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財富的積累

中華59年,公元1182年,中華國開國君主元武皇帝駕崩,舉國哀悼。

懸在內閣、國會頭上的利劍終於是消失了,滿朝文武俱都鬆了口氣,元武不死,皇室依然是這個星球上的主宰。

而他的離去,也標誌着內閣真正地凌駕在了皇室之上,掌控住了中華國。至於文定皇帝,威望不足,不足以對內閣產生政治上的決定性影響。

現在中華國的執政團體共有兩派,一爲新進派,一爲民進派,前者執政風格較爲強勢,注重軍事外交。後者則是較爲柔和,圓滑處理國際關係。

說到文定皇帝也已五十有九,再過幾年便會把皇位傳給皇太子-也就是元武陛下的第十三個孫子。

這麼多年的思想教育下來,皇室成員從事各行各業,衆多皇子皇孫之中只有皇太子一人從政,其他大多集中在教育和軍事領域。

獨立的軍部便是皇室的堅實後盾,當然,軍部也不想自己的權利被皇室所侵佔,所以適當地與內閣和國會保持合作,又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指揮系統。

軍部依靠皇室制約國會和內閣,但又同時利用國會和內閣壓制皇室“復辟”的可能性,這種三角關係暫時看來非常平衡。

元武陛下的逝世是轟動性的世界新聞,世界各國君主親自或者派遣代表前來悼念,皇陵就修在英靈山山,元武死後亦要與衆軍將同眠。

昔日的中華國大皇子,今日的美國總統張念以六十三歲的高齡前來爲父親扶靈,他是以兒子的身份,而非一國之君。再者,張念最終還是走上了父親的老路,沒有把自己的兒子承襲爲下一任總統,而是建立了國會和選票制度。

早先移民北美的人基本都接受過小學文化教育,加上張念致力發展育教事業,美國的文化普及率要比中華國高出一些,但也差不了多少。

民智開放,國民對權利的索取就比較開放,所以有些事注意是向父親說的那樣,國家體制得跟隨時代發展,玩獨裁的最終都避免不了被大衆推翻。

元武陛下出殯這一日,杭州郡萬家空巷,國民自發走上街頭恭送載着陛下靈樞的“四輪鐵車”,懂行的人才知這其實非是蒸汽機車還是最新的內燃機車--雖然馬力還不夠強。

四輪鐵車緩緩前行,人羣跟隨相送,泣聲片片,哀聲處處。雖然很多新生代沒有體會過挨餓受凍的舊時代,但大多數人聽父輩爺爺輩講過金國破襲宋國的漢人恥辱之事,時間也就過去半個世紀而已。

如今輝煌的中華帝國是全世界領土、人口、經濟、科技最強大的超級大國,每一個國民都能享受到這種榮耀感。

這一切,都離不開元武陛下勤勤懇懇的努力。

彷彿冥冥中自有天意,元武陛下逝世這一日離着十二月一日的國慶節只差一個晚上,皇家御林軍用一場實彈演習爲陛下哭靈。

陛下很喜歡看軍演,開國這幾十年大大小小舉辦了數百次的軍演,只要是杭州郡周邊,元武陛下都會去看上一眼,提出一些戰術上的指導。

由此,皇室和軍部的關係非同一般。

皇城,美國總統張念在離開中華國後尚是首次以私人身份回到這裡,幾年前父親病危他只不過是去過北郊莊園。

對於父親上次給他留下的秘本,他絕口不提,而且他知道父親定然在國內也留下了同樣的---甚至是更完善的秘本。

他以文定皇帝哥哥和元武陛下長子的身份,守靈七日後,踏上了回美國的船。至此,此生再也沒有回到故土。

張唸的心屬於本土,但身體早已屬於美國,他的根得紮在萬里重洋之外。

元武陛下的死不光光是皇室正式卸權的象徵,給政權變動帶來隱秘的卻重大的影響,自此以後,君主立憲制才能名副其實。

公元1183年立春不久,從歐陸、西亞、東亞以及當地遊牧民族構造的通古斯族在中華國的默認下正式建國,奧丁迪爾爲第一任通古斯皇帝,麾下人口七十二萬,佔據西至中西伯利亞,東至北海(鄂霍茨克海),北至荒無人跡的北冰洋,南與中華國外門行省接壤。

