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草原叛心

八月還未見底。

一封加急軍報從北南下,跑死了數匹驛馬,傳了數道驛站令兵後到達京師。

張林是從龍輦上被半夜叫醒的,接到戰報後沉默半晌,立刻起牀穿衣去往朝英殿,並讓早就在宮門口等着的軍部國防大臣和聯合參謀總部的參謀們進宮議事。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種八百里加急的戰報現在一律是先傳遞給國防大臣,國防大臣閱信的同,通報給首相和陛下。

中秋節晚上,完顏宗幹、完顏宗弼親率八萬騎軍從東京道趁夜色出發,經額爾古納左旗進入茶札剌部的地盤,於烏蘭烏德一帶突襲折彥質部的五萬步騎軍。

由於情報是從敵境金國東京道傳出來的,傳信耗時多天,幾乎是跟着於巳尼湖東南岸突襲戰鬥的結果一同時間抵達京師。

折彥質部在這次金軍突襲中死傷六千餘人,據不完全統計,金軍至少損失了兩萬人左右。這倒不是關鍵的,金軍在撤軍途中於斡難河一帶遭遇梅里急部、萌古部、敵烈八部三個蒙古部族合併偷襲,損失慘重。

而且,先前借道的茶札剌部和烏古部在隨後的偷襲戰鬥中居然保持觀望態度,並且派人私信了折彥質,表示了“友好”之意。

這尼瑪就可恨了,這茶札剌部和烏古部、室韋族部當初在金軍南下中原時可是鼎力相助的,屠殺漢人可沒少他們一份。此番他們借道金軍西進偷襲,看女真人吃了大虧後立馬就“背友投敵”了,簡直無恥至極。

朝英殿中,燈火通明。

張林等人到齊了,把茶盞在案上一擱,問道:“都別竊竊私語了,說吧。”

陳良清清嗓子道:“陛下,既然茶札剌部、烏古部和室韋願意暗中相助,金國大勢已去矣。此番斡本、兀朮前後折損三萬餘人,元氣大傷,至少在入冬前,他們是再無力組織五萬規模以上的精銳騎軍。此番金國突然發動強攻,實屬不智啊。”

吳用撫須笑道:“看來折彥質部進駐於巳尼湖給金國壓力不小,金軍若是無有表態,恐失蒙古諸部人心。現下可好,偷雞不成蝕把米,可笑至極。折大校能頂住金軍突襲,實乃大功一件。”

張林淡淡地道:“折彥質部可是步騎軍,五萬兵馬中有一萬三千火槍兵。從戰損上說,並沒有比金軍強太多,可見其部的確是被打了突襲,防禦工事構建和偵察並不盡如人意。”

內閣大臣們俱都面面相覷,陛下所說不無道理。

從戰略上講,折彥質部五萬步騎軍進駐於巳尼湖確實是成功破解了金國聯兵蒙古諸部的局勢,通過一次小規模戰鬥和一次大規模突襲戰,不但把梅里急部、萌古部、敵烈八部拖下水,也把茶札剌部、烏古部和室韋三部震懾的跟女真族離心離德了。

但從戰術上講,折彥質的確是吃了金軍突襲的虧。按照兩國這將近四年的交鋒經驗,只要固守防禦工事,中華國還沒吃過一次戰役損失近六個營的大虧呢。

最大的一次戰損,也就是滅西夏過程中被李察哥圍攻打垮的加強混編營。不過那次是李察哥將近七萬人圍攻五千人,才吃下了兩千五百人而已。

這次呢,五萬對七萬,居然損失了六千人!

“有功論功,有過罰過,折彥質的事回頭再說。現在如何處置茶札剌部、烏古部和室韋三部?”

吳用道:“陛下,此一時彼一時,其三部雖是當初南下犯我中原,然現下卻是不可不交。若有其三部暗中相助,甚至直接舉旗抗金,則蒙古諸部必然響應我大軍東進,或許用不着明年,今年就能打下金國會寧府。”

張林看看陳良,後者沉聲道:“此與既定戰略相悖,我朝騎軍未成,若是貿然召集蒙古八部,恐其趁機坐大,萬一有人居中密謀,到時免不了又是一個金國!”

這確實不可不防,要知道深入蒙古草原的折彥質部只有四萬餘人,若把蒙古八部召集起來,萬一裡面有野心家把蒙古八部統一了呢?

到時候趁着幹翻金國的機會大肆搶奪火器,萬一再反水一刀,中華國豈不又得面對一個能輕輕鬆鬆組建出十萬多騎軍的新強大遊牧政權?

