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遠洋貿易

軍糧的發展就是兩個方向,一是排擠出食物本身含有的水分,二是製造密封狀態,限制食物跟空氣直接接觸而迅速腐爛。

前者是通過磨粉、烘烤、壓縮、包裝等一系列工序,而後者就對精密機械技術有很高的而要求了,至少中華國目前還搞不出來後世那種旋緊密封蓋的產品,更別說塑料皮之類的了。

能搞出旋緊密封技術,其實也就跟進一步完善螺絲螺母是一條線上的技術,純手工肯定是不現實的。這時代的古人連軟綿如紙的金箔都能手工製出來,可想而知手工業的發展有多牛逼。

中原本就是飲食霸主級別的國家,五花八門的食物沒有你不知道的,只有你想象不出來的。所以,食物存儲的項目一經啓動,發展的相當快。

至少,足夠揭幕大航海時代了。

目前的海上絲綢之路,船隻已是成功到達大食國,返還過幾艘船,但這不代表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

用吃水淺的風帆輕船往來穿梭一趟倒是不難,難就難在測繪和探索沿岸的海洋水文地理。要知道,通商可是數以百計、千計、萬計的船隊通行,商船一旦載重達到一定程度,吃水往往超過五六米。

若是吃水更大的千噸戰艦,不經過事先探索就隨意地在沿海地段航行,十艘有八艘得觸礁沉沒。

現在海事公署的主要任務就是以壓艙石的船隊,帶着許多小船往西探索,爭取摸索出一個合適的(橫穿而不是沿着海岸線走)航線。並且沿途記錄下洋流、季風(這些詞都是張林搞出來的)狀況,編寫《航海手冊》《航海圖志》。

這是相當繁重、危險、且耗時耗力的任務,探索船多的資金來源一部分是朝廷補貼,一部分是中華招商投資銀行贊助。

在打通海商後,任何優惠政策都將首先給與朝廷和中華商投行的各位股東商人,包括一系列的組建海商貿易公司、招募人員、訓練船員。

商投行對花出去這數千萬元雖然肉痛,但也知道這是長期的買賣,一旦海路開通,他們將獲得難以估量的財富。敢先吃螃蟹的人,纔有資格享受美味。

另外就是,朝廷對船隻的流程進行了規劃,設置了規範的船長、副手(大副)、航海長、舵手、風帆手、船員、船匠、船醫(船醫是醫生種類之一,與軍醫一樣,主要是治療海上航行中常見的疾病。)、廚子、補給採購員等等。

同時,遠洋航行的食物有明確的要求,菜蔬之類肯定是不能少的。針對“壞血病”,海船必須要按船員數量攜帶一定量的水果罐頭。對船員進出船隻必須要消毒,保持船艙乾爽通氣,預防可能的流流感和瘟疫之類。

這些規範都編寫在航海手冊裡,並且沿岸有商人開辦了航海技術學校(脫離於專科,朝廷覈查後承認其結業學生的文憑),培養船員和水手。

船員和水手是兩個級,船員必須得是小學結業生,能夠讀書識字書寫。而水手則通常是大老粗,光有一把子力氣,想要登上海船,必須去商人開辦的航海技術學校中培訓三個月,熟悉一些常識和操船規範,服從船長等人的命令。

由於市場對鯨魚的需求,朝廷也對捕殺鯨魚有數量和大小限制,所以很多商人都涌入遠洋捕鯨的行業,對船員和水手的需求極爲旺盛。

退役軍人最是受歡迎,因爲他們有紀律性,且大多識字,必要時還能夠保護船隻。同時,他們也是航海學校的教師骨幹,有軍人培訓水手是事半功倍的。

遠洋海上航行是一個系統性工作,對全體船員的紀律性要求很高,你不識字可以,但一定要聽話,該你幹什麼就得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去幹工作。就比如擦洗船板,負責這個工作的水手若是偷懶,則很容易滋生流感,連累全船的人。

比如船上的補給採購員,若是貪小便宜買一些爛貨食物,一旦船隻遠離大陸航行中有船員吃了不乾淨或腐壞的食物而生病,那後果是相當嚴重的。

畢竟船醫不是萬能的,只能治一些常見的、簡單的小疾病罷了。若是牛逼的醫生,還用跑到海船上吃苦嗎?

