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東京城外

不管怎麼說,高俅被放回來對討伐大軍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這丟棄主帥的罪名可是死罪,高俅不回,底下將領即有天大膽子也不敢擅自撤離。

這八萬禁軍即便沒有跟張林這邊全然交過手,但至少也是在炮火轟炸中“培訓”了一陣子,相比起孱弱的京師禁軍強了不少,放他們走,卻有點放虎歸山的道理。

但張林眼下兵馬不足,唯一能湊出來的一支精幹之軍也只有一萬四千餘人,趁火打劫可以,但單獨抵擋金軍六萬鐵騎肯定要吃大虧。

他能做的,也就是從背後牽制而已,不讓金軍那麼舒舒服服地攻陷東京城。

八月十二,又是一封噩耗軍報傳回南地,平燕軍的遼軍降將郭藥師率部兩萬反了宋朝廷,於雄州叛變,殺敗西軍大將劉舜仁的八千殘兵後,襲破保靜軍,搶奪了八門大將軍炮南下,歸順了完顏宗翰。

繼石嶺關的耿守忠獻關投降後,婁室先鋒軍一萬餘騎繞到太原以東,配合前來支援的完顏宗望大軍分北、東、南三個方向圍攻太原府。

太原以北的崞縣很快失陷,已經投誠金軍的原河東軍統領李嗣本助紂爲虐,大肆鎮壓當地義軍。

太原被圍攻後,折顏質率領折家軍,河東名將知朔寧府孫翊也率部趕來救援,在太原城下與金軍大戰,只可惜當時夜幕深深,太原城緊閉城門,不敢擅開。

支援的兩路大軍在激戰中一部全軍覆沒,一部被擊潰,折顏質揮淚撤軍,金軍趁勝攻城,郭藥師爲表忠心拼死力戰,於八月十五終於是攻陷了太原府。

攻陷太原後,完顏宗翰馬不停蹄地率軍直下威勝軍和龍德府,而完顏宗弼在東路也是繼前番攻陷磁州後又不費吹灰之力地打下相州,進逼安利軍。

太原和大名府都是北地抵禦昔日大遼的重鎮軍州,這兩城相繼失陷,使得宋朝廷慌作一團。

宋微宗大怒之下,先是把罪魁禍首童貫給斬了,又是在金人使節撤盧母和王介儒的指責問罪下,把歸降的抗金遼將張覺給斬殺,人頭獻給金人。其二又把殘遼逃官趙溫訊給綁了送給金人處置。其三就是把反遼義軍的董龐兒給撤了官。

