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房地產

騎國產自行車的願望是滿足了,但坐上四輪小轎車的願望似乎此生無望。

和年輕的飛行器研究組團隊待在一起一段時間後,年近五十的張林人也顯得年輕了起來,感受到了活力而朝氣的氛圍。

現在皇宮裡,大多數嬪妃女官和服務女人都是三十歲以上的年齡,最年輕的嬪妃夏麗和娜莎都二十五六歲了。

不當權皇,爲了起到表率的代價,就是皇宮裡不能定期選秀,沒有那麼多的少女進宮,宮裡顯得比較晨昏暮氣。

也就扈三娘爲了提提皇宮的人氣,才每年會以服務生的名義向民間招納二三十個年輕女子,籤三五年的勞務協議。

這些年,二皇子張正的腦袋問題一直是張林的心病,其人木訥不善言辭,有事沒事便會人前傻笑背後發呆,讓得生母張貞娘和父親張林很是替孩子的婚姻擔心。

張正已是不小了,二十有四,按照前朝的慣例早就該成婚纔是。宮裡頭民間紛說云云,張林倒是想給兒子張羅一個女子。

當然,想給兒子找個老婆很輕鬆,但找個合適的就不那麼容易了。簡單說,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

不過,這般拖下去更不是問題,會招外面閒話的。

在兒子老婆的人選上,張林不想參手太多,他把這事交給了扈三娘去張羅。扈三娘倒也是動作快,沒十天半個月就談好了一門親事,是前任銀務總署署長鍾濤的孫女鍾秀。

任何時代,談親事都講究個門當戶對,罕有高攀低就者,那些浪漫主義不過是在影視劇或者小說裡出現罷了。

鍾家這二十多年發展下來,也算是名門望族,三個兒子在商業、朝堂、軍部裡各有建樹,要說前景勢頭最好的莫過於在陸軍部擔任東南沿海海軍陸戰第一師團參謀長的鐘發准將。

這個昔日的商人子弟如今也是中華國陸軍部冉冉新起、前程似錦的骨幹軍官,只差一步便踏入將門序列。

張正只是人木訥內斂,但卻不是傻子,正常的言語表達和行爲舉止還是合乎常人的,只是外頭傳的風言風語。

扈三娘去操辦這般親事時,鍾家並未表達出太大的抗拒,畢竟是熟人,兩家孩子從小就玩在一起,傻不傻心裡清楚。不過這事兒張林不想逼迫,只問鍾秀本人同意與否。

鍾秀兒對張正倒是不陌生,常在皇宮裡頭見面,張正喜歡搗鼓一些風車之類的玩意,市場做出幾件藝術品送給玩伴,這鐘秀丫頭便是其中之一。

這女孩子長得非是國色天香,但一副鄰家小妹的樣貌,倒也配得上張正。

親事便這般在兩方促弄下定了下來,年前國慶節前完婚。反正在張林心中,連親事都讓自己操心的兒子不是好兒子。

連個女人都搞不定,咋子辦吧。

國內,除了皇室婚姻大事,另一件比較顯眼的事情便是自行車的大規模普及,每輛自行車按照型號和樣式不同,價格也不定。

最便宜的一輛自行車都要賣到十二元,但隨着生產效率的提高和自行車工廠的規模擴大,成本降低後,售賣價在兩年之內有望達到五元每輛。

這玩意兒太好用了,生產數量跟不上需求,尤其是朝廷首次就下了五萬輛的訂單專門爲政府工作人員的福利。

шшш ¸t tkan ¸¢ ○

黑市的自行車價格已被硬生生擡到二十五元每輛,就這還供不應求。畢竟現在吃穿不愁,民間百姓咬咬牙,花上一個月工資也就騎上了這時髦拉風的車子。

不論是上下班還是走親訪友,都是極爲面子的東西。

自行車同樣也是遠銷海外的熱門產品,海外商人對此是非常熱衷,求爺爺告奶奶地跟商務總署走關係,妄圖訂購更多的車輛。

因爲這玩意不是什麼高新技術,但生產剛纔和橡膠製品的零部件卻是由內陸地區提供,運送到沿海進行組裝和售賣。

因爲南方地區的抗議,朝廷將津荊鐵路線優先從開封通到了兩廣,大大加強了運輸能力,鹽鐵路城市俱都發了財,地價飆升。

好在朝廷有個人宅基地和生存田保障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地價一路攀升的勢頭,再者朝廷的許多工業帶的居住區都是當地公署統一修建,從根源上遏制了房產商的興風作浪。

