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讓商人登臺

元武陛下喜歡西夏少女們健康活潑的身體,宮女嬪妃們也都加強了舞蹈活動,將一些宮廷舞蹈改編爲偏西域風的快節奏,在舞蹈運動中塑造苗條體型。

宋代以白、胖爲美,但不是真的那種巨肥,而是一種豐腴的胖。這類女人一旦加強運動後,體型比之單薄的“瘦”要更吸引人。

尤其是元武陛下還經常親自教宮女們跳一些稀奇古怪的舞蹈,李師師和唐玉仙以及禮樂房根據陛下的喜好改編舞樂,加強女子腰、臀、腿、胸等部位的運動量。

效果很顯著。

碧水苑。

唐楠兒咬着銀牙,咿咿呀呀地大聲呻吟,忍受着衝蕩不休的情慾浪潮,手指都快把牀褥給抓爛了。終於痛苦又愉悅地長吟一聲,一頭伏倒趴了下去,緊繃着嬌軀兀自顫慄好久。

“至於麼?”男人嬉笑出聲。

“人家忍不住嘛,誰叫你跟頭牛似的。”

張林等她緩緩,才把下巴擱在她肩頭上笑道:“你看倩兒就忍得住,改天朕找人把房頂修修,省得被你給叫塌了。”

唐楠兒反手在背後的男人身上抓了把,嬌豔欲滴地嗔怪道:“皇上不許取笑人家。”

“來幾回了?”

“不知道……哎呀,你不許問了。快些吧,奴家好累呢。”

“……”

歡愉後,張林左擁右抱,今晚兒一次性把白玉蓮、劉倩兒、唐楠兒都給喂得飽飽,也只不過發揮了五六層的功力而已。

帝王養生術果然牛逼,關鍵還是補的好。

當年的十六七歲少女,如今已是二十四歲的少婦了,唐楠兒和劉倩兒依舊是昔日的脾性,一個嘰嘰喳喳,一個恬靜如水。三十歲的白玉蓮還是不耐久戰,稍微折騰兩下就死去活來地求饒,癱軟如泥。

今晚兒的兩發彈藥都賞給了還未生育的白玉蓮,倒是希望她肚子能爭爭氣呢。

去歲張某人在生育子嗣上交了白卷,今年可不能再鴨蛋了,否則都對不起宮裡頭這麼多女人和大臣百姓們的期待了。

當然,此時不是使命折騰的時候,等過了三月纔是最佳繁育季節。

清晨醒來。

張林在倩兒和白玉蓮服侍下穿衣洗漱,牀上的唐楠兒睡得跟死豬一樣,毫無侍寢的嬪妃規矩,不過也就張某人寵她罷了。

剛過了元宵,該商議的事情都議定了,其實也無多少事。

開國第四年了,內閣已是習慣了新的朝政處理方式,成熟而高效地幫着張某人減輕負擔,哪怕皇帝十天半個月不聞不問,朝政也不會出紕漏。

這邊是皇權下放,職能細分帶來的顯而易見的好處。

歷朝歷代的皇帝不知道這般好處嗎?不,皇帝明白的很。只是沒有哪個皇帝願意如張林這般思想開放,願意把天下集於一身的皇權交出去。

換句話說,在這樣的體制下,一旦張林突然駕崩,那麼首相吳用很可能就會從空虛的皇權中大撈一把,繼而成爲攝政輔國的權相。

當然,張某人對他的壽命蜜汁自信,堅信自己能活到九十九。他也絕不會任由三朝元老這樣的現象發生!

內閣每屆五年,正常情況執政三屆,最多執政五界。幹滿二十五年,哪怕你有天大的才幹也得滾出內閣。這個制度已經是以律法形式確定下來了。

能在正常情況下爬進內閣的官員已是四十歲左右,幹滿五界是六十五歲,也該退休養老了。

在張林的暗中授意下,新一期的公職人員中最先晉升的大多是家境富裕的商人子弟,一方面張林是把商人鞏固在身邊,另一方面則是促進商人集團的壯大。

當這個國家完全以商業主導前進方向後,不論數百年後是悍勇好鬥還是利益至上,對民族而言都是利大於弊的好事。

國家衰落了,商人們願意嗎?不,他們會第一批跳出來抗議,想法設法讓國家強大到可以保護他們的利益不受外邦侵害。

經濟放緩了,商人們也會第一時間敏銳地察覺到,進而要求國家朝廷做出改革或者開發新的商業發展渠道。

商人就好比雷達一般,指引國家的車輪往哪個方向開動,遇到攔路石他們會自發奮勇地搬開它。有賊人搶劫,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捍衛財產,跟賊子拼命。