通古斯王國成立後,中華國立刻與其進行邦交,邀請其加入馬達公約,並且給與經濟與軍事上的扶持,把這個新國家與歐洲的關係給切斷掉,經濟命脈掌控在手裡。

通古斯王國的奧丁迪爾熟知中華國的文化和體制,因此並無不滿,在這個動不動就爆發戰爭繼而被掠奪人口的時代,與一個超級大國睦鄰友好顯然是很理智的行爲。雖然,奧丁迪爾有點羨慕中華國在外蒙於巳尼湖一帶的肥沃土地,但絕不敢有什麼表態的。

南美。

因爲暴雨的關係,藍魚號貨船已在騙你大航線的南美某個不知名地方躲避了三天之久,這雨似乎下得沒完沒了,海上波濤洶涌就如吞噬天地的巨獸在作怪。在這種天氣下,十來個船員是絕不想出海的。

普爾森帶着七八個安保隊員下船進入沿海一帶的森林中尋找土著部落,只有“野生”的土著部落才值得他大力投資,已被海商腐蝕過的土著們早已學會精打細算了。

很幸運,他不但發現了一個人口超過四五千人的大部落,而且還了解到這個部落中有許多狗頭金裝飾品。

這意味着什麼誰都清楚,這個土著部落的人一定是在附近發現了金礦!

這些年,從南美開發出的黃金大肆流入中華國,市面上的金價居高不下,若是能找到一處金礦並且佔爲己有,那普爾森分分鐘就能財富超過趙三旦老爺。

所以,藍魚號貨船上爲其他商人攜帶的私貨已經不在普爾森的關心範圍內,比起算不上讓他大出血的延期違約金,金礦刺激着他冒險帶人往叢林深處探尋。

而貨船上攜帶的還剩下十多公斤的毒煙膏則成爲普爾森賄賂這個叫“尼亞”土著部落酋長的寶貝,當普爾森手把手地教導這個鐵塔壯漢的酋長吸食煙膏後,看着對方欲仙欲死的享受表情,忍不住發出開懷的笑聲。

這玩意只要連着嘗過幾次,想要戒掉非常困難,普爾森便是“受害者”之一。

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708章 新法案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139章 上元節第317章 口才越來越好了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334章 財政吃緊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101章 白玉蓮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553章 三面包圍成型第422章 南遼稱臣妥協第84章 盜取暗室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353章 買藥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189章 好女怕郎纏第213章 膽大包天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189章 好女怕郎纏第579章 鑄幣第486章 查整新聞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235章 膠着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296章 下馬威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5章 新的一天第404章 大軍壓境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129章 不孕不育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670章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148章 新東家第117章 姐兒相思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34章 鬧鬼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346章 戰略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115章 灌雞湯第541章 救回趙富金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245 荷塘好事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378章 監禁裡的七姐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582章 憲法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17章 請客吃酒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280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450章 邦交事宜第74章 威脅的文書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550章 扶持蝦夷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620章 時代與機遇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41章 久旱逢甘霖第478章 商業帶動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176章 原來不是砸的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588章 降第25章 西門慶乾着急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66章 慫恿石秀第626章 大皇子的選擇
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708章 新法案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139章 上元節第317章 口才越來越好了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334章 財政吃緊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101章 白玉蓮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553章 三面包圍成型第422章 南遼稱臣妥協第84章 盜取暗室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353章 買藥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189章 好女怕郎纏第213章 膽大包天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189章 好女怕郎纏第579章 鑄幣第486章 查整新聞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235章 膠着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296章 下馬威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5章 新的一天第404章 大軍壓境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129章 不孕不育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670章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148章 新東家第117章 姐兒相思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34章 鬧鬼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346章 戰略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115章 灌雞湯第541章 救回趙富金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245 荷塘好事第455章 遷都在即第378章 監禁裡的七姐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582章 憲法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17章 請客吃酒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280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450章 邦交事宜第74章 威脅的文書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550章 扶持蝦夷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620章 時代與機遇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41章 久旱逢甘霖第478章 商業帶動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176章 原來不是砸的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588章 降第25章 西門慶乾着急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66章 慫恿石秀第626章 大皇子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