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記憶中的容顏

夜裡寒風呼嘯,浣花溪旁幾無人煙。細密的雪粒子沙沙落下,被冷風一吹,晟豐澤深深呼吸,僅餘的那些醉意煙消雲散。他的護衛們在前面樹林裡等着他。他沒有急着前去匯合,在河邊停了下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是中原人的說法。在南詔,農忙時節,朝中大臣與老農一起下田栽種也是尋常。他去季家,仗着一身武藝,連個護衛都沒帶。被人識破身份,他唯有趁南詔與大唐尚處於和平時期,以慕天朝繁華爲由搪塞過去。也說不準會讓大唐的有心人趁機再敲南詔一筆竹槓。

北面的高山攔住了從長安吹來的寒風,一過泰嶺,蜀地四季常青。他身邊有一株野桑。蜀地田間阡陌,桑樹隨處可見。已經是寒冬時節,這株老桑還沒完全枯黃掉落,桑葉堅持地立在枝頭,在風裡瑟瑟發抖。

這裡離南詔最近,仗着地勢偏安一隅避過了改朝換代的戰亂,休養生息。蜀地的安逸與富裕令南詔人羨慕。

這裡的天空永遠蒙着厚厚的層雲。沒有南詔的陽光與藍天。可這裡卻有着比金子還貴的錦。他揪下一片老桑葉,這裡的桑和南詔不一樣。南詔的蠶吃的是柞樹葉。吐出的絲更硬,更粗。織不出堪比黃金的蜀錦。

南詔啊,自先祖依附大唐統一了六詔。南詔就成了大唐的附屬。在吐蕃和大唐的眼中,南詔就是戰時能出兵當先送死,年年能索取貢品的菜園子。隨意踐踏,隨意採摘。南詔,從未停止過強國的心。

幾十年了,蜀地的桑已經引種到了南詔。養出了蠶,織出了絲綢。南詔地廣人稀,未教化的蠻族多。會染絲染布的匠人少,能織出能充作軍餉的錦的人更少。

三年來,他帶着他的下屬來到蜀地。用南方大山裡挖出來的翡翠黃金,叢林裡獵到的象牙虎皮熊膽收買交換各種染技織法的秘方。不斷地讓南詔人混進蜀地做學徒偷藝。他的方法有錯嗎?晟豐澤從懷裡拿出一枚金絲竹筒,手指用力,竹筒應聲而脆。

薄薄的紙被他捏在手裡揉成了團,狠狠地扔進了河裡。白色的紙被江水浸溼,幾個呼吸就沒入了水裡。就像他付出的三年心血,轉眼全化成了泡影。

他等着心情變得平和,大步進了樹林。

放風的護衛看到了他,手指放在脣間吹出一聲鳥叫。護衛們悄然自藏身之處迎了出來,對他躬身行禮。

靳師爺牽着他的馬上前,將繮繩遞給了他,欲言又止。

晟豐澤翻身上了馬:“有話就說。”

靳師爺道:“主子,你不打算擄了季家三口回去?”

晟豐澤心頭一凜,望着遠處依稀的人家燈火,淡淡說道:“這是靳師爺的建議,還是國主的意思?”

靳師爺後背的汗一下子冒了出來,他跪倒在地,聲音微微發顫,仍說了實話:“是。國主下了令……”

林間響起一片拔刀聲。靳師爺以頭嗆地,引頸就戮,沒有半點反抗之意。

晟豐澤擡起了手,他的護衛們怒視着靳師爺,將刀回了鞘。

我那好哥哥已經沒有耐心了,所以纔會用信鴿急令自己回太和城。晟豐澤閉了閉眼,再睜開,眸色像化不開濃濃夜色:“你以後不再是我的人了。好自爲之。”

他催馬離開,他的護衛緊隨他而去。一直跟在靳師爺身邊保護他的護衛狠狠啐了他一口,縱馬遠去,將他一個人扔在了身後。

寒風吹來,林間只聞風聲。隔了很久,傳出靳師爺的斷斷續續地痛哭聲:“……不肯交出秘方的何止季家……咱們耗時費財所得無多……等不及了……”

……

季家三口再次到了州府衙門,等着太守大人升堂。

也許是不必交出秘方,季氏的心病去了大半,精神更好。她堅持要去聽堂,要親眼看看那封被義川男爵府拿出來的信。

衙役們的喝威聲中,太守升了堂。季家三人跪在堂前,另一邊卻只有男爵府派來的一名管事。沒有看到那名侍婢。

太守看上去像是沒有睡好,神情疲倦。他掃了下堂下跪着的衆人,看到了季氏。太守自長安來,知道長安徐府,刻意多打量了季氏幾眼:“堂下婦人可是季徐氏?”

季氏擡起了頭:“回大人,民婦正是。”

擡頭間,太守又是一愣神,腦中浮起一個模糊的記憶。大唐貴女們秋狩樂遊原,徐家三姝是英國公李績的族親後輩。不說精通武藝,馬術都是極好的。那時候,他還只是進京趕考的學子。與同窗遠遠看到一羣貴女騎馬自身邊呼嘯而過。隱隱聽到有人指點着:“徐家三姝!最小的那個許給了鳳陽節度使。徐二最美,聽說義川男已登門提親……”他下意識地瞅了一眼,記住了那一閃即逝的嬌美容顏。那時,他唯一的念頭便是,等到金殿題名,他也有機會能娶到這樣的貴女爲妻。

記憶和眼前的人依稀重合,讓他脫口說道:“徐二孃?”

