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工業帶

軍部對元武陛下對待女真族的滅族狠辣態度感到不可思議。

因爲全線戰爭提前爆發,所以韓世忠的“鐵釘行動”也改變策略,軍部將於入冬前再調運一個混編營加強海參崴的軍力,並且組織兩百艘商船運送兩批次的糧草和彈藥過去。

韓世忠得到的最新軍令是等混編營到達後,其部必須出動出擊,從金國腹地牽制其朝廷的精銳族兵。

根據軍機署和錦衣衛的情報,金國在西京道上擁兵(原先十八萬)十五萬,本部族兵爲三萬。中京道擁兵八萬,本部族兵爲一萬。東京道上擁兵五萬,族兵爲三萬。上京道擁兵六萬,族兵爲三萬。

因爲前番斡本、兀朮(完顏宗幹、宗弼)大軍戰敗後,其東京道族兵抽調了一萬人回上京道駐防,加強控制蒙古茶札剌部,鎮壓敵烈八部、和烏古部,同時威懾蠢蠢欲動的契丹室韋部族。

也就是說,目前東京道上的女真本部族兵不過兩萬餘人,算上其他部族僕從軍也只四五萬人馬。

再補充一個整編混編營的韓世忠部總兵力接近兩萬,完全有資格可以在金國腹地發動進攻,逼迫上京道和中京道的金軍回防,讓依附於女真族的其他部族進一步瓦解脫離。

除了先前發行的國債外,中華國爲緩解財政壓力,又是發行了一批兩億元爲期十年的戰爭國債。在軍工和糧食訂單的刺激下,商人們慷慨解囊的同時,各地私商工廠全力運轉補充國家前線的戰備物資耗損。

在這持續幾年的對外戰爭刺激下,不知不覺,中華國的鐵產量已是突破了萬噸這個級別,其中鋼產量也達到了一千五百噸。

在後世,這點產量甚至還不如一個私營鋼鐵廠,但在這個時代,中華國絕對是笑傲全球的。

等到第二個五年經濟發展計劃的“十大工業帶”(工業區,工業城規模更大)建成並投產,鋼鐵產量將數十倍地往上翻漲。

中華國目前的鋼鐵,主要是用在軍械和農業方面,尤其是軍刀、槍管、中小口徑火炮。蒸汽機還不能用於生產,受限於動能驅力不高,車牀和鏜牀、鍛牀、鑄牀等機械沒法進一步擴大,一些稍大的鋼鐵部件只能用手工方式製作,耗損花費極大。

還有便是材料科學的瓶頸,精密化鋼鐵製品發展緩慢,在鎢鋼、錳鋼研發出來前,這個行業只能依靠匠人的手藝來生產。

因爲戰爭的緣故,國家經濟發展只能偏重於軍工生產,先保證量,再保證質。科學的發展是需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走出來的,不是給個黑科技就能搞出來的。

就比如蒸汽機,這玩意的原理不難,早在夷州島時候,工匠們就搞出了用於教育的小模型。但想把這玩意增大到能夠應用於生產製造,那真是問題多多。

蒸汽機研發到現在足足七年了,只能在科學城裡鋸木頭,抽抽水地做實驗,時不時就歇火,泄露出能把人燙死的熱蒸汽。

也就是在數學稍有發展後,研發出了鐵釘、螺絲螺母、齒輪、軸承這種精密小部件(手工打造),蒸汽機才能動起來一段時間,但依舊持久不了。

這個項目的研發涉及到一系列的學科,就比如潤滑油一類,化學研究所配合物理研究所從精油、植物油、動物油幾十種常見油類中進行實驗。也就是最近,才發現精油和黑火油(現在改名叫石油/原油)的混合後的潤滑效果。

對於這種粘稠的黑乎乎的還有些異味的物質,古人一般是當作火油使用,在元武陛下的提示下,化學研究所才組織人手專門對這種物質研究,進行熱分解實驗。

講實話,張林也只知道從石油裡能分解出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瀝青、焦油、蠟等等物質,但具體如何熱分解他也不瞭解。反正他就讓研究員們不斷地加熱分解石油,按照不同溫度下分解出的不同物質的密度進行實驗。

