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戰爭大抽血

在金國全線崩潰的情勢下,中華國各部兵馬都打亂了,整個戰場成了一鍋亂粥。

种師道和貴武忙是四面八方地派出哨騎,勒令先鋒部隊停止進攻,就地駐紮安撫遼地百姓和抓捕流散的敵人士兵,等待後援兵力。

到十月底的時候,從西京道和中京道送回來的戰俘已是突破十二萬人,一部分遼人百姓逃入中原關內,一部分被安撫在漢人佔領的較大的城池中,散落在鄉野的百姓不計其數。

朝廷的糧草彈藥一批又一批地涌入西京和中京道,海路上的商船成羣結隊地運送物資過去。大部分糧食是用來給遼人百姓吊命吃的。

蓋因金軍逃走時,把各地糧草蓆卷一空,留下數百萬張嗷嗷待哺的嘴。對這個情況,中華國朝廷早有準備,這太正常了。

當然,中華國救濟遼人百姓也不算白救濟的,均是安排把田地平整成連片狀爲以後涌入北地的農場主們做準備,另外則是組織人修建海津港(天津港)和從關內進入關外的幾條主要道路,把官道修成國道的規模。

對這羣遼人百姓,朝廷只滿足一天三頓飽飯,給三元錢每月的工資,必須服役五年,才能重新分配土地。

飯都吃不上了,遼人百姓還有什麼可選擇的餘地?再說還有工錢拿,日子也算過得去。

開發東北重工業帶是朝廷第二期五年計劃的重中之重,趁着戰爭把土地和人口重新分配的阻力幾乎是沒有的。

所有散田土地按照地形組成一片片連起來的整田,在幾個大城池基礎上擴大城市規模,構築清一色的磚石房,按照後世兩層樓的樣式把人口集中在城市中強行推動城市化。

現在國內到處都在推行城市化建設,爲什麼?歸根結底是人口集中後比較好管理,無論是經濟政策的施行還是軍事管理,都非常靠譜。

把散戶農耕整合進城市中進入工廠裡勞動,土地一下子就騰空出來了。朝廷可以藉此發展優勢更大的農場主經濟,或者把貧瘠土地租給商人們開工廠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相比起西京和中京道,中華國國內這般整合土地反而是有點緩慢,得照顧民情。但在遼地,可就不管那麼多了,採用軍管制度強行推動政策的落實。

按照遼地人口八百多萬人的數量,五個工業帶絕對就能吃下這片土地,把這八百多萬人整合進三十到四十個大城市中,先行開展爲期6年(到第二期五年計劃結束)的軍管制度。

商人們就像聞着血腥味兒的鯊魚一樣蜂擁而去,這個時候不去搶佔先機,過幾年黃花菜都涼了。

現在遼地到處是隻求一口飽飯吃就可以替人幹活的百姓,開什麼行當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所需要的只是先期投入罷了。有幾十萬大軍駐紮在前線,朝廷通常都是採取就近購買原則,足以養活工廠啦。

由於平添出數百萬屬於饑荒中的人口,中華國的糧價節節攀升,漲到了驚人的兩分錢每斤,東南沿海一帶成百上千的商船沿海北上,糧商們也是瘋了。

依照目前局勢看,朝廷定然不會只滿足於西京道和中京道的,還有上京道和東京道的一大批土地和遼人百姓呢,糧價在未來一兩年內絕無跌下來的可能性。

所以當朝廷初步統籌好中京道和西京道的土地後,報名去北地當農場主的百姓多不勝數,農政總署和工建總署、商務總署忙的昏天暗地,連着加班,哪裡還有休息時間了。

什麼是戰爭紅利,這就是啊。

遼人想活命,想吃飽肚子,就必須被漢人實行軍管統治,爲朝廷對整個中京和西京道的發展規劃服務。只有幹活五年後,他們纔有資格分配土地。

而五年後,只怕遼地能連成片的田地已給漢人搶奪光了,留下一些邊邊角角的散田給他們過活。

到時候,遼地百姓一部分留在當地,一部分調往甘肅、高昌、廣南、廣西行省,還得抽出一部分安置在夷北島(北海道)、庫頁島、夷州島(臺灣)、瓊州島(海南島)這些大島上跟漢人融合,加強當地的建設和統治力度。

這場戰爭就光是土地資源帶來的回報,就足以抵得上朝廷軍費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將爲朝廷持續提供戰爭紅利。遼地豐富的媒鐵資源和跑馬圈地的平原地形,更是形成工業帶的基礎條件。

只要修好國道和把當地遼人安置進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中,軍管個幾年時間,朝廷就不怕這羣人敢鬧事。朝廷也會強制遼人女子跟男人結合成家庭,其餘遼人男子光棍和三十歲以上的家庭盡數抽調出當地,稀釋其原住民的人口密度,輔以育教和宣傳政策,進一步穩固統治。

