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條件

朝公署很快就對阿卜木刺開出了臣服的條件。

乃蠻族必須組織一支四千人的騎軍接受中華國的軍事指揮。第二,作爲軍事指揮的代價,中華國將免費提供他們第一批盔甲、刀槍和弓箭。

第三,乃蠻族可以大部遷徙到水草更加豐美的遼國西京道(雖然大部分還沒打下來),並且首領禿骨撒封四品知市/知郡,相當於封疆大吏。

第四,在遷徙後,乃蠻族百姓亦是中華國國民,享受分配土地、在國內其他地方經商的權利,可以給他們發放火器組建新式騎軍和火槍兵、火炮兵。

第五,取消乃蠻族進貢的牛羊馬匹,內閣財政會通過正常渠道採購他們百姓手裡的牲畜,並且工建總署會在三年內爲他們修建出居住石料城池,讓族人安居樂業。

第六,乃蠻族士兵歸屬中華國國防軍,對外出徵與漢人享有同樣的軍餉、軍功晉升和額外補貼軍費。(這在阿卜木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也對漢人的財富感到震驚。)

第七,元武陛下對阿卜木刺特賜子爵爵位,可世襲五代(常規爲三代),成爲中華國目前第二位尊貴的子爵。

第八,乃蠻族內不願意遷徙的百姓亦可以居住在阿爾泰山附近,由中華國爲他們修建居住城池,並派兵協同保護。

面對這麼“豐厚”的條件,阿卜木刺在考慮了半天后就答應了下來,並且承諾回去後將立刻組織族中勇士。

軍部也派遣了一個十人蔘謀團隊與他一道回返,幫他訓練騎兵,並且承諾第一批軍械將在一年之內運送到他們手中。

其實這批軍械數量倒不多,只是西京道東勝州以西的達拉特旗城池、天德軍州還在西夏人手中,運送軍械的路暫未打通,金人有兩萬騎軍在夾山以西追殺耶律延禧呢。

據此番打探回的消息,金國流傳出耶律延禧已被抓獲死於箭下的消息,只是其中真僞還未明確。

至於龜縮在寧邊州的耶律大石,种師道已是派人對其進行勸降,耶律大石手頭畢竟還有四萬兵馬,若是能招降過來,則配合中華國拿下西京道穩如泰山。

北方戰事自有軍部負責,內閣文臣們只管按照軍部後勤部的統籌規劃付賬買單就行,文臣們已經習慣了軍部山一般海一般的財政耗損,對那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物資採購單都免疫了。

縱觀歷朝歷代,武官們還從未享受過如此痛快的待遇,雖然內閣二十五位大臣中只有國防大臣、陸軍大臣、海軍大臣三個位置,但軍部是可以跟文官系統分庭抗禮的。

且首相挾制不住國防大臣,只能是內閣文官們一道施加壓力。但內閣文官們內部就諸多派別,首相吳用也只是個領頭統籌作用罷了。

所以,只要軍部不吃敗仗,他們就可以在文官面前趾高氣揚,驕傲的像白天鵝。

前方打仗,後方財政吃緊。

針對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張林前番就讓內閣把“蒸餾酒”等釀酒產業開放出去了。

在民間農耕土地的彙總表遞交上來後,張林也是第一次知道中華國目前擁有近2000萬頃的耕地,合約53.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用於農業、畜牧業生產。

市場上的糧價跌到1.2分錢一斤,而人均工資卻是每月12元,普通人每月吃45斤糧食,也就只花不到六角錢,算上肉蔬之類,溫飽最多花費一兩元錢。

這也難怪糧食賤價,難怪百姓不願意種地。

教育乃百年大計,商業乃是興國大計,農業更是立國之本。

針對這個現象,內閣只能出臺政策,調整糧價到0.14角錢每斤,同時繼續增開酒廠刺激糧食消耗,鼓勵百姓進行農業生產。

而且,朝廷着令各地官署進一步深化土地改革,把散田現象整治成連成片、帶的整田,配合農場主們實行承包制度,並完善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

鼓勵百姓繼續開墾荒田,在非良田裡翻地培育土壤種植苜蓿、芝麻、胡椒、胡蘿蔔等經濟作物。

話說,由於國家大力發展畜牧業,苜蓿這類經濟作物還是很有市場的,是農政總署大宗採購的項目之一。另外,北方大豆、高粱、小麥由於農場主的投資種植,目前也呈現出一片大好形勢。

