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南下用兵

十月底,十一月初。

在確定北地的西夏國和遼人暫無大規模進兵的動向後,內閣決定趁着秋冬時節對盤踞在成都府路上的南宋小朝廷用兵。

南方多山地,瘴氣地帶多,夏天蚊蟲蛇鼠對士兵們是極大的威脅,秋末入冬季節纔是用兵的好時機。

爲了配合南方用兵,軍部下令北地西軍停止推進,就地建造和加固營寨、地堡,多挖壕溝轉入軍事防禦狀態。

同時,戰略物資開始向利州和夔州兩個行省運送,西南集團軍和中部軍區混編兵馬十萬餘人分批以換防和演武名義,撲向邊境交接地帶。

自古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川蜀爲盆地,四面都是高山,別說進軍了,就連百姓都少有走山路的。

張林又不是傻子,在宋高宗趙構逃往成都府路後,他就已經在爲收復其地做準備了。南宋小朝廷裡被收買的大臣和軍將不知道多少人,大勢所趨之下,跟着趙家天子混已沒前途了。

川蜀之地交通地勢險惡,其北地爲米倉山和大巴山,西部是龍門山、邛崍山、大雪山,南部是大涼山,東部是大婁山、武陵山、巫山等。崇山峻嶺,絕壁陡立,四面險塞。

其地外部交通險惡,但內部大江河流縱橫,長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河流貫通整個地區,水陸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稍有旱澇災害,乃是天府上國。

成都府路是一定要收回來的,既爲其地中一千餘萬人口(算進千萬總人口中),也爲其地富裕的農產經濟。

如果說兩浙是國家的心頭肉,那川蜀就是兩條腿,把腿拿回來,才能跑的更快。

南宋小朝廷不是沒有能人,其統兵太尉正是當初在廬州城被圍困的禁軍中的統制王煥,王煥護着趙構逃亡,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川蜀之地。可謂頭腦清醒,眼光毒辣。

中華帝國雖然是把原宋國大部地區統治了,但川蜀之地卻是國中之國,而且夔州、廣南行省部分地區涵蓋在內。

後面新成立黔州東南部的寧貴行省和西部的雲昆行省,其實就爲收復川蜀之地後把整個川蜀的交通要道給分割出來,只是目前還沒到手罷了。

川蜀雖然地勢險峻,卻也不是打不進去的,北部可以從關中打進漢中,以漢中進逼。漢中到蜀中有三條路,分別爲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其中,金牛道從蜀中直通成都府。

除這三條道外,還有一條小路陰平道,是從隴南文縣翻越摩天嶺,穿越龍門山,最後直抵江油,適合奇兵突襲。

至於川蜀之地的東部,主要威脅就是長江,但這條路上也有個瞿塘關之險。瞿塘關和金牛道上的劍門關是進入川蜀之地的天險地形。

此次南方用兵,是以打促和,朝公署已是派出使節,帶着豐厚的條件前往成都府進行和談。

只要宋高宗願意投降,賜予國內第一位子爵,可傳承五代,國家保正他們的宗族財產和安全。若是冥頑不靈,則以“漢奸”罪懲處,破蜀之後,趙家皇族一併斬草除根,絕不姑息。

張林不擔心川蜀收不收得回來的問題,只是憂心若南宋小朝廷死抗到底,少說也得填進去數千士兵的性命。

大量的軍械和糧草運往南地,其中也準備了大量石灰粉、草藥,尤其是針對瘧疾的青蒿草送去了大批。

新軍跟以往不同,隨軍都有專業的醫療隊,還有專門的衛生隊負責管理和監督軍營的衛生,嚴格要求士兵們必須在統一地方排泄大小便,不允許喝未經煮沸的生水,石灰粉撒地對軍營消毒驅蟲,按時清理個人衛生等等。

很多規矩起初看時覺得麻煩要死,但只要堅持照辦一陣子,士兵們就會發現其中的好處。誰願意住在臭味燻人的營帳中?誰願意到處拉屎排尿招蟲子咬?誰願意喝生水鬧肚子甚至一命嗚呼呢?