兩三代後,這就是漢人的天下了。

十一月到十二月,中華國忙着鞏固西京道和中京道的整合工作,約莫有五萬漢人涌入這兩個地區,在朝廷的安排下紮根,平整土地,開墾荒田和養肥,等待着來年開春後便能大規模地種植春小麥。

糧食價格的上漲,帶動了物價上漲,酒水行業受到極大衝擊。

好在從去年收復了河套、西夏、高昌後,畜牧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加上天津行省(燕雲)的畜牧業經過四年多時間已是成熟起來,豬羊牛騾馬雞鴨鵝價格大幅度下降,沿海漁業也是蒸蒸日上,豐富了漢人的食物種類。

兩分錢每斤的糧價已是超出了朝廷當初規定的30%浮動,不過朝廷礙於商人和廣大散耕農民和農場主的利益作出讓步,規定三年以內,糧價不得突破兩分五釐錢每斤。

按照當下人均16.5元每月的工資水平(東部沿海人均19,中部地區15.5,西北地區12),市面糧價最佳是控制在一分錢每斤左右纔算合適。不過百姓們暫時還能接受得起兩分錢糧價,蓋因未來幾年收入是肯定會增漲的,而且其他肉食價格下降的很快,日子過的更好。

只要百姓無有怨言,朝廷自然是不會反對的,因爲朝廷本身就是糧價增漲後最大的受益者,不論是四大四小稅還是開倉把糧食賣給商人,都是超賺的事情。

年中做過一次稅收推算,當時估算的是今年會達到三億八千萬元的財政收入。

因爲“意外性”地提前爆發了全線戰爭,朝廷財政收入很有可能突破六億元---強行收回遼人百姓土地後承包給漢族商人和農場主,以及數百萬廉價勞動力的使用。

當然,這個六億元的爆發性收入只是暫時的,明年若能吃掉上京道和東京道,財政收入一樣會持續高漲。

但是當戰爭局勢穩定後,財政肯定是要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不過到時候相應的是軍費開支減少,朝廷國庫盈餘不會差到哪裡去。

怪不得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國家瘋了一般搶佔新大陸進行殖民,彼此間不惜持續幾百年的爭鬥,這由戰爭引導出的經濟利益實在是太恐怖了,完全是在別的民族身上大抽血啊。

新書《我嫂子是喪屍王》完了,嫂子變喪屍居然想吃我!日常抽血養嫂子,感覺身體被掏空……玩喪屍,打喪屍,養喪屍,我行我素。破除封建迷信,科學練功,知識就是力量,科學證道!

第485章 志在東亞第82章 抓到了張主薄第53章 大雨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618章 北美督府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215章 瘋了最好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222章 瑣事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17章 請客吃酒第148章 新東家第27章 間隙第129章 不孕不育第233章 進水泊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480章 內戰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523章 條件第261章 抄家斂財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523章 條件第19章 巴結官吏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304章 叫你退兵你就退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438章 大整改第99章 假貨探親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529章 戰策轉向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547章 用人體制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412章 童貫野心第53章 大雨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439章 比鬥第591章 燕青的歸宿第197章 數落扈三娘一頓第143章 挑選官船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421章 合兵析律府第575章 金國想突圍第530章 稅改第102章 侍寢第78章 籠絡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222章 瑣事第71章 鑽營取巧第629章 北美是你的第49章 招納石秀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493章 招梁紅玉第304章 叫你退兵你就退第552章 稅種第618章 北美督府第260章 護犢子的主兒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85章 逃之夭夭第302章 階層矛盾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64章 水衝龍王廟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10章 買丫頭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35章 施威第708章 新法案第638章 不年輕了第542章 海參崴第662章 夏國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432章 金國禮賀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72章 缺乏安全感
第485章 志在東亞第82章 抓到了張主薄第53章 大雨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618章 北美督府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215章 瘋了最好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222章 瑣事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17章 請客吃酒第148章 新東家第27章 間隙第129章 不孕不育第233章 進水泊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480章 內戰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523章 條件第261章 抄家斂財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523章 條件第19章 巴結官吏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304章 叫你退兵你就退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438章 大整改第99章 假貨探親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529章 戰策轉向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547章 用人體制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412章 童貫野心第53章 大雨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439章 比鬥第591章 燕青的歸宿第197章 數落扈三娘一頓第143章 挑選官船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421章 合兵析律府第575章 金國想突圍第530章 稅改第102章 侍寢第78章 籠絡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222章 瑣事第71章 鑽營取巧第629章 北美是你的第49章 招納石秀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493章 招梁紅玉第304章 叫你退兵你就退第552章 稅種第618章 北美督府第260章 護犢子的主兒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85章 逃之夭夭第302章 階層矛盾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64章 水衝龍王廟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10章 買丫頭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35章 施威第708章 新法案第638章 不年輕了第542章 海參崴第662章 夏國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432章 金國禮賀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72章 缺乏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