張林組建朝廷,改革朝廷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讓商人掌權。

這非一日而就的事情,只得從他們一代代子孫身上入手,讓他們以合法的正常的渠道慢慢地接管這個國家。同時,用法律和道德來約束商業行爲,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一些因爲商業發展而扭曲社會的毒瘤給扼殺在萌芽狀。

事實上,張林爲此做了大量努力,一面給商人各種政策,一面制定律法和道德規範來約束他們,只是希望中華國的商人們在走出去後能以一個文明的形象在世界大舞臺上表演。

就比如《奴役法》的出臺,在現階段下對商人們是有巨大的推動力,但當大航海時代到來,奴隸法就是束縛商人的武器。至少,中華國開啓的大航海時代不能太過於非人道和血腥。

這便是張某人以個人意志主導朝廷對商人們設下的一道枷鎖,這道枷鎖能不能鎖住商人們還很難說,但最起碼能把奴隸血腥味減淡,不至於讓道德底線太過敗壞。

現在中華國的船隊沿海航行,最遠已是能開到僧伽羅王國(斯里蘭卡)了,那就意味着只要沿途有補給站點,繞過非洲好望角開到歐洲完全不成問題。

這時代的蘇伊士運河並沒有疏通,所以是沒有辦法從阿拉伯海直接進入地中海抵達歐洲的,必須要走非洲航線。只要慢慢地把補給點一站一站地修過去,開通一條航線也就是五六年的事情。

那麼,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就成了繼僧伽羅王國後又一個必須拿下的戰略補給點了,這個海島是中華國開展非洲的前沿。

非洲的黃金、寶石,豐富的優質煤炭、以及強壯的黑人勞動力是中華國塑造世界貨幣,在國內開展大型基建工程必不可少的貨物。是的,是貨物。

疏通黃河、長江,造橋鋪路地建設國道、省道,炸山挖礦,開發西伯利亞,修築大東亞防線……哪一樣都是需要幾十上百萬人投入的大工程。光靠中華國現階段的人口基礎,勞動力很難,財政更難。

而使用管飽不管死的奴隸,就成了必要的手段。

爲了有效遏制黑人混血流入中原,也是當初成立錦衣衛的目的之一,張林這一代,甚至是以後數代子孫註定要揹負滔天血債。

一想到整個大東亞防線和疏通黃河、長江的巨大工程,張某人就腦袋疼,更別提貫通中華國東西南北的國道和省道了。

第78章 籠絡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109章 石秀嘔血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99章 假貨探親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142章 怒火發泄第469章 新風氣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363章 基礎學科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585章 遷族第91章 向外拓展第679章 資本血腥第274章 商船改炮艦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103章 收個丫鬟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202章 保甲司裡的花差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102章 侍寢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67章 另起爐竈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398章 大項目第351章 基礎工業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113章 唐玉仙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34章 鬧鬼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83章 買命錢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34章 鬧鬼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148章 新東家第569章 戰爭大抽血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37章 皇帝的快感第88章 經濟發展第493章 招梁紅玉第83章 買命錢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511章 政績第638章 不年輕了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284章 新時代的兵種第60章 準備跑路第209章 誰的鍋第388章 破城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219章 太謙虛了第598章 災情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210章 禍水東引第337章 娘子有孕了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468章 問秦檜第626章 大皇子的選擇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453章 鐵軌建設第89章 猥瑣發育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579章 鑄幣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276 以法治民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516章 大理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51章 孟州來信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
第78章 籠絡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109章 石秀嘔血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99章 假貨探親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142章 怒火發泄第469章 新風氣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363章 基礎學科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585章 遷族第91章 向外拓展第679章 資本血腥第274章 商船改炮艦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103章 收個丫鬟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202章 保甲司裡的花差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102章 侍寢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67章 另起爐竈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398章 大項目第351章 基礎工業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113章 唐玉仙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34章 鬧鬼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83章 買命錢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34章 鬧鬼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148章 新東家第569章 戰爭大抽血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37章 皇帝的快感第88章 經濟發展第493章 招梁紅玉第83章 買命錢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511章 政績第638章 不年輕了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284章 新時代的兵種第60章 準備跑路第209章 誰的鍋第388章 破城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219章 太謙虛了第598章 災情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210章 禍水東引第337章 娘子有孕了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468章 問秦檜第626章 大皇子的選擇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453章 鐵軌建設第89章 猥瑣發育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579章 鑄幣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276 以法治民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516章 大理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51章 孟州來信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