這些舉動大傷士氣,逼得南下救援的許多義軍都頓足不進,生怕受了池魚之災。遼國內部許多有心歸降的遼將也紛紛改變心意,換投了漢人在燕雲東部的叛軍貴武麾下。

金人一面以使節迷惑宋朝廷,一面日行百里地拖着數十門大炮南下,不日來到了黃河北岸,前鋒哨騎已是打探到了駐紮在渡口的朝廷禁軍何灌、樑方平二人。

此二人各率兩萬禁軍紮在滑州和浚州二處的黃河渡口,二人地位相當,互不統屬,其背景關係也不盡融洽。一個乃是高俅派系,西軍出身,一個乃是譚稹派系,跋扈囂張。

二人駐紮黃河渡口,日夜飲酒作樂逛窯子,被金軍遣派一支千人先鋒騎隊發動夜襲戰鬥,幾萬餘人脆如紙面一般逃的逃死的死,將黃河渡口拱手送於金軍。

完顏宗弼率先攻入宋國京畿路京地帶,東京城近在咫尺,麾下將士歡呼聲震得地動山搖,整路大軍都陷入狂熱之中。

這時已經是八月二十三,而張林堪堪從光州進兵,才過潁昌府。不是他不盡力,而是沿路行軍並不是太順利,多有禁軍監視不說,麾下只有三個連的騎兵,整支大軍一日才走六十里。

當金軍西路軍完顏宗翰也率軍攻入京畿路時,虎威軍才艱辛萬苦地進入鄭州,整支部隊的機動性比之金軍一日一兩百里可謂是天差地別。

進入京畿路後,降金叛將郭藥師率先進軍東京西郊,沒想到宋軍龜縮防線之下居然把兩千匹戰馬遺忘在牟駝崗,此乃宋朝孳畜官馬的所在地,糧草堆積如山,白白便宜了金軍。

而且此處乃是東京府的制高點,佔領其地,使得整個東京府都能囊入眼中。

郭藥師佔了牟駝崗後,完顏宗弼也率領兩萬大軍前來合兵,對附近的村落鄉鎮展開屠殺焚燒,硬生生清出一片適合騎軍作戰的戰場。

自此,東京府和金軍只有一堵城牆之隔,城中守軍二十萬,而金軍在完顏宗翰率軍馳援後也只堪堪七萬餘人,其中還算上郭藥師的兩萬遼兵。

與此同時,張林也是親率虎威軍一萬四千餘人強駐進了鄭州東北部的陽橋鎮,一面打探東京戰況,一面繼續進軍陽武縣,以圖截斷金軍後撤路線。

對於牟駝崗血案,六千餘百姓慘死胡人刀下,張林是恨得咬牙切齒,發誓要把兀朮即完顏宗弼給凌遲弄死以償血債,一面派遣使節分別進開封府和金軍中交涉。

東京城,人心惶惶。

北面、東面是濫殺的禁軍,西面是南方叛軍,宋國危在旦夕之間。朝堂上吵作一團,有提議和金人媾和,也有建議跟叛軍聯手抗金,也有讓叛軍和金軍狗咬狗以得漁翁之利的建議。

在完顏宗翰進駐三河縣後,採納了叛遼降臣劉彥宗的建議,對宋朝招降。此舉甚合宋朝廷投降派的心意,慫恿宋微宗暫且“委屈一番”,日後再作計較,但也同時遭到了高俅、蔡京、李綱等大臣的極力反對。

宋微宗既怕又慌,一心想與金人媾和,在內監張迪的暗示下,下了《罪己招》,並提前禪讓皇位於太子趙桓。

羣臣訝然中,趙恆即爲後既改年號爲靖康,把一力主張與叛軍合兵抗金的李綱罷官,蔡京等人苦勸無奈,不由得心灰意懶地不再過問朝政。

趙恆上位,即爲宋欽宗,責令高俅、蔡攸等人戴罪立功,守備東京城,一面遣使與金軍進一步媾和。

可憐這二人雖然守土心切,但於兵事一道簡直是個二百五,偌大東京城有將近六七十門火炮坐鎮,還有無數強弩神弓及二十萬軍民。

他二人不先提振軍心,反而是日夜祈禱,連郭京這種弄虛作假的野道士都能當上城防統制,可嘆宋朝無人了。

金軍一開始只是問罪譴責,見宋朝廷送了幾十萬貫的銀錢美酒女人來,頓時囂張起來,要宋朝廷把當初伐遼叛金的平燕軍宣撫副使蔡攸也給綁來。

好在趙恆比他老子有點骨氣,婉拒後繼續加備城防,金軍見此,於八月二十七日,在東京城西水門發動第一次進攻。

東京城水道發達,各處城門緊閉不出,唯有東水門還未來得及關上,數千戶百姓舉家逃走,宋朝廷內部也有衆多官吏攜妻挈子地從東水門逃出去。

若是東京城上下一心地守備,倒也不怕區區七萬金軍強攻,只可惜宮廷內鬥之時,軍心民心不定,每日裡逃亡數千人,對士氣是個極大的影響。繼而,許多禁軍士兵也丟了飯碗,成批結隊地往外逃。

金軍樂見於此,也不阻擋城中百姓和士兵外逃,放任不管,調集了十二門火炮對東京城進行狂轟亂炸。

城防太將何慶彥亦然下令火炮還擊,組織六千“敢死隊”火拼一場,雙方各有死傷。金軍見勢不對,鳴金收兵,又遣派使者入城,威脅若不開城投降,則攻入城後就進行屠城。

招降被宋朝廷再次言辭拒絕後,金軍下令從開封東西北三個方向進攻,恰逢陰雨天氣,城防火炮失去效用。

這一戰打得屍橫片野,空前激烈。

第48章 拼命三郎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208章 賤人第541章 救回趙富金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665章 養豬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509章 三月滅西夏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505章 西、北地戰局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27章 間隙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662章 夏國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552章 稅種第585章 遷族第209章 誰的鍋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52章 朝廷賞賜第569章 戰爭大抽血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631章 三權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542章 海參崴第75章 武松犯案第558章 工業帶第90章 官身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685章 回本土第42章 管理人才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685章 回本土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510章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723章 火星飛船殘骸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434章 後宮第434章 後宮第715章 以戰爭開啓新時代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266章 大敗高郵援軍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585章 遷族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341章 調整研發方向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101章 白玉蓮第657章 北美獨立第270章 夷州島的新家第544章 牛仔布第565章 好東西得用起來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621章 蝦夷立國第330章 詔安使第80章 直搗賊窩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606章 整風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439章 比鬥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68章 新天地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18章 賓主盡歡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716章 銀聯
第48章 拼命三郎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208章 賤人第541章 救回趙富金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665章 養豬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509章 三月滅西夏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505章 西、北地戰局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27章 間隙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662章 夏國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552章 稅種第585章 遷族第209章 誰的鍋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52章 朝廷賞賜第569章 戰爭大抽血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631章 三權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542章 海參崴第75章 武松犯案第558章 工業帶第90章 官身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685章 回本土第42章 管理人才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685章 回本土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510章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723章 火星飛船殘骸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434章 後宮第434章 後宮第715章 以戰爭開啓新時代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266章 大敗高郵援軍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585章 遷族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341章 調整研發方向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101章 白玉蓮第657章 北美獨立第270章 夷州島的新家第544章 牛仔布第565章 好東西得用起來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621章 蝦夷立國第330章 詔安使第80章 直搗賊窩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606章 整風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439章 比鬥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68章 新天地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18章 賓主盡歡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716章 銀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