現在的梅里急部、萌古部、敵烈八部與投靠金國的三部不合,中華國還可以居中離間,制衡雙方。要知道,西京道上可還是有阻卜部和白達旦部兩個僕從蒙古族呢。

這時代的蒙古族也不是什麼好鳥,興許他們不敢來中原擄劫了,但對從金國身上扒肉下來絕對是樂得伸爪的。

跟一個窮的叮噹響的民族講“軍紀”,無異於對牛彈琴。

吳用沉思許久,緩聲道:“陳大人此言有理,這些蒙古部族確是不可不防。莫不如東西兩線按兵不動,在北線可以組織一次大戰。西京道上金軍十數萬,若能一舉擊潰他們,我朝可趁機掌控整個西京道,兵峰直抵中京道。”

張林對陳良道:“戰備物資可足?”

陳良想了想,點頭道:“無論士氣,還是糧餉彈藥,都足矣。況金軍剛吃一敗仗,軍心不振,此時進攻,確是好時機。”

“你和參謀部先行推演,儘快,需知戰機轉瞬即逝。此番金國突襲折彥質部,如朕所料不差,該是其國籠絡的蒙古部族鎮不住了,否則不會如此拼命。正常情況下,金軍騎軍最多損失一兩千人便會退走,迂迴圍攻,這從其餘蒙古部族三部襲尾,三部隔岸觀火便能洞悉一二。”

張林起身,雙手按在案上,俯視道:“既然要打,那就敞開了打,朕要你們軍部這次不但得拿下西京道,中京道也得吃下來。”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殺氣凌冽:“人言一泡雞屎壞一缸醬,話糙理不糙。草原上的人太多了,哪怕戰損多一倍,咱們也得把後世子孫的麻煩解決掉。茶札剌部、烏古部和室韋三部,阻卜和白達旦兩部都是當初跟隨金軍南下的僕從軍,他們想投誠可以,一律以戰俘規矩辦。他們不願意,那就殺到他們願意。對於梅里急部、萌古部、敵烈八部和北阻卜部,以乃蠻部次一級的規格進行封賞,不封爵!”

“他們願意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就打!朕倒要看看,是他們草原漢子的骨頭硬,還是咱們中原漢家兒郎的刀子硬!”

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662章 夏國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685章 回本土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491章 爲人父者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450章 邦交事宜第556章 開戰第309章 吳用策反厲天閏第659章 實戰演習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539章 海軍封鎖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558章 工業帶第510章第31章 武松被激怒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63 朝廷鼠輩第575章 金國想突圍第600章 私巡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523章 條件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279章 樂團與基礎教學第713章 戰爭下的中東第309章 吳用策反厲天閏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321章 上門第618章 北美督府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661章 老人病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7章 肉夾饃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316章 慕名而來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315章 治大國如烹小飪第47章 取妾從簡第544章 牛仔布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16章 其實不想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365章 新貨幣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710章 軍改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434章 後宮第36章 勞動改造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446章 人口第385章 先鋒軍登陸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697章 第一軍團第446章 人口第430章 整治國務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237章 救王黼第206章 唆使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158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585章 遷族第378章 監禁裡的七姐第526章 視察鐵廠第690章 土地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682章 財富的積累第190章 宋江的苦惱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227章 回到陽谷第297章 幹晾着你們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446章 人口第112章 堂姐邀請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665章 養豬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673章 同進社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290章 突擊檢查
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662章 夏國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685章 回本土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491章 爲人父者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450章 邦交事宜第556章 開戰第309章 吳用策反厲天閏第659章 實戰演習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539章 海軍封鎖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558章 工業帶第510章第31章 武松被激怒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63 朝廷鼠輩第575章 金國想突圍第600章 私巡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523章 條件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279章 樂團與基礎教學第713章 戰爭下的中東第309章 吳用策反厲天閏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321章 上門第618章 北美督府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661章 老人病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7章 肉夾饃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316章 慕名而來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315章 治大國如烹小飪第47章 取妾從簡第544章 牛仔布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16章 其實不想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365章 新貨幣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710章 軍改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434章 後宮第36章 勞動改造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446章 人口第385章 先鋒軍登陸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697章 第一軍團第446章 人口第430章 整治國務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237章 救王黼第206章 唆使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158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585章 遷族第378章 監禁裡的七姐第526章 視察鐵廠第690章 土地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682章 財富的積累第190章 宋江的苦惱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227章 回到陽谷第297章 幹晾着你們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446章 人口第112章 堂姐邀請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665章 養豬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673章 同進社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290章 突擊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