替第0638章 測量第0019章 茶葉第0417章 頂缸虎女早產第0869章 涼州後事第0508章 我也要第1174章 另起波瀾第1266章 歸師第0464章 你來我往第0258章 趙廣捱打第0421 小白兔喝酒第0354章 魯班經第0499章 陰影第0875章 相遇第0959章 草原事(一)第0670章 我有一個計劃第0488章 天意難測第1244章 這不可能!第0476章 南鄉諸事第1216章 遲了第0742章 熬鷹與偏道第1193章 最終的目的第0034章 趙廣的坦白第0586章 烈火焚城第0264章 北地走馬鮮卑兒第1054章 關將軍的小心思第0534章 丞相的親傳弟子?(先發一個大章,正在趕第二章)第0666章 安排第0142章 咱老王要起來了?第0643章 五十萬緡第0593章 七十緡第0227章 要什麼保險?第0971 不謀一世者,不足謀一時第0154章 此事自是做得第1007章 時在我而不在敵第0495章 羽林孤兒第1025章 試探第1247章 襲取茅津渡第0833章 蜀地的最後一塊拼圖第0675章 分歧第0873章 天災第0755章 好第0346章 重逢第0017章 趙廣來訪第0251章 馬太守參觀第0674章 秘書處的大秘書第1140章 親事第0834章 討好第1017章 迴轉第0358章 送別第0314章 想搞腐鯤的土鱉第0835章 世道變了第1301章 買辦第0107章 兩個虎女第0828章 重寶第0781章 大漢文治第0775章 最後的準備第1028章 首尾難顧第1076章 爲國效力第0786章 準備第0045章 奶酪第1037章 隱蔽戰線第0010章 賣身契第0120章 鹼第0815章 微徑南通第0691章 商議第0417章 頂缸第0465章 添亂第1307章 草原第0745章 斬頭截尾第0313章 紙和墨第1193章 最終的目的第0531章 又坑人第1226章 疏漏第0848章 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