目前,科學城化學研究所、材料研究所裡搞出來很多新物質張林都不認識,他讓研究員們燃燒啊、乾餾啊,酸鹼反應啊,跟各種材料反應啊……反正多試試就對了。

科學,不就是一點點、一步步試探出來的麼?沒有捷徑可走的。

張林愈來愈發覺化學在科學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了,物理、數學、衛生都離不開這門學科的發展。因此他從各地中學結業生裡抽選成績優異、背景可靠的學生,加大了化學研究所招募學徒的規模。

化學研究所底下細分出金屬材料學和非金屬材料學、礦物學、單質物質學和化合物質學、物理化學、氣體化學、溶液化學等十多個種類,擁有一百多個研究小組,合計各級研究員八百人,佔整個皇家科學城總研究員數量的三分之一。

整個科學城亦是向西面進行擴張出一大片土地,發展規劃把整個餘杭縣城都囊括了進去。涉及到研究,那麼冶煉車間是必須要有的。將來整個餘杭周邊地帶都將開建大型國營工廠,配合科學城的各個項目進行研究。

整個科學城的研究和配合實驗的大型工廠都實行軍事化管理,有錦衣衛、內務署和近衛御林軍防護,倒也不怕研究秘密泄露出去。

再者,有近在咫尺的皇城鎮壓着,焉有魑魅魍魎敢造次?

就這個被改變的時代來看,火藥和火器傳入中亞、西亞和歐洲大陸是板上釘釘之事,此時也正是歐洲與中亞西亞因宗教文化互相傷害的年代。

張林急於打通海路,主要就是想趁着這個機會擴大中華國的影響力同時,利用軍械、絲綢、棉布、茶各種貨物施展經濟掠奪,爲國家從金、銀雙本制向金本制過渡。

他已經三十歲了,最多還能活個五六十年,等搞定了金國後,接下來就是大理和吐蕃,以及交趾等國。而後,他將集中精力把國力通過軍事和商業形式向外面滲透。

非洲大陸上豐富的黃金、鑽石,中亞西亞和歐洲的大洋馬……

他要用餘生的時間,來抑制基督文明和***文明的人口,間接抑制這兩個文明的發育速度。

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491章 爲人父者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215章 瘋了最好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67章 另起爐竈第52章 朝廷賞賜第475章 河西之利第241章 夷州島第529章 戰策轉向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680章 普爾森老爺第85章 逃之夭夭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634章 閱艦第585章 遷族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103章 收個丫鬟第52章 朝廷賞賜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119章 摸摸才知道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708章 新法案第203 與團練使和解第466章 兄在杭州等你第497章 條件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559章 中投行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500章 有心栽花花不開第398章 大項目第530章 稅改第71章 鑽營取巧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708章 新法案第657章 北美獨立第218章 清君側第519章 新改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600章 私巡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470章 成就感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260章 護犢子的主兒第7章 肉夾饃第510章第689章 家族第97章 王婆投奔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55章 高員外要跑第588章 降第622章 風氣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482章 金夏滅遼第44章 權勢第65章 殺子之仇第346章 戰略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478章 商業帶動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7章 肉夾饃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484章 大版圖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546章 晉升之路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76章 其中糾結第31章 武松被激怒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443章 新皇宮建設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490章 鼓勵商貸
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491章 爲人父者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215章 瘋了最好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67章 另起爐竈第52章 朝廷賞賜第475章 河西之利第241章 夷州島第529章 戰策轉向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680章 普爾森老爺第85章 逃之夭夭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634章 閱艦第585章 遷族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103章 收個丫鬟第52章 朝廷賞賜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119章 摸摸才知道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708章 新法案第203 與團練使和解第466章 兄在杭州等你第497章 條件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559章 中投行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500章 有心栽花花不開第398章 大項目第530章 稅改第71章 鑽營取巧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708章 新法案第657章 北美獨立第218章 清君側第519章 新改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600章 私巡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470章 成就感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260章 護犢子的主兒第7章 肉夾饃第510章第689章 家族第97章 王婆投奔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55章 高員外要跑第588章 降第622章 風氣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482章 金夏滅遼第44章 權勢第65章 殺子之仇第346章 戰略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478章 商業帶動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7章 肉夾饃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484章 大版圖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546章 晉升之路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76章 其中糾結第31章 武松被激怒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443章 新皇宮建設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490章 鼓勵商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