可以預見,未來幾十年內。以漢族人口數量,糧食會一直處於飽和溢出的狀態。需要把糧食生產成酒水之類,刺激內需消費。

提到酒,就不得不說蒸餾酒。這種酒早就在民間出現,只不過一直沒普及而已。

朝廷針對性開發之後,這款酒在北方尤其是軍隊中大受歡迎,不但如此,蒸餾酒也是未來軍工產業的重要原料之一(乙醇、乙醚)。

張林對國家城鎮鄉村整治的第一步,就是必須修建公共廁所和糞便池,這玩意在眼下作用巨大,既可以生產硝土製造火藥,又可以堆肥農田改善土質。

其二,就是在各地修建水利灌溉工程,雨水多的南方就多修排水溝,擴寬河道。雨水少的北風就修建蓄水池,在雨季多儲存雨水。

對民間來說很可能要上百年才能普及的工程項目,但在朝廷工建總署的指揮下,僅僅才三年就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可以說,新興的農場主資產階級就是因爲國家大力發展水利灌溉的政策下,才願意投資在這個行當的,畢竟要是讓他們自己負擔修建的話,是一筆極大的花費。

前兩年的畜牧政策,讓得國內雞鴨鵝豬牛羊騾驢馬畜牧業得到了發展,由於人工授精技術的介入和完善,畜牧產業也是蒸蒸日上,極大豐富了百姓的吃喝生活。

其實以這個時代的環境,前朝宋國畜牧業不該如此頹廢的,壞就壞在制度上。宋國雖然鼓勵民間百姓養牛,但朝廷的畜牧監實在是瀆職,只顧着表面工作,沒有做出應有的作用。

而且,不把畜牧業下放給商業,光靠百姓散養方式根本難以普及開來,畢竟百姓沒有獸醫們對牲畜熟悉,配種都得找當地衙門幫忙。以宋國衙門的腐敗,配種收費極高,搞得很多百姓都心懷怨恨。

中華國不論是當初的兩浙和福建轄地,還是後來開國,一直實行的政策都是以低價幫百姓配種,而且畜牧司養有專門的種牛、種馬、種騾等等,派出技術員到基層鄉村爲百姓們服務。

所以,目前國內的驢、騾、豬、羊的數量還算是可喜可賀的,牛、馬畜牧也得到了大力發展,前景燦爛。

第10章 買丫頭第454章 稅改第486章 查整新聞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176章 原來不是砸的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268章 取杭州,擄船坊第214章 內訌離間第682章 財富的積累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115章 灌雞湯第708章 新法案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51章 孟州來信第211章 各有詭心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661章 老人病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250章 震天雷第10章 買丫頭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585章 遷族第641章 歐亞戰爭第434章 後宮第203 與團練使和解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353章 買藥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22章 玩火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311章 命如草芥第714章 愛爾蘭人的舞蹈第385章 先鋒軍登陸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360章 府裡府外有佳麗第76章 其中糾結第682章 財富的積累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209章 誰的鍋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142章 怒火發泄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389章 投誠第665章 養豬第617章 美洲新中華第87章 鏢行開業準備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235章 膠着第133章 豹子頭林沖第464章 金國的困境第21章 監守自盜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480章 內戰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9章 買賣大火第7章 肉夾饃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206章 唆使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99章 假貨探親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680章 普爾森老爺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6章 想染指布行第538章 規劃教育基礎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30章 武松回來第469章 新風氣第511章 政績第43章 公司模式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617章 美洲新中華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417章 腰山大戰第196章 交換人質第581章 酷法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405章 攻城第642章 世界第一
第10章 買丫頭第454章 稅改第486章 查整新聞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176章 原來不是砸的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268章 取杭州,擄船坊第214章 內訌離間第682章 財富的積累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115章 灌雞湯第708章 新法案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51章 孟州來信第211章 各有詭心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661章 老人病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250章 震天雷第10章 買丫頭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585章 遷族第641章 歐亞戰爭第434章 後宮第203 與團練使和解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353章 買藥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22章 玩火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311章 命如草芥第714章 愛爾蘭人的舞蹈第385章 先鋒軍登陸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360章 府裡府外有佳麗第76章 其中糾結第682章 財富的積累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209章 誰的鍋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142章 怒火發泄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389章 投誠第665章 養豬第617章 美洲新中華第87章 鏢行開業準備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235章 膠着第133章 豹子頭林沖第464章 金國的困境第21章 監守自盜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480章 內戰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9章 買賣大火第7章 肉夾饃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206章 唆使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99章 假貨探親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680章 普爾森老爺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6章 想染指布行第538章 規劃教育基礎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30章 武松回來第469章 新風氣第511章 政績第43章 公司模式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617章 美洲新中華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417章 腰山大戰第196章 交換人質第581章 酷法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405章 攻城第642章 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