房地產上哪個時代哪個朝代都有,只不過規模不同,但凡涉及人口密集度高的城池,房產商的活動行爲越是商業化。買房賣方互擡房價是常見手段,通着朝廷的門路關係,吃市場增漲的紅利。

堵住漏洞?不可能的。

朝廷不會去做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土地,只能是限制性地平衡下地價和貧富差距,讓國民的心裡稍微好受些。

而且,地價房價也是國家宏觀調控人口密度的有銷手段之一。只要擡高某地的價格,那麼來此定軍或者操辦事業的國民就會自然減少,往其他地區轉移。

一千五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人口才兩億出頭,到處都是機會當農場主,只看你舍不捨得沿海的繁華了。

據統計,東蒙、西蒙、外蒙三個行省在朝廷的優惠政策刺激下,南方人口往北轉移,目前定居的人口已是突破了一千二百萬。到了蒙古草原上,你隨處可見農場主、牧場主,或者是開辦毛皮加工工廠的商人。

就算是才收回十來年的青藏地區,畜牧業蓬勃發展,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也上了規模,當地牧民的生活水平比之內陸地區還要好。

現在誰家還住在泥巴茅草房裡,那就說明窮!

別說沿海城市了,就算是內陸荊湖、廣南廣西、甘肅開封一帶的地區都是普遍城鎮化,條條寬敞的砂石路,有些地方還鋪了一層瀝青。

城市內外都有軌道馬車,部分地區甚至向朝廷申請自建兩地鐵路方便物流,由當地大商人資金支持,都辦的有聲有色。

不過各地集資自建鐵道必須要在朝廷的統一線路規劃之下才能辦,否則東搞一段西搞一段,那整個交通網就亂掉了。

要想富先修路,路不好,商人都不想來投資。

第600章 私巡第235章 膠着第558章 工業帶第48章 拼命三郎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371章 難產第662章 夏國第552章 稅種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140章 天南海北地侃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374章 威脅金使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36章 勞動改造第708章 新法案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578章 戰爭成本回收第497章 條件第115章 灌雞湯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26章 西域香膏第342 錦衣衛第361章 南北局勢第204章 派對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261章 抄家斂財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365章 新貨幣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241章 夷州島第89章 猥瑣發育第36章 勞動改造第641章 歐亞戰爭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582章 憲法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5章 新的一天第647章 日本的動亂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557章 西遷第420章 戰爭爆發第254章 女追男,隔層紗第57章 求救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668章 混血規則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558章 工業帶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9章 買賣大火第401章 體制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206章 唆使第471 夫妻生活第273章 有了閨女第611章 土地第18章 賓主盡歡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373章 結案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10章 買丫頭第113章 唐玉仙第45章 提拔陶小娘子第402章 燕雲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88章 經濟發展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579章 鑄幣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4章 找地方落腳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470章 成就感第6章 創業賺錢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453章 鐵軌建設第190章 宋江的苦惱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
第600章 私巡第235章 膠着第558章 工業帶第48章 拼命三郎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371章 難產第662章 夏國第552章 稅種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140章 天南海北地侃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374章 威脅金使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36章 勞動改造第708章 新法案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578章 戰爭成本回收第497章 條件第115章 灌雞湯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26章 西域香膏第342 錦衣衛第361章 南北局勢第204章 派對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261章 抄家斂財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365章 新貨幣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241章 夷州島第89章 猥瑣發育第36章 勞動改造第641章 歐亞戰爭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582章 憲法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5章 新的一天第647章 日本的動亂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557章 西遷第420章 戰爭爆發第254章 女追男,隔層紗第57章 求救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668章 混血規則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558章 工業帶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9章 買賣大火第401章 體制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206章 唆使第471 夫妻生活第273章 有了閨女第611章 土地第18章 賓主盡歡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373章 結案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10章 買丫頭第113章 唐玉仙第45章 提拔陶小娘子第402章 燕雲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88章 經濟發展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579章 鑄幣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4章 找地方落腳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470章 成就感第6章 創業賺錢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453章 鐵軌建設第190章 宋江的苦惱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