早在去歲,就已經有船隻橫穿白令海峽到了後世美國的阿拉斯加半島上,併成功在那裡找到了一些“野生”民族,用食物和器械跟這些土著交換了些吃的喝的,搭建了幾處木質建築存放一些淡水,安排人駐守。

對於土著來說,只要你不侵犯他們的土地和利益,並且能夠給他們帶去好處,對方一般是不會主動挑起爭鬥的,土著會把新鮮的瓜果、鹿肉、狼肉、金子銀子(礦石)、鉛、煤、糧食、新鮮的魚、砍伐的樹木、皮毛等東西賣給外來者,甚至還願意幫着幹活以換取一些新奇或他們急需的物資。棉布、鞋子、鹽、陶罐、玻璃罐、刀子、繩子、錘子等等。

什麼是航海暴利?這就是啊。

用便宜的貨物,從土著手裡換取價值翻數十倍的貨物,僱傭這些廉價到極點的勞動力在沿岸修建築和碼頭,爲後續的船隻服務並收取一定的費用。

比起國內貿易,航海貿易通過文明層次和技術代差產生了鉅額利潤,雖然沒有國內貿易的量大,但勝在利潤高啊。

所以,商人們急於打通去往西域各國的海路,並且開始有預謀地庫存一些貨物迎接降級到來的遠洋航海時代。甚至不滿意朝廷的探索進度,私下組織吃水較淺的船隊前往西域探險。有的船帶回來了讓人血脈膨脹眼紅的財富,有的船則消失在茫茫大海航行中。

對這種私商探險的行爲,張林雖然知道,但卻沒有約束他們。從眼下的進度來看,光靠朝廷恐怕沒辦法三年開通海路,只得讓商人們拿命去探索了。

既然口子打開堵不住了,那便索性放開口子,制定嚴格的技術保密規則,嚴禁私商把一些技術攜帶上船流入西域那邊的歐亞大陸。對中華國所有港口進行約束,只開放朝廷制定的海商港口,其他登陸的船隻不管是本國還是外國一律定爲違法,抓到就連船帶人地沒收並處以重罰。

對海商貿易的出口貨物也有嚴格的限制,以絲綢、緞匹、繡彩、金錦、棉布(其他紡織品等)、茶、羊毛製品、瓷器、食物罐頭、藥材、紙等等。而進口則主要以金銀銅鐵鉛、女人(白膚奴隸)、男子(戰俘勞動力)、牛、馬、熱帶巨木、香木、優質煤(無煙或少煙,中原的煤炭含硫量太高,一燒起來呼呼冒煙)、香料、胡椒等等。

朝廷對進口玉石、藝術品等貨物徵收大額關稅,對其他中原短缺的貨物則降低關稅,嚴格限制本國貴金屬的流出。因爲中華國的金銀幣制作精美(新版金銀幣還有均勻的花邊豎紋,精密機械不到一定程度是很難仿造出來的)且成色足,不但東南亞各國在用,中亞西亞歐洲也在用,那邊甚至連唐朝和宋代的銅錢都很吃香。

朝廷甚至鼓勵商人們多把紙票(分,角)用到貿易國(目前主要是東南亞國,天竺國等),新版紙票添加了五花八門的顏色,製作出的圖案更爲精美,且紙張較爲柔韌,摸起來滑滑的,不宜損壞和仿造。

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582章 憲法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210章 禍水東引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298章 乖乖伏首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648章 房地產第630章 第四期五年計劃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480章 內戰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90章 官身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442章 漢蕃同民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152章 少女心思第290章 突擊檢查第137章 船隻計劃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171章 抓賊當人樁用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544章 牛仔布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412章 童貫野心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401章 體制第511章 政績第50章 女人的心思第101章 白玉蓮第339章 邦交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450章 邦交事宜第275章 名正言順地改制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7章 肉夾饃第212章 試探交鋒第389章 投誠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114章 爭寵第365章 新貨幣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352章 小巷姑娘第287章 日異月新第523章 條件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324章 朝國理事公署第708章 新法案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464章 金國的困境第53章 大雨第417章 腰山大戰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647章 日本的動亂第197章 數落扈三娘一頓第47章 取妾從簡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556章 開戰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232 軍人和政治家的區別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43章 公司模式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212章 試探交鋒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679章 資本血腥
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582章 憲法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210章 禍水東引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298章 乖乖伏首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648章 房地產第630章 第四期五年計劃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480章 內戰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90章 官身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442章 漢蕃同民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152章 少女心思第290章 突擊檢查第137章 船隻計劃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171章 抓賊當人樁用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544章 牛仔布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412章 童貫野心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401章 體制第511章 政績第50章 女人的心思第101章 白玉蓮第339章 邦交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450章 邦交事宜第275章 名正言順地改制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7章 肉夾饃第212章 試探交鋒第389章 投誠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114章 爭寵第365章 新貨幣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352章 小巷姑娘第287章 日異月新第523章 條件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324章 朝國理事公署第708章 新法案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464章 金國的困境第53章 大雨第417章 腰山大戰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647章 日本的動亂第197章 數落扈三娘一頓第47章 取妾從簡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556章 開戰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232 軍人和政治家的區別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43章 公司模式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212章 試探交鋒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679章 資本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