季氏驚愕地微張着嘴。很久很久,沒有人這樣叫過她了。眼底驀然涌出一股酸澀,她低下頭:“民婦嫁進三道堰浣花染坊的季家,如今是季徐氏。”

太守大人立時也清醒過來。歲月流逝,從前的長安貴女已成商人婦。他情不自禁地多了幾分測隱之心。 http://

“這封信,可是你親筆所寫?本官找人看過,筆跡一般無二。”擅長模仿人筆跡的高手,吏部的刀筆吏他就認得幾人。民間有此技藝的匠人數不甚數,太守並未放在心上。

季氏接了信,連內容都沒看,看了眼紙張便道:“大人,民婦從未寫過這封信。”

男爵府的管事怒吼道:“明明是你寫的,能不成我家郎君還能誣陷一個商婦不成?”

嫁給義川男的是徐三。徐家換了女兒,義川男因此記恨於心?當年徐二爲何不嫁男爵,遠嫁給個染坊小老闆呢?太守突然來了精神,興致勃勃地看季氏如何分辨。

“回大人。益州府離夾江近,竹紙質優價廉。因而講究的人家多用夾江竹紙。而這封信的信紙是徽宣。季家不過是開着小染坊的商戶,不會棄夾江竹紙用遠販而來的徽宣。請大人明查。”季氏答了這一連串的話,不由有些氣喘。

太守憐惜之心大作,柔聲說道:“本官知道了。你且歇着。”

季英英好奇地偷瞄了太守一眼,這態度也太好了吧?瞧太守待自家孃親的態度,楊家果然有些能耐。太守大人就不怕牛副都督了?還是牛五娘沒有出手幫趙家?趙修緣知道太守對季家是這樣的態度,會不會氣破肚皮?

第241章 到達第63章 錦王第142章 盯梢第115章 垂頭喪氣第236章 故意第33章 糖畫第233章 營頭第141章 人才第204章 心細如塵第31章 心思第259章 埋伏第178章 認親第195章 一把鬍子第125章 積食第67章 夜來第29章 涮狠了第3章 兩支籤第152章 產業第214章 求和第75章 隔牆有耳第77章 魚粥第173章 新的提議第191章 夜探趙家第52章 你我的選擇第2章 後山幽會第112章 重重疑雲第45章 求懇第35章 鬧笑話第178章 認親第244章 慶功宴第139章 誇獎第124章 怎麼辦第130章 吃醋中第148章 大補之酒第69章 詢問第206章 確認第160章 酒中血藤第204章 心細如塵第207章 精打細算第66章 謀算第20章 郎騎白馬來第121章 定禮第27章 錦帕第239章 追擊第96章 好轉第233章 營頭第159章第147章 輿第111章 結案第227章 服侍第19章 質疑第112章 重重疑雲第124章 怎麼辦第14章 登門告狀第84章 牌樓前第231章 請戰第53章 是誰第167章 猶豫之間第54章 就這樣遇見第118章 心裡話第71章 不休第126章 人傻錢多第54章 就這樣遇見第222章 藏第155章 一起負荊第37章 桑十四郎第161章 楊二老爺滋事第51章 樹與藤第208章 璇璣樓第192章 貓戲老鼠第138章 見面第243章 條件第242章 求娶第142章 盯梢第116章 灌酒第28章 嗆聲第193章 畫眉如柳第170章 忙碌的染房第81章 欲語還休第73章 前狼後虎第13章 你是我的第121章 定禮第100章 熱心的桑十四第19章 質疑第152章 產業第182章 一片月光第59章 五娘真牛第26章 母女談心第219章 黎明之前第185章 回門第191章 夜探趙家第112章 重重疑雲第200章 不織鬥錦第243章 條件第201章 搬家第86章 留人第214章 求和第70章 議親第255章 行刺
第241章 到達第63章 錦王第142章 盯梢第115章 垂頭喪氣第236章 故意第33章 糖畫第233章 營頭第141章 人才第204章 心細如塵第31章 心思第259章 埋伏第178章 認親第195章 一把鬍子第125章 積食第67章 夜來第29章 涮狠了第3章 兩支籤第152章 產業第214章 求和第75章 隔牆有耳第77章 魚粥第173章 新的提議第191章 夜探趙家第52章 你我的選擇第2章 後山幽會第112章 重重疑雲第45章 求懇第35章 鬧笑話第178章 認親第244章 慶功宴第139章 誇獎第124章 怎麼辦第130章 吃醋中第148章 大補之酒第69章 詢問第206章 確認第160章 酒中血藤第204章 心細如塵第207章 精打細算第66章 謀算第20章 郎騎白馬來第121章 定禮第27章 錦帕第239章 追擊第96章 好轉第233章 營頭第159章第147章 輿第111章 結案第227章 服侍第19章 質疑第112章 重重疑雲第124章 怎麼辦第14章 登門告狀第84章 牌樓前第231章 請戰第53章 是誰第167章 猶豫之間第54章 就這樣遇見第118章 心裡話第71章 不休第126章 人傻錢多第54章 就這樣遇見第222章 藏第155章 一起負荊第37章 桑十四郎第161章 楊二老爺滋事第51章 樹與藤第208章 璇璣樓第192章 貓戲老鼠第138章 見面第243章 條件第242章 求娶第142章 盯梢第116章 灌酒第28章 嗆聲第193章 畫眉如柳第170章 忙碌的染房第81章 欲語還休第73章 前狼後虎第13章 你是我的第121章 定禮第100章 熱心的桑十四第19章 質疑第152章 產業第182章 一片月光第59章 五娘真牛第26章 母女談心第219章 黎明之前第185章 回門第191章 夜探趙家第112章 重重疑雲第200章 不織鬥錦第243章 條件第201章 搬家第86章 留人第214章 求和第70章 議親第255章 行刺