對張林而言,他提出南下用兵的時機到了,內閣商議後覺得沒問題,剩下就沒他什麼事了,內閣和軍部自會打理好一切事宜,只需要不時地向他回稟軍事進展就行。

他雖然開創了火器兵,並且對軍隊編制和軍改、民政改革有很大的貢獻,但說到底,他在行軍打仗上還是個小白。

他不會外行指導內行地胡亂插手,軍事上的事完全交給國防大臣陳良和軍部,其餘內閣大臣只能提意見,不能爲軍部做決定。當然,軍部做出的軍事策略必須要符合內閣設定的戰略目的。

對武官們來說,新朝廷的軍制矩實在是太爽了,至少他們這些打仗行家不用受文官們的瞎指揮而導致打敗仗。朝廷雖然派下監軍,但監軍對軍事戰術不聞不顧,只負責記錄和統籌,沒有權利干涉統帥的決議。

當然,若是統帥犯錯誤,監軍當時雖然管不到,但事後少不了要用軍報上報軍部和內閣,狠狠地懲處一番。

權益和義務是對等的,內閣雖然不干涉軍部的軍事戰術部署,但若是軍部委派的前線統帥之人犯下幼稚的、不可饒恕的錯誤導致戰略失敗,大臣們是絕不會放過此人,並且追究軍部的失職之罪。

也就是說,軍部代言人國防大臣陳良指派一位統帥去前線戰鬥,這個統帥犯了貪功冒進的指揮錯誤導致軍事失敗,那麼陳良和軍部的一些人就要倒大黴了,引咎辭職是小事,甚至要上軍事法院。

內閣大臣們爲你前線打仗湊錢湊糧地忙活,完全信任地放手讓你們軍人去打仗,結果打半天損兵折將吃敗仗,這誰能受得了委屈!

作爲從宋國過渡到中華帝國的高級軍官們,他們寧願願意接受戰敗後軍法處置,也不願在戰鬥時受到文官們的拖累。只要保證後勤,打贏了,大家皆大歡喜升官發財。打輸了,那是老子沒本事,吃牢飯殺頭也該的。

官報曾專門刊登過前朝宋朝廷的文官,在武官前線打仗時處處制肘拖後腿,而導致軍事失敗的一系列案例文章。

新朝廷的文官們當然不想再背這個鍋,遭罵名,反正打勝仗他們有功勞,打輸了他們就有權利拿軍部開刀發泄不爽,前提是保正後勤軍需。

文武不瞎干涉,就不會出現威脅皇權的文官權臣。武官統兵和將兵權分割,就不會出現擁兵自重的叛軍。

張林以皇權和輿論爲武器,初步建立起後世的政治和軍事體系,讓全體國人擁有對國家制定重大決策的影響力,這是他造反以來取得的最大成功之處。

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270章 夷州島的新家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683章 美國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96章 赤發鬼下山公幹第585章 遷族第558章 工業帶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697章 第一軍團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634章 閱艦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442章 漢蕃同民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303章 計劃四步走第704章 學說時代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76章 其中糾結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26章 西域香膏第316章 慕名而來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276 以法治民第294章 梁山解體第81章 真相第82章 抓到了張主薄第208章 賤人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297章 幹晾着你們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2章 偶遇武大郎第658章 面子裡子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49章 招納石秀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206章 唆使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544章 牛仔布第342 錦衣衛第511章 政績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317章 口才越來越好了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388章 破城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9章 買賣大火第45章 提拔陶小娘子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214章 內訌離間第222章 瑣事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206章 唆使第245 荷塘好事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506章 西夏危急第557章 西遷第330章 詔安使第220章 新知府人選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454章 稅改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263 朝廷鼠輩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511章 政績
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270章 夷州島的新家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683章 美國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96章 赤發鬼下山公幹第585章 遷族第558章 工業帶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697章 第一軍團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634章 閱艦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442章 漢蕃同民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303章 計劃四步走第704章 學說時代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76章 其中糾結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26章 西域香膏第316章 慕名而來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276 以法治民第294章 梁山解體第81章 真相第82章 抓到了張主薄第208章 賤人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297章 幹晾着你們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2章 偶遇武大郎第658章 面子裡子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49章 招納石秀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206章 唆使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544章 牛仔布第342 錦衣衛第511章 政績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317章 口才越來越好了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388章 破城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9章 買賣大火第45章 提拔陶小娘子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214章 內訌離間第222章 瑣事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206章 唆使第245 荷塘好事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506章 西夏危急第557章 西遷第330章 詔安使第220章 新知府人選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454章 稅改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263 朝廷鼠輩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511章 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